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4

【台灣要幸福】照顧的第三道路:公共化


「忘了」你遺忘了我們的過去,不要緊。重要的是,此刻我們手牽手在一起。
《忘了,走一段無悔的失智照護旅程》褚士瑩深深刻劃著自己生命和親人生命的照護旅程,沈重的每一步,少了在天涯海角遊蹤的輕快,卻道出台灣每100人之中,就有4人的家族悲歌。「忘了」⋯⋯忘不了的痛苦,皆因親情的養育之恩,或因為相愛過的婚姻關係。
《忘了:走一段無悔的失智照護旅程》全臺灣每一百人之中,就有四人罹患失智症,你我都無法置身事外。曾親自照顧失智外婆多年,同時身為失智症遺傳基因的「潛在病患」,透過深刻的親身經驗與真情流露的筆調,娓娓刻劃出失智者與親人之間,一幕幕感人肺腑的人生交集。
仔細想想政府部門、執政黨和人民的關係,宛如親子的養育關係。人民年輕到老供養國家政府部門和政黨一生,到了老年這批被供養者並不感激,除了己身的福利緊緊咬住外,對老人的吝於設想周延的照顧,這樣對嗎?台灣照顧價值觀念的翻轉需要從「廢除殘補思維而興建普及照顧」吧?
「將普遍補貼式之福利政策,改為更集中協助弱勢。疊層架屋的社會福利也應逐漸改為以弱勢家庭為主要目標,整體提升其生活及改善其未來能力之家庭輔導政策。」這樣的想法乍看合理合情,卻是殘補思維,不足以張大照顧網絡預防不幸。其實,遠遠不及《英派革新》蔡英文的長期照顧政策來得務實。攸關人民幸福的「社區照顧計畫」~是托育、長照、就業「三合一的照顧政策」,以社區為單位,建立優質平價的老幼照顧體系,以滿足照顧需求促進在地就業。
「老了」一書中的麗蘭是有高齡父母親的兒女,這樣在台灣為數不少,本身年紀也進入老年。當他們為母親、為自己夫妻而選擇一起入住安養中心,的這樣中產家庭發現,不但經濟上吃力,由於親自體驗服務品質不滿意,而一改過去「支持老人住進機構可以減少社會成本」,這樣「自以為是」的先進觀念,不敢再大力鼓吹。每個人都會老,會是有怎麼樣的老年呢?兒女和自己都無法負擔的老年照顧,誰人能想?
照顧人力如何開發出來呢?依舊是觀念要翻轉。台灣要拼經濟,就是要拼這樣的「社會經濟」、「幸福經濟」、「社福經濟」。台灣人要翻轉就業一定要離家、離鄕的長期以來刻板印象,從國家決策到個人決定正視「有收入· 離家近」,照顧在地做公益~不分性別的在社區就業,成就「多元照顧共同體」,在社區就業中陪伴認識的人一起老,進而具體看見自己晚年。
[nop]台灣終於開始,真正要邁向幸福國家了!在此關鍵時刻,在於選對「以民為本」的國家領導人,落實真正「以民為主」的理想於政策和制度,近便、平價、優質的普及照顧政策落實前的台灣國家和人民,需要放下選舉口水,務實面對聚焦於要務是~該共同準備的:
究竟在那些觀念上,要翻轉突破?
社區的照顧空間上如何取得?
被照顧的需求統計是否確實?
服務人力的開發?服務品質怎樣提升?
服務內容如何契合在地需求?
服務成本和計價怎麼樣是人民負擔得起?
「在地參與式的民主機制」怎樣建立和籌組?
眾多照顧環節要細緻入微,怎麼樣務實至環環相扣,得以「具體」可行?
支援社區落實政策的中心,怎麼樣建置?[/nop]
[nop]有人說:我不懂,也不懂政治, 我只知道 安和樂利的社會最重要。這是台灣最嚴重的問題,「抽象」的「安和樂利」,很容易呼嚨過去。
正因為:不懂、不想懂、不參與~所以才會養出「笑駡由人無恥之徒」敢出來執政。
正因為:看表面文化,所以「政策活動化」、「政績水泥化」⋯⋯,預算才敢亂花,而有「蚊子舘」、跨年或XX節的煙火燒錢活動,不顧民生疾苦,照顧者和被照顧者一起尋死的案例,才會如此不絕如縷的發生,令人痛心。[/nop]
在韓國,韓國女性所組織的「幸福中心合作社」,學習日本「生活俱樂部連合會」方式,倡議以「創造替代性社會」為目標,在自己生活社區做起。和首爾市的公民組織積極聯結成為共同力量,推舉朴元淳為「首爾政治代理人」,成就了首爾市為「市長&公民共同治理」的韓國民主典範。政府和人民是攜手合作的「幸福共同體」,雖然市長執政了,以民間團體的自主毅力仍然自發性的發展。
在日本,1994年千葉縣的生活俱樂部生協有一個互助網路的事業計畫,主要是生協的社員到了一定年紀對老後生活的不安,因此在1995年6月在合作社內部成立「風之村建設籌備委員會」。在風之村建設準備委員會的參與社員大部分都是沒有經驗的,因此就成立一個「社會福祉制度的學習會」(讀書會),先了解日本政府對於老後服務及福利的規定,另外也積極的去參觀、見學約三十多個安養中心後,得到結論為「希望自己創造一個高齡後無法在家自行生活也很樂意去住的地方,夫婦或是家人也能夠搬進來這裡同住,另一個自己的家」,2000年2月建設完成。

在台灣,無論政府或民間,或雙方都正「各自為政」的發展,或政府構想民間團體執行,或仍舊「在空洞或抽象」中摸索的縣市政府和地方社團。在在需要盤點和深入研究「可行之道」,聯結探索瑞典百年的社會福利制度和經驗,這二十年婦運努力的轉化,一起融合出「台灣在地照顧模式」,而這樣需要的是積極對話和經驗𢑥整,拋開本位,為人民幸福而團結,也需如同日本、韓國姊妹會說的:做就是⋯⋯在做中學並且保持修正調整的彈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