2015/11/30

泰椰子故鄉安帕瓦 吃喝玩樂都椰子

2015-11-30 12:52 中央社 泰國夜功省30日專電

泰國盛產椰子,椰子周邊產品多,被稱為泰國品質最佳的椰子故鄉夜功省安帕瓦地區,農民將椰子充分利用,成了生活必需品。
位於夜功省夜功河下游的安帕瓦,椰子林有肥沃沖積土的滋養,椰子種下後3年就會開花結果,初期的花莖主要供採收椰子花汁液提煉椰糖。
椰農所種植的椰子多半是矮種椰子,新鮮椰子供內銷外,也出口到世界各地。台灣進口最多的就是泰國椰子。
當地椰子汁最豪爽的吃法是在椰子林中無限暢飲,椰農會準備吸管和湯匙,現摘現剖,讓遊客喝個夠,另一種吃法是去外殼經過火烤,更濃郁的椰子清香撲鼻而來,甜味加倍。
至於椰子入菜,大家最熟悉的莫過於以椰絲製作的甜點,或者是椰肉再製成椰漿,不論是淋在芒果糯米飯上或製作咖哩、酸辣椰漿雞湯,都少不了椰漿,當地農家可以讓遊客從刮椰肉到煮出椰漿,製作甜點的過程都一一參與,非常有成就感。
椰肉所產出的椰子油,從直接飲用到擦拭皮膚當做保養品,或是烹調用,由於品質佳,價格並不便宜。
椰子外殼則可供作燃料或製作床鋪,製作成童玩,內殼最常見的用途是當成碗盛裝食物或是製成裝飾品。新鮮的椰子葉可用以編織草帽或童玩,乾枯枝葉可做為煮椰糖燃料,當椰子產量不足時,砍掉椰子樹,當成建材。對泰國椰農來說,椰子一身是寶。

陳建仁:稅收推長照 民眾負擔減輕

2015-12-01 03:22 聯合報 記者鄭宏斌/台北報導

民進黨副總統參選人陳建仁昨天參訪至善老人安養中心時表示,民進黨利用稅收推動長照政策,比較能達成所得再分配的原則,也能減少民眾負擔,稅收制比保險制更符合民眾需要。
陳建仁指出,民進黨本來就有十年長照計畫,馬政府執政後發現財源不足、人力不足,以及城鄉差距、社區服務不足的現象,未來在長照十年二.○版改用稅制,初期用三百億稅收跟卅億的公務預算來推動長照。
陳建仁說,希望推動社區長照服務中心、健康照顧中心,增加人力資源,並利用跨部會整合力量,成立長照推動小組;當這些力量整合後,就能提供民眾最好照顧,希望成為社區化、小規模、多元化照顧。
財政部有意擴大綜所稅扣除額,其中包含長照費用。陳建仁表示,需要大家再來審視,民進黨還是利用稅收來做,「選舉的時候應該踏實提出具體可行的方案」。
對於國民黨總統參選人朱立倫所提出的長照政策,民進黨發言人鄭運鵬說,其中的在地老化、社區照顧以及長照人力的培養,都是抄襲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的長照政策,在財源部分則是交代不清。
朱立倫提出長照保險可籌措一千一百億元,鄭運鵬指出,國民黨的長照保險是附加在全民健保收費,直接增加全體人民負擔,是變相加稅,甚至剛出生的小孩就需要繳納保費,等於是先拿下一代的錢來花,有違世代正義。
鄭運鵬說,民進黨主張以指定稅收每年籌措三百卅億元,建置普及、優質、平價長照服務,尤其是發展小規模多機能的社區型服務;未來則視服務需求增加經費,比起目前一年不到五十億的經費高出許多。

長照採保險制?稅收制? 藍綠互批

2015-12-01 03:22 聯合報 記者周志豪/台北報導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朱立倫昨舉行「多元長照,安心養老」政策談話會,並質疑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的長照政策財源既不足夠也不穩定。 記者胡經周/攝影

分享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朱立倫昨天提出長照政見,主張要以落實社區照顧、培育長照人力、多元長照服務等七項策略,促成服務健全、多元選擇、財源充足與在地老化等四大目標。
朱立倫昨舉辦「多元長照、安心養老」政策談話會時主張,未來長照服務可參考現行托嬰、托兒模式,結合志工、家庭托老、營利機構等,相較民進黨主張服務全公共化,國民黨主張多元化供給,讓家庭式、平價與精緻服務選擇並存。
朱立倫說,民眾有不同需求,除現有的許多平價長照機構要繼續存在,未來也不排除開放營利機構;志工與在家的婦女經訓練後,也可像現在家庭托嬰一樣,投入居家長照服務,發展家庭式托老。
至於財源,朱立倫說,目前我國稅收僅佔整體GDP百分之十二,他主張推動類似健保的長照保險制度方式支援、穩定財源,粗估每年可提供一千一百億元服務。
對於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蔡英文主張以遺贈稅、不動產交易稅等支出三百卅億元做為長照財源,朱立倫質疑,這兩種稅不是地方稅,就是機會稅,稅收不穩定,也不是中央可全權統籌分配,如何穩定提供三百卅億元財源?
朱立倫也質疑,蔡英文版長照服務財源僅不到國民黨版的三分之一,對八十萬戶失能家庭,平均每人每月還分不到三千五百元,等於每天僅一百多元,財源不夠充足。
外界質疑,國民黨版長照政策,將讓財團壟斷。朱立倫說,制度設計應採多元式思考,未來長照服務將兼採社團與財團法人設計,政府只要提出一套有效管理機制,就不會被財團壟斷。

財團介入 長照哪來「陽春麵」

2015-12-01 01:53 聯合報 張國輝/社會工作者(台中市)

報載,金管會擬修改「保險法」,准許保險業者得擔任被投資公司的董事及監察人,結果尚未審議,即遭到社福團體的抗議。
其實,在「長照服務法」尚未立法之前,民間的大型醫院、社福機構及一般的私人單位都有設立,只是規模大小不一而已。而政府機構如退輔會的榮民之家、內政部的老人之家及部分縣市設立的仁愛之家,還有衛福部所屬的醫院設有護理之家,但公家的長照機構的床位有限,等候的期間均很長,而縣市的仁愛之家,以安置無子女奉養者為主,榮民之家則以退役老兵為安置對象。
在高齡化社會,公家單位能釋出的床位十分有限,不開放民營行嗎?唯是否開放給保險業進場,或輔導更多財團法人進駐,應多聽取專家意見,或參酌世界上成功的作法。
雖說,長照是一個商機,但如果政府不介入輔導,可能會產生兩種情況,一種是往畸形發展,最常見的是大型醫院所設的養生村或護理之家,他們的收費恐非多數民眾負擔得起的;一種是原地踏步,筆者曾詢問台中世貿中心,每年辦了那麼多場的展覽,怎不曾見過銀髮族的用品與輔具的展覽,結果中心的高層說,多年前曾辦過一次,但門可羅雀,廠商就不敢再辦。而筆者在社福單位服務多年的觀察,保險業者很少參與老人的公益社服。如今業者卻表示,投資長照是要給民眾更多的選擇,保險業者的商業心態,難怪社福團體會有疑慮。
再說,長照需要場地,光要解決土地與建築的問題,絕非非營利組織的社福機構負擔得起的,雖說政府有很多的蚊子館和少子化留下的文教用地及閒置學校,但他們也不肯提供做為長照用途的場所,如果政府不做政策性的決定,提供這些閒置的土地與場所協助社福團體從事長照事業,在財團介入後,只有昂貴的牛肉麵,還會有陽春麵可吃嗎?

