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3/31

失智Q&A/你想要知道的解答通通在這裡!

2017-02-18 14:47:01 元氣網 資料夾文化

家醫科醫師談失智症

講到失智症,大家腦中浮現的通常都是一個一問三不知的老人家。其實失智症的原因與表現非常多元。台灣現在面臨老年化的社會,長期照護的需求主要是對「失能」者。失能指的是自我照護能力的喪失,例如中風、長期臥床等等。失智症患者是包含在失能者當中的一群。但是社會大眾普遍並沒有認知到失智症也是引起失能的重要病因之一。
以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來說,全球已經有4750 萬人受失智症所苦,而衛福部的資料顯示,2014年台灣失智症的人口有24 萬人,失能者76 萬人。但是預估在2021 年,失智症患者會成長至32 萬人,失能者為89 萬人;2031 年為48 萬/ 120 萬人(失智/失能)。以失智症占失能者的比例來看,失智症的人數成長速度是大於失能者的。也就是說,將來失能者當中,由失智引起失能的比例會逐漸增加,因此我們應該要開始重視失智症的問題了!

Q.如何做到「早期警覺、早期預防」?

A.失智症的成因相當複雜,高齡衰弱造成的整體退化與腦萎縮、阿茲海默症、中風後的續發性失智症……等。因此如果要說一個整體性的預防失智法則,需要從全人的觀點來。
現在醫學著重的照護是全人照護,也就是身、心、靈的整體照顧。除了身體方面的活動來保持體力以外,像是會刺激腦部活動的交際、各種思考,也都對失智症預防有效果。
另外我們人類畢竟是社會性動物,如果喪失與人交際的刺激,沒有心靈上的抒發,也會造成整體的衰弱。總結來說,就是在日常生活上要保持身心靈的活躍以及生活獨立性。
高齡的整體衰退除了失智症之外,老年憂鬱常常也會伴隨而來。隨著自主性與社交活動低下,自尊的喪失、情感需求的匱乏和身體活動的受限,想要心情愉悅也很難。憂鬱的情緒又反過來會更加限制患者去進行預防失智的生活型態,久而久之就會成為一個惡性循環。
預防失智的生活秘訣:
1.均衡飲食,避免三高
2.充實的生活活動安排和運動
3.活躍的思考
4.維持自我照顧能力
5.良好的社交生活
高齡衰弱的臨床表現(要警覺!):
1.體重減輕
2.肌力衰退(可能會是肌少症的表現)
3.常常感到倦怠感、缺乏做事的動力
4.身體活動量明顯下降
5.不與外界接觸、缺乏人際社交關係
6.需依賴他人照顧起居

Q. 失智症患者出門很危險,是不是讓他們待在家比較好?

A.如同前面所述,失智症重要的共同表現是記憶力衰退和認知障礙,病情嚴重時會影響到日常生活,例如迷路、重覆吃藥或進食等。但是如果因為這樣而限制他們外出,會退化得更快。我曾經看過一個新聞描述一位家屬,為了他失智症的媽媽量身訂做了失智症照護模式,為了讓他喜愛出門逛逛的媽媽仍舊可以出門蹓躂,他特別製作了一頂安全帽,上面貼了里長辦公室的電話地址、甚至還貼心地附上QR code,另外也貼滿了「請勿餵食」、「請勿給錢」、「請勿搭載交通工具」的貼紙。同時也準備了具有gps 定位功能的手機和愛心手鍊掛在媽媽身上,讓他可以隨時追蹤媽媽的足跡。
但是這也必須要整體社會大眾對失智症患者的理解以及友善態度,才能發揮最大的效益。誰說失智症一定要關在有門禁的屋子裡度過殘年?靠著大家共同的努力以及台灣最美的風景,仍然可以給他們一個高生活品質的環境。

Q.社會大眾該對失智症有什麼樣的認知?

A.失智症的臨床表現是漸進式的,所以在真正的進入失能的階段之前,會有好一段時間是處於「有自由活動能力可是心智如同孩子般」的時期。通常這個階段的病患會讓照顧者相當吃力。我就曾經遇過無計可施的家屬推著病患來到我的診間求助,但是因為並不符合急性住院的條件,所以無法安排住院。因此照顧失智者,是整體社會的責任,對於失智症,應該是一個全民都需要了解理解的疾病。

神經專科醫師談失智症

失智症不一定只有老人會得到,現在年輕人也有可能罹患,一般來說,65 歲以上的人罹患機率較高。
失智症的症狀包括:記憶力減退、語言能力、空間時間感、計算力、判斷力、抽象思考能力等認知功能受損,同時可能會個性變得易怒、妄想。當發現家中長輩出現了上述症狀時,建議應立即尋求專業的神經科醫師進行完整的檢查和診斷。

Q.失智症初期會出現哪些症狀?

