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7/29

別再忘記自己? 針灸有效改善腦中風後失憶

2016-06-27 11:37 聯合報 記者陳秋雲╱即時報導

中國醫藥大學中醫暨針灸研究團隊臨床實證發現,電針刺激耳穴有效改善中風缺血所導致學習記憶缺損情形,研究成果刊上國際期刊自然(Nature)雜誌的子期刊「科學報導(Scientific Reports)」,讓國際再次看見中醫針灸科學的顯著效果。
依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台灣平均每45分鐘就有1人死於腦中風,腦中風不僅造成死亡,也造成肢體癱瘓、記憶與認知能力減退、血管性失智症,須正視的重要議題。
中國醫藥大學成立中醫暨針灸研究中心,中醫學院長張恒鴻表示,謝慶良教授領導的團隊發現動物實驗在大腦缺血再灌流的被動學習記憶障礙下,電針刺激耳穴有顯著的改善,另外因中風缺血所導致學習記憶缺損的情形大幅度改善。
中醫師運用針灸治療腦中風已行之多年,但這次透過針灸改善病患腦中風後遺症,減少腦中風病患失能失憶的後遺症,更在基礎研究上把電針改善腦中風記憶缺損的機轉研究出來,不僅是學術上的成就,更可造福病患。
研究中心也指出,中醫針灸經科學實證用在減重上有療效,用于酸痛、神經痛也有立竿見影的功用,甚至在內科疾病方面也有相當的輔助效果。

中國醫藥大學成立中醫暨針灸研究中心,謝慶良率領的研究團隊。圖/中國醫藥大學提供

潘懷宗/植物油使用不當 心血管疾病風險比動物油還高

2016/06/21 11:45:27 聯合新聞網 潘懷宗


圖/ingimage

大多數的人都認為動物油中的飽和脂肪攝取過多,是引發肥胖、心血管疾病等多種慢性疾病的危險因子,所以食用油應該全部選用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植物油,這樣才會對心血管健康較為有利。
但是倫敦克羅伊登大學(Croydon University)附設醫院心臟病專科醫師艾希姆•馬洛特拉(Aseem Malhotra)2016年5月份刊登在英國《每日郵報》的報導卻主張,植物油固然健康,但如果使用不當高溫烹調(超過180°C),就會產生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反而更加不利健康,請大家要特別注意!
根據2015年11月份英國德蒙福特大學(De Montfort University)生物化學分析暨化學病理學馬丁‧葛魯特維德(Martin Grootveld)教授的研究指出,如果用玉米油或葵花油炸魚和炸薯條,就會使得致癌化學物質--醛類(aldehydes)的產生量嚴重超標,玉米油及葵花油等植物油本身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但是在高溫或者是重複使用下(如回鍋油),就會導致高濃度的醛類產生,進而引發包括癌症、心臟疾病與失智症等疾病。而在相同油炸的測試條件下,豬油、牛油及椰子油等的醛類毒素產生量,反而會遠遠低於純的葵花油、玉米油、大豆油及花生油,相對下來,安全許多。
葛魯特維德教授表示,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含量很高的油品(超過20%),一旦使用高溫煎、炸食物,便會產生大量的有毒醛類,原本以為有益健康的油品,就會變為有害健康的毒素。
油品組成最基本的單位就是脂肪酸,依據脂肪酸結構之不同,又可分為飽和脂肪酸及不飽和脂肪酸。飽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FA )多半來自動物性油脂如豬油、牛油等,而植物性的椰子油和棕櫚油內也富含飽和脂肪酸,過去許多研究發現,攝取過多飽和脂肪酸容易提升血液中膽固醇濃度,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罹患風險,但最新醫學研究顯示,適量攝取則不會,因此絕不是不能使用,而是不能過量而已。
而不飽和脂肪酸又再細分為單元不飽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 MUFA)與多元不飽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 PUFA)。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廣泛存在像是橄欖油、苦茶油、芝麻油、芥花油等油品中;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化學性質最不穩定,所以最容易受高溫影響而氧化,如玉米油、黃豆油、葵花油、紅花籽油、葡萄籽油等。攝食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於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含量,進而減少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但顯然如果高溫烹調,則會變成是未蒙其利,反而先受其害。
潘老師將一般常見市售食用油中脂肪酸的成分比例,製表供讀者參考:

表/潘懷宗提供

目前市售的食用油中都包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及飽和脂肪酸等三種的混和物,而純的玉米油、葵花油、花生油等植物油中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都超過20%(參閱上表),若不當經由高溫油炸烹調食物時,就會釋出有毒醛類(aldehydes),造成氣喘、過敏、心血管等疾病,甚至致癌,對人體的危害程度反而遠遠超越牛油及豬油。
其實,無論是植物油或是動物油,皆有其耐受的溫度,也就是發煙點。所謂發煙點(smoke point)就是油品加熱後開始冒煙的最低溫度,任何油類只要到達發煙點以上的溫度,便會產生自由基,甚至產生像是醛類等致癌物質。如果一定要油炸,建議還是選用發煙點高、高溫時較穩定、不容易因為油質氧化產生有害物質的椰子油或豬油等較為恰當。
有鑑於讀者們對油品高溫加熱的疑慮,潘老師特別提出「食用油安全烹調黃金五守則」,讀者們不妨參考看看:
1.儘可能不吃油炸食物:如果偶而一次要用炸的,應該選擇油品其含有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比例低於20%的油,當然調和油也可以是選項之一,並不一定要用純的油品,另外也要將油的用量降到最低。
2.不同的烹調方式,應選擇不同的油品:初榨、冷壓的任何油品,都必須保存在冰箱內,其中富含的抗氧化物質很高,僅適用於涼拌等低溫食用方式,絕對不得煎炸,如此才能獲得冷壓油品的好處,且不會產生毒素。
3.超市所購買的清清如水沙拉油,可以用來日常炒菜,但如果長時間煎或炸(溫度超過180°C),則要看清油品組成標示,多元不飽和脂肪酸需低於20%。
4.椰子油和棕櫚油內富含飽和脂肪酸,是除了動物油外,最適合拿來油炸的油品。
5.一般超市買的塑膠桶沙拉油可以放在通風、無熱源在附近的櫃子裡,不必冷藏,但須避免陽光直射,且油品一旦加熱過後,就要丟掉,絕對不可使用回鍋油,避免吃進有害健康的副產物。

▍按讚加入《元氣網粉絲團》,提供你最豐富的健康訊息:

失智症及早發現 積極治療可延緩退化

2016/06/25 14:33:00 健康醫療網 記者關嘉慶報導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失智症有很多種類,而且失智症會因為腦部功能逐漸退化,而造成生活及工作的障礙,對於家庭會帶來很大的負擔;醫師提醒,由於失智症是不可逆的,早期發現及早治療,可以延緩退化,以免到了中晚期時,會使得失智症加速退化,用藥治療效果就較差。
失智症半數因為退化 老人跟青壯年都可能發生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神經內科主治醫師王毓禎表示,失智症病人有一半是因為退化,退化則有半數是因為阿茲海默症,至於阿茲海默症多是六十五歲以上發病,而在三十至四十歲即發病的早發性失智症,則多為有特別的基因導致,例如路易氏體失智症和巴金森氏症;而且青壯年時期就發病的失智症,其退化速度與進展都較快。

失智症及早發現 積極治療可延緩退化

中風也會引起血管性失智症
另外,也有人是因為中風後引起血管性失智症,或是腦部受到感染引起智能障礙而出現失智症;而且不同的失智症也會有不同的症狀出現。王毓禎醫師指出,阿茲海默症造成的失智症,通常出現時的症狀為遺忘,用字遣詞很困難;路易氏體失智症會有記憶力,但是會有幻覺、妄想與躁動等精神症狀;甚至有額顳葉型失智症,會無法表達,但記憶力還好。
症狀不同而難以被發現
由於失智症病人所出現的症狀都不相同,因而往往難以被發現,有不少病人是因為出現思覺失調症狀,而被家人帶去精神科就醫;也有不少是由工作場合的同事發現,原本很有工作效率的人,為何效率變差了,家人帶其進一步送醫,才診斷出是因為失智症。
家人有異常應立即送醫評估
失智症病人對於家庭是很沈重的負擔,然而若能早期發現及早治療,是可延緩失智症退化速度。王毓禎醫師提醒,一旦發現家人有異常時,應立即送醫評估是屬於哪一類的失智症,並針對疾病做治療;例如有人是缺乏維生素B12,或是因為甲狀腺低下,經由治療後可以延緩退化;此外,由於失智症是不可逆的,早期發現及早治療,以免到了中晚期時,會使得失智症加速退化,用藥治療效果就會比較差。