財源不穩 長照哪能走遠

2015-12-01 01:53 聯合報 韓幸紋/淡江大學會計系副教授(台北市)

自從五月長期照顧服務法三讀通過後,長照財源應從何而來便不斷在稅收還是社會保險費之間產生爭論。事實上,以稅收或社會保險費做為長照財源各有優缺點,端看目前台灣現況應以何者較佳的選擇而已。
目前民進黨主張以指定用途稅作為長照財源,來源為提高遺贈稅率與房地合一交易所得稅,支出規模約三百億,目前最大的挑戰在於這兩者能否順利收到三百億的稅收。這兩稅皆為機會稅,也就是若無遺贈、贈與或不動產交易行為即無稅收。
提高遺贈稅率就公平性來看當然有其意義,但就稅收來看可能因規避行為增加而無法收到預期稅收;房地合一交易所得稅更因近期不動產交易較為低迷,加上證所稅再度停徵之影響,房地合一交易所得稅能否順利上路尚不得而知。
長期照護最大的特點即在「長期」,以指定用途稅收支應,不足時將難以提供長期且穩定的長照服務,故長照財源穩定性相當重要。若存在前述情況時,應改以其他哪些稅收為來源,新來源是否適當等問題需待進一步討論。
目前國民黨主張以社會保險費做為長照財源,收費方式比照健保方式,支出規模初估為一千億,政府負擔約四百億,由房地合一交易所得稅支應。此版本同樣要思考的部分在於政府新增的負擔應由何支應的問題。
而且如果是以社會保險費支應,是否一定要完全比照健保收費制度?現有健保收費制度採雙軌制,一般保費存在職業別差別計費,而且論口負擔,導致多眷口家庭負擔沉重的問題,此部分若做為長照財源,則出現林萬億教授提到的出生即需繳費的問題;補充保費則因以單次給付為課徵單位,存在行政手續繁複等爭議。
若長照採取社會保險費為財源,可考慮改以家戶總所得為費基,不僅更加符合長照風險由家庭共同承擔的特性,亦可避免落入出生即需繳費的爭議。然而,以獨立財務運作的長照社會保險的優點在於,支出規模無論高估或低估,可透過儲備基金或費率調整等方案因應,但稅收制缺乏這樣的財務運作機制。
就目前台灣財政現況來看,中央與地方債務沉重,若無明確的加稅方案及相關配套措施加以配合,以稅收做為長照財源將缺乏穩定性;台灣高齡人口即將快速增加,長照風險應盡速積極面對,故筆者建議目前仍以社會保險費為較佳的可能方案。

禁止財團加入 長照只有「柑仔店」

2015-12-01 01:53 聯合報 沈政男/醫(台中市)

長照該開放營利單位、壽險業參與,還是謹守目前的個體戶限制,不讓財團加入,可用「雜貨店vs.便利商店」的例子來類推。
卅年前台灣零售業只有「爸爸媽媽」型的柑仔店,固然溫馨可愛,但店面小、東西少,也沒有廿四小時營業。便利商店興起後,東西貴一些,但品項更多,服務更迅速,而且附加機能更廣泛,很快蔚為風潮。
雜貨店就像今天存在社會各角落的安養院,多是家庭式經營,校長兼撞鐘,雖然收費低廉,但照護品質良莠不齊,而且服務量有限。這類個體戶在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以後,已不足以照顧所有失智失能老人家,而需要類似便利商店的新經營模式。
社福團體擔心開放營利事業經營長照,商人為了獲利,必定哄抬價格、犧牲品質,讓長照服務又貴又爛,但便利商店是這樣嗎?須知大規模經營可降低成本,也能形成標準化作業,比如以照服員訓練來說,專門養成班絕對勝過師徒制,其他軟硬體設施亦然。
社福團體又說,壽險業經營長照機構後,為了減少理賠支出,會將住民趕走,這又是誤解。未來全民長照保險開辦後,老人家即使住進壽險業經營的安養院,也是由長保給付,不必靠私人保險。
開放營利單位經營長照服務,是以長照保險為主軸的長照政策一環,日本就是這麼做。民進黨與部分社福團體不贊成商人辦安養院,關鍵在於他們根本反對長照保險。但台灣若全靠稅收辦長照,又不引進民間資本,只能有雜貨店式的長照服務。

學荷蘭失智村 台灣想推合住家園

2015-12-01 03:22 聯合報 記者陳雨鑫/台北報導

「侯格威村」位於荷蘭,是全球第一個失智村,專為失智老人打造,村內所有店員、郵差、園丁等都是照護員,打造成像家一樣的環境。 記者陳雨鑫/翻攝

分享
失智已成全球課題,荷蘭打造全球唯一的失智村「侯格威村(De Hogeweyk)」,村內店員、郵差、園丁等都是照護員,上百名生活在其中的失智症老人,猶如活在楚門的世界,卻也得到最好的照顧。行政院政務委員馮燕昨天表示,台灣若要推動失智村,需長照保險支持才可行。
「二○五○年全球失智人口將超過一億」侯格威村創辦人Yvonne van Amerongen-Heijer昨在世界華人長照研討會介紹這個失智村。她說,當初看到許多失智老人被困在護理之家,沒有自由,讓她決定成立侯格威村。
侯格威村有近五千坪,收治中重度失智患者,現在住著一百五十二位長者,全職照顧人員一百四十位,照顧者扮演許多角色,如收銀員、園丁、畫家、顧客等,讓失智老人隨時可以獲得照顧、安心養老。
政委馮燕表示,在地老化及活躍老化是台灣積極推行的政策,台灣有部分業者已籌畫類似失智村的生意,但要完全比照恐面臨許多困難,首先就是業者願不願意大規模投入,聘雇人力,在長照保險未通過之前,就算業者有意願推動,由於成本很高,甚至成為「權貴村」。
但失智村還是有值得台灣學習的部分,馮燕說,長照保險制度未通過前,行政院有意打造「合住家園」,推廣姐妹或兄弟面臨空巢期後,可一起居住;或利用台灣小型公寓的特色,打造成集合式老年住宅,達到省錢又相互照顧的功能。
台大社工系教授楊培珊表示,合住家園的想法不錯,政府應該要從旁協助,擔心好友居住在一起恐會吵架,可以用宿舍的概念,讓有意願的老人居住,不要侷限是失智、失能,應是想住的老人都可以住,才可以達到在地老化。

健康名人堂/醫療愈進步,善終卻愈難?

2015-12-01 02:49 聯合報 黃達夫

美國知名醫師兼暢銷作家葛文德醫師(Gawande),在他的最新力作「凝視死亡(Being Mortal)」一書中,探討每個人遲早都必須面對的衰老與死亡議題,強調人生的終極目標是好好活、有尊嚴地活到最後一分鐘。
吊詭的是,在醫學進步、經濟狀況普遍改善的現代社會,卻反而產生不得善終的矛盾。
治癒不難 科技卻有極限
回想1960年代,當我在美國投入癌症醫療這門新興的專科領域時,在癌症診斷與治療,剛開始有一些發現與進展,我們所能提供給癌症病人的多半是一些實驗性的治療,當時能夠治癒的把握並不高。但隨著醫藥科技的進步,癌症的治癒率也跟著提升,經過四、五十年的歷程,今天從事癌症專業的醫護人員手中擁有很多新藥、新技術來幫助癌症病人,因此有愈來愈多延長壽命的可能,病人的期望也隨著提高。
相對的,對於新一代醫師而言,似乎不能提供病人更多的新藥與科技,就是醫療的失敗,而愈來愈不容易向病人承認醫療的極限,導致產生過度醫療。
這些年來,雖然有不少研究證實,當癌症病人病情進展到不可逆轉的階段時,如果醫師與病人能夠一起商討剩下的日子如何好好的活,接受支持性照顧,病人所受身心痛苦反而比較少,而且存活時間往往較持續接受積極治療的病人更長,生活品質更好。當病人過世後,親人也比較容易走出失落與悲傷。
過度醫療 徒讓病人期待
在這同時,另外的研究卻發現,即使在提倡安寧及緩和醫療比台灣早了三、四十年的美國,今天仍有40%的癌症專科醫師承認,他們曾經提供給癌末病人連他自己都覺得不會有什麼幫助的治療,因為他們不知如何告訴病人,自己已經沒有錦囊妙方了!
這是一個現代醫療的困境。醫藥科技的進步,即使克服許多疾病所帶來的威脅,卻無法扼止人類的病老與死亡。
這讓我想起25年前,創立和信醫院時的情境,當時癌症已經連續數年是國人死因首位。人人談癌色變,認為癌症是絕症。那時,我們創立國內第一所癌症專科醫院來服務國內的癌症病人。當初,我們理所當然地掛上Cancer Center(治癌中心)的招牌時,許多醫界與社會人士都認為不妥,深怕沒有病人會上門。
接著,當我們要推行把實情告訴病人的做法時,還得先說服家屬容許我們這麼做。我們醫院也是第一個推行簽署「放棄急救(DNR)同意書」的醫院。
正視死亡 尊嚴走完生命
雖然25年過去了,許多觀念逐漸改變。但是,直到今天我們還是不斷地學習如何去傳達威脅生命的壞消息。更進一步的,也不斷反思用什麼方法去引導末期病人,讓他們願意與醫療團隊一同規畫如何尊嚴走完生命最後的旅程。這種正視死亡的觀念的形塑及實踐,不論是對醫護人員或是病人、家屬而言,一直都是非常困難而需要學習的課題。
既然衰老與死亡是沒有人能夠逃避的生命歷程,就須要生活在台灣的每一個人認真定義各自「好好的活」的樣貌。然後,一起為台灣創造一個能夠好好的活的終老環境。那麼,葛文德醫師的「凝視死亡」,就是一本人人必讀且非常有用的課本。
(本文作者黃達夫為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

