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10

食安等於國安─這頓午餐誰來把關?

食安等於國安─這頓午餐誰來把關?


2011-06-14 天下雜誌 474期作者:林倖妃.謝明玲
食安等於國安─這頓午餐誰來把關?圖片來源:鍾士為
一頓飯,卻吃得人心惶惶。從三聚氰胺到塑化劑,從添加物到真食物,台灣的食品安全全面淪陷,更重創了MIT的形象、瓦解社會的信任。台灣如何重新建構食品安全網,讓消費者安心吃一餐飯?
全世界正共同經歷心驚膽顫的六月。任誰也沒想到,一頓飯、一瓶飲料,都可能暗藏致命危機。恐懼,正在蔓延。
歐美為了被比喻為「最致命的大腸桿菌」焦頭爛額。在亞洲,則因台灣爆發「人類史上最嚴重的塑化劑污染」,連韓國、新加坡都人心惶惶。
「全球都在為飲食安全傷腦筋,」研究風險控管的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周桂田指出。
一旦食品安全亮出警訊,不僅經濟損失從食品擴散到相關產業,全面瓦解社會的「信任」機制,更重創國家形象。
「百億元跑不掉,」經濟部長施顏祥嚴肅指出這次塑化風暴的可能損失。包括運動飲料、茶飲料等,每年上千億元的營業額,估計至少損失一至二成,而每年六到九億元之譜的外銷市場尚無法計數。
政府早知道  卻沒人當回事
六月二日,在中國十餘個城市發行的《南方周末》,頭版斗大標題寫著「塑化劑潛伏台灣三十年,『每天都在給兒子餵毒』」。台灣許多母親的心痛與憤怒,蓋過長年的品牌廣告。
事實上,這次塑化風暴並非不可避免。
鏡頭轉到監察院,監察委員程仁宏的心簡直像在滴血。
程仁宏連續說了好幾次「遺憾」,手上拿著的是過去三年,監察院提出的「食品用添加物安全管制與規範專案調查研究報告」。
早在○八年爆發三聚氰胺事件後,監察院即提出糾正,明確指出五大違失:把關不周、政策反覆、應變紊亂、機制未建、處理失當。
在食品添加物專案調查報告中,也明白要求「衛生署與經濟部工業局,要共同對化工原料行等源頭進行稽查及管理。」這屆監察委員更對食品衛生安全,提出十三件糾正案,以及八大改進建言,要求行政部門檢討。
但歷任兩位行政院長與四位衛生署長,「沒有人把『食品安全』當大事看待,」程仁宏搖頭。
官員來來去去,人民的健康卻無法打折。政府早知道,卻沒有立即作為,讓我們食的安全從上游到下游都失控。
這次塑化風暴後,我們能從中學到什麼?如何化危機為轉機?
真食物也無法令人安心
塑化劑風暴,可能只是掀開台灣食品安全控管失靈的蓋子。
化學合成的食品添加物,早已滲透到你我日常的飲食中。而塑化劑絕不僅只被非法摻入食品添加物,活生生的「真食物」,也隱藏危機。
台灣所有河川中的泥巴,都驗出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中的DEHP,平均每公斤含三.五毫克(等同三.五ppm),為其他類的一百倍,只要一條魚下肚,就可能超過人體容許值。
投入環境荷爾蒙研究的成功大學環境微量毒物研究中心主任李俊璋,從二○○一年到二○一○年,踏遍全台灣河川進行調查,剛完成「毒性化學物質環境流布背景調查」,發現河川中的DEHP,沒有降低趨勢,北部淡水河、新店溪和大漢溪等底泥中蘊含的量,是十年前的兩到三倍。
經常忙到連午餐都沒吃的李俊璋,接受《天下》採訪時,看著眼前的餐盒,卻一口都吞不下去。他說全世界河川毒性化學物質計量都是ppb(十億分之一),台灣河川底泥含量卻是以ppm(百萬分之一)來算,差距達一千倍。
研究團隊還發現,河川中能抓到的魚愈來愈小,檢測魚體中所含DEHP平均約為○.二三ppm,最高達到一.七ppm。美國所訂DEHP的人體容許值,六十公斤體重成年人不得超過一.二ppm。
然而,一條魚身藏的化學物質不只DEHP。在淡水河系、大甲溪和北港溪的魚,體內壬基酚(用於清潔用界面活性劑)濃度偏高;在基隆河和台南二仁溪的魚,則出現有害生殖系統的雙酚A,也是源自塑膠產品。
連河川都塑化的原因,就在於我們的生活和「塑膠」密不可分的程度,超乎想像。
塑膠王國  塑化濃度世界第一
台灣環境塑化劑暴露量,可能是全世界最高。
「房子高達五○%的建材和裝潢,原料是PVC塑膠,」 塑膠製品公會總幹事胡勝海說,其中含塑化劑三成到五成。
台灣每年光是DEHP的使用量,就多達二十五到四十萬噸,「約有一%會釋放到環境中,」李俊璋的研究中指出。
