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3

拒當「下流老人」中年是關鍵

拒當「下流老人」中年是關鍵
  • 文章出處:康健雜誌205期
  •  
  • 2015.11.01
  •  
  • 作者 : 林慧淳、陳俊辰
  •  
  • 圖片來源 : 陳德信
老後貧窮,席捲全球。
每一個中產階級都可能是未來的「下流老人」。

老本不夠、收入不足、生病也沒人照顧,日本「下流老人」現象,就在你身邊上演。台灣有超過107萬老人是新貧預備軍,且每4人就有1人覺得錢不夠用。

應是社會最後一道防線的年金改革,卻遲遲只聞樓梯響,2027年勞保恐提早破產,預料900萬人將受波及。疾病是「下流老人」的入口,一病倒後續的照護費用就成黑洞。

不婚、喪偶、老後離婚潮來襲,台灣五成三女性、二成三男性老後孤身一人、無人照料。避免日後落入「下流老人」行列,中年是關鍵,存夠3種老本,下一個10年,拒絕「老歹命」。

我年輕時在建築業「喊水會結凍」 

69歲的王源和(化名)低著頭,在街頭專心揮動手上的掃帚,腰桿雖挺直,削瘦身材在寒風中卻略顯單薄。
等他收拾好手邊垃圾,已經是1小時後的事了。他拍拍袖口灰塵,坐下悠悠說起自己的過往。
1980年代中期,北海岸貢寮、龍洞、基隆等地開始鋪設長距離混凝土自來水管,他是包商之一,指揮大批工人和學徒,順著山坡精算置管角度、鑿通岩石地面,再難的路段都能一一克服。
當時,正值台灣建築業欣欣榮景,他憑著一身技術,承包工程遍及全台,賺進一桶桶金,那時他在業界的影響力可說是「喊水會結凍」,意氣風發。
但好景不常,時運消磨如陰影追襲,水泥管逐漸被金屬管取代,加上砍價搶標惡性競爭,王源和雖倔強不願低頭,仍是逐漸空了荷包、瘦了身子。
生意慘賠收場,他輾轉落腳台中,租地種菜,自忖農家出身,料想自耕營生應該不成問題,卻因自信太滿,為求快速收益,一個人拚快、拚種大面積,不幸接連碰上颱風肆虐,損失慘重,後來更因農藥慢性中毒,身體檢查時發現肺部陰影,只得放棄務農,回到老家桃園,四處租屋游移。

他嘆了口氣說,財富來得快、去得也快,沒幾年的時間,從大老闆到潦倒街頭,妻兒也斷了聯絡。最苦的時候買兩個10元包子就熬過中餐,晚飯頂多吃碗滷肉飯果腹,連最便宜的自助餐也是奢侈。
現在他孑然一身,接受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協助,自食其力,在台北萬華區清理巷道,連颱風來了也只休息半天,風雨一小就主動上工,一天500元工資,勉強足夠溫飽。
而目前住處是一位92歲老阿嬤租下房子再分租給他,雖然狹小,但有了免於餐風露宿的棲身之所,他已心中感激。

娓娓說起過去,聽得出王源和的惆悵;然而面對未來,生性硬頸的他說得豁達:「日子還是要過,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吧!」

日本「下流老人」現象,就在你身邊上演,每一個中產階級都可能是未來的「下流老人」。
日本學者藤田孝典在2015年6月底出版《下流老人 一億総老後崩壞の衝擊》(下流老人:總計一億人老後崩壞的衝擊),書名怵目驚心,探討的就是老後貧窮引發的各種社會問題,一本薄薄的小書掀起日本社會熱議,2個月內狂銷超過10萬冊,也引起台灣關注。
日文的「流」有階層的意思,藤田孝典描述的是,大批在退休前擁有中產階級生活的長者,原以為能舒適度過下半生,卻在老年因收入驟減、儲蓄不夠、沒有可依靠的對象而向下流動,遭遇貧窮和孤獨襲擊。作者估計,這樣的老人在日本已超過600萬人,數字還在快速增加。

驚人的是,人人都可能是下流老人預備軍,藤田孝典將日本接下來很可能陷於貧困生活的高齡者分為4類:
1‧因生病或發生意外,需花費高額醫療費。
2‧無法住進高齡者看護設施。
3‧孩子因低薪或失業,回家當啃老族。
4‧熟年離婚。