幫獨老添年菜 企業捐20萬

2015-12-01 03:18 聯合報 記者陳妍霖/埔里報導

景氣寒冬募款難,愛心企業返鄉送暖!南投縣有上千名失能、失依、失智老人,由華山基金會提供到宅送餐關懷、陪同就醫、居家環境整理等服務,不過因募款縮水,要送熱騰騰年菜給獨居長輩有困難,有愛心企業得知消息後,慷慨捐款20萬元,讓長輩能溫暖過新年。
因景氣寒冬,加上社福團體多,長期照顧獨居長輩的華山基金會面臨募款危機,原本每年需募集上千份年菜,但今年經費無著落,在立委馬文君引介下,類屬生技醫療產業的雷家有限公司大方捐出20萬元,送上及時雨。
雷家有限公司總經理崔信基說,母親是草屯人,南投是自己家鄉,想要回饋故鄉,看到志工為長輩服務很感動,自己無法出力,至少能出點錢,未來將持續幫助弱勢。
立委馬文君說,南投縣有很多需要關懷的長輩,但資源不足,爭取愛心企業捐款,也歡迎更多企業拋磚引玉。
華山基金會推動「認助計畫」,每位長輩1個月1200元,再加上1份年菜600元,1年1萬5千元就能認助。
南投縣華山基金會主任吉佩琳說,感謝愛心企業捐助、及時送暖,20萬元可供應333份年菜及認助13位長輩,目前年菜預算僅募到3成,還要再繼續努力籌措經費。

第6處 龜山島站成立「老來寶」了

2015-12-01 08:53 聯合報 記者廖雅欣/頭城報導

頭城鎮龜山里民高齡化,且醫療資源缺乏,縣衛生局推動「老來寶健康促進家園」據點,昨天成立第6站,未來將提供巡迴醫療、防跌訓練和加裝扶手、小夜燈等服務,縣長林聰賢盼集合所有資源,讓老來寶健康促進家園站成為未來的老人日托中心。
宜蘭縣政府推動「高齡友善城市政策」,去年先在三星鄉「尾塹社區」,建立全國第1個老來寶健康促進家園站,今年陸續又在壯圍鄉順和社區、員山鄉結頭份社區、冬山鄉順安社區、蘇澳聖湖安社區,成立老來寶健康促進家園站,昨天在頭城龜山里社區,成立了第6個「龜山島站」。
頭城鎮龜山里就在大溪漁港前,縣長林聰賢說,頭城的老年人口佔15.6%,約有4648人,在全縣排名位居第3名,其中龜山島社區的老年人口約有86人,占該社區人口10.4%,希望這個促進站成立以後,結合衛政、社會等資源,包括社區總體營造、關懷據點、長青食堂、日間照護中心、失智症照護服務、不老診所等不同方案,提供社區長者健康照顧及關懷服務。
昨天的揭牌儀式,社區老人表演健康活力十八式氣功,志工表演無敵金谷力活力秀,大里國小也來吹奏直笛,同時傳承給第7站「羅東樹林站」,未來將建構每鄉鎮市至少1處「老來寶健康促進家園站」,將來成為社區的老人日托中心。
縣衛生局表示,未來杏和醫院將提供專車接送,「不老診所」仁宏診所每周二下午會來巡診,另幫助老人防跌,將成立「銀髮平衡班」,開班訓練老人肌耐力,降低及預防跌倒,延緩失能,同時為長輩家裝設小夜燈和防跌扶手,消防局裝設火災警報器,並開辦數位課程,結合當地漁村文化傳承竹編。

陸高齡化市場龐大 日商積極投資

2015-11-30 09:22 中央社 東京30日專電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相準中國大陸急速高齡化,日本大型護理企業NICHII學館、製藥大廠Eisai等日本企業積極投資針對中國大陸的產品及服務。
日本大型護理企業NICHII學館已收購6家大陸代理家事的企業,決定今後還要收購10家。最快2016年度在大陸展開訪問照護服務。NICHII學館將針對收購的大陸企業,教導有關專門的照護知識。除了北京、沿海地區之外,2016年度也會將事業擴大到重慶等內陸地區。
NICHII學館認為,大陸需受照護者約3500萬人,光是黎明期,市場規模估計約至少有2兆3000億日圓(約新台幣6189億元)。
隨著大陸高齡化,失智症患者增加,製藥大廠衛采(Eisai)將在大陸擴大販售治療失智症的藥物愛憶欣(Aricept)。2015年4至9月在大陸銷售額約27億日圓,比去年同期成長23%。
衛采將與大陸各地醫療機構合作,建立診斷失智症進展狀況的醫療體制。計劃2016年度在大陸江蘇省的工廠建新廠房,積極生產。
花王公司將增產嬰幼兒用的紙尿布等,今後2、3年,最大將投資900億日圓。為因應銷往大陸或訪日大陸客購買的需求,花王將在日本國內外6座工廠增產紙尿布和生理用品。將在日本的山形縣、櫪木縣工廠建新廠房,2017年以後陸續啟動生產。在大陸安徽省的合肥、上海工廠也將增產。
大王製紙公司今年開始將在大陸販售成人用的紙尿布。至於嬰幼兒用的紙尿布,最快明年增加在江蘇省的工廠設備以增產。
大陸官方數據顯示,大陸60歲以上人口目前約2億1200萬人,占整體的15.5%。這5年之間,每年以增加860萬人的速度在增加,預估之後也會持續增加。

施比受更有福 研究:可促進健康

2015-11-30 18:09 台灣醒報 記者莊瑞萌╱台北報導

大方給予,可讓自己更健康。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人員日前發現,當人們願意給予他人時,腦內會釋放出能降低疼痛的化學物質,顯示大方的行為可以為身體帶來益處。過去美國不同大學研究也發現,擔任志工的人死亡率也較無擔任者降低超過4成以上,對健康益處甚大。
美國克里夫蘭醫學中心醫師麥金日前開始為病患設計能提升內在治癒的有效方法。他指出,「給予行為可為健康帶來巨大益處,但不管是給予金錢或時間給家人,即使對象是陌生人都能反轉這種致命副作用。」
過去加州大學與密西根大學不同研究也都顯示,老年人在2家以上機構擔任志工後,5年內死亡風險相較從未擔任志工者降低44%。對此,麥金指出,「給予可降低血壓讓心跳率變慢,而且可降低壓力以及憂鬱症狀出現。」
另外,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研究人員利用核磁共振攝影,掃描曾捐獻給不同慈善機構的民眾腦部後也發現,大方給予會在幫助腦部啟動獎勵機制,釋放出可提升免疫系統的化學物質。
麥金指出,在這過程中會釋放出腦內啡,「而這種神奇化學物質會從腦部各處釋放,並在體內系統內移動。某些會降低疼痛,某些則會尋找生病細胞,並施予治療等不同益處。」
醫師通常會用「給予」來治療憂鬱症。美國東維吉尼亞醫學院主管德意志也指出,「我們鼓勵民眾不要以自我為中心,應該考慮到別人。一開始給予雖然會當事人感到不自然,但只要時間一久就會變得自然,而且會帶來巨大治療效果。」

研究發現給予他人時腦部會分泌化學物質,可達到降低疼痛的效果。(photo by Mariamariana19141915 on Wikimedia)

分享

2015/11/29

法官該上的食品營養課 劣質油能讓健康下地獄

2015年11月28日 08:13
法官認為,就目前證據,無法證明精煉油對人體危害,但實際上,劣油早已是造成慢性病的原兇之一,已愈來愈多營養專家或醫師建議大家要多吃,未精製後的好油,減少疾病發生。(蔡怡真攝)
法官認為,就目前證據,無法證明精煉油對人體危害,但實際上,劣油早已是造成慢性病的原兇之一,已愈來愈多營養專家或醫師建議大家要多吃,未精製後的好油,減少疾病發生。(蔡怡真攝)
頂新集團賣劣質油一案,27日法官一審判決後,6人全數無罪,引起全民憤怒,其中最瞎的理由,莫過於,法官認為精煉後油脂可去除重金屬等毒物,無法證明油品對人體無害,法官是從法條及鑑定報告來看此事,做出判決;但,法官們應該忘了這是吃進肚子的東西,經年累月所造成的傷害無法想像,那現在本刊就幫你們補足證據,告訴你們劣質油的危害在哪裡?