A.失智症的定義第一是健忘,第二是功能的喪失,因此生活、工作、和家人互動能力的喪失才叫做失智症。一般人以為失智症的症狀通常只是健忘和情緒改變,但其實真正失智症初期症狀都是一些「功能」的改變。例如患者原本是個廚師,後來突然變得不會煮飯,鹽巴不知道加多少才夠,菜煮出來的味道也和以前不一樣,這就是所謂的「執行功能」退化。
另外,患者執行功能退化可能會變得無法自己穿衣服、自己上洗手間,或是不知道怎麼刷牙。所以當家中有失智症患者,最重要的是生活上一定要有人幫忙,因為有些他原來會的事情可能開始需要他人幫忙執行。
失智症初期最常見的症狀是味覺或嗅覺的改變,比方說吃東西沒有感覺到味道。通常遇到這種情形,一般人可能會到耳鼻喉科檢查,卻檢查不出問題。帕金森氏症初期最常見的就是味覺或嗅覺的症狀,有些人也會失眠、健忘、情緒改變。阿茲海默症初期最容易被發現的症狀是記憶力衰退,大部份是以短期記憶為主,例如患者可能會忘了剛剛才吃過藥、忘了已經買過早餐等。額顳葉型失智症則較容易有情緒易怒和口語表達困難的症狀,主要是因為額葉主掌情緒控制、人格、決策等功能,額葉與顳葉同時包含有語言相關腦區,當受損後便容易出現前述症狀;另外患者對人事時地物的定向感也會比較差,因此容易迷路,不記得自己所在的位置,會重複地問今天是禮拜幾或幾月幾號,有些患者也會出現妄想的症狀,懷疑兒女偷自己的錢,懷疑別人要陷害自己等。
圖片/書摘擷取
圖片/書摘擷取
額葉:掌管行為、判斷及情緒。
顳葉:掌管記憶及語言。
病徵:記憶力衰退、情緒較為波動、易怒、固執難變通、口語表達困難、人事時地物的定向感變差

Q.什麼是早發型失智症?是什麼原因會有早發型失智症呢?

A.早發型失智症通常和基因有關,舉凡基因的突變、遺傳,都是造成早發型失智症的原因。早發型失智症中部份具有家族遺傳性,如果家族裡曾有罹患失智症的長輩,甚至是兩代以上都曾發生過,那麼子女罹患失智症的機率相對較高。而65 歲以上晚發型失智症發病的原因則包括阿茲海默症、腦中風的血管型失智症、帕金森氏症有關的路易體失智症等。
基因突變的失智症目前雖然可以檢測,但醫師一般常規沒有做基因篩檢,除非家族的人都有早發型失智症,就可能需要做基因篩檢。如果家族裡的人都是七、八十歲才發現罹患阿茲海默這種退化型失智症,就不會特別建議做基因篩檢。

Q.要怎麼分辨一般健忘或是得到失智症呢?

A.一般健忘是指東西現在忘記放在哪裡,但是事後努力回想還是想得起來,他就算常常忘東忘西,但不用旁人提醒,自己努力還是能回想起來,這就不算是失智。
失智症患者通常是整段記憶都空白,怎麼想也想不起來,還需要旁人提醒。特別是短期記憶很容易忘記;但長期記憶多半保存完整,例如小時候的事情都能記得很清楚。因此如果忘掉長期記憶,但是短期記憶都記得,那就不是失智症,很可能是腦外傷造成記憶區塊受損,導致忘記過去的記憶。

Q.失智症是可以預防的嗎?

A.目前失智症還是可以預防的,比方說多運動可以刺激腦部,特別是有氧運動,有研究指出有氧運動可以讓腦中風型的失智症功能提升。此外,多動腦、多參加社交活動都是不錯的選擇。之前有研究指出吃椰子油可以改善失智,但臨床上醫生還是不會建議食用椰子油,因為這項說法只是有零星的研究支持,且椰子油對失智治療的證據不足,吃多了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所以並不建議過度食用椰子油。

Q.請問失智症有哪些類型?