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林萬億分析,日本活生生上演的實況顯示因為配偶死亡、離婚、子女分家、投資不當,甚至未受年金系統覆蓋或年金給付額度太低,都可能使本來不窮的人向下層跌落。而中高齡人的勞動參與率低、失業率高,薪資下滑,加上不穩定工作(如臨時工或時薪制工作)的比例升高,種種原因促使新貧老人湧現。而且「台灣的問題更大!」林萬億語出驚人。
他解釋,台灣的中高齡失業率數字表面上低於年輕人,但實際上是因為許多中高齡者(尤其是女性)沒有就業意願或必要,因此未計入失業人口。從勞動參與率來看,台灣2014年平均勞參率58.5%,65歲以上卻驟落到8.7%。若單看女性,在30歲前達到八成八的最高峰,緊跟著一路急速下跌至55歲後的四成、65歲後的4.6%。

林萬億指出,這一群早早退出就業市場的人,累積的工作年資本來就短,退休後能領回的勞保和勞退金自然就少,也有一部分人因本身沒有長期穩定的全職工作,未加入勞保,最後只能領取相對微薄的國民年金,勉強度日。他坦言,台灣目前的年金系統比起日本和德國等歐洲國家更脆弱,陷入老後貧窮的機會相對升高。

日本雖正熱烈討論下流老人現象,但事實上日方政府早在1961年就已將全民納入年金體制,期間歷經8次修法或制度變革,其中1985年及2012年兩次將厚生年金(類似台灣的勞保)和國民年金整合,使金錢能互相融通,確保國民都能獲得支應;另外也增稅、調整保費和給付額,拉近行業間不均,這些措施都是為了強化收支平衡,使制度能永續存在。

反觀台灣,遲至2008年國民年金才正式上路,而勞保、公保等體系的破產陰影到現在仍無法化解,國人的恐慌,其來有自。

台灣改革太慢,老貧族成形 

從實際數字來看,感受更深。
台灣高達44.4%老人是新貧預備軍。行政院主計總處「2014年家庭收支調查報告」顯示,台灣65歲以上長者,平均每人全年可支配所得是39.9萬元,若將我國所得收入者的所得由低至高分為5等分位,全體老人的平均所得大約落在第2到第3分位之間,但其中有高達44.4%老人的全年可支配所得落在最低分位,平均只有18.6萬元,老年貧窮化的情況非常明顯。
衛生福利部2013年公布的「老人狀況調查報告」也顯示,一般老人平均每月可使用生活費為12875元,但超過六成老貧族每月生活費不到8000元,三成不到5000元。

更可悲的是,其中雖然近九成老貧族的實際所得低於中低收入戶標準,卻有超過半數因身分認定,例如兒女有房產等因素,無法獲得社福補助,甚至有近兩成老貧族還得扛起其他家人的生計。

然而,就算還不到中低收入戶的困窘境地,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林依瑩也發現,現在80、90歲的老一輩人,以及戰後嬰兒潮的初老長者中,存在一群中產階級以下到貧窮線之間的「近貧族」,他們活得愈久、愈接近貧窮,尤其隨著年歲漸長而工作機會日少,生活入不敷出、收支失衡,心裡有很大的不安全感。

文化大學社會福利學系副教授洪明皇比較台灣和國外狀況,發現相對於芬蘭等歐洲國家一代代人的收入如爬梯般愈來愈高,台灣卻剛好相反,不論是嬰兒潮世代(此處定義為1946~1959年出生,對年金依賴程度不等)或最老世代(1945年前出生,幾乎都已退休,生活全靠各種年金),實質總收入都在下降。「而且一代不如一代,」他語氣凝重。

日本「下流老人」、德國「祖母貧窮」? 

不過老後貧窮並非台灣、日本獨有。

德國勞動與社會部政務次長柯樂眉(Anette Kramme)10月下旬訪台時,在衛福部會議上特別提出德國遭遇老人集體變窮的問題,《德國之聲》等媒體也報導,因生活費太高,自認退休金不足支應的德國老人已爆起一陣移民潮,2010年紀錄片《奶奶想去泰國(Grandma wants to go to Thailand)》就點出了這現象。

林萬億也指出,歐洲甚至有個專門名詞「祖母貧窮」,就是凸顯女性因長年在家裡忙碌,未出外工作,老後無法獲得勞工保險的保障,比男性更容易跌入貧困。「老後貧窮已是全球性的問題,」他表示。
台灣的難處在老化速度太快,個人與社會都因應不及。