罪所皆知,台灣三高比例驚人,中風、心肌梗塞更是冬天最好發的疾病,這些原因多數來自飲食習慣造成,你們可以說,這是民眾自找的,誰叫他們自己不養成好習慣,這麼說也沒錯。但偏偏我們吃進肚的食物又多是精煉後的油脂或劣油所烹調、油炸過,台灣民眾已太少吃好油了,對油品的認識才剛起步,現在經由你們「認證」,不就告知全國民眾,精煉後的油沒問題,大家安心的吃,但實際上,這類油脂對健康的問題愈來愈大。

一直以來,自然醫學博士陳俊旭就不斷強調少吃精製油,原因出在這裡,法官們請看清楚。陳俊旭說,愈天然的油脂,就是沒有精製過的油,保存全營養素,尤其少破壞的冷壓壓油,保有原料的味道,才是好油;這種天然的油脂,會有原料的沉澱物,必須冷藏,1年用完。好的油脂可以幫助穩定細胞膜,讓細胞與細胞間不易游離,產生病變。

至於精製的油品是早年開發給食品界業使用,主要是基於好保存不易壞,因此原料精製後,去除味道,連帶營養素也沒了,再者還會氫化,經高壓處理成反式脂肪,讓液態油成固態,5年不壞,前陣子食藥署不是還要禁止食品業使用反式脂肪,因為會造成心血管疾病啊!而不只反式脂肪,一些即使未經氫化的精煉油,吃多了,也容易讓身體一直處於發炎狀態,讓血管開始粥狀化,慢慢就造成狹窄阻塞。

連已逝的毒物權威林杰樑的太太,護理師譚敦慈都呼籲,多花一點錢買好點的油,如國內獨有的苦茶油、麻油,或初榨橄欖油(得涼拌用)都不錯,原因就是減少生病機會。新店耕莘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劉譯謙日前接受本刊訪問時,曾指出,地中海沿岸地區的國家,如希臘、義大利等國,其糖尿病、高血壓的病人比例較少,血管硬化的狀況也少,飲食是從日常生活就能達到預防的效果,從20歲成人後就開始執行,65歲以上老人則是迫切須要。而大家都知道地中海飲食,好的橄欖油佔有絕大比例,當地居民,天天以橄欖油烹調食物,三高發生機會就降低了。

而吃到壞的油,不只讓你中風得早,還很容易失智,劉譯謙也指出,雖然阿茲海默佔失智症的6到7成,血管型約3成,但因近10年血管型失智愈來愈多,這與飲食西化非常有關,中風已年輕化,雖然外觀看來只有肢體障礙,但智能有可能直線般下滑,且二度中風機會大,會讓失智提早10到20年到來。

這已說明,缺乏OMEGA-3不飽和脂肪酸與阿茲海默症有關,也證實OMEGA-3不飽和脂肪酸能降低心血管疾病及血管發炎,間接降低血管型失智症,由這類油脂可由橄欖油、苦茶油或堅果、深海魚類來獲得。

或許在食品安全管理法第17條的規定(重金屬可經由精煉去除,或所含重金屬未在食用油脂衛生標準規範裡)下,「暫時」無健康危機;但法官們,有想過10、20年後的健康風險嗎?是要讓民眾的健康跟著下地獄嗎?(撰文:蔡怡真)

流言揭秘:植物油做飯可致癌?

