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5/1

老少共學風 讓孩子和銀髮族一起繪畫、創作

2017-03-13 07:32聯合報 記者陳宛茜/台北報導

不同世代在接觸的過程中 互相照顧學習

台灣即將邁入高齡社會,教育界如何因應?台灣藝術教育最近吹起一股「老少共學」的風潮,媒合銀髮族與兒童、大學生一起畫畫、看表演,透過藝術的力量,促進不同世代之間的互動與了解。
「畢卡索曾說,每個人都是天生的藝術家,問題是他們長大後就忘記了。」幼兒美術老師曹恩慈認為,許多正要長大的小孩沒有機會創作,長大以後的長者卻忘了如何創作。為此,她打造公益計畫「小小藝術家與老老藝術家」,讓孩子和銀髮族一起繪畫、創作。
2016年10月起,曹恩慈和工作團隊跑遍彰化、屏東、高雄、蘭嶼、台東等地,為超過200位在地長者(65歲以上)與幼兒(4到8歲),設計連續兩日的免費藝術創作工作坊。
公益計畫「小小藝術家與老老藝術家」,讓孩子和銀髮族一起繪畫、創作。 圖/曹恩慈提...
公益計畫「小小藝術家與老老藝術家」,讓孩子和銀髮族一起繪畫、創作。 圖/曹恩慈提供
計畫的靈感源頭是曹恩慈85歲的「阿婆(客家話祖母)」。曹恩慈的工作是教2到6歲的幼兒繪畫,她也想讓深愛的阿婆畫畫,阿婆卻對自己的繪畫能力缺乏信心。
某天她帶著阿婆來到教室,跟2、3歲的小朋友一起繪畫,他們一起唱歌、聽故事、玩遊戲,然後創作。沒有想到,阿婆因此「返老還童」、自然而然地拿起畫筆。「我發現孩子與長者一起創作時,頻率接近、步調緩慢、願意耐心等待彼此、互相照顧學習,產生一種神奇的力量彼此幫助。」
曹恩慈為這批老少藝術家量身打造繪畫課程。在「幫身體畫畫」中,學員或臥或躺或趴,分工合作互相用蠟筆描繪彼此的身體。曹恩慈說,在碰觸的過程中,這兩個世代縮短年齡距離、開啟緊密的關係。
曹恩慈還將描述失智症奶奶的繪本「威威找記憶」改成肥皂劇。老少觀眾看完後,在志工的引導下談自己心中最重要的記憶、再用黏土捏出。志工將這些故事記下,作成「記憶寶盒」。
「在少子化的高齡社會趨勢下,越來越多長輩沒機會抱孫,越來越多小孩沒有機會與老人作伴。」曹恩慈說,對小朋友而言,他們學習認識銀髮族。對銀髮族來說,跟小孩一起學習「重新檢視生命歷程」,回味童年時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