我們坐的沙發、電腦用的電線,小孩趴著玩的地板,甚而每天用香氛濃郁的沐浴乳、洗髮精,都可能釋放DEHP。台灣家戶環境中,灰塵的DEHP濃度全球最高。
但我們體內的化學物質,主要還是來自食物。清華大學化學系教授凌永健說,鄰苯二甲酸酯類塑化劑屬於脂溶性,最可能從食物鏈下肚。
除了添加物與污染,便利的食品包裝也有不可忽略的影響。
走進便利商店,塑膠盒裝的便當、塑膠袋裝的飯糰,迎接客人的近兩千種品項,「超過九成的包裝都和塑膠有關,」一家超商業者坦承,塑膠的經濟性和便利性對業者而言,至今仍無可取代。
即使把常用塑膠杯改用紙杯,內部仍上了一層塑膠膜。有害物質還是可能滲透出來。
台灣人從一出生就不安全
擁有「塑膠王國」封號的台灣,正在承受後患無窮的苦果,國人體內累積的塑化濃度,超過歐美。
塑化劑進入人體後,經過四十八小時就會代謝排出。在台灣,卻是「進入體內速率比代謝還要快,」李俊璋經過三年研究,證實台灣孕婦母體的DEHP代謝物濃度,是美國孕婦的四到十三倍,下一代從尚未出生就處在不安全的環境中。
陽明大學環境與職業衛生研究所教授陳美蓮,二○○八年在國際期刊發表論文,研究從六十個台灣人的尿液中,檢驗出DEHP代謝物濃度平均為每西西十六奈克,為美國人的五倍,德國人的六倍。
但面對台灣環境中塑化劑暴露量可能是全世界最高的情形下,政府至今未拉出一道「警戒線」、訂出DEHP的人體可容許攝取量。美國提早因應,訂出一.二ppm,日本則是八.四ppm。
衛生署雖加緊腳步,比照歐盟標準(三ppm),但顯然已落後好幾步。而國人體內DEHP代謝物濃度的大規模相關研究,直到現在才正要啟動,至今缺乏實際數據。
原料、製造、品牌、通路  都是共犯
「每個人都要檢討,我們做錯了什麼,」外表斯文的台大食品科技研究所教授孫璐西,說的每句話語氣都很重,從政府、企業到我們消費者,「以後要怎樣做才對。」
最先行動的,是被質疑為集體淪陷成「黑心行業」的食品業者。
「從原料供應商、製造商、品牌商到通路商,全都是共犯結構,」台大國發所教授周桂田的話中,每個字都傳遞出消費者的憤怒。
要扭轉結構,食品廠開始加強對上游供應商的原料源頭管理、對於委外生產的供應鏈管理。
便利商店、連鎖食品店佈滿街角,通路商也在安全中扮演決定性角色。
「通路商既然收取供應或製造業者高額通路費,就應該對上游有更嚴謹的稽核,」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企劃室主任簡相堂指出。
台灣連鎖暨加盟協會秘書長洪雅齡說,從商品送檢、上架管理和人員訓練以及門市危機因應管理,通路商在這次教訓中,學到願意投入更多成本,從末端追溯上游進行品質追蹤。
例如全家便利商店將便當等塑膠容器,從法規定的兩種,擴大檢驗六種塑化劑。「法規尚未規範到,但民眾有疑慮的灰色地帶,我們也要提早因應,」全家便利商店公共關係暨品牌促進室部長林翠娟說。
更重要的是,訂定規範、執法的政府,必須改變,並有更前瞻的做法。
「當每個部會都抱持不關我事,最後就會成為全民大事,」台大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副教授吳焜裕提醒。
政府必須做的三件事
政府在過去三年一而再、再而三,錯失修正的機會。如今想要挽回流失的民心,必須有系統進行,從預算、人力、法令和執行著手。
一.執行面:不能只有手、沒有頭。除了各部會要動起來,更需要行政院的統籌。
食品衛生安全不能像蛋糕般,切一塊切一塊,行政院必須要落實統合機制,因為食品安全涉及部會從環保署、衛生署、農委會到經濟部。
以環保署為例,以往在學者敦促下,卻遲遲不將DEHP等可能危害人體的塑化劑,從第四類毒性化學物質提高到第一、二類,加強從源頭進行管制。
風暴發生後,在外界壓力下,環保署突然快速進行,將塑化劑從過去的廠商買賣完成後再申報制,提升管制層級到必須在買賣前提出,經過環保署許可後才可以出貨,掌握所有數量和流向。
更該做的不是只有單向管制,還要多邊聯繫。
李俊璋認為環保署應進一步進行勾稽比對,一旦發現使用工廠所生產產品中有食品,即主動通報食品藥物管理局,「這才叫做全效能政府,」他說。
而經濟部進行食品GMP(良好作業規範)授證、農委會推動CAS(優良農產品)認證,也不能卸責,而是落實後續追蹤管理,不能認證後就不管。
二.預算和人力面:行政院必須給充足的子彈。
