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9/21

吃的真相/有機食品,進步還是倒退?

2014-09-23 15:16:26 聯合新聞網 聯合新聞網

【文、圖/摘自《吃的真相:科學家為你解開74個食物密碼》/雲無心博士著/野人文化出版】
在人們追逐「天然」的過程中,「非基因改造」、「綠色」、「生態」等概念方興未艾,「有機食品」又撲面而來。這個概念集這些前輩之大成,可以算是登峰造極了。
雖然有機食品目前在世界食品消耗中所占的比重還很小(百分之幾而已),但其增長速度委實驚人。已有幾十個國家制定實施了有機農業產品的生產標準,中國也沒有落後。另外還有幾十個國家正在制定中。可以說,有機食品來勢凶猛,日見燎原之勢。
「有機食品」是什麼
世界各國對於「有機食品」的定義大同小異。基本要求有:物種(糧食、蔬菜、水果、牲畜、水產、蜜蜂等)未經基因改造;生產過程不得使用傳統農藥、化肥、人類糞便、生長調節素、飼料添加劑等非天然產物;產品的加工過程不能進行離子輻射處理,不得使用食品添加劑。
中國從二○○五年四月一日起實施的《有機產品》國家標準,詳細規定了有機產品生產、加工、標示和管理的各種要求。除上述的基本要求之外,還對於水質、空氣、生態環境做出了許多細緻要求。例如,生產基地要遠離城區、工礦、交通幹線、工業汙染源、生活垃圾場等。如果用一句話來總結有機農作物的生產,差不多就是把生產加工過程還原到現代文明之前,越原始越好。
對於有機肉類的規定,則更加「人性化」。例如不許讓牲畜提前斷奶,不能餵同科動物的製品;在生活環境上要保證自然光照、空氣流通、適當溫度濕度及戶外自由活動;尊重動物的食欲,不能強迫餵食(大概「填鴨」就是強迫餵食的例子);動物的健康要用「自然方式」來保障,只能使用國家標準許可的方法防治疾病,例如「中獸醫、針灸、植物源製劑、順勢療法等自然療法」;宰殺動物更是充滿「人文關懷」,例如「避免畜禽透過視覺、聽覺和嗅覺接觸正在屠宰或者已經死亡的動物」,要就近屠宰,行刑前坐車「一般不能超過八小時」,「屠宰時禁止在失去知覺前進行捆綁、懸吊和屠宰」等。
不難看出,有機產品的生產,關鍵在於對生產過程的控制,所以有機產品的生產、加工和銷售必須由政府機構來認證。
有機產品,真的有那麼好嗎?
非有機方式的傳統農業生產,不斷採用現代化學生物以及工程技術,目標是降低生產成本和提高產量。顯而易見,有機生產的成本要高於傳統生產。人們趨之若鶩的心態,來自對現代科技的茫然和對環境汙染的恐懼。現代科技越發展,工業技術越廣泛,人們反倒越希望「返璞歸真」。那麼,有機產品,真的有想像的那麼好嗎?
人們覺得相對於慣行的農業產品,有機產品「更有營養、更美味、更安全」。為了證實或者否定這樣的假設,世界各國的研究機構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然而,比較有機和慣行生產的產品,設計可靠的實驗是非常困難的。因為有機生產有諸多限制,非有機生產只是「可以使用」,而並非「一定使用」,這就使得實驗很難有可靠、重複的對照。
「更有營養」其實是一個很模糊的概念。當人們面對一碗米飯、一個蘋果或者一塊肉時,如何評價它們的營養?人體需要很多不同的成分,而一種食物也含有不同的成分。比較有機和非有機產品的時候,是比較所有成分,還是其中某幾種成分?動植物的生長除了基因之外,確實跟生長條件密切相關。
