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6/19

近九旬翁照料60歲兒子 靠信託能專款專用

2018-01-23 13:12聯合報 記者孫中英╱即時報導
家中若有身心障礙子女,國泰世華銀行建議家長先盤點資產,例如「銀行存款、保險、股票...
家中若有身心障礙子女,國泰世華銀行建議家長先盤點資產,例如「銀行存款、保險、股票或不動產」等,評估哪些財產可用在照顧身心障礙子女身上,再將這些財產安排「信託」,由銀行依契約約定,支付弱勢子女的生活、醫療或養護機構費用。圖/國泰金控提供
台灣不僅面臨人口老化衝擊,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台灣身心障礙者已有115萬人;其中,有「智能、精神、失智、植物人及多重障礙」問題的民眾超過40萬人。如果這些人是你的家人或手足,如何透過金融服務,來減輕家庭或兄弟姐妹的照顧負擔,銀行說,「信託」會是一個較合適的工具。
國泰世華銀行信託部協理趙子仁表示,台灣正步入高齡社會,許多身心障礙者的家長也同步邁向高齡,如何延續對身心障礙子女的照顧,不讓他們成為正常子女的負擔,成為亟需解決的問題。
趙子仁表示,過去常見的方式,是父母將財產或保險理賠金留給家中正常的子女,並期待這些子女能幫忙照顧身心障礙的兄弟姊妹。但世事總是難料,其他子女可能有自己的人生規劃,或者成家立業後無法再長期照顧身心障礙的手足。另外,爸媽若交付子女照顧弱勢兄弟姊妹,還有這筆資產能否「專款專用」的問題。
趙子仁表示,若希望透過金融服務,減輕家庭或兄弟姊妹負擔,「信託」會是較適合的工具;因為「信託」最大的好處,就是「信託財產具獨立性」,保證未來可以「專款專用」,落實父母想要達到的照顧目的。
趙子仁表示,實際的做法是,建議家長先盤點自己的資產,例如「銀行存款、保險、股票或不動產」等,評估哪些財產可用在照顧身心障礙子女身上,然後將這些財產安排「信託」,與銀行簽訂信託契約,由銀行依契約約定,支付弱勢子女的生活、醫療或養護機構費用。
趙子仁舉兩個實例。80多歲的陳老太太,長年支付每月近萬元的生活費用,照顧50歲智能障礙的女兒,但老太太年事已高,認為自己已無法有效管理照顧女兒的資金。在社福機構任職的小女兒四處打聽,希望能解決媽媽難題。她後來建議媽媽辦信託,並以智能障礙的姊姊為信託受益人。陳老太太後來與國泰世華簽訂信託契約,並交付300萬元,約定銀行依契約,每月固定給付大女兒1萬元,未來若有醫療或養護機構費用,也由該信託專戶支出,希望能繼續照顧大女兒至少25年。
還有一名近90歲的賴老先生,年事已高且患有重聽,但有一個60歲的兒子是慢性精神病患者。賴老先生擔心自己年事已高,無法再照顧兒子。有天他看到報紙有信託的報導,賴老先生決定成立信託,並與國泰世華簽訂信託契約,他累計共交付逾400萬元,希望在往生後,透過信託按月撥付給兒子1.5萬元生活費,及未來可能須支出的醫療與養護機構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