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若女採訪整理;鄭佳玲】
媽媽已85歲,幾年前中風,後來行動不便,近幾年有點憂鬱、失智,需有人隨侍在側。她一直住在哥哥家,狀況都還穩定,不過去年哥哥、嫂嫂開始想送她去安養院,覺得有專業醫療照護,會比外籍看護跟在身旁好。可是媽媽很排斥,跟我哭訴哥哥、嫂嫂不要她,像要被趕出家門,她活到這麼老只想落葉歸根,不想孤伶伶地死在外面。
我聽了很難過,也不知該怎麼辦。一方面是我跟先生的家沒辦法接媽媽同住,再方面不知怎麼跟哥哥、嫂嫂溝通,兄弟姊妹對安養院持不同意見。所有人都覺得媽媽住在哥哥家20幾年,這個環境媽媽最習慣也舒適,事實是哥哥、嫂嫂似乎已沒辦法負荷,怎能苛求他們,但媽媽又該怎麼辦?
我的疑問是:送媽媽去安養院真的比住家裡好嗎?兄弟姊妹該怎麼思考和討論,才不致不歡而散、傷及手足感情?如果安養院對媽媽真的是比較好的選擇,如何面對和安撫老人家的心情?
專家解答: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祕書長陳景寧
在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簡稱家總)接觸的案例中, 這樣兩難的狀況很多。全台約有76萬失智、失能和身心障礙者家庭,老人就佔了50萬。其中兩成老人屬於重度,八成則是輕中度。輕中度住在家裡還可以,重度在照顧品質、專業度和對家人的負擔上,就產生滿大的壓力,例如需要24小時看護、或需要插三管的狀態。
至於是否已達到重度,可在日常生活活動功能(ADLs)評估(見註1)裡查到參考標準,對日後的照護安排可有客觀衡量。
另一個重要的衡量不只是媽媽的意願,家裡每個人的期待和權益都該列入考慮。像兄弟姊妹每個人的人生,含工作和生活品質都要兼顧,在照顧者和被照顧者之間取得平衡。
不過到最後,家裡成員不會有誰全贏或全輸,一定有一些妥協。比如媽媽不願意去安養院,但隨著年紀增長或健康狀況不佳、家人無力負荷的情況下,勢必要有專業照護安排,就像生病會住院一樣。因此,從現在開始就該有家庭內部的溝通,及早預做準備。
備齊照顧資訊與知識再溝通
兄弟姊妹有時會因照顧父母發生衝突,是因為討論前沒做功課,缺乏資訊和知識去溝通,到最後很容易變成只是誰該照顧的問題。建議可從盤點以下兩件事做起:
● 政府長照資源有哪些可以用得到?家裡可以有哪些選擇?除了自家人和外籍看護,現在已有一些長照機構可協助,像衛生福利部有地理資訊系統(見註2)。可從中尋找住家周邊的居家服務、日間照護中心或家庭托顧。如果住家附近資源不足,還可慢慢擴大範圍,做一些研究。
也可致電所屬縣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進一步確認媽媽的失能程度,及政府提供的補助和照顧。家總還有照顧者交流網(見註3),可輸入實際需求,進行個人化搜尋。
這幾項工具可幫助釐清目前家庭狀況,有哪些資源可利用?包括家人日後探訪時間與交通,都可列入考慮。
● 有多少金錢可運用?先看外部資源,政府有哪些相關補助?像居家服務,政府目前可補助到七成。
再看看父母的資源,是否有退休俸?或有哪些資產可安排利用。
最後是看兄弟姊妹各自可負擔的經濟條件?像每月可提供多少錢(這部分或許得留待家人開啟對話後再討論)。
這樣在照護支出上就可具體計算出來,比如請居家看護,扣除政府七成補助,還需負擔多少;或到日照中心或安養院,父母資產可運用多少,手足各自分攤多少,同樣算得出來。
這樣的支出通常都不會是短期的,要想到長期規劃。我們的研究發現,長期照護平均達9.9年,這是為什麼我們建議要善用政府資源,不然對一個家庭來說會是不小的負擔,而且要提早規劃,有心理和經濟各方面準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