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29 01:23 經濟日報 經濟日報社論
長期照顧服務法在今年5月通過後,長照制度終於踏出成功的第一步;接下來,若能解決「錢從哪裡來」的問題,才算大功告成。因此,政府規劃用保費支應,也擬具「長期照顧保險法」草案,未料民進黨副總統候選人陳建仁日前表示將採稅收制推動,使得長照的推展又橫生枝節。
照民進黨的說法,稅收制「較能達成所得再分配的原則,減少民眾負擔」,好像完美無瑕;長照保險則是「附加在全民健保收費是變相加稅,增加人民負擔,等於拿下一代的錢來花,有違世代正義」,把長照保險說得完全一文不值,這會不會又是一種政治語言?值得好好釐清辨正。
首先,長照制度屬於「新」的政事和新的支出,基於羊毛出在羊身上的道理,當然必須找尋「新」「增」的財源才是正辦。長照用稅收制,講白了就是「非加稅不可」,要不是開徵新的稅目,就是既有的稅制提高稅率或擴大稅基,結果當然是增加民眾負擔。用減少民眾租稅負擔的方式來增加長照服務,這不是天方夜譚嗎?
若敢誇稱「不增加民眾負擔」,則只能在既有的稅收中「移緩濟急」才有可能。前提條件就是政府已有巨額的累計剩餘,或是有刪減其他政務支出的空間。問題是,政府連年赤字,債台高築,財政困窘已是經年累月的問題,上次出現過財政剩餘已是民國87年度的事了,生吃都不夠,哪來曬乾?至於排擠其他政務支出,民進黨有責任說清楚,講明白,到底要找哪些部會或政事別支出開刀。如果都做不到,那就是擺明要讓未來的財政進一步惡化下去,這是很不負責任的作為。
而如果稅收制可行,政府只需指定特定的稅收一定金額用於支應長照制度,甚至不必立法或修法,那就該反問民進黨為何曾執政過八年卻沒有做?再說,稅收制的最大缺點,就像政府在炒「大鍋飯」,權利、義務之間無對應關係,甚至未繳稅、逃漏稅者或從事地下經濟者都可以「搭便車」享受長照制度,毫無公平可言。而且稅收制沒有財務「自給自足」的精神,且「看天吃飯」(視政府財政狀況而定),每年都要跟其他政務或單位競爭有限的預算;如此地「無恆產,則無恆心」,長照制度如何永續發展?
至於「世代不正義」問題,說穿了只是個假議題。眾所周知,生病是種風險,健保永遠都是健康的補貼生病的,總不能說健保對健康的人不公平。一樣的道理,失能失智也是一種風險,且會隨著人口老化而愈趨嚴重,長照保險由下一代繳納保費給上一代使用,受惠者可能是自己家族的上一代立即享受福報,也可能自己將來老了享受新的下一代的保費的照顧,怎說不公平?
更何況,世代不正義也是稅收制無法解決的問題。因為長照制度涉及的是「長期」概念,用稅收支應本是以短支長的杯水車薪,最後只會造成財政惡化而失能,還是由後代子孫來收拾殘局,怎麼符合世代正義?
最後,民進黨所指定的遺產稅及贈與稅,表面上對所得分配有正面效果,其實是本末倒置。因為長照保險參照健保保費,涵蓋各類所得,也有紓困機制,在所得分配方面並不亞於稅收制。事實上,遺贈稅是機會稅本來稅收就不穩定,99年至103年平均年收僅約120億元,對於長照制度龐大的需求簡直是杯水車薪,根本不足以實現「確保品質,發展普及、多元及可負擔之服務,保障接受照顧者之尊嚴及權益」的目標。更不用說,遺贈稅是中央和地方的共分稅,若專供長照使用,必然衍生中央和地方搶錢的爭議。
總之,長照保險制就算有不完美之處,但還是完勝稅收制!朝野政黨盡快朝此方向建立共識,立委就趕緊審議長照保險法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