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5/12

林慶波:大腦用進廢退 心情愉快更能健康呷百二

2018-11-11 15:57聯合報 記者鄧桂芬╱即時報導
用進廢退論,其實也可套用在大腦的發展過程。
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特聘教授林慶波今天在「2018榮陽論壇」演講中指出,像由心生,有的人80歲病懨懨,但也有人80歲神采奕奕,可見「年齡」看的不再只是歲數,而是心齡,又因心者腦也,每人應維持大腦的正向運作。
林慶波表示,人出生後,大腦發育從小慢慢變大,直到20歲趨於穩定,但20歲後雖然頭顱維持形狀,大腦體積慢慢在退化,包括腦神經連結度也逐漸下降。
不過,國外文獻證實,大腦因會記錄學習軌跡,所以也可以被訓練,有運動習慣、閱讀習慣、書寫習慣的人,大腦體積都能維持在健康狀態。另也有人發現,血液中有好的營養素,情緒好多微笑,腦體積也相對健康。
但當血液中的油脂高、藥物濫用、一氧化碳中毒、睡眠障礙或失智等,大腦都會被傷害。
林慶波說,所以給大腦的正向訓練很重要,大腦只要好的訓練,就像學騎腳踏車一樣,學會了下次再騎,不用再重新學騎車。而且時間訓練愈長,大腦學習刻痕愈深,連結強度和反應強度也更強。
腦齡該怎麼看?林慶波表示,陽明大學近年引進新高解析度的影像設備,可看每人的大腦後端運作狀況,只要5分鐘就能取得腦神經影像,還能用不同顏色呈現神經活化狀況,且不對大腦產生任何傷害。
林慶波說,執行腦影像分析後發現,有一些人身分證年齡相同,腦齡卻不同。例三名七十歲長輩,有人腦齡70,卻也有人是60或80。量測腦齡絕非只是給一個數字,而是可以運用在健康照護,也就是替民眾確認「腦儲備」量。
林慶波說,大腦用盡廢退,若你愛發呆,大腦就會慢慢退化無法活動。但從年輕開始給它好因子,例如多動腦、多運動、注意營養、規律睡眠及正常社交,可讓大腦留下好的紀錄痕跡。好的腦儲備能容忍病症發生,不被腦病變侵襲。
林慶波強調,高齡社會不應只看年齡歲數,心齡與腦齡更應被重視,才能心情愉快、健康呷百二。
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特聘教授林慶波。 記者余承翰/攝影
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特聘教授林慶波。 記者余承翰/攝影
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特聘教授林慶波。 記者余承翰/攝影
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特聘教授林慶波。 記者余承翰/攝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