台灣高齡化速度幾乎是全球之冠,2014年底時65歲以上長者約281萬人,佔總人口12%,國家發展委員會的人口推計報告預估,2016年全台老年人口將超越幼年,到2018年台灣將進入「高齡社會」狀態(14%人口在65歲以上);到2025年左右,老年人口比率更會超過20%,成為「超高齡社會」。

在少子化和高齡化夾擊之下,到了2025年,平均2位老人才有1名幼兒,扶老比的板塊終將壓倒扶幼比,每位老人只剩3.5個年輕人供養。

林萬億先前到日本參訪時,觀察到日方先前推動「銀髮就業」,協助退休老人取得部分工時或社區內工作機會,獲取薪水以減輕經濟壓力,而台灣現在則只有少數的銀髮就業方案。他估計,未來超過半數的老人得靠勞保、勞退、津貼等收入,卻又有一群人缺乏這些選項,生活主要依賴子女或配偶。

但少子化風暴導致10年後6~21歲學齡人口銳減近94萬、22~34歲青年人口也將減少61萬人,以及65歲後高達約四成的無偶比率(含未婚、離婚及喪偶),水位年年上漲,已不大可能指望「養兒防老」。

退休後沒工作收入,又無法依賴兒女奉養,多位專家異口同聲:統括勞退、勞保、老人年金及各種津貼的年金體系是否能兼顧公平性、又能按月付得出適額的錢,將是戰勝老後貧窮的關鍵。

人人有年金所以不用怕?台灣的真實樣貌 

但是,台灣的年金系統覆蓋率雖將近百分百(因「至少」有國民年金),額度卻很低,例如老年基本保證年金每月只有3500元,不足以保障經濟安全。

2013年衛福部「老人狀況調查」也指出,65歲以上老人最主要經濟來源為子孫奉養或政府救助或津貼,而非自己投資、商業保險或工作的收入,且4個老人就有1人覺得日常生活費不夠用。
台灣的退休後社會保障制度正面臨嚴苛考驗,年金改革已然迫在眉睫。洪明皇指出,現在學界雖有幾派不同的改革看法,不過大致都同意必須逐步將不同職業別間的基礎年金調整到相近。

現在一般民眾、勞工和軍公教人員三者間的退休保障有明顯的落差,各項年金方案都面臨永續經營的挑戰,且因為台灣老化速度快,接下來台灣年金體系的涵蓋人數和支出金額還會快速增加。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助理教授傅從喜指出,透過年金改革拉近一般民眾、勞工和軍公教人員三者老年基本經濟安全保障的差距,一則可確保社會保險制度能永續;二也是促成社會公平,消除社會上強烈的互不信任和相對剝奪感。

社會孤立,落入下流老人機會更增 

下流老人困境不僅關係到個人,更是社會問題。藤田孝典斷言,若置之不理,將因為經濟問題而造成親子間世代崩解,高齡者也會喪失尊嚴,並且因過度擔心老後生活而抑制個人消費,進而加速少子化現象的惡性循環。

長期研究老人人際關係的台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教授林如萍指出,許多老人因為經濟逐步變差(經濟孤立)、社會角色和社會參與也被剝奪(人際孤立),而「被社會排除」,落入下流老人。她認為,兩者也會互相牽引,如果生活無虞,自然也比較會參加活動,和社會還保有連結;但若連過日子都有問題,心裡既沒餘裕、口袋又無閒錢,生活圈子當然跟著緊縮。

這也正是日本稱為「無緣社會」的現象。「無緣」指的是冷漠社會裡,退休後不便和職場同事聯絡、長期投入工作因此私下也沒空交朋友、與家庭關係疏離甚至隔絕。日本生命保險基礎研究所估計,每年有超過1萬5千名老人在無人照料下孤獨死去,死後4天以上才被發現。

反觀台灣,近10年來離婚人數快速增加,加上少子化的雙重夾擊下,2014年全台單獨生活戶達245萬戶,65歲以上單身人口更破百萬。根據先前行政院經建會人口資料推估,到了2025年,每5戶就有1戶住著獨居老人,如何避免悲劇發生,是一大考驗。
不願老後「下流」,把握3大重點 

不想老後落入下流之列,老來好命的3大關鍵是身體健康、財務自主,還有好朋友和好親人。

老後最怕病來磨,突來的重病是拖垮老後生活的重擔。以癌症為例,衛福部曾推估台灣人一生中,女性有五分之一機會罹癌,男性更高,達四分之一。罹癌後最大的開銷將來自健保未給付的藥、新式檢查和療法,若再加上買營養補充品、請人照護等其他支出,1個月可能要花10多萬甚至30~40萬元,都會迅速吃掉老本。