A.阿茲海默症是最常見的失智症類型,它伴隨的症狀是健忘、生活功能喪失,還有情緒變化,它的退化是比較漸進型的,不是突然變差的,最常見的症狀就是健忘和功能喪失;腦中風則是階梯型的退化,每病發一次就會導致功能下降,但它不會持續,如果再發生下一次腦中風,他又會再一次退化,慢慢愈來愈多次血管阻塞腦中風,就會演變成比較嚴重的失智症。腦中風通常手腳會不平衡,走路時容易跌倒。
腦中風和阿茲海默症在近期記憶方面有程度上的差異,腦中風的人相較阿茲海默症,他的近期記憶可能會好一點,但還是會比正常人差。阿茲海默症影響的是大腦記憶,腦中風影響活動能力,走路容易小碎步,比較容易跌倒,手腳容易僵硬,程度比較明顯一點,阿茲海默症就比較沒有影響手腳這方面的問題。而有些前額葉的失智症,情緒會容易改變起伏,也可能會有失語症。帕金森氏症則會伴隨手抖、動作緩慢的症狀,這和腦中風有點類似,只是它是逐漸變差的。
引發「失智症」的原因很多,除了上述我們常聽到的幾種常見失智症,還有其他可藉由治療恢復的失智症,分別是:缺乏B 群和葉酸的失智症、腦部感染例如HIV 引起的失智症、甲狀腺低下引起的失智症,常壓性水腦症,硬腦膜下出血,藥物引起的副作用等等。
B群和葉酸的缺乏,會造成神經細胞的損傷及中樞神經病變,也會造成智力的退化。甲狀腺低下的人,因甲狀腺無法製造足量的甲狀腺激素,會造成身體代謝速度變慢,常見症狀有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體重增加、反應變慢、怕冷、便秘等。另外HIV(愛滋病)是由於愛滋病毒直接侵犯腦部所引起的病變,也會引發失智症。失智症是可以治療的疾病,甚至某些治療後可以痊癒,如果有懷疑失智症的家人或朋友,還是要請專業的醫師詳細地檢查出原因,來治癒失智症。
圖片/書摘擷取
圖片/書摘擷取

職能治療/語言治療師談失智症

老人罹患失智症對其家庭影響甚鉅,職能治療師的主要角色在於協助患者重建日常生活功能,藉由依患者原本職能角色設計的活動,提升整體認知與社會能力,使患者的日常生活功能可以經過訓練和重建,以延緩失能。語言治療師主要工作則是改善失智症患者溝通的方式,解決命名障礙、重複語詞、胡言亂語、東拼西湊的說話內容,藉由肢體動作、臉部表情、文字書寫、口語表達等方式進行引導;首先必須建立良好關係,依附長輩喜好來提升溝通意願,以認知記憶活動、發聲訓練、口腔動作訓練等,增加口語使用的頻率,維持既有的溝通能力,達到與人溝通的效度。
失智症可以分成兩大類,一類是退化性,一類是血管性。退化性失智症主要是大腦某個區域的神經細胞受到破壞,一般我們最常聽到的是阿茲海默症,初期是以海馬迴的受損為主,另外還有額顳葉型失智症以及路易氏體失智症;血管性失智症通常是因為中風或其他腦血管疾病,導致大腦的記憶或認知相關區域受損,產生後續失智的臨床症狀。
有研究指出失智症患者發病初期,可能會有步態改變的情形。一般人走路的步距是平均的,但失智症患者的步距會愈走愈小,甚至可能會跌倒。體力上也會有改變,如果患者還有維持以往的活動量,尚能維持一定的體力,但若是活動量減少或是逐漸失去生活能力,體力下降的狀況會非常的迅速。失智症患者的症狀不一定都相同,要依大腦退化的區域而定。值得注意的是,現今早發性失智症約佔一般失智症人數的5%,上述症狀已不一定只發生在老人身上了,你我都必須保持警覺。

Q.有沒有什麼方式可以減緩失智症的惡化?