愛心手鍊防走失 幫15長者找到家

2016-06-27 02:29 聯合報 記者范榮達/苗栗報導

「愛心手鍊」近三年來幫助苗栗縣15名走失老人,找到回家的路。 圖/苗栗縣政府提供

苗栗縣高齡社會,老人走失迭有所聞,縣府「愛心手鍊」近三年內幫助15名老人找到回家的路,另有提供個人衛星定位器的購買輔具補助,都有預防走失的功能,縣府社會處呼籲多多利用。
縣府運用公益彩券盈餘分配款,委託中華民國老人福利推動聯盟,辦理愛心手鍊預防走失服務,目前有383人使用,社會處統計分析,愛心手鍊2014年至今,幫助15名老人回家,有老人理頭髮或到便利商店買東西,還有老人搭公車或騎車到台中或新竹縣市,卻忘了如何回家。
社會處人員指出,愛心手鍊有兩組號碼,其中一組是使用人在協尋中心電腦建檔的編號,另一組是0800-056789的24小時免付費電話,使用人如身處走失情境,服務中心經由通報者告知手鍊號碼,即可以查詢資料並聯絡家屬。
愛心手鍊免費申請對象是設籍苗栗縣有走失失之虞老人,或領有智障、失智症及慢性精神疾病身心障礙證明(手冊)者,檢附相關資料向戶籍地鄉鎮市公所申請,電洽社會處老人福利科037-559642,或老人福利動聯盟02-25971700。
另項預防走失,補助購買個人衛星定位器,具有地點查詢服務,電池待機超過72小時,緊急求援及簡單操作通話等功能,補助對象是有獨力外出行動能力,有走失之虞,並是失智症、智能障礙或自閉症者,最高補助低收入戶1萬元、中低收入戶7500元,及一般戶5000元,電洽社會處身障服務科037-559964。

錸德日照服務 改吹日式減法風

2016-06-24 08:21 經濟日報 記者陳怡慈╱即時報導

企業的活力與創意,為台灣的日間照顧服務注入新風貌。錸德集團旗下錸工場日間照顧中心今年4月在桃園市華亞科技園區開業,引進日本知名夢之湖村的減法照顧觀念,強調「愛他,就是忍住不出手幫他」。
這個顛覆傳統對失能或失智者的照顧新觀念,在日本蔚為風行;在台灣,隨著錸工場開張,有了被實踐的機會。
錸工場日間照顧中心主任張玉環表示,集團五、六年前開始評估跨足長照領域,本想做送餐、陪伴照顧,但同事們對花錢買這些服務反應冷淡;這兩年氣氛變得不同,有鑑錸德並非醫療背景,決定從長照產業鏈較為前段的日照中心做起。
錸工場是日本連鎖日照中心夢之湖村在海外授權首例,錸德科技董事長葉垂景的夫人、錸工場日照中心執行長楊慰芬說,夢之湖村社長藤原茂拒絕了83個人,她是第84位,錸德承諾把減法照顧的理念推廣到台灣。
減法照顧主張,失能或失智長輩做得來的,就讓他們自己來。目的在增加自立能力,而非愈照顧愈退化。照服員尤需具備敏銳觀察力、了解個別長輩情況。「何時該出手幫忙,沒有標準答案」,楊慰芬說,她都告訴同仁,大概就是在長輩感到沮喪之前。
錸工場也顛覆傳統對無障礙空間的認知,刻意營造障礙的環境。200坪大的中心裡,擺了不少桌椅、櫃子,也有樓梯,少見扶手;花天板垂吊許多繩子、曬衣架與標語,故意營造並不整齊的氣氛。
楊慰芬說,社區環境並非無障礙,不會處處有人幫長輩排除障礙,那不實際,而且走路是靠腳、不是靠手。障礙的環境搭配100多種遊戲與課程,長輩生活充實又有禮物可以帶回家,例如,每天下午1點的揉麵糰做饅頭與麵包,是人氣最夯的。
不整齊的環境,反倒令長輩心情放鬆,取自來工廠諧音的錸工場,讓他們覺得自己還身在職場、激發生存動力。
不到兩小時的訪問過程,60歲罹患失智症的李先生,不斷經過身旁、重複問候楊慰芬與記者計達九次。李先生以前是清潔隊員,剛來時會一直往外衝,現在則是可以長時間待在屋內,和人聊上兩句。
另外一位90歲的崔爺爺,也是失智症患者,家屬說有時會有點暴力,但到錸工場兩個月了,與同伴相處和諧,還擔任起日語老師,寫得一手好書法,不時會吟頌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每天傍晚,錸工場的員工會一起大力揮手,歡送長者回家。記者鄭超文/攝影

「回想屋」內有老太太的鋼琴,隨時可彈奏熟悉的旋律。記者鄭超文/攝影

喜歡畫畫的長者,也有揮灑的空間。記者鄭超文/攝影

錸工場為長者設計100多種活動,玩遊戲還能賺代幣。記者鄭超文/攝影

錸德集團創辦人葉進泰之前還中風坐輪椅,現在可以自己扶著椅子慢慢移動。記者鄭超文/攝影

吃安眠藥會夢遊嗎?