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北美新浪) 2015-11-11  11:59
文章來源:科通社
11月9日,一條關於“植物油做飯可致癌”的新聞刷爆網絡,文章稱研究發現,普通植物油加熱做飯時會生大量醛類致癌物,可能導致癌症、心臟病以及痴呆等多種病症。不少網友感慨,動物油含飽和脂肪,植物油又含致癌物,到底應該吃什麼油好啊?
脂肪本身含致癌物質,煎炸含量更大
科通君從小吃植物油長大的對此研究表示不服,於是追根溯源找到文章的最終出處《每日電訊報》名為《Cooking with vegetable oils releases toxic cancer-causing chemicals, say experts》,標題大致意思是,專家,植物油烹飪可能生致癌致癌物(原諒神一樣的翻譯),接小標題強調了葵花籽油和玉米油在油炸食品的過程中會生導致癌症或者相關疾病的致癌物質。看到此處,吃花生油長大的科通君長舒一口氣,原來不是國內部分網站標題偷換概念的“所有植物油”。
看完全文后,科通君的心就落地了。文章提到“英國德蒙特福德大學的生物分析化學教授格魯特維爾德表示,就煎炸、炒菜來,椰子油生的醛類致癌物最少,最健康。”無論煎炸與否,脂肪本身就含有致癌物。食物中的油脂,無論是固體的“脂”(豬油、牛油、黃油),還是液體的“油”(大豆油、橄欖油等),都含有致癌物。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風險交流部食品安全博士鐘凱曾撰文指出,脂肪在氧化酸敗過程中會生醛、酮、酸類物質,如主要的醛類——丙二醛。隨煎炸時間延長,丙二醛含量肯定會逐漸上升,就是不煎炸,接觸空氣也會緩慢增加,只是不如煎炸來得快。
醛類含量足以致癌?
科通君還在文中發現了一張圖片,自上而下的五種油分別是:椰子油、黃油、橄欖油、玉米油和葵花籽油,國內網站中提到的豬油和牛油,圖中並未提及。從下圖中我們可以看出,在油溫為180℃的情況下,十分鐘內5種油類醛類致癌物均未超過1毫摩爾/公斤(1升油約等於0.71升水,但是由於油的密度比水小,所以比水輕),即使時間達到20分鐘時葵花籽油才超過約3毫摩爾/公斤(一頓飯高溫煎炸20分鐘,科通君也無力吐槽)。這個數值會對人體生很大的致癌風險嗎?
科通君找到了央視的一期節目——20140111期《是真的嗎?》,節目提出食用油反復使用7次致癌物丙二醛增加160倍。丙二醛也屬於醛類致癌物之一,在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的致癌物列表中歸為3類致癌物,咖啡因以及靜電磁場也在此類,3類致癌物對動物也只能明其具有潛在致癌性。
上圖中,30分鐘時含醛類致癌物最高的葵花籽油才達到約5毫摩爾/公斤,這是什麼概念呢?以丙二醛為例,人的體內由於新陳代謝也會生丙二醛,鐘凱曾撰文指出,其毛重65公斤左右,全身的血液大概是4.5升左右,所以僅血液中就有1363微克丙二醛。《食用動物油脂衛生標準》(GB10146-2010)中規定,食用植物油酸價3mg/g,這個指標包含酸敗生的醛酮酸類物質,足以保障食用植物油安全問題。
部分油類不適合高溫煎炸當然,部分油類不適合高溫煎炸的觀點,科通君也是同意的。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副教授范志紅,炒菜過程中溫度過高(一般超過200℃,外文油溫只在180℃)就會生油煙,油煙裏包含一種名叫丙烯醛的致癌物質。但不同的油生的醛類物質含量不一樣,如大豆油因含大量亞油酸,亞油酸不耐熱,遇高溫會發生氧化聚合,生成過氧化酯質,這種物質能引起腦血栓和心肌梗死等疾病,嚴重的甚至可能誘發癌症。
從油的穩定性以及生醛類致癌物的角度來的,進行高溫烹飪時,選擇豬油、黃油等動物油會更好,但考慮到黃油中含有的飽和脂肪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棕櫚油和椰子油等油熱穩定性好,高溫下生的有害物質少的植物油才是更好的選擇。
那麼,到底應該選擇什麼樣的植物油呢?科通君查了一下《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指南建議每日食用油的含量大概在25~30g左右,完全排除“油炸”的可能性,由於飲食習慣,很多國人每日食用量都在40g以上。在考慮選擇何種植物油之前,如何控油才是應該考慮的首要問題。
8種常見食用油詳解
1。 大豆油 不喜高溫
大豆油的色澤較深,取自大豆種子,有特殊的豆腥味,熱穩定性較差,是世界上量最多的油脂。大豆油中以亞油酸占對優勢,亞油酸是人體必需的脂肪酸,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有顯著的降低血清膽固醇含量,預防心血管疾病的功效。大豆油中還含有少量α-亞麻酸,豐富的維生素E,少量的胡蘿蔔素及卵磷脂。
亞油酸對減少心臟病風險作用有限,但α-亞麻酸較為有益。臨床營養實驗證實,引發冠狀動脈心臟病的危險因素,除了高量膽固醇以外,另外兩種因素就是高血壓及血管栓塞,亞麻酸恰好可減少這兩種因素。對於做菜來,亞油酸和亞麻酸都不耐熱,亞麻酸尤其怕熱,煎炸或反復受熱之后容易氧化聚合,對健康十分有害,所以用大豆油做菜並不能起到保護心髒的作用。大豆油是用溶劑浸出法製造,精煉后維生素E損失比較大。
一句話點評
低油溫食用油。人體消化吸收率高達98%,可以用來炒肉和蔬菜,但高溫加熱會生有害物質(4-羥基壬烯醛),所以不適宜高溫加熱時使用。
2。 棕櫚油 最便宜的油
棕櫚油在常溫下呈半固態,其稠度和熔點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游離脂肪酸的含量。量僅次於大豆油,是世界第二大食用油,也是國際市場上價格最便宜的烹調油。棕櫚油含不飽和脂肪酸為40%,含飽和脂肪酸為44%,兩者均衡。除了含有維生素E之外,還胡蘿蔔素最豐富的天然來源之一。
由於飽和程度高,它的耐熱性相當好,長時間受熱后氧化聚合少,是其它植物油不能取代的優點。由於價格便宜,棕櫚油被用在各種煎炸食品當中,但煎炸的同時也會破壞其中的大量胡蘿蔔素和維生素E。但其飽和脂肪酸含量很高,几乎跟豬油中的飽和脂肪酸含量大致相同,經常食用可使血膽固醇水平增高,應少吃或不吃。
一句話點評
耐熱性相當好,適用於煎炸,但由於飽和脂肪酸含量高,會使血膽固醇增高。如果你實在放不開煎炸食品的美味,就用棕櫚油來炸吧。
3。 花生油 避免黃曲黴毒素
呈淡黃透明,色澤清亮,氣味芬芳,滋味可口,耐高溫,煙點可以達到450℃,是一種比較容易消化的食用油。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達80%以上(其中含油酸41.2%,亞油酸37.6%)。富含維生素E,風味好,耐熱性也不錯,適合用來做一般炒菜。據國外資料介紹,使用花生油,可使人體內膽固醇分解為膽汁酸並排出體外,從而降低血漿中膽固醇的含量。花生油中的膽鹼,還可改善人腦的記憶力,延緩腦功能衰退。
對於花生過敏的人群一定要買高度精煉的花生油,非過敏人群可以選擇冷壓花生油或高度精煉兩者都可。選購花生油要優先選壓榨油,還要選優質品,因為花生容易污染黃曲黴毒素,這種毒素特別容易溶於油脂,毒素量務必要低於國家標準。
一句話點評
家常美味的炒菜油,耐高溫,營養價值高,選購時要注意自身過敏,選購壓榨的優質品。
4。 橄欖油 認清真假
橄欖油是從剛成熟或熟透的油橄欖鮮果中提取出來的天然果汁,味道清香,色黃中透綠,是名聲最好的油脂,但價格也較貴。含有80%以上的不飽和脂肪酸,其中有70%以上的單不飽和脂肪酸,即油酸。食用富含單不飽和脂肪酸的油,有利於降低血液中的“壞膽固醇”,升高其中的“好膽固醇”。又細分為初榨橄欖油和精煉橄欖油,前者游離脂肪酸多,色呈黃綠色,有葉綠素這種促進氧化的光敏物質,故而不太適合高溫、長時間加熱,最好用來做涼菜,或僅需輕微加熱的菜餚;而后者很適合用來進行炒菜,穩定性比大豆油、花生油還要強。
雖然可以用來加熱,但在受熱時會失去其原有的味道,微量物質屬多酚類在高溫環境下也容易被破壞,降低其營養特性。而單不飽和脂肪加熱到冒煙后,也容易變成不健康的反式脂肪。鑒於國人的飲食習慣,將其用於短時間的快炒,如青菜等。或做涼拌菜時,灑上一些,可使菜品變得清香可口。不過,橄欖油中分不同等級,而且市面上的進口橄欖油的摻假現象相當普遍,老百姓很難嘗出來,所以購買時切不要貪便宜。
一句話點評
價格貴,營養高,食用油中的“戰鬥機”,快炒、涼拌口味最佳,選購時勿貪小便宜。
5。 葵花籽油 脂肪酸不飽和度最高
我們中國人都愛吃葵花籽,精煉后的葵花籽油呈清亮好看的淡黃色或青黃色,其氣味芬芳,滋味純正。葵花籽油中的亞油酸比例比大豆油還要高,含量可高達66%,人體消化率達96.5%。
由於亞油酸高,所以可有效降低膽固醇,但后來的研究發現,它既能降低壞膽固醇,也能降低好膽固醇,可以是“不分好壞”,所以實際上並不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優點是在各種油當中,富含最多的酚類抗氧化物質,盡管它的脂肪酸不飽和程度最高,耐熱性卻比大豆油好,可以用於一般炒菜,只要不爆炒、不煎炸就沒問題。
一句話點評
吃膩了,偶爾換換口味還是不錯的,要想吃的健康,就不要爆炒、煎炸。
6。 玉米油 維生素E的大本營
玉米油又叫粟米油、玉米胚芽油,它是從玉米胚芽中提煉出的油。脂肪含量在17%~45%之間,大約占玉米脂肪總含量的80%以上。 特點是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80%~85%。玉米油本身不含有膽固醇,和大豆油相似,亞油酸含量高,對於血液中膽固醇的積累具有溶解作用,故能減少對血管生硬化影響。
玉米油的特點是維生素E的含量高於普通植物油,這是谷胚油的共同特點,小麥胚芽油也是如此。但是這樣的油脂通常不是非常耐熱,適合用於製作加熱時間較短,或者加熱溫度不到發煙點的烹調。
一句話點評
維生素E含量高於普通植物油,不是很耐熱。
7。 菜籽油 芥酸高 可利膽
菜子油是以油菜種子榨制的食用油,色澤金黃或棕黃,有刺激氣味,芥酸含量高,並且有利膽功能,在肝臟處於病理狀態下,菜籽同也能被人體正常代謝。它的消化利用率可達99%。工業上還可以作為潤滑油。菜籽油的膽固醇很少或几乎不含,所以控制膽固醇攝入量的人可以放心食用。不過菜籽油中缺少亞油酸等人體必須脂肪酸,且其中脂肪酸構成不平衡,所以營養價值比一般植物油低,如能在食用時與富含有亞油酸的優良食用油配合食用,如大豆油、葵花籽油、玉米油,其營養價值將得到提高。
另外,菜籽油是一種芥酸含量特別高的油,是否會引起心肌脂肪沈積和使心臟受損目前尚有爭議,所以有冠心病、高血壓的患者還是應當注意少吃。相比其他食用油更容易腐壞,高溫加熱也會生有害物質(4-羥基壬烯醛),生的油煙也會增加患肺癌的幾率。
一句話點評
芥酸含量高,有利膽功能,搭配含亞油酸的食用油效果更好,可用於普通煎炒,因為刺激氣味大不適宜涼拌菜。
8。 茶籽油 最環保的油
又名山茶油,提煉於野生木本油科植物果實中,木本植物一般種植於污染較少的山區,所以也較為環保,食療功能和橄欖油類似。其中不飽和脂肪酸高達90%以上,單不飽和脂肪酸即油酸的含量達到80-83%,甚至比橄欖油還高。
其中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單不飽和脂肪酸對於改善血脂模式和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都有意義。耐熱性也較好,適合用來日常炒菜,由於國內就可以生,所以價格上比橄欖油有優勢。
一句話點評
功效不亞於橄欖油,國內生價格便宜,性價比高。
小 結
實際上每種油都有它的特點,都不要長時間的高溫加熱、循環使用,因為長時間高溫加熱勢必要生大量油煙,其中的有害物質會被我們吸入體內,所以根據自己的體質、需求選擇一款適合自己的油,正確用油才是王道。(文/記者 劉江恆)

椰子渾身都是寶 有助抗癌、維持體重

椰子這項食品的等級,和鮭魚一樣,雖不是真的神仙聖品,但相差不遠矣。一部分是因為,在非葉菜類植物中,它的碳水化合物極低,而主要則是因為它是中鏈三酸甘油酯的絕佳來源。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椰子這項食品的等級,和鮭魚一樣,雖不是真的神仙聖品,但相差不遠矣。一部分是因為,在非葉菜類植物中,它的碳水化合物極低,而主要則是因為它是中鏈三酸甘油酯的絕佳來源。
椰子油有66%都是中鏈三酸甘油酯,可謂脂肪界的皇族,不會像其他脂肪一樣被囤積在人體。中鏈三酸甘油酯很容易被燃燒為能量,代謝的過程中,會比其他脂肪產生更多酮體(替代葡萄糖成為細胞的燃料)。
中鏈三酸甘油酯被使用在治療肥胖、癌症、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以及其他神經疾病,這一類疾病通常需要有穩定的葡萄糖供應。中鏈三酸甘油酯不容易取得,而椰子類食品,尤其是椰子油,比任何其他食物含有更多的中鏈三酸甘油酯。
這種偉大油脂的最便宜來源就是純椰子油,470毫升只要400多台幣,你可以每天吃每天喝,有原味的、也有調味的。把椰子油加在熱飲中,假如你可以接受,也可以直接食用。
1)椰子脂(coconut butter),有時候稱為椰子漿(coconut cream)──是已經打發成固體的椰子油脂,你可以自己做,也可以直接從店裡買,價格和椰子油差不多。椰子脂的中鏈三酸甘油酯含量,沒有椰子油那麼高,因為它畢竟不是純的油脂,但是吃起來不像直接吃椰子油那麼怪,而一旦習慣了,它還挺好吃的。
2)椰奶(coconut milk)是把椰肉榨成汁,它的顏色像一般牛奶一樣白,讓你對它的滋味有所期待,但可惜呀,嚐起來就像是濃稠的白開水。它的好處是,每250毫升的椰奶只有一到兩公克的碳水化合物。如果需要更多調味,你可以加入甜味劑,像是甜菊或是天然甜菊代糖。
3)椰子水是椰果內的的汁液,現在十分風行,因為極為香甜。一品脫的椰子水大約二美元,不過對我來說碳水化合物太多了,但是假如你正在逐步戒除果汁和可樂,這倒是個很好的過渡期飲料。
如果你喜歡椰子水,可是不想海飲過量,那麼就直接從新鮮椰子吸飲椰子水。買一整顆新鮮椰子,搖一搖確認裡面的汁液充足。鑽或挖兩三個洞(以免流出來),然後傾斜著椰子,用吸管喝甜甜的椰子水。
4)椰子乾──有絲狀、也有片狀;未加工的、或烘烤過的,這是穀物早餐裡很棒的基底食物,也是綜合果仁零食包的好材料,可以增添低糖點心的口感和風味。當然,要買未加糖的。如果你正在清空零食櫃,不想丟掉那一袋甜甜的椰子片,把它放在瀘器裡多洗幾次,就可以洗掉大部分的糖了。
椰子條或椰子絲拿來充當穀類食物,或是加在自製巧克力裡,都很不錯。儘管我努力試圖把你從纖維情結中拉出來,但你還是喜歡保有一點纖維質的食物,心裡才過得去的話,椰肉是一個好的選擇,它沒有穀物那麼高的碳水化合物。

