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6/18

長照花拳繡腿 拒棘手病人

2018-12-09 23:45聯合報 沈政男/老年精神科醫師(台中市)
部分失智症會有精神症狀,像情緒不穩、暴力行為、幻覺妄想等,比認知退化更困擾家屬與...
部分失智症會有精神症狀,像情緒不穩、暴力行為、幻覺妄想等,比認知退化更困擾家屬與醫護人員。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針對前衛生署長葉金川表示,「部分有精神症狀的失智患者收治無門」,衛福部長照司說,將與醫事司「研議提升醫院收治量能」。問題是明明全台至今已設立七十多處失智共照中心,為什麼還是無法收治這類患者?
原因就出在這七十多處失智共照中心,雖然都是醫院,甚至是醫學中心,但並非每一家都有能力收治合併行為與心理症狀(BPSD)的失智患者。
何以致之?當初遴選共照中心時,根本沒考慮到醫療院所處理BPSD的能力;而更根本的原因,在於整個失智共照中心體系的設立,並未把BPSD列為重要工作項目。證據:至今為止,共照中心對失智患者的常規評估,並未包括BPSD。
事實上,BPSD是失智症照顧裡,最困難也最讓家屬心力交瘁的問題,許多失智患者因此被提早送入安養中心,從此被綁在輪椅或床上,再也不會干擾別人,或者被投予過量鎮靜藥物,整天昏睡不醒。
BPSD在台灣的失智症照顧體系裡,包括國家照護綱領,並未得到夠多重視,而是把重點放在失智症的預防與社區照顧,也因此衛福部對失智共照中心的收案要求,總是以「疑似個案」為最大宗,而非強調「BPSD嚴重個案」。
此一失智照顧政策走向造成的影響是,大家只會搞花拳繡腿的照顧招式,反正這樣就能領到共照平台經費,沒人要收治難以照顧的BPSD個案。
BPSD包括失眠、遊走、幻覺、妄想與照顧拒絕等症狀,除非有暴力與自傷危險,絕大部分在門診處理即可,無需住院。處理上最重要的原則,乃在白天提供大量有趣的活動,讓老人家參與其中,充滿歡笑,就能改善情緒與夜眠。家屬或外籍看護可參加照顧技巧訓練班,學習如何應對BPSD,比如明明就在家裡,卻反覆要求回家。最後,如果躁動行為太嚴重,可使用穩定情緒藥物,改善後就減量或停掉。
醫事司與其要求醫療院所提升收治量能,不如先了解全台共照中心處理BPSD的能力,否則即使收住院,也只是關在病房裡。衛福部也應將BPSD處理納入共照中心考核項目,更須將BPSD列入個案評估表單。也可選定經驗豐富的醫院做為示範中心,推廣BPSD照顧技巧。「長照2.0」之下的社區據點與日照中心,也須充實失智症治療活動,而非只有一般康樂活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