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18

劉秀枝/醫生開錯藥了嗎?

名人專欄》劉秀枝:醫生開錯藥了嗎?

2008/12/07
【元氣周報/劉秀枝(陽明大學兼任教授、前台北榮總一般神經內科主任)】
一位在美國的好友寄來一封電子郵件,提到他輕度失智的父親罹患了憂鬱症,神經科醫師開給他一種第二代抗憂鬱症藥物。但他父親吃了兩天之後,情況變得更差,本來就食欲不振,現在更完全沒有胃口,還惡心、嘔吐,整天都躺在床上。朋友上Google搜尋,發現這個藥的副作用很多,而且還會增加自殺的傾向。他打算明天打電話給醫生,但先問我是否醫生開的藥不對,要不要換藥?
這是個很常見的問題。失智症患者的憂鬱症需要治療,以維持生活品質。第二代抗憂鬱症藥物主要有選擇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SSRIs)和雙重再回收抑制劑(SNRIs)兩大類。它比第一代抗憂鬱症藥物的副作用少,較適合老年人,但仍有不少副作用,如便秘、瀉肚、惡心、頭暈、頭痛、失眠等,而惡心和嘔吐最常導致患者停藥。
2008年11月有一篇對美國醫師開立第二代抗憂鬱症藥物的指引(Ann Intern Med 2008;149:725-33)。作者群回顧1980-2007年間發表的臨床試驗報告,發現12種第二代抗憂鬱症藥物中,雖然有的藥效較快,有的惡心嘔吐的副作用較多,但其療效和副作用均沒有明顯差別。
一般而言,約服用1到2星期後療效才開始出現,但是要服用6到8星期才能確定是否有療效。也就是說要給藥物機會,至少要等服用6到8星期後,發現無效才換藥。
當然,如果有嚴重或無法忍受的副作用者,另當別論。此研究並發現約38%的患者無法在8星期達到療效時,其中約四分之一的患者在換藥後症狀大為改善。
那麼醫師如何在眾多的抗憂鬱症藥物中決定開立哪一種呢?主要考慮藥的副作用、價錢(相差不遠)、患者的偏好和反應,不過最主要的還是醫師本人的用藥經驗和對藥物的熟悉度。
然而,每個人對藥物的反應和產生的副作用都不同,只有服用了才會知道,因此需觀察,且與醫生保持良好溝通。
於是我建議這位朋友既然有如此的副作用,可先停藥,再與醫師討論是否換藥,或由更低的劑量開始。但醫生並沒有開錯藥,因為沒有辦法預測患者的反應,只能事後調整藥量或換藥。
幾乎所有的藥都有副作用,精神科和神經科藥物的副作用更多,但這些副作用並不一定會發生。
有些人看了藥品仿單或上網查了之後,反而害怕而不敢服用。其實,服藥要在療效和副作用之間取捨,希望能調整到有最大療效而副作用最小或甚至沒有副作用,這就需要醫病雙方的良好溝通了。

【2008/11/30 元氣周報】


全文網址: 名人專欄》劉秀枝:醫生開錯藥了嗎? - 照顧老人家 - 樂活LOHAS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163572#ixzz2nr5gujcj
Power By udn.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