其他慢性病也會啃蝕財務,2013年衛福部「老年狀況調查」指出,分別有八成四女性和七成八男性自訴有慢性病,其中以心臟疾病、糖尿病、骨質疏鬆、關節炎、高血壓等比例最高,而這些病痛都是年輕時就可以有自覺地降低風險的疾病,因此培養均衡飲食、定時運動、作息正常的健康生活習慣極為重要。

延後退休,老人更健康 

而財務自主除了事先的儲蓄、退休後領取年金,想辦法增加工作收入也是一個解方。

現在新一代長者愈來愈能接受延後退休的概念。成功大學老年學研究所教授劉立凡指出,端出誘因鼓勵延後退休有兩個好處,第一是縮短所得中斷時間,可以有收入協助生活,現在退休後還有20甚至30年生命,這麼長一段時間如果都靠國家來養老,整個社會負擔太大。

第二個理由是,從社會參與或活化個人的角度來看,工作也代表透過工作參與社會,獲得自尊、自信,繼續和社會連結。針對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國家的研究顯示,如果該國有延長就業政策,老人的平均餘命和健康都會比較好。

「老人不退,年輕人沒舞台」的迷思也該被打破。劉立凡指出,延後退休和減少年輕人工作機會不必然衝突,因為老年人和年輕人能做的事情不一樣,專長範疇也不同,只在小部分和年輕人特質重疊的工作上會發生角力。「愈來愈多新證據指出,兩者可以並存。透過『職務再設計』,可讓老人和年輕人都擁有工作而不衝突。」
她進一步解釋,職務再設計的方式從簡單到精緻皆有,最簡單的就是由全職(full-time)變成兼職(part-time),例如一天8小時減為6小時,因為老人家隨年齡增長會逐漸無法做耗體力的工作。但目前的職場絕大多數設計成一個職位就讓一個專人負責,如同一個蘿蔔一個坑,職務再設計就是重新思考完成某項工作所需的能力,把適合老人做的任務抽離出來重新包裝。

例如很多老人退休之前,公司是要用高薪聘用的,可在他退休後將此職位拆解開來,讓老人用part-time來上班,如此一來1人就可以同時提供數個公司需求,每個組織相對負擔的薪資也減少,創造多贏局面。

台灣對老人人力的再利用還是一直往志工方向想,但志工是低階、不要求專業能力的,所以浪費了很多銀髮人力;而傳統企業大多以營利為目的,較不會去想利用銀髮人力,但企業可以反向思考,說不定經由再設計,人力成本反而更少。

兩代都獨立,建立新時代的家庭互動倫理 

許多人擔心,現今日本的下流老人困境,是否就是明天的台灣?

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楊培珊指出,政府改善大環境當然刻不容緩,但台灣珍貴而獨特的家庭制度也是扭轉無緣社會的一絲曙光。

她指出,日本的崩壞是來自於家庭支持崩壞,而台灣社會的老化則是「在家庭中老化」的現象,儘管家庭平均人口數減少,但長輩還是有六到七成和子女同住,「我去香港演講時,他們對於台灣調查報告呈現很大比例的家庭共居,都覺得不可思議,」她說。

因此楊培珊認為,強化家庭功能,首先仍要「鼓勵生育」,除此之外,也要建立新的家人互動倫理和原則。

「改變長者的認知很重要,」她舉例,不期待同住家人晨昏定省,撇除這些枝微末節的規矩,大家更能相處自在。

台灣師範大學人發系教授林如萍總結多年研究子女和父母間關係的豐富經驗,她直白地說,長輩和晚輩快樂相處的關鍵字是「獨立」,不是單一方,而是雙方都要獨立自主。
她指出,老一輩的父母花了極長時間照顧家庭,心裡有一個理所當然的期待:我老後你應該要奉養我,我值得這樣被對待。「我一直勸老人家要學著做一個可愛的老人。心理學告訴我們,人會喜歡那些喜歡我的人,要學著做一個『可』以被『愛』的老人。」兒子下班回來已經累垮,卻一回家就開始叨念他;孫子回家,一碰面就念「你上星期沒回來」,兒孫當然都會躲著老人。雙方都要獨立的新觀念,看似和傳統孝道觀點不合,卻是新世代老後生活的妙藥。

銀浪席捲而來,政府、個人都無法置身事外,需有更強而有力的措施,才能保障老人經濟安全、強化世代間互動,免於步上日本後塵。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