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25

【翻轉】經驗加專業 讓他掙脫流沙中年

2016-10-04 18:00聯合報 蔡容喬、楊萬雲、許瑋琳、黃信璁
記者楊萬雲/攝影
記者楊萬雲/攝影
「媽媽年紀大了,能陪她的日子還剩多久?」五十五歲的牟敦謹,去年體察到母親的身體狀況,心中閃過這個念頭後,毅然辭去工作專職照顧八十七歲的母親,沒想到不過一個月,母親就撒手人寰,一個月後父親也病逝,當時還要負擔家計的他,辦完兩場喪事後陷入茫然,「接下來該怎麼走?」
「坐在椅子上的媽媽怎麼氣喘吁吁、兩眼發紅?」牟敦謹有天下班回家看到罹患心臟病廿多年的媽媽身體狀況不佳,接著陪媽媽頻繁進出醫院,最多曾一周陪媽媽急診兩、三次,「去到會怕!」決定全心全意照顧媽媽。


辭工作顧媽媽 重溫兒時親情
決定辭去工作之際,牟敦謹三個孩子分別念國中、高中、大學,房子也有貸款,太太雖兼職當代課老師,但收入不穩,他決定靠過去工作存下的積蓄支應。
每天早上,牟敦謹會熬媽媽最愛吃的地瓜粥,接著拉著媽媽在院子內散步,稍晚替媽媽洗澡;牟媽媽因年紀大有些失智,總是笑咪咪地和他聊小時候的往事甚至訴苦,「這是長大後就幾乎沒有的親密時刻」。
牟敦謹決定辭去工作,全心全意照顧媽媽。 記者楊萬雲/攝影
牟敦謹決定辭去工作,全心全意照顧媽媽。 記者楊萬雲/攝影
想重回職場 卻弄不清自己的定位
全職照顧生病的媽媽不到一個月,媽媽就走了;牟敦謹開始思考應該如何重回職場?
牟敦謹五專學電機工程,退伍後到塑膠工廠工作,卅歲轉入營造業擔任電機工程師,但因得全台趴趴走,卅七歲再度轉業到銀行擔任證券營業員;近年景氣不好,他優退轉入保全業,憑著早年機電專長,在商業大樓負責機電維修工作。
三度轉職分別在卅、卅七、五十一歲,牟敦謹笑著說,「我的職業生涯,就像台灣幾十年來產業發展重心的縮影!」但他也思考,「過去人生總是隨著景氣變遷,一直在追求自己也不確定的東西。」年紀大了之後,該如何提升自己在職場上價值?
牟敦謹進行商業大樓機電的例行性巡檢。 記者楊萬雲/攝影
牟敦謹進行商業大樓機電的例行性巡檢。 記者楊萬雲/攝影
經驗加專業 找回自己的價值
牟敦謹為強化專業技能,參加勞動部「室內配線」職訓課程,當起全班最高齡學生,六個月課程結束後一周,之前工作大樓的總幹事就打電話找他再度擔任大樓機電維修人員。
商業大樓的機電維修,平時多是例行性巡檢、燈具修繕、配電盤檢測,但遇上停電、火災、地震等突發狀況,必須在短時間內找到故障點排除,確保大樓電力供應正常,避免發生「銀行金庫打不開、提款機不能領錢、上班員工或顧客困在大樓內」等狀況,過去累積的工作經驗,讓他更具備勝任工作的緊急應變能力。
牟敦謹說,參加職訓後讓他原有的機電專業功力大增,更體認到原來黑手工作也能透過教育轉換價值,進一步提升自己競爭力,他很感謝政府資源挹注助他返回職場,讓他重新找回自己的價值感。

什麼是「流沙中年」?
在微暗的角落,愈來愈多中年人在貧窮線邊緣掙扎,如同身陷貧窮的流沙漩渦,不斷下墜,成為「流沙中年」。他們可能是台灣產業外移、薪資凍漲的窮忙族;可能為了照顧家人,被迫放棄還算富足的生活,淪落照顧貧窮化的循環中。
他們是社會的縮影,可能就在你我身邊,但他們的痛苦卻長期被社會忽視。因此採訪團隊走進他們的家中,以多媒體敘事呈現他們的生活與困境,也試著提出解方,幫助中年人從貧窮的流沙中脫困。
記者楊萬雲/攝影
記者楊萬雲/攝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