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1 07:07:33 經濟日報 記者陳素玲/專題報導
「阿公以前真的是董事長,原本重度中風、輕度失智,來到日照後,一開始很排斥,後來工作人員每天假扮員工,向他報告工廠出貨進度,現在行走自如,失智並未惡化。」台南市YMCA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社工員陳蕙琦說。 記者林俊良/攝影
新政府積極推動長期照顧服務,近日卻為財源爭議而陷入停頓。但是,人口老化不等人,長照課題需要立即面對。本報願景團隊特別深入地方、探訪海外,完整呈現當前長照服務面貌,並以外國經驗提供建言,期能推動長照正向發展。
「阿公以前真的是董事長,原本重度中風、輕度失智,來到日照後,一開始很排斥,後來工作人員每天假扮員工,向他報告工廠出貨進度,現在行走自如,失智並未惡化。」台南市YMCA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社工員陳蕙琦說。
台南市東門日照中心就是衛福部去年力推的「小規模多機能」,是未來長照體系的主力。家屬白天把失能或失智老人送來這兒,晚上帶回家,如果家人出國,也可以送來這兒短期住宿。
「董事長」每天一早搭交通車,七點半來到日照中心,下午三點半再搭交通車返家,家屬一個月約花費1萬元(日托費7,300元+交通費2,300元),政府約補助5,000元。目前「長照十年」對一般人補助七成,自己只負擔三成。但能搶到服務的人太少。把失智的家屋等算在內,台南市有22個日照中心,一個日照一般最多收托30人,總計能收托600多人,而台南市去年65歲以上失能老人近4萬人(老年人口有24.6萬人,以16.20%失能率推估)。
像上述的日照中心急速成長中,長照十年希望達到一鄉鎮一日照。全國有368個鄉鎮市區,去年中的日照盤點數已逾300。但分配不均,量能還不夠。
「我希望一個國中學區的大小,就能有個日照中心,不能離家太遠,」新政府推動長照的政務委員林萬億說,除了托老,也可請日照中心居服員到家照顧老人,幫忙送餐、餵食、洗澡等。
據教育部103學年度資料,公立國中計有721所,換句話說,日照中心的數量還要加一倍。新政府已決定加稅籌財源,加營業稅和遺贈稅,一年要投入長照330億元,這金額是今年53億元預算的六倍。
「不夠,不夠」,弘道基金會執行長林依瑩表示,330億元根本沒有納入目前長照的最大宗—僱用外籍監護工的家庭,外籍監護工多達22萬餘人,加上就業安定費,雇主每月付2.2萬元,總計這些家庭一年支出500多億。
前政務委員馮燕說,新政府的「長照十年2.0」完全排除僱用外勞家庭,沒有給現金補助、也沒有給任何支援。「但僱用外勞家庭不全是有錢人。」
林萬億說,未來會改變,如果外勞也適用周休二日的話,休假那兩天可以由居服員去照顧。
「長照服務一提供,不可能停下來,」新北市衛生局林奇宏說,台灣長照不可能今年給330億元,明年也是330億元,一口價無法因應台灣目前的老化速度。
根據衛福部的推估,2014年65歲以上的失能人口是46萬人,15年後,也就是2031年,將高達95萬人,增加一倍。
林萬億也了解長照預算會快速增加,他說:「未來會增到一年六、七百億。」
錢那裏來?繼續加稅嗎?林萬億接受聯合報系採訪團隊採訪時並沒回答。屏東縣副縣長吳麗雪主張先稅收、後保險,依原來衛福部規畫,保險制一年可以收1,100億元保費。
為什麼不一開始就收保費?她說:「每個屏東縣民都繳健保費,偏鄉的醫療資源還是沒有,民眾已經對健保有怨言,誰還要繳長照保險費?」她贊成先用稅收建置該有的服務,「以後要改保險,民眾才能心甘情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