(本文摘自/吃培根,別慢跑/大是文化出版)

改善狐臭!美國皮膚科醫師提供4招DIY

2015年11月12日 09:03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致筠/編譯

運動流汗是相當舒服的事,不只能提高精神,還可預防感冒;但許多人卻常被腋下的汗味困擾著,甚至不敢運動、足不出門,就怕臭味被人發現!對此美國皮膚科專家表示,汗水本該是無臭無味,是因為環境導致細菌附著於人體而引發惡臭,其實只要幾個小撇步,就能擺脫異味。
▲腋下容易發出異味(圖/優活健康網提供)
雖然容易流汗的夏季已過去,但對於有狐臭的人來說,這只是暫時告別,一旦回到炎炎夏日,惱人汗臭又會再度襲擊;因此「除臭」就像是永遠打不完的仗,每到夏季就要再次出兵!事實上,只要找對正確除臭方法,一樣能夠輕鬆自在揮灑汗水!
汗水易夾雜細菌 引發臭味
一般來說,身體容易發出異味的地方為腋下、胸部及頭皮;皮膚科專家表示,這是因為身體發熱時,汗腺為了降低體溫而分泌鹽和水組成的汗液,加上汗水常夾雜細菌,才會引發惡臭。而男女散發的臭味也不盡相同,他解釋,由於女性汗液中含有高濃度的硫,易發出類似洋蔥的氣味;而男性汗液具有高含量脂肪酸,味道極似乳酪乾,兩種都相當難聞。
學會4招DIY 改善狐臭
因此不少人會使用止汗劑、除臭膏來緩解,但其實這只能改善短暫異味,不只無法徹底消除,反而還會增加癌症風險。對此,美國皮膚科醫師提供4招減少狐臭的方法,供民眾參考:
1)改變飲食加工食品、紅肉、甜品等刺激性食物,容易影響身體酸鹼平衡;應攝取清淡且天然的食材為佳。
2)利用果醋蘋果醋能有效殺死細菌,可將棉花球浸泡在蘋果醋中、輕輕擦拭於腋下再用清水沖洗;保持早晚各做一次,改善異味。
3)抹椰子油由於椰子油含有月桂酸,是保健抗菌的天然植物油;不只能清除衣服上油漬,也可抹於身體,將其當作天然除臭劑。
4)加小蘇打洗澡之前,先將1茶匙的小蘇打放入碗中,並加幾滴水攪拌至糊狀,接著塗抹於腋下,稍待分鐘後再用清水沖洗,能減少臭味。
資料來源:優活健康網


原文網址: 改善狐臭!美國皮膚科醫師提供4招DIY  | ETtoday健康新聞 | ETtoday 新聞雲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51112/594973.htm#ixzz3swEYZ8T2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IQ、EQ不重要 肌膚的SQ靠它來加分


【華人健康網羅詩樺/企劃報導】IQ高代表是天才,EQ高代表很會做人,那麼你知道SQ高又代表什麼意思嗎?
SQ是一個人的皮膚/快樂商數(SKIN/SMILE QUOTIENT),簡單來講,SQ可以解釋成是每個女性最關心的「顏值」分數,你的膚質是好是壞,取決於你的SQ!不難發現,顏值爆表的正妹們,大多都是以年輕外貌取勝,如果想要讓你的肌膚凍齡在18歲、提升你的SQ,就必須先知道維持肌膚彈性的秘密是什麼?
你的SQ可以得幾分?你的SQ可以得幾分?
提升SQ關鍵:Q10幫你美妍抗氧化
剛出生的嬰兒臉上的肌膚ㄉㄨㄞㄉㄨㄞ的好好戳,但為什麼隨著年紀越來越大,我們的肌膚就失去原有的彈性,一壓就凹陷呢?我們的肌膚中含有一種叫做「Q10」的成分,它又被稱為肌膚的動力原,能啟動肌膚的修護力,保護膠原蛋白不受自由基侵害,並能作為天然保濕因子,預防細紋與緊實肌膚彈力,讓肌膚水嫩柔滑。
Q10不足就是加速你老化的原因之一,年紀逐漸增加,體內自行合成Q10的量反倒會逐年減少,所以說,維持肌膚Q10的合成量,是凍齡的秘訣之一!此外,它還可以增強細胞活性、促進免疫系統、強化抗扺力、抗氧化及抗衰老等功能。所以這麼多養顏聖品都要添加Q10,就是因為這樣啦!
IQ、EQ不重要 肌膚的SQ靠它來加分IQ、EQ不重要 肌膚的SQ靠它來加分
Q10在哪裡?藏在天然食物中
根據臺大醫院雙月刊資料指出,Q10在動、植物界中,是一種「非維生素營養素」,意味著可從食物中攝取或於人體內製造,依據國人飲食習慣,平均每日攝取量約為4.2~7.2毫克。建議每日攝取30毫克,可從下列食物中增加攝取量:

植物類:大豆、橄欖油、椰子油,其他蔬菜如菠菜、花椰菜等也含有Q10。

動物類:海產食物皆富含Q10,其中以鯖魚、沙丁魚、鮪魚較為豐富,牛肉、雞肉也有。

堅果類:如花生、胡桃、腰果等。
除了Q10以外,別忘了水分、膠原蛋白等也都是維持肌膚活力的功臣之一,只要每天三餐飲食營養均衡,配合規律的作息時間以及充足的睡眠,就算是初老年齡,看起來也還是像18歲喔!