2016/06/24 00:37:00 元氣網 寶瓶文化

吃安眠藥會夢遊嗎? 圖片/ingimage

本我跑出來
若要探討這類怪異的行為,可以推究到佛洛伊德的理論。據這位心理學大師的說法:人有本我、自我、超我三方面。本我是自私自利、享樂主義的,本我的行為很簡單、很衝動,喜怒哀樂非常直接,但是平時都受到超我的壓抑,而無法伸展。所謂超我,就是經由教育所形成的我,知道什麼叫羞恥、責任、道德。兩者的衝突就由自我來排解。本我就像油門,超我就像煞車,而自我就像駕駛人 ── 什麼時候要放任自己,什麼時候要謹守道德與規範,都由自我來操控。
倘若本我太強,那這個人的情緒就會很直接,自私自利,缺乏自制力,缺乏道德感,不在乎別人;倘若超我太強,那人就會繃得很緊,無法放鬆,小心翼翼,畏首畏尾,不能忍受改變,無法接受挑戰,生恐一不小心,就犯下什麼大錯。兩者的協調,正是一個完整的人格所必須具備的。
但是在安眠藥的使用下,特別是短效型的安眠藥,個案服用完又沒立刻上床睡覺,還到處遊蕩、做事、看書、上網等等,此時,安眠藥的藥力很快就被各種情境刺激給消耗殆盡,無法達到入眠的效果,偏偏安眠藥對於自我控制、情緒行為管理、認知記憶的影響猶存,結果就是:超我的力量被壓抑下來,本我的衝動開始不受自我管理。此時,潛意識底下的各種念頭就會浮現上來,不受約束地直接表現出來。
患者此刻宛若脫韁野馬,什麼事都可能做得出來,平時很自我壓抑的人,這時就可能做一些很誇張的事情,諸如:打電話去罵他最討厭的主管或同事;穿著睡衣出門逛街大採購;對著還不是很熟的朋友就掏心掏肺的把心事都講出來,講到激動處,甚至可能又哭又笑;在此刻網路盛行年代,電腦一開,上了網,透過臉書,可以寫些很衝動、又沒有邏輯的字句;到了購物網站,只要有信用卡,可以買一堆平時都不敢消費的東西。
這一切看在別人眼裡,自然覺得很不可思議,以為他瘋了,其實,這些不過是他深藏在心裡的衝動而已,只是平時被超我壓抑著,吃完藥之後才有機會顯示出來。這就像人們所說的「酒後吐真言」,但更強烈得多 ── 酒精也有這類特異的反應,特別是在心理過度壓抑或情緒不穩定的狀態下,再喝酒就容易產生,安眠藥也一樣。
吃了藥就該躺平,千萬別「撐」著
雖然說,非苯二氮平類藥物標榜著:比較能夠針對睡眠作用,不容易引起其他方面的影響,但是以最有名的Zolpidem而言,因為它太短效了,患者很容易不知不覺中,就「撐」過了它的藥效頂點,然後就出現了一大堆荒誕不經的言行舉止。
經過短暫的釋放,體力漸漸耗盡,患者最後還是睡著了,第二天醒來,潛意識壓抑的力量再度恢復,又可以把心理的衝動壓抑下去了。由於這些行為都在藥物作用後的昏睡狀態發生,第二天醒來後,大多記不得了,一旦被別人提醒,因而慢慢回想起來,那將會是一種很奇特、有點可怕、有點陌生,也可能很丟臉的經驗。
其實,傳統上就有一種療法「誘導式催眠」,就是利用注射式苯二氮平類藥物,慢慢注入靜脈,經過主要會談者的引導,患者就會將內心的痛苦給解放出來,可以治療部分的精神官能症。
通常,作用時間越短的安眠藥,不管是苯二氮平類藥物還是非苯二氮平類藥物,都越容易出現這種「夢遊狀態」,只要患者在服用之後,撐著不睡覺,繼續做別的事,讓短效安眠藥的藥力被周遭刺激給抵消掉,那患者就有可能出現夢遊現象。至於輔助性安眠藥,就罕見有人遇到這現象。
處理上,要嘛就增加藥物的劑量,讓患者快點入睡,睡沉些,不要到處亂跑;要嘛就是減量,不要讓患者進入這狀態中;再不然就是改用一些中長效的藥物,讓藥性不會那麼快爆發性的出現與消失。當然,最重要的還是: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吃了安眠藥,就應該準備上床睡覺,不要再流連於網路上,或者跟別人聊天、看電視,更不要做一些需要消耗腦力或可能引發情緒的事,這才是根本的解決之道。

.書名:別怕安眠藥──正確用藥,解除失眠魔咒
.作者:陳俊欽醫師、賴奕菁醫師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日期:105/6/6

關於《別怕安眠藥──正確用藥,解除失眠魔咒》
吃安眠藥會致癌?
吃安眠藥導致夢遊?
吃安眠藥容易成癮?
吃安眠藥會引發失智症?
吃安眠藥過量,會導致死亡?
如果上面敘述你都點頭,那你對安眠藥的認知,還停留在20年前!
2014年,台灣人服用的安眠藥創下 3億3千9百萬顆的紀錄,與前年相較,多出1200萬顆,相當一座雪隧的長度,但我們對安眠藥的知識卻遠遠不足,錯誤的老舊觀念,使得醫師小心翼翼開藥,病人吃得提心吊膽,結果,療效更有限。
現代人壓力爆表,失眠是大多數人的共同經驗。面對安眠藥,與其抱著錯誤認知服藥,或因恐懼而拒絕服藥,不如好好了解安眠藥。當21世紀已邁入第16年,我們對安眠藥的理解,更該徹底升級!
《別怕安眠藥──正確用藥,解除失眠魔咒》是杏語心靈診所院長陳俊欽醫師和賴奕菁醫師針對失眠患者所量身打造的一本書。在這裡,安眠藥首次得到了最公正的評價,最詳細的介紹,無論是它們的種類、成分、效果、服用方式,甚至病人在面對藥物時的心理,都有鉅細靡遺的剖析,不僅破除大眾多年來對安眠藥的錯誤迷思,失眠患者更可以正確地評估自己的需求,安心吃藥,找回美好人生。