從衛生署到環保署,涉及食品安全和毒化物管理的單位,人力、經費都長期匱乏。
國內市面上使用的化學物質超過十萬種,其中二七一項列為毒性化學物質。負責許可管制的環保署毒管處毒物科面對上萬家工廠,卻僅有三人,一年業務經費一千萬元,結果「只能挑重要的管,」處長林建輝嘆說。
二○一○年終於掛牌的衛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TFDA),更被一向個性溫和的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主任林杰樑在媒體上,稱為「大騙局」。
升級後,食品藥物管理局中,掌管國人食品安全的食品組,人力從二十九人微幅調高到三十四人,但全年業務預算只有一.二億元,國人平均分到五.二一元 。
再算算行政管理總預算,○八年還是「食品衛生處」的年代,平均每位國民只分到十一元,日本為四十五元、美國一六○元、香港四五八元。在升格為食品藥物管理局後,一○年預算雖達二十三億元,平均每人分到一百元,但人事和科技費就佔掉大半,還含括藥品檢驗、藥物管理等費用。
對攸關人命的食品安全,卻沒有給予足夠子彈,連監委吳豐山也看不下去,投書斥為「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三.法令面:寧願嚴格,不要鬆綁。
為提升經濟成長,追求效率和便利,過去政府和企業多認為管制嚴格會阻礙發展,台大國發所教授周桂田認為,面對食品風險議題,這是錯誤觀念。
「唯有管制嚴格,才能造就新的產業發展,鬆綁只會帶來因循苟且,」周桂田說。例如政府要求業界必須加強檢驗,即會產生愈來愈多認證實驗室,為廠商和民眾提供服務。
因為現在的問題核心,就在於人民對政府治理的信心危機。
政府要將食品安全當大事
在他的研究中,有高達八成二的國人擔心食品污染,八成五認為政府在食品安全管理有問題,個人必須肩負更高風險。而研考會○八年票選十大民怨,食品安全更高居第五名,顯示人民的信心正在快速瓦解。
消費者的觀念,也要開始覺醒。在乎所吃的東西,不要以便宜、好看做為選擇食物的原則,而是要從健康、安全的角度去選。
危機能不能成為轉機、甚至是讓台灣躍升成為食品安全國的契機?對企業、政府來說,都是需要嚴肅看待的新課題。 
吃得不安全  你我都是共犯
台灣的食品安全出問題,食品研究界一名要求匿名的主管直指,
從消費者、廠商、通路到政府都有責任。危機發生,也正是轉機的開始。
每一個環節都有責任,這是一個共犯結構。
消費者    要好吃、愛比價
消費者沒有責任嗎?消費者的消費抉擇,會直接影響到廠商的行為。
我們台灣的消費者買東西第一個要好吃,好吃之後就是比價錢,一比價格,很多真材實料的業者就掛掉了。
你去水果攤買水果都這麼貴,那你怎麼會相信十幾二十塊可以買到真的百香果汁?
食品業    搞外包  搞掉責任與品管
現在台灣的食品有八○%是外包給外面的工廠,還有愈來愈多廠商連生產能力都沒有,只是有一個配方,就去找代工廠生產。
消費者買你的東西是看中你的品牌,現在是添加劑出問題,那你品牌廠有去管你的外包嗎?還是好久都不去查?
這產業你最熟悉,一分錢一分貨。這價錢能買到什麼原材料你最清楚,價格可以低那麼多,你難道不會懷疑嗎?
有些人說所有的食品政府都應該檢驗,基本上這是不可能的。一是人力物力不允許,二是時間根本不允許。便當你怎麼檢驗?麵包你怎麼檢驗?食品是良心產業,要靠業者自我管理。
這次也有沒出問題的業者,人家是怎麼做品管的?
通路    少了對上游的稽核
通路的品牌對消費者是有意義的。有這麼多的便利商店,我為什麼要去這家不去那家?為什麼去這家量販店不去那家?
你通路收人家這麼多的上架費,應該對上游有更好的稽核。還有,現在很多通路業者看這東西好賣,就做自有品牌,找代工廠生產,成本盡量壓低,當然就創造投機取巧的空間出來。
政府    還有多少個楊技正?
檢驗只檢驗有規定可以用的,規定不能用的卻沒有檢驗。如果都要依靠楊媽媽這種好奇心很強、鍥而不捨的檢驗員,我們會有多少個楊媽媽?
對政府來說,政府該做的,是規定訂清楚,抓到就嚴懲重罰。
這次事件我們覺得是一個轉機,消費者的食品安全意識有被喚起。希望以前被添加劑打垮的真材實料好企業、好產業,有機會起來。
(賀桂芬採訪整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