A.有統計顯示,高教育成就與職業成就的族群,失智症發生率會較低,並非指說學歷比較高就不會有失智症,只是可能高教育程度或是從事高認知活動的族群,較能代償因神經細胞損傷所造成的認知功能障礙。所以建議大家在年輕時,就要儲存足夠的「腦本」,多從事與認知相關的活動。不論有沒有罹患失智症,我們也都建議長輩要多從事一些動腦的活動,例如打麻將、數獨、益智類桌遊,甚至可以鼓勵長輩去多學一種語言,每天養成看報章雜誌的習慣,目的就是希望他們「多動腦」。當長輩持續進行前述的動腦活動,在記憶、邏輯或語言相關的神經連結才會被強化,當有一天這些腦區被破壞的時候,相較沒有從事這方面訓練的長輩來說,認知與生活功能上的退化會比較沒有那麼嚴重。
也有研究指出,如果在年輕時社交圈是比較薄弱的族群,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也較高,所以我們鼓勵長輩多參加一些社交性的社團,或是參加大學同學會、以前同事聚餐等,這些對他們的症狀延緩也比較有幫助。此外,會建議維持比較規律的運動習慣,不論是老人或是一般成年人。因為適當的運動可以刺激許多神經傳導物質的分泌,像是腎上腺素、血清素、多巴胺等,腎上腺素和我們的注意力有關,血清素和記憶與情緒管理相關,多巴胺則是與正向快樂的情緒有關,因此建議長輩要有規律的運動習慣,不一定要是很激烈的運動,一般健走或太極拳都可以對症狀的延緩會有幫助。

Q.有沒有什麼飲食方式可以阻止失智症的惡化或是發生?

A.目前並沒有什麼飲食有明確的研究支持能完全的延緩失智症的病情,但可以建議患者要多吃蔬果多喝水,這不論對任何年齡層或疾病患者來說,都是最基本的原則。血管性失智症主要是腦血管病變造成的,如果要預防這類型的失智症,當然就必須選擇適油適鹽的飲食。
「台灣失智症協會」的網站上有建議要採取「地中海飲食」,此類飲食特別強調堅果、深綠蔬菜和魚類,因為堅果的油脂相較於動物性油脂來說,對心血管的健康是比較好的。其實只要在合理範圍內均衡的攝取各類食物,對於身體健康或疾病進程都不會有太大的危害。

Q.失智症患者外出常發生狀況,像是走失或是忘記做過的事,有什麼方法能夠預防?

A.失智症患者在發病初期,或許還能自己走出家門一段路程沒有問題,但可能會突然不知道自己在哪裡,因為患者已無法辨識自己所在的位置。在我們接觸的案例中,有一類患者比較危險,就是已經無法辨識仍一直走,離自己生活的區域愈來愈遠,而有些病識感較好的患者就會停下來等或是想一想。患者初期可能也會有一時無法辨認,過一下又可以認出來的情形,或是今天想得起來,明天卻什麼都想不起來,但愈來愈晚期可能就會完全認不出來。
針對有走失危險的患者,現在有設計出一些失智症適用的輔具,例如防走失手鍊,上面會有患者專屬的編號和服務電話,當民眾發現走失的患者,便可以透過服務人員聯絡到家屬;目前市面上也有防走失的定位追蹤產品。若患者不願意戴防走失手鍊,或是出門前常常忘記戴,家屬也可以在衣領和袖口繡上名字和電話,方便走失後民眾可依衣服上的訊息聯繫家屬,不過建議每一件衣服都要繡。
若家中患者有走失的紀錄,經常不記得東西放在哪裡,但仍保存基本生活自理能力,這類型的患者通常還不需要機構的照護,我們會鼓勵家屬要和住家附近的店家維持良好關係。因為有一些患者可能還記得路怎麼走,但是容易發生買東西忘記給錢,或是明明已經買過早餐,卻一直以為還沒有買早餐的情形,之前曾遇過家屬說患者一天之內去同一家早餐店買了十次早餐,早餐店就打電話給家屬說:「你爸爸今天已經來買很多次早餐了」。也曾聽過有便利商店店員發現住附近的長輩在平時不會出門的時間點出現,機警地通知家屬,才沒有發生後續的危險。這些都有賴於社區鄰里的警覺和連結,也是失智症發病初期,為了預防走失,家屬可以努力的方向之一。

Q.家裡長輩得了失智症,為了安全起見,我都不敢讓他出門,這樣對病情會有影響嗎?

