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社區每一個人都受益。」這是全台第一個跨世代共融空間「聚樂部」的理念。
當「孤獨」成為一種病,甚至是比吸菸更危險的健康殺手,全世界紛紛推出打擊孤寂的策略。英國設立了「孤獨部長」,打破世代隔離,尋求共融,成為公衛及社福的重要政策。屏東縣政府在赴德國參訪「多世代共融空間」後,與民間聯手,今年六月活化空間,成立全台第一個多世代共融空間─「聚樂部」。
「大家有關係,就沒關係;大家沒關係,就有關係。」屏東基督教醫院前董事長劉侃如此形容「聚樂部」的初心,就是要用這個空間,讓社區的每個人都建立「關係」,打破孤立。
共融空間取名「聚樂部」。空間整併了早年勝利之家給腦性麻痺兒童早療場所及屏基醫護宿舍一樓的空間而來。屏基顧問周文珍說,「集客站咖啡館」是由三名輕度智障者服務,早療池變成水中運動場,長輩、幼兒或親子游泳課都在此舉行;還有園藝治療的益康花園、輪椅也能暢遊的溜滑梯等遊戲場地。
「重點是用活動及空間,將人串連起來。軟體與硬體同樣重要。」周文珍說,原本在日照中心一直打瞌睡的失智阿嬤,在這裡把唐氏症小女孩親愛地抱在懷裡,童顏喚起阿嬤的本能,「她們不再是失能者,障礙不見了,回到阿嬤與小孩的角色」。
屏東縣政府去年到德國觀摩,社會處長劉美淑原以為「多世代空間」是一幢建物、一個特定空間;到了德國才發現,其實「多世代共融」對德國人而言,更像是一種友善的社會關係、一種生活態度。
德國和台灣一樣,也有人口老化、青年外流等問題;「多世代共融」是在都市設計時就融入 「人」的需求。
她說,當地的老人失能後不用搬到機構,而是住在社區裡,「一個附帶服務的社區」,包括送餐、居家服務、訪視等。而且未必要把老人送至市郊打造的養生村,即使大都市如漢堡的高級住宅區裡,一樣有各世代共享的共同空間,老人、學生、小孩靠著共餐、園藝等活動交誼,並且有專人安排這些活動,「那才真正能打破孤獨、寂寞」。
劉美淑說,其實在台灣早就在推共融、共學,只是不若德國來得全面;連前瞻計畫都應該加入「以人為脈絡的生活態度」,讓各項建設得以多世代共融做為規劃思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