好脂肪不發胖!多吃鮭魚、酪梨11種健康食物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吃得津津有味」並不表示要狼吞虎嚥,吃到覺得不舒服。當你成為以脂肪代謝的人,就不會想要吃那麼多,所以只要覺得飽了就停下來,或是快要飽了就先停止。
更重要的是,你吃下的任何食物,都一定要看清楚標示,以避免吃到不好的成分。尤其在吃調理食品或罐裝食品時,特別重要。鮪魚食品裡面有沒有大豆油?番茄醬裡面含不含高果糖玉米糖漿?看食品標示和挑剔無關,而是不要被那些為了賺錢而誤導你的企業占了便宜。下面所列的這些食物,應該成為你的日常飲食。
1)含油脂的幼魚,像是鮭魚、鯖魚和沙丁魚/幼魚很好,因為魚類生活在汞污染的海洋中,存活越久、就會吃下越多受污染的魚,體內累積的汞也就越多。如果你家附近有魚販,請他給你幼魚。魚的油脂對你特別有益,因為含有豐富的omega-3 脂肪酸,而且魚肉有好的蛋白質,沒有碳水化合物。如果魚皮還在,就連魚皮一起吃──那是最有油脂的部分,也是最好吃的部分。酥脆有嚼勁的鮭魚皮,是我最愛的美味佳餚。買鮭魚的時候,選擇帶皮的比較好。
2)葉菜/顏色越深的越營養,但味道也會比較重,所以假如你沒辦法接受,只管選顏色淺一點的。葉菜類的最大好處,不在於營養素(營養素和植物纖維素緊密連結,我們無法完全消化),而是因為葉菜沒什麼壞處、並且還可以增加食材的顏色和口感。大部分的葉菜類都可以吃,對身體無害。這聽起來有點名褒實貶的意味,但是的確沒有人因為吃葉菜而變胖或不健康,而當代可以宣稱這項好處的食物並不多。
3)哺乳類動物肉和鳥肉/盡可能吃草食性、野放的、在地的、無農藥殘留的有機肉品,如果你住在大城市或者農場裡,這種肉品很容易取得。有機肉品尤其有高密度營養。肝臟的營養價值破表,但是草飼牛的肝臟很難取得。所以請向聲譽良好的農場購買肉品,別向工廠購買。
4)椰子/尤其是椰子油。椰子油的omega-6 脂肪酸很低,是中鏈三酸甘油酯的最佳來源,很容易作為代謝燃料。最棒的是,它不會變成脂肪囤積;而是讓你既有的酮態能保持下去。在台灣,大部分超市有賣椰子油。
5)蛋/蛋白完全是蛋白質,而蛋黃則含蛋白質和脂肪,整顆蛋裡沒有碳水化合物,所以吃光光吧。順帶一提,你可能以為農場放養的土雞可以自由的走來走去,然而法令上並沒有這項規定,所以牠的活動範圍可能只有雞舍裡的有限空間。秉持人道精神購買雞蛋, 表示有時候你花了兩到三倍的價錢買了所謂的牧場雞蛋,但就雞蛋的營養價值來看,這仍有待商榷。
6)橄欖油和夏威夷堅果油/是最好的沙拉用油。橄欖油味道較好,但是夏威夷豆的omega-6脂肪含量較少。調合兩種油食用。
7)菇類/它們不算植物,因為少了植物纖維,但菇類卻是無碳水化合物的含鉀食物。
8)莓果/草莓、藍莓、黑莓、覆盆莓、越橘莓、鵝莓(醋栗)、博伊森莓(boysenberries),和其他水果比較,莓果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較低,而抗氧化物成分豐富。吃的時候,一顆一顆入口,不要塞滿嘴。
9)甜椒/顏色越深越好。在鬆脆的食物中,甜椒屬於少數碳水化合物低、而營養成分高的一種。甜椒裡與植物纖維緊密結合的營養素,人體到底可以吸收多少,還沒有結論,但是在低糖飲食裡,甜椒類主要是作為色彩鮮豔、口感清脆又美味的耐飢食物,在低碳水化合物的領域,並不多見。所以儘管去買椒類食物,而不必擔心體重或糖尿病的問題。
10)酪梨/富含好的脂肪、耐飢、碳水化合物少,對於血糖的影響極小。這些幾乎全都是我們在乎的重點。
11)乳酪/假設你能掌握乳品來源,乳酪是對身體有益的。即使是乳糖不耐症的人,通常也可以吃硬質乳酪,因為在製作過程中乳清被濾掉,乳糖也就去掉了。而且,越硬的乳酪,乳清和乳糖越少,也比較不會胃脹氣。


(本文摘自/吃培根,別慢跑/大是文化出版)

喝「綠茶」助排毒!好處超多還能降低失智症機率

2015年11月29日 14:53

▲綠茶富有抗氧化成份,具有排毒效果以及降低阿茲海默症的機率。(圖/ETtoday資料照)

消費中心/綜合報導
現代人的飲食文化相當多元,從各種精緻加工食品、辛辣燒烤美食到異國料理應有盡有,若生活壓力大、作息不正常又缺少運動,身體很容易出現警訊!接踵而來的疹子、疲勞症狀,才驚覺健檢報告一半不及格。除了靠藥物治療,醫生和營養師都會建議你開始進行體內排毒。根據外媒《Health Mind Bodies》報導,「綠茶」是最好的排毒良方,當中富含抗氧化物質及維他命C,可以排出體內毒素和細菌抗衡。
大家都知道綠茶好處多到驚人!除了抗癌、消脂減肥外,還能降低罹患帕金森氏病及阿茲海默症的機率。營養師也提到,綠茶中的「兒茶素」可以抑制膽固醇過高,降低不必要的營養吸收,其中含有分解醣類的酵素,能清除體內病變細胞、人體老化成分,並活化人體中的好菌,具有整腸的作用。國人在豐富的飲食習慣下,保持腸胃健康、身體自然跟著輕鬆自在。搭配些伸展的運動,例如瑜珈、拉身操等,使淋巴系統及呼吸道有暢通的循環,藉由排汗也能將沉積已久的毒素代謝乾淨。
另外,營養師也提醒以高溫熱水沖泡綠茶茶葉,會釋出咖啡因成分,也不宜浸泡太濃,更要避免在空腹情況下飲用,每天擇量攝取才能喝出好健康。對於綠茶的品質好壞如何區分?業者也建議,可針對茶葉的新鮮、乾燥程度選擇,乾爽翠綠的葉片才不容易有受潮變質的傾向,再用保鮮罐封裝於常溫下,盡量在半年內沖泡完。


原文網址: 喝「綠茶」助排毒!好處超多還能降低失智症機率 | ETtoday健康新聞 | ETtoday 新聞雲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51129/603742.htm#ixzz3swATJlBZ
Follow us: @ETtodaynet on Twitter | ETtoday on Facebook

借鏡瑞典〉全球長照制度典範


觀賞相片
借鏡瑞典〉全球長照制度典範
瑞典是全球長照制度的典範,每年吸引亞洲各國產官學界絡繹不絕前往參訪。
瑞典65歲以上老人占19%(約180萬人),80歲以上老人占5.5%(約50萬人),名列OECD、也是全球最老國家的前幾名。瑞典如何打造優質的長照品質,台灣能學習嗎?
2014年8月行政院政務委員馮燕和新加坡、香港學者專家前往瑞典、芬蘭、荷蘭參訪。「各國學界推崇的福利國家,建立在高稅賦上,」這是馮燕的第一個觀察。她指出,瑞典政府財務無虞,才能打造出細緻,以需求為導向的服務網絡。
瑞典平均稅率達40%,中央抽10%,地方政府抽20%,其他10%。瑞典長期照顧支出占GDP的3.6%,僅次於荷蘭,兩國都較OECD平均值的1.6%高出不少。
但台灣平均稅率只有12.8%,堪稱世界最低,財務充裕度根本無法與瑞典相比。
民族DNA:團結與分享
瑞典人將工作所得的四成都繳了給政府,也認為政府有責任構築「從搖籃到墳墓」的福利制度。為什麼瑞典人願意乖乖繳高稅?與其文化底蘊有關。
瑞典祖先維京人以海維生,是海盜也是航海家,在孤絕大海行舟,風險難料,老祖宗從傳統航海生活中淬煉出來的核心價值是團結與分享,形成社會連帶責任很強的民族性。
瑞典在1982年、1983年就制定了「社會服務法(The Social Service Act)」和「健康醫療服務法(The Health & Medical Services Act)」,開啟國家照顧的歷史。
全球老人都喜歡在宅養老,瑞典也不例外。目前瑞典93%的長者都住在家裡,除了有居家服務、日間照顧、喘息服務外;1989年起,家庭照顧者即可申請帶薪照顧假,最高100天,以便照顧臨終親人以及處理緊急狀況。
瑞典的照顧機構,有老人出院後短期靜養的療養中心、失智老人的特殊安養中心,和老人公寓式的養老中心等幾種。雖然很多國家並不推崇大型照顧機構,但馮燕印象深刻地說,地大人稀的瑞典也有不少可住進1000人左右的大型老人社區,照顧長者從健康直到失能,環境規劃秉持著「連續照顧」的精神。
例如一個位於斯德哥爾摩高級地段的老人社區,有五棟老人公寓,三個護理之家,社區裡有超市、醫療中心、餐廳、健身房等,都在步行10分鐘距離內。
政府負擔逾八成 自費比例低
「北歐國家的照顧機構雖然也有豐田、勞斯萊斯等級的差別,」但馮燕說,民眾自費比例很低。瑞典長照經費主要由地方政府負擔85%,中央補助11~12%,剩餘的3~4%,再依個人經濟能力自付。
不過,近幾年瑞典也發現,機構照顧的平均成本太高,約是居家照顧的三倍,也開始轉向思考,應該把更多資源用於住家無障礙環境改善,如防滑止跌、廚房自動關火計時器等設施。
「原先我們還追問,老人住在家裡是不是比較好?但他們坦陳,就是為了省錢,」馮燕說。
北歐更值得推崇的作法,是設有醫學院的大學對高齡輔具和運動醫學研究深入,投入很高經費,包括開發評估老人需求的細緻量表,及協助老人運動復健的器材等,更關注預防照護。
馮燕說,二次大戰後歐洲因有很多傷兵需要復健,芬蘭在戰後投注大量資源協助傷患復健,因此比其他家國更早關注老人復健。芬蘭Kokkola市大學校區內的Wellmed實驗室,評估失能者的需求量表有22項,同行的新加坡學者一直追問:「量表可以簡化些嗎?這樣會做到瘋掉。」
這套量表除了可看出老人現在的身心功能,也會評估未來可能的需求。該研究機構認為,健康促進和運動對預防老人失能、失智最有幫助。尤其要維持肌力,因此研發出不少能增加老人肌肉的運動器材。
此行參訪,馮燕的最大感想是,不論是瑞典或日本模式,都很難直接套用在台灣,台灣的困難在於「責任是大政府,規模是小政府」,民眾想有好品質長照,但又不想多繳稅,在國家照顧和社會照顧兩邊徘徊。

