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6/28

攝記現場/蝸居老人記實

2016-06-09 23:13 聯合報系攝影中心 記者程宜華╱即時報導

我關掉閃光燈,走入狹小的「蝸居」,試著誠實地紀錄社會角落無聲的嘆息...
歲末年初,農曆新年還差幾天的一個傍晚,我結束了當天的採訪行程,臨時接到通知,急忙往大同區趕去,大台北都會中心的年輕同事李承穎,早已在那裏等著帶我進去,體驗這事先完全沒有預期的震撼。
這是台北市西區靠大橋頭邊,伊寧街一棟三樓老舊民宅,一進入室內就聞到,空氣中飄散著一股混雜著腐壞、發霉和尿騷的異味;牆壁斑駁、燈光昏暗,塌陷的天花板下,是木板隔成僅容一床的小房間;這處「蝸居」竟是27位老人的生活天地。
我關掉了閃光燈,以一種最安靜、不干擾的姿態進行採訪拍攝,也收起廣角鏡,避免誇張視野; 採用24-105焦段,努力克服狹小走道與房間的阻礙,試著誠實地捕捉這裡的空間感,主題與細節。
聚集在這蝸居裡的每個人,身後應該都有一段不為人道的窘迫人生,沉默大部分是他們的共同語言,因為臥病在床,或是行動不便而窩居在狹小的空間,隔絕在這繁華都會的邊緣。
即便可以行動自如的,也是目光呆滯,間隔不連貫的廊道或小屋裡,偶爾傳來幾聲咆嘯、爭吵,或因失智、病痛、噩夢引發的呻吟。聽不見的是潛藏在每個人內心深處無聲的嘆息。
蝸居內雖有廚房、浴室,但設備簡陋,廚房髒亂、浴室沒門、家具多是拾荒而來;好幾個房門口甚或貼著符咒,起因是幾年前有位久病的老人,還沒等到社工訪視安置,就在房裡上吊身亡。
當時農曆春節將至,這裡完全沒有過節氣氛,在冷冽冬天低溫中獨處的情境,著實令人感到心酸。
身為攝影記者,我誠心希望透過影像與報導,喚起政府、社會及家庭個人的重視與省思。
其實,這是整個台灣社會的警訊,問題也不是今天才發生,相信仍有許多角落不被看見或視而不見的老人長期照護、安養送終這急迫性的議題個案存在。
每個老者都曾經是經歷人生黃金歲月的年輕人,甚或也多少為國家社會或他們的家人作出貢獻。生活不堪,孤苦無依,貧病交迫的晚年,應該不是普世價值裡,人生該有的境遇。
遺憾的是近年來世道經濟蕭條、少子化、高齡化的社會型態,讓我們不可避免地必須面對這人類歷史上,財富最集中在老人身上,老人景況卻也最淒涼的年代。(圖、文/林俊良)
●追蹤攝影中心粉絲專頁:udn 攝記現場

屋內能容下個人簡單家具和助行輔具的,在此已算是「升等」的高級雅房。記者林俊良/攝影

分享

聚集在這蝸居裡的每個人,身後應該都有一段不為人道的窘迫人生,沉默大部分是他們的共同語言。記者林俊良/攝影

分享

此處最「年輕」老人,目前年齡57歲。是個仍注重外觀打扮的女士。記者林俊良/攝影

分享

老人們對現在的生活幾乎別無所求,只希望有地方住,有飯可以吃,安心地度過晚年。看在當地里長、社福團體及關心的附近居民眼裡,如此破舊的地方,都不免擔心,這樣的日子怎麼熬到善終。記者林俊良/攝影

分享

牆壁斑駁、燈光昏暗,塌陷的天花板下,是木板隔成僅容一床的小房間。記者林俊良/攝影

分享

樓梯窄小,僅容一人行。記者林俊良/攝影

分享

蝸居內雖有廚房、浴室,但設備簡陋,廚房髒亂、浴室沒門、家具多是拾荒而來;好幾個房門口甚或貼著符咒,起因是幾年前有位久病的老人,還沒等到社工訪視安置,就在房裡上吊身亡。記者林俊良/攝影

分享

洗衣、曬衣都得擠在這個空間裡,一旁還放著輔具。記者林俊良/攝影

分享

住在此處的長輩,大部份不想跟人說話,或是輕微失智,不願與外界接觸。記者林俊良/攝影

分享

這裡的老人其實有少部分仍有家屬子女,但也多為經濟弱勢,幸運的不定期能來探視。記者林俊良/攝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