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6/12

屆齡退休的60世代 真的準備好面對自己了嗎?

2016-05-04 12:00

60世代(60~69歲)
找出自己的本心與真義,並加以實踐的年齡
六十世代(60~69歲)是人們與社會之間,連結方式大幅變動的時期。我們與社會的連結方法大致可分為三大類,也就是「藉由工作」、「所在地區」、「透過家人」等等這三種。
首先,發生在工作職場上的最大人生事件應該就是「屆齡退休」。當年紀到達退休標準後即離開職場的人現在正慢慢減少,但藉由延長僱用與再次就業等因素而繼續工作的人反而開始增加。不過,不論是前述的哪種情況,一般人在到達退休標準後,通常還是會被轉移到跟以往不同的職場。而面對工作環境改變所採取的各種對應措施,將會大大影響人生今後的幸福感。
至於「所在地區」的最大人生事件就是「在地初次參與(開始參加居住地區的活動)」。特別是對那些以往都將職場作為主要生活地點的人來說,能否確保所在地區的自我生活空間,以及是否能於所在地區尋得具有意義的事,都會是非常重要的問題。
而在家人方面的最大人生事件,莫過於父母的死亡了。因為照顧看護父母的緣故,死亡也成了緊密接觸的存在,但卻也會讓自己可以實際想像及描繪出人生的終點,並且深刻了解自己的生死觀。
透過上述種種的人生事件而徹底了解自己的本心與真義(人生的意義、重要的事情)究竟為何,並且加以實踐,就是豐富我們60年齡層與之後人生的最大重點。
人生事件--「屆齡退休」
失去社會性的身份認同,也失去了未來
一旦明確訂出期限,就會產生「即將結束」的想法。
不過,只要將其轉變為「仍有前路」,人也會隨之改變。

書名:《老後生活心事典》
作者:佐藤眞一
出版社:晨星
出版日期:2016年5月1日

分享
前些日子,我出席了一場舊友的屆齡退休慶祝會。老實說,當時的我心裡一直煩惱著,「到底該不該說些賀詞?我又應該保持哪種表情?」只是到達現場之後的我,卻反而大為吃驚。因為三、四個月前見面時,意志消沉且嘴裡不斷叨唸著「已經九局下兩出局,根本沒希望」的友人,竟然臉上堆滿笑容、並滔滔述說著夢想。
他是一位教授老年醫學的大學講師,主要針對長壽人士進行長時間且持續性的研究。
不過,他擔任部長一職的大學附屬醫院老年內科,卻因為他的退休而被院方決定與其他診療科別合併。也就是說,他不但無法再持續進行自己的研究,連承接研究成果的部門也被裁撤了。這真是一大打擊啊!因為我自己也是研究者,所以非常了解那種心情。耗費心血完成的研究,卻無法傳承下去而結束,簡直就像是自己的大半輩子給毀了一樣。
因為院方設下了年度結束後即予以裁撤的期限,所以他也灰心絕望地認為,「已經沒辦法了,這個研究真的無法完成了。」但現在卻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甚至開始述說起各種夢想,原因就在於大學方面以「無法撥付預算」的條件創設新的研究中心,所以他想要持續研究下去的目標獲得了實現。
因為這個所謂的研究中心並沒有任何預算,所以地點也只是大學中的一個小房間,而且還是沒有報酬的無給職。不過,這些都不是問題。對於被設下期限的人來說,原本「這裡就要結束」的想法,會讓人感覺與未來失去連結。但情況若變成是「仍有前路」的話,結果可就大不相同了,因為出現在眼前的就會是一個全新的世界。
另外,雖然大學裡有許多教授與講師,但他得到的可是「特別聘任教授」這種只給極少數人的職稱,所以也因此得到了身邊人們的稱許讚揚,而且接下來的研究調查也會變得更加容易。
因為如果是「前講師」這個職稱的話,說不定連「請讓我抽些血液來進行研究」的要求都會因為難以信任而被拒絕,但「特別聘任教授」的頭銜可就沒有問題了。
也就是說,原本一度被視為無用之物的研究,不但得到了校方的認可,而且自己還獲頒更棒的頭銜,甚至還能藉此完成研究或是傳承給下一個世代,就好像已經失去的「未來展望」再次回到身邊。所謂的「未來展望」,就如同字面上顯示的,就是有關於自己未來的展望,在人生往後的道路上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如果人對於自己的未來沒有任何期待與展望,就會喪失活下去的動力。
那麼,當我們面對「屆齡退休」而必須與以往的職場生涯失去連結時,又該怎麼做才能獲得未來的展望呢?
簡單說來,就是「懷抱夢想」。能否在退休之後找到想要完成的目標,或是魅力十足、充滿吸引力的事物,對於我們的未來展望是有著深切的影響。那麼,我們又該如何才能找到夢想,或是充滿魅力的目標呢?大家不妨試著想想看,「有什麼事情是你失去金錢也想要做的?」
我的朋友在擔任講師時,雖然是領取薪資來進行研究,但退休後就算沒有報酬,仍希望將研究工作持續下去。對他而言,研究是花費所有人生追求的重要夢想,也是人生的本心與真義。不過,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即使沒有報酬也希望繼續進行相同工作」的想法應該是不會出現的吧!在我的朋友中,也有公司提出延長僱用至六十五歲,但卻不願「做跟目前一樣的工作、卻只有一半薪水」的例子,所以友人在六十歲的時候便退休了。