企業篇/錸德日間照顧 引進「減法」觀念

2016/06/24 07:13:38 經濟日報 記者陳怡慈/專題報導

錸工場日照中心為鼓勵老人家自己動手,中午都吃自助餐。 記者鄭超文/攝影

分享
企業的活力與創意,為台灣的日間照顧服務注入新風貌。錸德集團旗下錸工場日間照顧中心今年4月在桃園市華亞科技園區開業,引進日本知名夢之湖村的減法照顧觀念,強調「愛他,就是忍住不出手幫他」。
這個顛覆傳統對失能或失智者的照顧新觀念,在日本蔚為風行;在台灣,隨著錸工場開張,有了被實踐的機會。
錸工場是日本連鎖日照中心夢之湖村在海外授權首例,錸德科技董事長葉垂景的夫人、錸工場日照中心執行長楊慰芬表示,減法照顧主張:失能或失智長輩做得來的,就讓他們自己來,目的在增加自立能力,而非愈照顧愈退化。照服員尤需具備敏銳觀察力、了解個別長輩情況。「何時該出手幫忙,沒有標準答案」,楊慰芬說,她都告訴同仁,大概就是在長輩感到沮喪之前。
錸工場顛覆傳統對無障礙空間的認知,刻意營造障礙環境。200坪大的中心裡,擺了不少桌椅、櫃子,也有樓梯,少見扶手,故意營造並不整齊的氣氛。
楊慰芬說,社區環境並非無障礙,那不實際,而且走路是靠腳、不是靠手。
障礙的環境搭配100多種遊戲與課程,長輩生活充實又有禮物可以帶回家,例如,每天下午1點的揉麵糰做饅頭與麵包,是人氣最夯的。
不整齊的環境,反倒令長輩心情放鬆,取自來工廠諧音的錸工場,讓他們覺得自己還身在職場、激發生存動力。不到兩小時的訪問過程,60歲罹患失智症的李先生,不斷經過身旁、重複問候楊慰芬與記者計達九次。
李先生以前是清潔隊員,剛來時會一直往外衝,現在可以長時間待在屋內,和人聊上兩句。另外一位90歲的崔爺爺,也是失智症患者,家屬說有時會有點暴力,但到錸工場後與同伴相處和諧,還擔任日語老師,寫得一手好書法,不時會吟頌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白天能不能吃安眠藥?

2016/06/25 00:40:00 元氣網 寶瓶文化

【文、圖/摘自寶瓶文化《別怕安眠藥──正確用藥,解除失眠魔咒》,作者陳俊欽醫師、賴奕菁醫師】
很多人失眠了,第二天非常沒精神,想睡又睡不著,便有個想法:白天能不能吃顆安眠藥?好好睡個覺,舒服些?
其實,關鍵不在於「白天能不能吃安眠藥?」,而是「白天適不適合睡覺?」如果要更精確的講,那就是:「對你而言,你有沒有白天睡覺的本錢?而你到底偏好白天、還是晚上睡覺?」
搞清楚你的睡眠週期
人有生物時鐘,也有一定的睡眠週期,倘若打亂了,睡眠品質就會下降,白天精神也會變差。很多需要輪班的工作,諸如:護理師、機房工作者等等,都飽受睡眠週期紊亂之苦。一旦作息亂了,要調整就得花上好幾個月的時間,在這段時間之中,你可能一直沒精神,睡也睡不好,醒也不夠醒。
有人認為:晚上睡不好,白天沒精神,不「補眠」是受不了的。這想法沒錯,但是短期間沒關係,長期下來,生物時鐘紊亂,弊多於利。更何況睡眠的目的是恢復體力與精神,如果白天長時間休息或淺眠,不僅沒有消耗體力或精神,反而是一種補充,到了晚上,身體對於睡眠的需求減少,更是睡不著了。
白天吃安眠藥,等於是加速破壞這睡眠週期,生物時鐘更是混亂,到了晚間,就更容易失眠──倘若要睡,藥量就得加重,對身體一點好處也沒有,甚至會因為藥性過重、殘留到白天的緣故,更加昏昏沉沉、難受不堪。
但是,就如先前所說的,並不是每一個人都喜歡白天清醒、夜間睡覺的生活。有一定比例的人,在自然的狀況,就是會偏好於夜間清醒、白天睡覺的生活,在許多國家,都將前者稱為早鳥型或A型人;後者則稱為夜梟型或B型人。弄清楚自己「不想入睡」的強度,有助於調整自己的睡眠策略,幫助你認識自己的身體:如果可能,你可以選擇改變自己的睡眠偏好,進一步選擇你想要的工作。

