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1-26 03:31 聯合報 記者黃安琪/台北報導
台灣失能老人誰照顧? 圖/聯合報提供
長照需求日增,但國內服務量不足。為培植國內長照服務人力,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認為,應訂立外籍看護工廿年退場計畫,降低失能老人對外籍看護工的依賴,才能提升社區居家服務使用率。
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理事長陳正芬昨天指出,目前全台逾六十五歲失能老人約四十八萬七千人,目前無論長照經費、專業人力、長照機構床位數,及社區與居家服務量皆不足。去年四十五億元長照經費分配,平均每位失能老人每月只有八○二元,一位照顧服務員得服務十七位失能老人,現有社區與居家服務量只能滿足八分之一需求。
行政院月初核定「長期照顧服務量能提升計畫」,以三年三百億元延續長照服務、發展相關機制。但家總秘書長陳景寧認為,計算至一○七年,每位失能老人每月平均分配到兩千元,但聘雇一位外籍看護工至少二萬二千元起跳,許多家庭仍感經濟負擔大,甚至得放棄工作照顧家人。
黃姐十二年來不間斷照顧中風癱瘓的丈夫與失智父母,不得不提早退休,家裡牆上掛著滿江紅月曆,上面註記每月預定復康巴士的日期,必須搶在四十五天前訂車,才能帶丈夫就醫,但經常還是因為額滿撲空,不少和她一樣照顧家人的朋友,申請居家服務員要等一個多月。
陳正芬表示,以一位照顧服務員來說,理想標準是服務二百位失能老人,但現況的服務人數高達六百位;加上長照機構床位數減少,看似資源豐沛的台北市,平均二點二位老人搶一床位,使得國人大量依賴外籍看護工。
培植國內長照服務人力,陳正芬認為,應訂立外籍看護工廿年退場計畫,家總也呼籲政府建立長照表現評鑑指標,邀請照顧者代表出席,依都會、偏鄉地區訂定不同指標,並定期公布於中央縣市政府網站,供全民監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