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7

滴血驗失智風險 醫師:並非每人都需要

2018-06-11 11:30聯合報 記者李樹人╱即時報導
想知道日後失智風險有多高?國內多家醫院最近完成「異常蛋白質篩檢」臨床試驗,只要一兩滴血液,就可得知乙型類澱粉蛋白、濤蛋白在大腦累積狀況,來預測認知功能障礙的風險,可以提前在20年發現異常堆積,透過多動腦、飲食均衡、三高控制,來延緩失智速度。
台灣失智症協會推估,2017年年底,台灣失智症總人口數達27萬人,占全國人口1.15%,相當於每100名國人就有一人罹患失智症,其中以65歲以上比率最高,每13名老年人即有一人失智。
部立雙和醫院神經科主治醫師趙書屏指出,造成失智症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以阿茲海默症為主,超過六成以上失智患者係因阿茲海默症導致認知異常退化。
醫學研究證實,乙型類澱粉蛋白、濤蛋白等兩大蛋白質如果代謝異常,在腦中累積,就可能導致腦神經細胞功能異常、腦神經退化,現在透過血液篩檢,一旦確定蛋白質累積,就可透過學習、自我認知訓練,來抑制失智惡化速度。
趙書屏表示,這項研究維持五年,研究人員收集242名有失智家族史的中老年人,再分為正常、輕度認知障礙、失智等三組,經由血液檢測這兩個蛋白質在大腦代謝、堆積狀況。
結果發現,45.49皮克沈積量為正常與不正常的關鍵數值,一旦高於此數字,則為異常,已有輕度認知障礙的風險。如超過64.258皮克沈積量,則為高風險,應該儘速就醫。
趙書屏指出,如果大腦運作功能正常,透過運動及睡眠,就可順利代謝蛋白質,減少累積的可能性,一旦代謝功能變差,大腦就無法代謝這些不好的蛋白質,開啟了失智之門,不過,從累積蛋白質,至確診失智,中間需一二十年之久。
研究人員進一步分析發現,失眠、熬夜、壓力沈重以及三高疾病控制不良、飲食失衡以及低教育程度等因素,與蛋白質代謝異常息息相關,其中又以三高、飲食及熬夜的關連性較大。
該項失智症檢測工具,預估食藥署將在今年下半年核發許可證照,不過,趙書屏提醒,並非每個人都需做這項檢驗,因為「沒有必要自己嚇自己」。
趙書屏建議,早發姓失智患者、疑似失智患者接受血液篩檢,檢驗報告作為輔助診斷,另外,有失智家族史者則可透過這項篩檢瞭解大腦是否已經開始產生變化,如有沈積變異,則應多動腦,執行認知功能復健,持續學習新事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