白天能不能吃安眠藥?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維持規律作息
一開始所說的,都是針對早鳥型的人來講的;倘若你是夜梟型的,越到晚上,精神越好,而你所發展的職業,又是能夠容許你這種生活的方式,例如:藝術家、夜班工人等,那麼,白天要入睡前吃安眠藥反而是正常的,夜晚要工作的時候,就不適合吃安眠藥來讓自己小睡片刻。你跟早鳥型的人一樣,你需要的是維持規律的作息,你的白天就是別人的晚上,你的晚上就是別人的白天,此時,白天吃藥睡覺當然沒關係,也沒辦法 ── 但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長期日夜顛倒的生活。
總而言之,維持穩定而規律的作息是非常重要的。安眠藥只能用來協助我們去建立規律作息,不能用它來「破壞」作息的規律。除非你已經確定接下來的生活都是晨昏顛倒,譬如說:一連上兩個月的大夜班等;或者基於治療的需求(一些特殊的疾病),醫師建議如此使用,否則,白天吃安眠藥來睡覺,只是飲鴆止渴而已。

.書名:別怕安眠藥──正確用藥,解除失眠魔咒
.作者:陳俊欽醫師、賴奕菁醫師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日期:105/6/6

關於《別怕安眠藥──正確用藥,解除失眠魔咒》
吃安眠藥會致癌?
吃安眠藥導致夢遊?
吃安眠藥容易成癮?
吃安眠藥會引發失智症?
吃安眠藥過量,會導致死亡?
如果上面敘述你都點頭,那你對安眠藥的認知,還停留在20年前!
2014年,台灣人服用的安眠藥創下 3億3千9百萬顆的紀錄,與前年相較,多出1200萬顆,相當一座雪隧的長度,但我們對安眠藥的知識卻遠遠不足,錯誤的老舊觀念,使得醫師小心翼翼開藥,病人吃得提心吊膽,結果,療效更有限。
現代人壓力爆表,失眠是大多數人的共同經驗。面對安眠藥,與其抱著錯誤認知服藥,或因恐懼而拒絕服藥,不如好好了解安眠藥。當21世紀已邁入第16年,我們對安眠藥的理解,更該徹底升級!
《別怕安眠藥──正確用藥,解除失眠魔咒》是杏語心靈診所院長陳俊欽醫師和賴奕菁醫師針對失眠患者所量身打造的一本書。在這裡,安眠藥首次得到了最公正的評價,最詳細的介紹,無論是它們的種類、成分、效果、服用方式,甚至病人在面對藥物時的心理,都有鉅細靡遺的剖析,不僅破除大眾多年來對安眠藥的錯誤迷思,失眠患者更可以正確地評估自己的需求,安心吃藥,找回美好人生。

2016/7/28

「失智症」有如腦海的橡皮擦 10大警訊前兆報你知

時間: 2016/07/28 00:10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林義濱醫師指出,目前實證醫學顯示,多動腦、多運動、多參與社交活動、採取地中海飲食,皆可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圖/安南醫院提供)
記者林悅/台南報導
台南市立安南醫院神經內科林義濱醫師指出,失智症不是單一項疾病,而是一群症狀的組合,它不單純只有記憶力的減退,還會影響到其他認知功能,包括有語言能力、空間感、計算力、判斷力、抽象思考能力、注意力等各方面的功能退化,同時可能出現干擾行為、個性改變、妄想或幻覺等症狀。
林義濱醫師指出,造成失智症的原因有很多,大致上可分為退化性、血管性、與混合性,而其中阿茲海默症,就是最常見的退化性失智症。林義濱醫師說,病理學上主要是由於類澱粉質(amyloid)所形成的異常老年斑塊及Tau蛋白組成的神經纖維糾結,造成腦部組織與功能的退化。
▲失智症解剖學上,以侵犯顳葉內側的海馬迴為主。(圖/安南醫院提供)
解剖學上,則以侵犯顳葉內側的海馬迴為主。早期病徵最明顯的為記憶力衰退,對時間、地點和人物的辨認出現問題。至於血管性失智症,則是由於腦中風或慢性腦血管病變所導致,其特徵為認知功能突然惡化、有起伏現象、呈階梯狀退化,早期常出現動作緩慢、反應遲緩、步態不穩與精神症狀。
林義濱醫師又說,一般而言,正常老化是人類在身體與心理層面的一個緩慢退化,因為這個原因而使得對外界事物或資訊的處理會較年輕時來的多花一些時間,但並不會影響日常生活功能。而失智症則是一種疾病現象,會造成患者日常生活功能或正常社交行為出現問題,很多家屬都以為患者是老番癲、老頑固,以為人老了都是這樣,因而忽略了就醫的重要性,但是事實上他已經生病了,應該要接受治療。
林義濱醫師指出,美國失智症協會提出了失智症10大警訊供大家參考,如果發現家裡的長輩出現下列所列十大警訊時,建議應該尋求專業的神經內科或精神科醫師進行完整的檢查和診斷:1.記憶衰退,忘東忘西,重複發問。2.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務。3.語言表達出現問題。4.喪失對時間和地點的概念。5.判斷力變差,警覺性降低。6.抽象思考出現困難。7.東西擺放錯亂。8.行為與情緒出現改變,甚至有妄想、幻覺、憂鬱。9.個性改變。10.喪失活動及開創力。
林義濱醫師強調,根據目前的醫學文獻回顧,針對早期阿茲海默症患者,藥物(乙醯膽鹼抑制劑)加上非藥物治療,已有明確證據顯示,能維持或延緩認知功能退化,且越早期治療或接受治療時間越長,延緩退化效益越大。而失智症中期之後患者所出現較易困擾照顧者的行為精神症狀,目前也可以使用抗精神病藥、抗憂鬱劑、或抗焦慮劑來改善。
林義濱醫師指出,目前實證醫學顯示,多動腦(從事可刺激大腦功能的心智活動或創造性活動)、多運動、多參與社交活動、採取地中海飲食,皆可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另外,還包括戒菸、控制三高(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避免頭部外傷等都是,惟這些都是在年輕的時候就要開始注意的。