也就是說,有機生長的產品和慣行生長的產品,確實很有可能在某些成分上有差別。問題在於,這種成分多了,那種成分必然減少,這樣的差別在不同農場生產的產品之間,無論是有機的還是慣行的,同樣存在,甚至十分顯著。迄今為止,因為有機生長方式導致的成分差異,科學界比較接受的只有一些綠葉蔬菜的含氮量和維生素C含量升高。像維生素C這樣的東西,人體的確需要,問題在於需要多少,而每天所有食物中能夠提供多少,這些東西又是不是決定蔬菜品質的主要因素或者重要因素。
如果某一種成分對於營養至關重要,傳統農業完全可以透過基因改造獲得更高的含量。各國科研機構發表了許多研究報告,但是沒有什麼可靠的資料支援有機產品「更有營養」的傳說。
「更美味」是一個主觀性很強的概念。例如蘋果或者梨,有人覺得含水量高的好吃,有人覺得含水量低的好吃。人們對於是否好吃的判斷,深受文化和心理的影響。當人們都以為有機食品更好的時候,就更容易覺得它們也更好吃。「更安全」的問題,主要是跟農藥殘留以及重金屬汙染有關。有機產品透過生產流程的控制來避免這些汙染,而慣行生產則是透過現代技術來保證這些汙染物含量低於對人體有害的量。
儘管有幾十個國家實施有機產品的國家標準,但是沒有哪個官方機構宣稱有機產品在營養、味道或者安全性方面優於慣行產品。美國農業部(USDA)甚至公開明確說明,該機構只對有機產品的生產標示進行管理,而不對有機產品的優劣發表任何評論。
理想與現實
儘管沒有發現有機產品有什麼優勢,但是畢竟也沒有發現危害。抱著「寧可信其有」的心理,許多人還是傾向有機產品。換句話說,人們對於有機產品的偏好,是出於一種沒有證據支持的「信念」,而不是基於確切存在的事實。當然,從社會心理來說,這也無可厚非。
看看有機產品的國家標準,其生產成本會大大高於慣行產品是顯而易見的。如果一種產品的包裝上打上了「有機產品」的標籤,而價格並不明顯高於慣行產品,那麼一定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了。有許多人相信「如果我們這樣,這樣,這樣……那麼有機農業的產量就可以達到傳統農業的水準」。這些說法也確實有一些零星的實驗和理論的支持。不過反對的聲音要多得多,其中最有名的是被稱為「綠色革命之父」的Norman Borlaug,他聲稱如果都進行有機農業生產,那麼地球最多只能養活40億人口。這就像在武俠小說裡,「如果」把武功練到郭靖的水準,不用兵器就能打過幾乎所有的人,但是郭靖肯定不會相信襄陽的守軍徒手上陣會具有同樣的戰鬥力。
另一方面,一個產品如果能印上「有機產品」的標籤,就可以賣出比同類非有機產品高得多的價錢。而消費者無法判斷一種產品是否真的是有機產品,只能冀望於商家的信譽。雖然有主管部門的監管,但是有機生產的關鍵是過程的管理,並沒有辦法進行產品的檢測。即使一個生產基地獲得了有機產品的認證,它也可以隨時違反標準進行一些「非有機」的操作,監管部門無法透過檢測產品來確定它是否違反了標準。可以說,無論「有機產品」這個理想是否合理,其標準的實現都是一件很難保障的事情。
我並不反對有機產品。畢竟追求「高品質」的生活是每個人的自由,花自己的錢買自己覺得值的東西是一種社會財富的再分配,對社會來說是有利的。
社會上的許多商品也往往因為「華而不實」的功能而賣到更高的價錢。有機產品既然能滿足「高品質」的生活需求,利潤自然就會高一些,對於提高農民收入是有好處的。不過,耕地畢竟是有限的,甚至在不斷減少,人口卻在持續增加。
至少在目前的現實之中,有機農業降低了土地的出產率,它的推廣是否會導致糧食短缺,這將是全社會的問題。無論是科學界還是媒體,有責任把事實的真相告訴大家,而不是讓一些似是而非的傳說推波助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