A.對於失智症患者來說,盡量能夠維持他們的生活作息是較好的,例如患者原本早上都會去買菜,或是固定時間接家裡的孫子下課,那麼在發病初期還能執行這些活動的時候,就要鼓勵患者儘量維持,若是活動量突然減少,體力和其它生活能力就會退化得很快。
從事什麼運動或活動主要是取決於患者發病前的生活作息和興趣,並儘量維持它。如果患者執行上有困難,我們可以藉由一些輔具或生活工具來輔助患者,例如防走失項鍊、提醒鬧鐘、記事本等。
當患者走失情形已變得較嚴重,我們就不建議再讓患者獨自出門。家屬可以找合適的活動地點,固定時間接送長輩去參加活動,像是政府目前努力推動的長照社區服務據點,不定期會有老人或家屬團體可以參加。

Q.對於失智症的長輩,在居家環境及生活上可以做哪些調整?

A.通常我們會先了解個案的生活習慣和家庭環境,才能提出比較適合的解決方法。若是長輩有走失的疑慮不適合出門,可以加裝室內使用的安全鎖,有些長輩碰到不熟的鎖就不知道怎麼開,或是把鎖加在門的上方,讓長輩比較沒有辦法直接看到或碰觸到。
作息方面,有些患者會日夜顛倒,白天一直睡覺,晚上會變得比較躁動睡不著,所以治療師會教家屬怎麼去調整長輩的作息,儘量讓他們白天多從事活動,或是帶出門散步曬太陽,不要讓長輩白天都一直躺著;若是在機構臥床的患者,則建議讓他們白天聽收音機,一方面藉由聲音刺激減少嗜睡,二方面可以多少增加患者的現實感。
生活方面,建議把患者平時常用的物品放在固定的地方,並減少周遭的干擾物,例如原本家人的牙刷會一起擺放在浴室的某個地方,對於失智症患者來說,他可能會搞不清楚哪一支牙刷是自己的,此時可以把其它家人的牙刷另外擺放,原本的位置就只放患者的牙刷,患者會比較好辨識。當然,若患者的能力還沒有下降到選擇困難的程度,是不需要這麼做的。
此外,可以在家中顯眼處增加視覺提示,例如利用白板或便利貼提醒患者今天要做的事情;時鐘和月曆也要擺在比較顯眼的地方,來提醒患者的定向感;利用一格一格的藥盒取代藥包,來提醒是否吃過藥了,教導患者「藥盒空了就代表已經吃過」,也可以在藥盒上直接寫明日期和服用時間,提供患者更明顯的提示。但若是患者退化到一定程度,可能會連藥盒放在哪裡都忘了,甚至無法透過時鐘或月曆來區辨時間,那麼可以試著設定鬧鐘,把鬧鐘和藥盒放在一起,當患者聽到鬧鐘響,循著聲音找到鬧鐘的同時也看到了藥盒,便能想起該吃藥了。
上述的方法不一定所有患者都適用,治療師通常會跟家屬討論生活上碰到的困擾,結合患者過往的生活習慣、目前症狀、家裡環境等一併考量後,再提供家屬建議的解決辦法。
Q.失智症到底可不可以治療?透過吃藥與復健就會恢復嗎?
A.失智症其實是退化性的疾病,目標應該要放在延緩,而不是治癒。很多患者和家屬較難以理解的就是,為什麼生病了不會好,還會愈來愈差。我們常遇到家屬因為心急,四處詢問偏方,期待患者能「恢復」,但做了一段時間的復健,或是吃了一段時間的藥,卻沒有變的比較「進步」。其實對於這種退化性的疾病來說,所謂的「進步」就是「不會很快退步」,吃藥、復健都只能延緩退化的速度,但並不會康復。
曾經有些患者和家屬在發病初期很努力配合復健,整體生活功能不至於退化得太快,過了幾年仍能維持基本生活自理,也還能出門在家附近散步;但若患者和家屬不積極配合復健,患者本身作息不規律,生活失去重心,可能短短一到兩年就會退化至臥床的情形。
不過每位患者的病程不同,即使接受相同頻率和內容的復健治療,病情發展的狀況仍可能會有很大的不同。失智症病程的發展很難預測,如果能維持運動習慣、攝取適量均衡的飲食、配合服藥和復健治療,就有機會延緩失智症退化的速度。

Q.當家中有失智症的患者,對於家屬有沒有什麼在心態上的建議?