馮燕也觀察到,人力是高齡服務核心,瑞典年輕人願意投入長照,覺得照顧長者是有價值的事,把理想、信念灌注於照顧工作中,倒是台灣立即可學的。

喚回照護天使 減輕家屬負擔


喚回照護天使 減輕家屬負擔觀賞相片
喚回照護天使 減輕家屬負擔
「我的爸爸媽媽不在了,照顧這些老人家就像在照顧自己親人。」這是紀錄片《長情的告白》中的照顧服務員(簡稱照服員)斗佈的心情寫照。斗佈是獨居老人和家有失能失智長者最有力的幫手。但這工作瑣碎又繁重,從陪伴老人家散步聊天,到洗衣、煮飯餵食、洗澡翻身拍痰換尿布,樣樣都要做。
當台灣快速進入老化社會,需要長期照護的人愈來愈多,像斗佈這樣散布各鄉鎮角落的照服員,需求愈來愈高,是台灣進入新長照年代最迫切需要的人力之一。
又忙又累 待遇竟還不如幫傭
衛福部統計,近十年政府雖陸續培訓10萬5000名照服員,但實際投入職場者僅有2萬6000人,留任率只有1/4。原因在於,多數照服員一天要在好幾個家庭來回奔波,工作辛苦,領的卻只有150~200元時薪。
此外,照服員的專業容易被模糊,有些家屬視其為「傭人」,提出許多不合理的要求,甚至還要忍受服務對象頤指氣使的態度。
「時薪關係是游離的,也少有人當成一份職業,只是打零工,社工常要不斷拜託照服員接案,」1995年就為50歲以上身障者提供居家服務,並接受政府委託培訓照服員(90小時課程)的新北市身心障礙者福利促進協會總幹事涂心寧直指問題所在。2003年社福機構已感受到身障者和老人對照服員的強烈需求,身兼台灣居家服務策略聯盟理事長的涂心寧首開先例,聘用四名全職照服員。
2005年經由管理顧問的協助,更全面盤點居服聯盟的組織文化、人力資源、工作內容、財務結構等,從凝聚照服員的工作向心力,形塑專業形象改造起,至今旗下已有120名全職照服員,穩定度高,平均薪資3.6萬元。
失能者與老人因久病臥床,身體功能日益衰退,往往伴隨情緒困擾,可能出言不遜或暴力相向,照服員常有不少工作委屈。如何激勵照服員的熱情,讓他們看到未來職涯前景,是一大挑戰。
已有20年歷史的台南悠然山莊,有自己的安養中心,也承接台南市三所公辦民營日照中心,八成為失智長者。主任郭姵伶說,政府規定照顧機構的人力比是1:8,為維持良好的照顧品質,他們是1:3.8,100位正職人員平均年齡30歲,九成是大學老人福利科系的畢業生。
十多年前就在嘉南科大、中華醫師科大兼任授課的郭姵伶,招募生力軍的祕訣,是把學生變成她的左右手,最久的一位跟在她身邊已15年。而留住人力的關鍵是,讓資深照服員可晉升為指導員、督導員、管理員,有向上流動的機會,才能有專業自信與尊嚴。
時薪與全職應雙軌並行
對於照服員的待遇,台大社工系教授林萬億認為,時薪與全職可以雙軌並行,因為有些中高齡婦女喜歡彈性工作。重要的是改變工作條件,讓薪資合理,讓職業有成就感、受尊重。
長照需求近在眼前,除了照服員,包括社工師、護理師、營養師、復健師、職能治療師、無障礙空間規劃師、體適能訓練師等人力,均缺一不可。以無障礙設計理念為例,伊甸基金會執行長黃琢嵩說,伊甸從30年前創立,就不斷呼籲打造無障礙環境。台北捷運1996年通車時,無障礙設施不健全,等於是讓輪椅族不要搭捷運,因為太危險,經過不斷抗爭、協調,才有今日成果。
黃琢嵩強調,沒有人希望一直依賴他人,從戶外到室內,只要生活空間小小改善,把走道、房門加大加寬,高低起伏的階梯改成緩坡,身障者和老人就能自立自強,這就是友善的環境。無障礙設計也應是所有建築師必備的基本專業理念。
至於呼吸治療師、職能治療師,因長久以來多受雇於醫院和養護機構,是未來居家復健較不為人熟知的專業人力。
呼吸治療師楊玲玲有位先天中樞換氣不足的小患者,出生就進呼吸病房,5歲半才回家,但出院仍無法以口鼻正常呼吸,也因口腔神經與肌肉過於僵硬,無法正常進食,餵什麼都吐。楊玲玲花一年,每月兩次前往協助訓練口鼻呼吸能力,患者終於擺脫呼吸器,可自由呼吸,吃東西。
「不見得每位被照顧者都有工作能力,但是每個人都要生活,」台北職能治療師公會理事長柯宏勳說。有位脊椎損傷的患者,在床上躺了好多年,手也因變形無法抓握東西,直到柯宏勳進到他家,協助申請生活輔具,改造一輛可遙控控制的電動輪椅,他終於可以走出家門,後來也在捷運站賣彩券,自立生活。今年6月發生的八仙塵爆意外,導致近500人受傷,至10月中已有200多人出院,但回家也代表另一階段的復健開始。

不論照服員、無障礙空間設計師或職能治療師,這些專業人力都不是新創職種,而是讓長照理念深植於他們的工作思惟中。社會更要大力呼喚流失的專業人力投入長照,讓需要的民眾獲得需要的專業,以減輕家庭照顧者的負荷,長照之路才能走得遠、走得久。

多元養護服務 生活自主不是難事


多元養護服務 生活自主不是難事觀賞相片
多元養護服務 生活自主不是難事
在老年人口已達12%、未來將達25%的台灣,日間照護中心、老人養護中心、護理之家等機構,已出現在你我身邊。
但是它們有什麼差異?有那些特色?有需求的家庭,又該怎麼選擇?
針對長照單位的服務品質,衛福部早已定期評鑑,並且公布結果,但是,要為老人家找到合適服務,仍要張大眼睛。台灣長期照護專業協會就提出「三思三多」的建議。
「三思三多」,別道聽塗說
首先,要思考家中長輩需要什麼樣的照顧。家人住院期間,不妨詢問醫護、社工人員出院後的照護問題。
假使已出院回家,則可以和縣市政府聯繫,由照護管理中心派遣照顧管理專員到家裡評估,安排後續服務。
其次,要思考自己能否長年照顧家人,如果沒有辦法,就要尋找日間照護、日間托老,或養護機構、護理之家。
人力之外,財力更需要考量,長照時間短則幾個月,長則幾十年,伴隨而來的花費絕對不能忽略(表)。
大致說來,大台北地區養護機構的收費每月約2萬7000到3萬多元,中南部、東部收費大約少一成;護理之家較高,約為2萬8000元到6萬元。
長照協會提醒民眾,應了解收費項目有無包括尿布耗材,鼻胃管、胃造廔管等管灌是否另收?
「長照費用可能相當一棟近千萬元的房子!」台中醫院護理之家護理長陳明玉表示。她表示,一位目前99歲的阿嬤,從護理之家一開張就住進來,至今18年,花費累計已900多萬元,由於照顧妥當,即使患有失智、心臟衰竭、高血壓,明年仍能成為人瑞。
長照協會提醒,品質良好且大受歡迎的長照機構,其實不多,經常一床難求。這時應該採取登記排隊,不要道聽塗說,聽信謠言,誤以為要繳交數千到數萬元仲介費。
親自造訪,多看、多聞、多聽
選擇長照機構時,除了考量離家距離、服務品質、收費標準,衛福部社會及家庭署副署長陳素春建議,就像買房子,一定要親自造訪,最好在不同時段,臨時突擊前往。
到訪長照機構時,也要多看、多聞、多聽。
弘光科大護理系副教授雷若莉即建議,應該多看長者的表情。因為照顧品質如何,觀察老人的表情、皮膚、氣色,就可略知一二。
同時還需要察看內部空間,兩床之間是否能容納一個輪椅進出,採光是否明亮,是否有滅火器、逃生設備,緊急出口有無保持通暢等指標。
雷若莉還認為,隨著照顧觀念進步,目前的養護機構大多鼓勵老人下床活動,培養體力,因此,不妨選擇設有休閒空間,引導老人下床走動,用桌吃飯的機構。
多聞也是觀察長照機構的參考指標,聞聞室內空氣是否流通,有沒有霉味、尿騷味或消毒藥水等異味。
至於多聽,則是要多向醫護人員、居家服務單位、縣市社會局、衛生局、老人福利團體等機構打聽,也可以請教有經驗的親友,了解照顧機構的照顧人力和長者比率,有無聘用外勞,與台籍照顧員的比率是否為1:1等事項。

長照已經老化社會不能迴避的議題,如何選擇,也是迎接老化社會需要的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