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3/1

生理時鐘機制/讀懂失智警訊 及早治療

2017-10-03 00:11聯合報 記者黃安琪/台北報導
不少人睡前忘記調鬧鐘,卻也神奇會有人體「生理時鐘」自然起床,昨日諾貝爾醫學獎揭曉,美國三位學者發現「控制生理時鐘的分子機制」就能解釋此現象。證實人體有內建的「生理時鐘」,研究更能延伸至失智症、神經退化等疾病,及早介入治療。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睡眠中心主治醫師李信謙指出,三名學者的研究,一開始在果蠅體內發現基因轉譯成蛋白質後,蛋白質會有固定的生理節律,延伸至人類的蛋白質,會在廿四小時內產出和消解,正好解釋了人類的日夜周期,並非受到日、夜等外界因素影響,而是人類「內建」的生理時鐘,這也成為後續生物節律學與睡眠醫學的研究基石。
李信謙解釋,基因轉譯出的蛋白質,會從微小細胞變成組織,再變成器官,器官就有了時間性,自然形成心臟跳動快慢、胃酸分泌等節律,也有了後續延伸的研究,例如失智症或神經退化性等疾病,一開始會出現日夜顛倒的睡眠障礙,就能從生物時間基因調控中找到病灶點,提早介入治療;或找出氣喘為何半夜容易發生,並從器官生理時鐘下手,能提供病人用藥時間參考。
科學家也試圖藉調解人體蛋白質的產出、消解時間,延長生理時鐘作用,像是以藥物調節生理時鐘,從三班制變成一班制,或延緩、關閉人類生理時鐘的蛋白質開關,讓身體進入冬眠航行太空;可應用於遠洋人力不足的核子潛艇,或讓太空旅行成真。
台灣睡眠醫學會前理事長、新光醫院胸腔內科主任林嘉謨說,人體生理時鐘與生俱來,每個人都有天生的生物節律,有些人天生屬於早睡早起型、有些人屬於夜貓子,想透過調整生理時鐘達到熬夜、適應夜晚工作等,有些人可塑性並不高,用藥也無法突破天生機制,恐出現藥物濫用、危害健康等風險。
李信謙認為,生物維持的生理周期與生俱來有一定意義,能讓生物健康存活和繁殖後代,如刻意改變一個人的生活型態,在一個大族群中和他人相反,未必能夠健康順利生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