A.失智症家屬常疑問為什麼患者不會好,例如以前計算能力很好,為什麼現在連100 減7都算不出來,有些家屬認為只要多練習就會恢復,便一直讓患者練習算數,造成患者有嚴重的挫折感,家屬的壓力也很大。而有些患者會出現情緒易怒和多疑的症狀,這個部分也很容易造成家庭關係的緊張。
通常我們會告訴家屬,失智症是一種大腦的疾病,易怒和多疑都是症狀之一,患者並非故意要找麻煩,我們會引導家屬用客觀的角度來看待這些行為,不要把自己的情緒攪在裡面,因為當失智症進展到後期,家屬照護的負擔會愈來愈沉重,如果可以跳脫到較客觀的角度來看,把失智症的的症狀看成像是感冒的咳嗽流鼻水一樣,或許較能用平靜的心態來面對患者,也才比較容易堅持下去。
另外,有些家屬雖然接受了這個疾病,但卻把失智症患者當作孩子在教,若是患者尚有一些病識感,無疑對他們的自尊會是一種傷害。失智症患者本質上都還是個成年人,雖然行為反應和記憶不如從前,但仍保有自我意識和自尊感,如果用孩子一般的方式與患者互動,反而會讓他們更沒有動機想要互動。或是有些家屬會用像命令孩子的方式,以過度高壓的語氣和態度要求患者配合治療或訓練,造成患者的情緒反彈更加嚴重。我們建議大家還是要把失智症患者當做一個成年人來看待,尊重患者的意願,以支持代替責罵,以溝通取代高壓式的要求。

Q.該不該把失智症長輩送到機構?

A.家屬有時候無法判斷該將失智症長輩留在家,還是應該送到機構,因為有些長輩除了失智症,可能還合併許多生理上的疾病。假設家人白天都在上班,沒有人可照顧的時候,選擇一間日間照護的機構,晚上再接回家,或是直接申請居家看護,何者較合適?這其實都需要家屬間共同討論,找出比較適合的方式。
當然,患者的心情也必須要顧及,治療師的立場很難直接告訴家屬「應該」要怎麼做,因為每個決定牽連的環節太多,包含患者之前的生活經驗、習慣,家人的支持程度和經濟能力等。我們只能協助家屬分析不同安置方式的優缺點,可能會發生的狀況,例如:將患者安置在日間照護中心,希望能有生理上的照護和比較多的互動經驗,但患者可能會因為環境改變而造成情緒不穩;以及因應這些狀況家屬可以採取的策略,例如讓患者帶著他最熟悉或喜歡的物品一起去。其實沒有任何一個安置方式是絕對正確或絕對合適患者的,對患者來說,最重要的都還是家屬的支持與陪伴。長期照護必須動員整個家庭協力合作,共同分擔照護工作,因此家庭成員間需要討論可行的照顧方式、推算支出費用,盡可能達成共識。

Q.對於失智症的照護治療,臺灣政府有沒有什麼補助或是照顧?

A.政府目前並沒有單一針對失智症的補助,許多社會福利服務與補助會依各縣市政府而有不同,所以建議家屬可洽詢戶籍所在地之鄉鎮市公所或縣市政府社會局,或是電洽長期照顧管理中心。
此外,政府也有提供「喘息服務」,由他人或機構替換照顧工作與負擔,讓照顧者可以有休息的機會,這項補助雖有天數上的限制,但仍能稍微減輕照顧者的身心壓力。相關細則可洽詢各縣市政府衛生局或各縣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
(本文出自資料夾文化出版《帶著走!活腦問題108題:你的腦活力有多少?用豐富多采的益智題來預防失智症!》杜婉茹, 候雅倫, 徐盟琇, 翁舜頤, 陳映達, 蔡雅婷著)

