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4/28

你知道最新難民是誰嗎?不是政治、人權難民而是……

2018-10-31 10:11聯合新聞網 文/遠見提供

圖/遠見提供
圖/遠見提供
難民類型除了政治難民、人權難民、氣候難民,在高齡少子化的台灣,出現了一種新難民:長照難民。
如果你是上班族,家中有失能、失智的長輩,白天忙著工作,晚上回家還要花心力照顧,過著蠟燭兩頭燒的日子;如果你想離職,全心照顧,擔心沒了收入,就付不起長照費用;你可能也擔心,照顧的擔子會壓垮自己,健康、心情都受影響。
背負著照顧壓力、忍心身心煎熬的照顧者,求助無門,不知何去何從,可謂是長照難民。
和爸媽一起照顧失智叔叔的護理師李美詩,就因為政府沒有提供足夠的協助,不了解申請手續,花了半年多時間,才幫叔叔申請進住長照機構。

護理師李美詩。圖/遠見提供
護理師李美詩。圖/遠見提供

她發現,由於缺乏統一資訊窗口,同一個單位、不同的承辦人員,說法就不一樣,只要一個單位沒有完成,就影響下一個程序,周轉其間,又沒有人可以詢問,心中的挫折感很大。
104銀髮銀行今天舉辦「我不想當長照難民」記者會,李美詩在現場訴說她變成長照難民的心情。
104銀髮銀行在今年7月~8月,進行「2018年長照經驗大調查」,以網路調查772名30歲以下~60歲有長照經驗的網友,試圖了解他們對照顧家人和長照2.0服務的看法,並由《遠見》11月號雜誌發表調查結果。
分析網友的特性,六成現在沒有照顧家人,卻曾經有過經驗,四成仍在照顧,七成三是全職工作者,男女比是52:48,將近四成是31~40歲。他們的家人有60%是在家照顧、20%請外勞、12%在長照機構,可見家人是主要照顧者。
104銀髮銀行在2016年也做過一次網路調查,今年的調查顯示,隨著人口老化,照顧者的負擔更沈重了,不僅要照顧的人數比過去多,照顧時間延長,睡眠時間也減少了。

困境一:照顧者耗盡心力

調查發現,平均一名受訪照顧者要照顧1.3人,比2016年的1.1人要多,每天要花6.6個小時照顧,比2016年的5.6個小時多一小時;他們平均每天睡眠時間是5.78個小時,比2016年的6小時要少,每月平均照顧費用是23101元,照顧時間平均長達四年。
雖然衛福部有長照2.0政策,但是,調查發現,申請長照資源,平均要接洽3.4個單位,從申請到完成,平均耗費32天。也因為內容繁瑣,高度了解長照2.0者只有9.3%,低度了解者卻高達65.8%。

圖/遠見提供
圖/遠見提供

困境二:長照政策霧裡看花

受訪者對長照政策的感受以「遠水救不了近火,無法照顧中重度失能」最高,占37%,尤其是51~60歲感受最深,超過其他年齡層。受訪者還認為這是無效的紙上政策,不如解決照顧人才荒,以及各單位資訊不統一,鄰居口耳相傳,講得都不一樣。

圖/遠見提供
圖/遠見提供

困境三:長照難民,全民恐懼

值得注意的是,85.6%的受訪照顧者非常擔心或是會擔心變成長照難民,不擔心的只有3.9%。
他們害怕什麼呢?65%擔心長照費用驚人,入不敷出,其次,49.6%擔心被迫退出職場,沒有收入而生活陷入貧困,35%憂心長照需求消失之後,自己變成中高齡失業者,無法重回職場,老了之後,變成「下流老人」。

圖/遠見提供
圖/遠見提供


圖/遠見提供
圖/遠見提供

困境四:老老照顧,恐慌指數最高

104銀髮銀行資深副總經理吳麗雪分析,50歲以上的受訪照顧者,超過一半都非常擔心變成長照難民,這是因為他們的父母可能是80多歲,正要人照顧,自己是否有足夠的體力;他們可能也猶豫是否要辭職,回家照顧,以後如果無法重返職場,會變成中高齡失業者。

104銀髮銀行資深副總經理吳麗雪。圖/遠見提供
104銀髮銀行資深副總經理吳麗雪。圖/遠見提供

困境五:長照成為職場的隱形炸彈

其實,照顧家人之後,工作出勤會受影響,有如職場的隱形炸彈。受訪者認為,請假頻率提高、無法參加工作以外的聚會、無法配合加班、遲到早退頻率增加是主要的影響。

困境六:企業缺乏長照友善職場

受訪者希望企業能提供長照友善職場,可是,期待與事實有很大差距。53.5%期待企業提供顧福利津貼,但實際上只有9.7%,45%希望工作地點可彈性調整,實際上只有9.7%,42.2%希望企業提供老年照顧服務,設置日照中心,或合作簽約照顧機構,提供優惠,可是,現實中只有4.9%。
對照顧者而言,如果家中長者能夠使用剩下的體力,自己吃飯、上廁所,減少依賴他人,就是減輕長照壓力的最大助力。
目前有醫療單位安排職能治療師、復健師,每小時收費約1500元,到家裡訓練長者恢復原有肢體能力,政府的長照2.0也有類似的「復能」服務,可惜無法隨叫隨到。
104銀髮銀行也投入長照市場,今年9月分推出「教練管家」。吳麗雪表示,教練管家是具有兩年以上經驗的照顧服務員,他們與護理師、職能治療師、物理治療師、語言治療師等專家組成照護團隊,幫長者設計自立計畫。

「教練管家」白淑慧。圖/遠見提供
「教練管家」白淑慧。圖/遠見提供

「教練管家」白淑慧表示,一般人不具照顧知識,照顧效果不好,還可能自己筋骨受傷。「教練管家」協助長者學習自立,也教導家人、外勞學習照顧技巧。
由於她具有照顧經驗,在三個月內靠著按摩四肢、關節復健,幫一名罹患七年巴金森氏症的76歲長者,從起床要花半小時到可以拄著枴杖行走,減輕家人的負擔。這樣的改變讓長者找回自信,眼神從沮喪變成擁有希望。
如何讓更多照顧人員、職能治療師、復健師投入,協助長者自立,避免照顧者變成長照難民,看來是政府提供長照2.0之外的另一個課題。
(文/黃漢華 攝影/賴永祥、陳之俊 本文出自2018.10.29《遠見》網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