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身心障礙家庭的「雙老」問題日趨嚴重,當父母年邁、亡故,社福機構成了身心障礙最後的依靠。
四十歲的阿衡與阿陽兄弟的父親是榮民,兄弟倆遺傳了母親的症狀,有智能障礙;父親將兩人送到慈愛接受專業照顧,哥哥阿衡能做簡單代工,阿陽雖無法言語表達,但情緒穩定。
他們的父親租屋,靠月退俸生活,早期身體好時,常帶兩人回家住,但他擔心自己亡故後,兒子會沒人照顧,省吃儉用幫兩兄弟存了一些錢,數年前住進醫院後,口頭立下遺囑要將名下財產捐給教養院,委託教養院照顧孩子。
慈愛教養院長張明正說,考量兄弟倆在父親過世後將面臨沒家屬照顧困境,遂透過法律途徑,將兄弟倆的監護人判給彰化縣政府,往後他們住在機構費用能全額補助,除非有其他住院、看護額外狀況,否則不會動用到他們父親留的存款;機構解決了他們老父親的擔憂。
五十歲阿龍,是待在慈愛教養院最久的院生,十六歲進機構,父親對他疼愛有加,每周都帶他回家,在機構生活的他仍能感受父親真切的愛,但隨著父親年邁、失智,這兩年已經無法像從前時常團聚,阿龍只剩每年過年能回家與父親團圓,他的家庭資源隨著「老化」逐漸流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