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29

高齡海嘯帶來失智潮 2050年中國患者增3倍

作者:黃維德編譯 

失智症大致上算是種富有世界的疾病,因為壽命延長之時,失智症也會變得愈來愈常見。
中國在這方面正急起直追,平均壽命從1960年的45歲增至目前的77歲,人口亦快速老化,目前有1/6的人口超過60歲,到了2025年,比例將升至1/4。
中國已有約900萬人患有某種形式的失智症,為人口相當、但組成較年輕的印度的4倍。中國的失智症患者中,近2/3為阿茲海默症患者;自1990年至今,中國的阿茲海默症患者已增為3倍,預計到了2050年,患者人數更會增加3倍,成為現在的4倍。
然而,面對如此危機,中國政府的準備卻嚴重不足,相關醫療服務亦極為缺乏。許多中國民眾認為失智症並非疾病,而是年老的自然現象;有的人認為那是心理疾病,而非腦部疾病。
失智症帶有心理疾病的汙名,讓患者和家屬不願尋求協助,但主動管理有時可以減緩失智症的進程。就算是在療養院,照護亦十分不足;部分失智症患者進了精神病院,但精神病院無法有效照顧它們;合格的照護人員亦嚴重短缺。
在西方,大多數失智症患者會在末期階段進入照護之家,但在中國,大多數家庭得從頭到尾承受這個重擔。
中國政府在社會照護上的投資不足,認定成年的兒女會承擔此責任;這並非長久之計,中國的生育率自1970年代便不斷下滑,再加上一胎化政策,工作年齡人口與65歲以上的人口的比例,目前為10:1,但2050年將降至2.5:1。此外,中國政府並未及早認清問題的嚴重程度,雖有資助失智症研究,但資金是用在尋找解藥,而非尋找緩和病人痛苦之道。

不管是在哪個國家,對家庭和政府來說,照護的成本都有可能十分高昂;而在中國,親屬逐漸無法負擔照護責任之際,政府的支出亦將大幅增加。
根據研究,由於大部分民眾並不了解失智症,超過90%的案例並未被發現;政府認清現況並出手協助,必定能對患者有所助益。(黃維德編譯)
©The Economist Newspaper Limited 2016
經濟學人原文
(本文僅反映專家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