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在國際失智症大會開始的前一天7月25日,台灣失智症協會的盡心安排下,一行35人拜訪了美國失智症協會、羅時大學(Rush University)的失智症中心,以及西北大學的認知神經學與失智症中心。本文將集中介紹西北大學行之有年的「好朋友計畫The Buddy Program」,以供參考。
「好朋友計畫」在1997年,由西北大學的認知神經學與失智症中心(簡稱CNADC中心)開始啟動。目的在建立醫學生與失智症相關疾病的人(簡稱失智者),在臨床或醫療環境外,建立一種獨特的夥伴關係,一起同行,享受彼此相聚的時刻。
該計劃每年吸引10到15名的醫學生參加,以大一新生為主。他們需要接受3小時失智症相關的入門課程、家庭事務、以及溝通技巧培訓。配對是以1.失智者和學生的興趣2.在整個學年中,地理位置上方便學生定期拜訪的對象來選擇。接著在好友配對日上,讓失智者和學生第一次見面,開始雙方每個月至少4個小時的夥伴關係,也不限制雙方發展更多相聚的時間。醫學生在相處後需要做紀錄,每個月還要參加團體會議和教育研討。
當夥伴們開啟了他們的關係後,就會分享彼此的故事、談談興趣、對疾病的看法等,並一起計劃未來幾個月的活動。失智者的家庭成員也會逐漸認識學生,並且願意促成夥伴間的經常見面。這些失智者,是從CNADC中心的臨床核心和其他相關計畫中選出來的。中心會個別聯繫失智者和家屬,並提供有關計劃的書面材料。根據這些失智個案理解該計劃基本概念的能力,以及每週願意和夥伴相聚的最少時間等條件來篩選。目前發現輕度到中度階段的患者,受益最多。
「好朋友計畫」的目標是希望透過以下方式來教育醫學生對相關失智疾病早期階段的了解:
•提高對失智者還擁有的技能和優點的覺察力。
•提供機會,了解失智者如何回應他或她自己不斷變化的能力,
•讓學生熟悉失智者和家人的日常照顧和支持問題,以及和失智者溝通的最有效方式。
•介紹學生到相關領域的研究和實務參與。
「好朋友計畫」與美國最大的保險公司「大都會人壽保險」基金會(MetLife Foundation合作,參與的醫學生,在年底會獲得醫學院記錄證書和一些費用補助。
這個計劃推展至今已經超過20年,在Youtube短片中,學生認為這樣的學習,讓他們1.實際體會到失智者每天在生活上的掙扎和奮鬥2.和夥伴一起溜狗、做菜、了解他們的情緒與行為起伏,不但建立了如家人般的關係,也實際了解失智者的真實面3.看法都變得比較寬容和有耐心4.從失智者積極參與各項研究計畫和人生態度,看到他們的堅強面,以及自己未來投入神經醫學的方向。而失智者分享他們的收穫有:1.不見得每次都認得自己的夥伴,但是那種相處時的溫馨感覺,還是常留在心中2.當初不認為計畫會有多少幫助,但是後來發現當自己陷在混亂或挫折時,夥伴總是可以拉一把,讓情況有所轉機。另外,整體綜合的成效包括:
1.在失智症醫學知識:改善6.5%~8.1%
2.對失智者的同理: 增加12.2%
3.對失智者的正向態度: 增加13.5%
4.對失智者的負面印象: 減少12.5%
5.國內外的推展: 目前美國有15所大學(含西北大學),義大利有1所大學推展「好朋友計畫」。
隨著高齡化社會的來臨及全球失智人口的急速增加,這篇文章所提到的「好朋友計畫」,可以讓新生代和失智者間有實質的互動,並且可以提前對這個「世紀疾病」有更正確的認識和體驗。如果也能推展到其他醫療專業,相信更能提升年輕人的照顧知能和造福更多的失智者。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參考下面的連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