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表示,全台失智症人口已達廿七萬人,近六年有關失智的民事、刑事案件增加二點五倍。失智症早期會有些徵兆,如妄想、情緒改變等,甚至想趕走主要照顧者,但可能對外人對談自如,若被懂失智症病理的不肖歹徒盯上,很容易被騙;不僅造成家庭、社會嚴重衝擊,更是治安新隱憂。
湯麗玉表示,失智症在輕度到中度時期,行動能力還很好,可以對談自如,但容易被歹徒盯上;曾有歹徒在菜市場觀察失智症患者,看他會不會重複付款或找錢等現象,觀察後再出手行騙,也有銀行人員曾說過「詐騙集團會跟著失智症患者一起進入銀行。」
有些歹徒擁有失智症的知識,知道如何跟失智症患者相處,如甜言蜜語、聽他說話等,反而家人因照護壓力,有時無法做到和顏悅色,患者容易就相信外人,反而不信長期陪伴的家人,輕易把財產給歹徒。
湯麗玉指出,失智症早期徵兆,如疑心病很重、口不擇言、焦慮易怒等性格大變的現象,或突然出現理解困難,忘東忘西等現象。這些異常行為並非「著了魔」,可能是腦中病變引發的失智病徵。
湯麗玉說,許多人對失智症前期徵兆不了解,包括法官、檢察官,應該多去學習失智症的相關課程,或是盡量採信具有失智症專業的醫師診療報告,避免失智患者的權利受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