2016/7/26

失智症先兆不只失憶!專家提12項徵狀

2016-07-25 10:01 聯合報 記者彭淮棟╱即時報導

專家提出「輕微行為能力受損」(MBI)症候群是阿茲海默等失智症的先聲,並且理出一份症候清單供醫師與相關家庭使用。圖/報系資料照

過去醫學界和一般人都認為失智症的早期警兆只有失憶,根據24日多倫多「阿茲海默症協會國際會議」的報告,早期線索應該增加行為或性格改變。
專家在會議上提出,「輕微行為能力受損」(MBI)症候群是阿茲海默等失智症的先聲,並且理出一份症候清單供醫師與相關家庭使用。
對平日最喜歡的活動失去興趣?比平時容易焦慮、多侵略性、事事疑心,突然經常在公共場合動怒爆粗話?
負責整理症候清單的加拿大卡加利大學教授伊斯梅爾說,「這些症狀一向被視為心理或精神毛病,或者老化的過程」,但這些症狀其實可能是失智症的先期徵兆。
稱為「輕微認知能力受損」(MCI)的初期的失憶,後來可能發展成失智症。但現在必須增加一個新觀念:MBI。這個新詞指的是:主管記憶以外任務的大腦區塊可能已開始退化,這些是至少維持六個月,不屬短暫現象,也不能用心理診斷或家有喪事等問題來解釋的症狀,包括冷感、對日常作息焦慮、無法控制衝動、挑戰社會規範、對食物失去興趣,例如,曾有一個68歲患者突然吸起古柯鹼來。
以下是阿茲海默和其他失智症的早期警兆清單:
●對朋友、家人或家庭活動失去興趣。
●自發、主動性降低,例如變得比較不先開口和人聊天或維持聊天。
●認為自己對家人是個負擔。
●對日常例行的事愈來愈焦慮。
●感覺非常緊張,沒有辦法放鬆,容易發抖,或出現恐慌症狀。
●容易激動,侵略性增加、暴躁、亂發脾氣。
●囤積東西,而過去沒有儲藏東西的習慣。
●最近管不住吸菸、喝酒、賭博,或者開始順手牽羊。
●言語無禮,爆粗話或言詞猥褻,這是他/她過去不會做的事。
●‧開始公開談非常個人、隱私,通常不應形諸大庭廣眾之事。
●老是認為自己身處危險,別人圖謀傷害他/她,偷他/她財物。
●常說看到什麼東西或聽到什麼聲音,並且行為舉止好像看到那些東西或聽到那些聲音。

2016/7/25

不想失智… 最好從年輕就開始運動

  • 運動增進體內蛋白酶,加強記憶力,讓你更聰明。

  • 高強度的重量訓練,對肌肉和心肺訓練有益,對大腦幫助較少。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老年研究所發表最新研究,利用正常小鼠及組織蛋白酶B缺陷小鼠,讓牠們跑步後再進行水迷宮測試,正常小鼠比缺陷小鼠表現更好,主因是運動提升組織蛋白酶B濃度,進而增強記憶力。醫師表示,運動從年輕開始培養,是預防失智的最好良藥。
美國國衛院研究,運動可提升組織蛋白酶B濃度,進而增強記憶力。記者鄧桂芬/攝影