分享
你呢?覺得如何?能接受即使沒有薪水,也願意從事現職時期的工作嗎?如果沒有這種想法,那這個工作應該不是你的夢想,也不是你人生的本心與真義吧!就算因為延長僱用而繼續進行相同的工作,只要在這段時間內沒有找到什麼其它的夢想,就不會成為你人生的未來展望。不過,如果你曾有過「在工作之中,只有這個是沒有薪水也想繼續下去」的念頭,或許這就是找到你人生本心與真義的途徑。
就如同薪資一樣,得自外部的報酬在心理學中被稱之為「外在酬賞」(extrinsic rewards)。相對於此種情況,感到開心、滿足,或是具備成就感……等等各種來自內在的報酬,則被稱為「內在酬賞」(intrinsic rewards)。另外,因為外在酬賞而想進行某事就稱為「外在動機」(extrinsic motivation);而因為內在酬賞而想進行某事的情況則稱為「內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
「沒有薪水也想繼續進行研究」,其實就是「自己感到開心所以持續研究」,也就是因為自己的內在動機。「薪水只剩一半、所以辭掉工作」的情況,則是「能夠獲得金錢報酬所以工作,一旦沒有報酬就不要做了」,所以是來自於外部的外在動機。不過,內外動機還是會彼此互相影響的。
舉例來說,當你看到鄰居腳部骨折而有所不便時,因為純粹熱心便決定幫忙開車載他到醫院。「太感謝你了,真的幫了我很大的忙。」如果鄰居像這樣真心誠意地表達感謝之意,你就會感到很高興、很開心,覺得自己「做了一件很好的事情」,事後應該也會覺得非常滿足。
可是,如果鄰居說:「給你五百塊日圓當作工資」,又會怎麼樣呢?你大概會非常生氣,覺得自己「不會為了那麼一點小錢幫這種忙!」或是心想,「如果是五百日圓,就應該要快去快回,怎有可能還等到診療結束啊!」當初的熱心可能也會隨之消失,會出現的大概就是這些反應吧!
因為內在動機而開始進行的工作如果獲得外部報酬,也會使得內在動機隨之下降。我們這裡再舉另外一個例子。
有些人都懷抱著退休後開始務農的夢想。期盼著如果從滿載乘客的搖晃電車通勤生涯中解放出來時,就要享受鄉村生活開始從事農業。盤算著即使剛開始的時候很辛苦,但只要習慣之後就可以販售農作物,多多少少都能賺點錢,應該就足夠生活了吧!不過,以農事作為職業,和以興趣享受農作,可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情啊!
如果把從事農業當作職業,就必須思考到要盡可能地減少作業量,並且得到較高的售價。總而言之,就是效率第一。相較於上述情況,如果是因為興趣而從事農作,目的則是享受培育作物的過程,所以減少作業量並沒有任何意義,也不用考慮效率,而是要仔細用心地栽植作物。收成的作物也不會拿去販賣,只要家人食用之後異口同聲讚美:「好好吃喔!」或是送給友人後得到一聲:「謝謝」,內心就會充滿喜悅了。
一旦想要回收那些花掉的費用,就會因為「耗費那麼多時間竟然賣不到什麼好價格」而感到不滿,或是「被告知作物外型不美觀就沒辦法出售」而大為失望喪氣,從事農作也就變得不好玩了。這是因為尋求的報酬,一旦成為金錢這種外在酬賞,滿足感與喜悅等內在酬賞就會慢慢降低。
也就是說,構築退職後夢想時,最好是抱持著「順利的話可以賺點錢」的想法,並以享受夢想時刻為目的,而不是尋求金錢這類的成果。仔細思考從事夢想的時刻是否開心、是否充實才是重要的。做什麼事情會很喜悅、或是能夠得到充實的感覺,其實是因人而異的,所以我也無法直接斷定說,「這個一定會很棒!」有些人喜歡從事農業,有些人覺得畫畫、欣賞音樂這些事情可以帶來充實感,也有些人適合做公益活動,當然也有人會覺得,「還是繼續工作才是最棒的!」但不管是哪一種,只要你自己能將「沒有金錢報酬也想做的事情」、「即使花費金錢也想繼續的工作」的思考,轉變為退休之後的夢想及人生的本心與真義,人生的未來展望就會由此而生。
●本文摘自晨星出版《老後生活心事典》
作者簡介:佐藤眞一
西元1956年出生於日本東京。大阪大學研究所人類科學研究科臨床生死學、老年行為科學研究領域教授、博士(醫學)。在結束早稻田大學研究所文學研究科主修心理學的博士後期課程後,經歷東京都老人綜合研究所研究員、德意志聯邦共和國馬克斯普朗克學會人口學研究所高級客座研究員、明治學院大學心理學部教授等職務後就任目前工作。主要著作有《充滿謎題的老人:老人行動學的解釋說明》(光文社新書)、《失智症中的無法理解行動有其原因》(SoftBank新書),合著方面有《年老之心:年齡漸長與成熟的發展心理學》(有斐閣)、《年老與心靈的照護──老年行動學入門》(Menrva書房)、《老齡化心理學:與年老相關的理解與支持》(北大路書房)等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