柯文哲:讓聯醫變社區醫院 協助失能長者

2017-02-18 11:07中央社 台北18日電
台北市長柯文哲今天穿上白袍,化身一日社區醫師,前往探視失能、獨居長者;柯文哲說,上任後,要求聯醫成為社區醫院,而不是醫學中心,讓醫療更友善,協助失能長者。
台北市長柯文哲(中)18日展開「一日社區醫師」行程,他化身一日社區醫師,探望受北...
台北市長柯文哲(中)18日展開「一日社區醫師」行程,他化身一日社區醫師,探望受北市聯醫團隊照顧的民眾並問候。 中央社
柯文哲18日當起一日社區醫師,馬不停蹄探視受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團隊照顧的多名案家,包含獨居、失能等長輩及弱勢家庭,並造訪北市第一個廟宇登記老人共餐據點。
柯文哲上午先至松山路附近探視1名102歲李姓人瑞,柯文哲受訪時說,北市目前65歲以上人口有41萬,老年失能人口約5.2萬,雖然台灣醫療資源豐富,像診所、醫院很多,但不是每人都有辦法使用。
他說,台灣醫療資源足夠,但應該要走入社區,像是建立居家醫療、護理、復健、安全等服務,上任後,「聯醫的戰略方向有改變,要求聯醫成為真正的社區醫院,守護社區健康,而不是整合市立醫院變成醫學中心」,要讓醫療更友善,協助失能長者。
柯文哲表示,台北的老舊公寓,4、5樓也沒電梯,很多長輩下樓後,恐怕沒辦法爬上樓,改建老舊公寓也是項目之一,但如何建立居家醫療系統,更是目前努力目標。
北市聯醫總院長黃勝堅表示,為讓台北成為對長者友善城市,過去2年,北市聯醫逐步推動居家醫療、藥師、復健、護理到居家安寧,鼓勵同仁走出醫院,進入社區,把醫療體系從醫院推往居家,讓醫護團隊都能陪伴病人,像朋友般關懷病人。
聯醫說,從去年3月迄今,聯醫居家醫療團隊已訪視逾8606人次、收案數達1679名,有里長轉介而來,也有門診忠誠病人、行動不便的出院患者以及無法獨立到醫院者,如中風、失能、失智或嚴重精神疾病患者。
「當病人走不出家門時,我們走進去。」黃勝堅強調,醫護人員從被動看診,走出診間主動關懷,是未來趨勢,且伴隨人口老化,在宅醫療的需求會越來越大,希望結合雲端醫療,發展成更完善的醫療整合性照顧。
台北市長柯文哲(右3)18日展開「一日社區醫師」行程,他化身一日社區醫師,探望受...
台北市長柯文哲(右3)18日展開「一日社區醫師」行程,他化身一日社區醫師,探望受北市聯醫團隊照顧的民眾並問候。 中央社
台北市長柯文哲(左)18日展開「一日社區醫師」行程,他化身一日社區醫師,探望受北...
台北市長柯文哲(左)18日展開「一日社區醫師」行程,他化身一日社區醫師,探望受北市聯醫團隊照顧的民眾並問候。 中央社
台北市長柯文哲(右)18日展開「一日社區醫師」行程,他化身一日社區醫師,探望受北...
台北市長柯文哲(右)18日展開「一日社區醫師」行程,他化身一日社區醫師,探望受北市聯醫團隊照顧的民眾並問候。 中央社

病患幫助病患 署花日照中心傳愛

2017-02-17 12:13聯合報 記者范振和╱即時報導
署立醫院日間照顧中心的中庭,常有失智老人前往欣賞阿財的大壁畫。記者范振和∕攝影
署立醫院日間照顧中心的中庭,常有失智老人前往欣賞阿財的大壁畫。記者范振和∕攝影
「你很難想像,精神病患畫出的壁畫,竟然成了醫院日間照顧中心病患最佳的療癒作品。」,署立花蓮醫院院長蔡興治今天上午指出,日照中心中庭有四大幅壁畫出自精神病患阿財的巧手,失智長者常在畫前沈思欣賞,久久不去。
蔡興治說,該院前年底是花蓮第一個開辦日間照顧中心的醫療型機構,擁有30個床位,早已滿床,收容低中重度失智、失能老人,每天都有復健課程,最有意思的是,日照中心的中庭,可讓老人家出來曬曬太陽,活動筋骨,深受長者喜愛。
署花有一位精神病患阿財很喜歡畫畫,蔡興治說,他試著請阿財動手彩繪,四大幅壁畫包括太平洋、金針山、花東縱谷、鯉魚山等,不料,阿財除了精神疾病外還有憂鬱症,下雨天、陰天都不畫,一個月畫不到10天,最後,他不得已婉轉告阿財可否在日照中心落成前,能夠欣賞他的畫作,說也奇怪,阿財答應後,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完成了最後一幅普悠瑪號行駛縱谷的傑作。
日間中心主任林品婕指出,該中心有繪畫復健課程,而失智老人家最喜歡到中庭欣賞阿財的畫作了,她認為美麗的圖畫的確能達到療癒的效果,「病患治療病患,真令人感動!」
署立花蓮醫院日間照顧中心主任林品婕(右)喜歡陪著失智、失能長者到中庭看畫聊天。記...
署立花蓮醫院日間照顧中心主任林品婕(右)喜歡陪著失智、失能長者到中庭看畫聊天。記者范振和∕攝影
署立花蓮醫院日照中心的中庭有阿財的美麗畫作。記者范振和∕攝影
署立花蓮醫院日照中心的中庭有阿財的美麗畫作。記者范振和∕攝影