美國研究 運動持續4個月 讓你更聰明

該研究文章於6月發表在「細胞代謝(Cell Metabolism)」期刊。研究人員指出,組織蛋白酶B能刺激大腦神經分子,提升大腦記憶力,包括小鼠、獼猴和人類,血液中都具組織蛋白酶B,建議持續運動4個月,使組織蛋白酶B維持高水平,就可完成更好、更複雜的記憶任務。

成大實驗 發現運動後更有創造力

事實上,成大醫學院生理所7年前也曾在小鼠實驗中發現,適度運動能增強記憶力及學習力,研究登於國際生理學期刊後引發熱烈討論,原因是許多人確實發現,運動後較有創造力,或有耳聰目明的感受,使得民眾愈加重視運動,而不是只埋頭讀書或工作。
醫師指出,曾有長輩已達失智,但孩子每晚陪他散步1小時,數月後檢測分數回升。圖/報系資料照

大腦神經協調變好 老人運動後改善失智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主治醫師陳世彬表示,運動對身心幫助大,身體健康,大腦神經傳導物質協調就會變好,可減緩腦神經細胞受損,讓腦袋更聰明,甚至能預防老年失智,所以「四肢發達、頭腦簡單」這句話,完全不成立。

陳世彬舉例,他曾收治一名接受失智測驗的長輩,測驗分數低且達失智狀況,但當孩子每天晚上陪他出門散步1小時後,持續幾個月後回院檢測,測驗分數回升,連帶高血壓、膽固醇等狀況跟著改善。他建議,年輕開始運動,維持腦袋清晰靈活,別等到老了才醒悟,以免因體力差、肌肉萎縮,更不想動。
醫師建議,上了年紀的民眾可打太極拳或健走。圖/報系資料照

聰明運動有方法 盡量每周333

如何聰明培養運動習慣?新光醫院骨科主任、中華運動醫學會理事釋高上建議,先選擇「喜歡」的運動,甚至找一名以上的運動夥伴,維持運動的動力,從一周運動1次,逐漸進展「333原則」,也就是周運動3次、一次30分鐘、心跳130下,不過「運動最終還是得自己堅持下去。」

陳世彬說,年輕人能培養各式有氧運動,包括游泳、慢跑等,上了年紀的民眾則建議打太極拳或健走。至於目前最流行的高強度運動,例如重訓等,只對肌肉和心肺訓練較有幫助,對大腦的幫助則較少。
培養運動習慣 你可以這麼做...

1.「喜歡」的運動:

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項目,能從中得到快樂,才有動力持續做下去。

2.「適合」的運動:

應視年紀及疾病而定,例如退化性關節炎病人不適合長跑,可改騎單車或游泳。

3.揪團運動:

自己運動可能會懶散,可找伴集體運動、互相激勵。

4.漸進式運動:

先嘗試每周運動一次,再逐漸拉長運動時間及頻率。
資料來源/釋高上、陳世彬醫師 製表/鄧桂芬

聯合報/鄧桂芬 報導
聯合報/魏忻忻、柯永輝、袁寬仁、張淑敏 製作
主圖/鄧桂芬 攝影

2016/7/8

日本篇/長照服務產業化 來台找商機

2016-06-25 07:25:38 經濟日報 特派記者陳怡慈/日本報導

東京巢鴨地藏通商店街以販賣老人特色商品為主,許多高齡長者相偕來此逛街。 記者屠惠剛/攝影

分享
日本的長照服務不但朝產業化發展、相關上市公司逾20家,而且產業成熟到可向台灣、中國大陸等其他亞洲地區輸出服務。
知名電器大廠松下(Panasonic)、日本最大加盟連鎖日間照顧中心茶話本舖紛紛來台灣尋覓商機,元氣集團、夢之湖村也透過在台設立合資公司、海外授權等模式,對台輸出服務。
松下電器的子公司Eco Solutions事業推進部部長齊藤裕之表示,台灣2060年65歲以上高齡人口占比將達42%、超越日本的39.9%,成為全球人口老化第一的國家,看好台灣市場商機,去年已來台考察四次,今年6月初又來一次。
齊藤裕之說,松下1997年開始開發輔具,1998年成立經營居家照顧業務的公司並開設有料老人院(付費老人院),目前有三家有料老人院、26棟出租型老人住宅,以及120家照護店舖,每年為2.7萬戶人家進行住宅修繕、7.5萬人提供輔具出租。
他表示,松下自己有老人院,可針對老人需求進行研發。2018年之前,集團準備再建150棟出租型老人住宅、200棟短期入住機構。
茶話本舖是日本最大加盟連鎖日照業者,目前有31家直營店、逾660間加盟店,提供十人以下小規模日照及自費夜宿服務,登錄客戶有2萬名,90%為失智症。
茶話本舖創辦人藤田英明表示,已連六年到台灣考察,希望結合日本的管理與照顧技術,和台灣夥伴一起開拓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