心情點滴/失智後,剩下什麼?

2017-02-17 08:55聯合報 杜鵑草(台中市)
被工作壓力和過高的自我要求折磨的母親,已有數年無法好好入睡。隨著她年紀漸長,我開始會因為一些日常小事,憂慮起失智症是否已悄悄找上媽媽?儘管知道她本來就常忘東忘西,依舊提心吊膽,不時想確認她是否失去方向感。
對於失智,我們抱持著恐懼,因為一旦患病,靈魂彷彿會一點一滴被抽乾,留下的不只是孱弱的軀體,更是家人龐大的負荷。我不禁思考起生命的意義,失智之後,我們會留下什麼?會記得什麼?探討阿茲海默症的電影《我想念我自己》中,最後一幕停留在女主角漫步在沙灘上的畫面,沒有珠光寶氣的饗宴,沒有名利雙收的地位,只有家人永恆的愛;這長久被忽略、微小而簡單的幸福,或許就是人們近乎一無所有後,僅存的東西吧?
假使有一天,我也會面臨失去自己的過程,希望繁華落盡之後,仍能讓家人留有珍貴的記憶。

當失智來敲門/帶失智長輩出遊 家屬盼友善環境

2017-02-16 18:19:24 聯合報 健康事業部
吳小姐帶著患有輕度失智症的父親,一起蓋章在陶瓷盤上。 圖/影片擷取
吳小姐帶著患有輕度失智症的父親,一起蓋章在陶瓷盤上。 圖/影片擷取
「來!爸爸再壓,再用力,你自己壓」拿起印章,吳小姐帶著患有輕度失智症的父親,一起蓋章在陶瓷盤上,「寫什麼?畫畫、畫畫」這樣的狀況持續整整五年了。吳小姐感慨地說,父親對於在意的事不會忘記,但是他不介意的所有事情,必須不斷重複提醒他,否則父親怎樣都記不住。
吳小姐與父親配合日照中心的外出活動,到鶯歌陶瓷博物館逛展,吳小姐說,她明白父親很喜歡出遊,喜歡人群,知道要出門,還會興奮到前一晚睡不著,父親在搭遊覽車逛展的路上,還哼著歌,可見他很開心。
在逛展過程中,父親因為看不清楚、聽不太到,加上行動不便,只能默默跟在團隊後頭,時而打呵欠。旁人問女兒說,父親是不是對逛展沒興趣?她回答,「沒興趣沒關係,其實只要把父親帶入團體中,讓父親知道參與在裡頭,他就覺得有參與感,很快樂。」
像吳小姐願意把患者帶出門的家屬不多,因為家屬多半要上班,除了沒時間之外,有沒有友善的環境方便失智病患與家屬共同前往,也是影響出遊的關鍵。吳小姐說,她很想常常帶父親出門,可惜沒有足夠多的人力帶他出去,像很多景點,很難讓輪椅族順暢地玩。
現在吳小姐和父親最常出遊的地方是中正紀念堂,因為父親行動不便,被侷限在捷運能到的地方,她希望政府能推動友善旅遊,例如將失智跟身障結合考量,讓失智症家庭可以放心出遊。
吳小姐沒有請外籍看護,也沒有將父親送到日照中心,照顧父親的職責全都自己來,儘管她扶著體型壯碩的父親有些吃力,推著輪椅步步小心,還必須不斷重複說話內容給父親聽,但她總是不厭其煩地陪伴在一旁。吳小姐說,她偶爾會覺得失去自由,但為了成就父親,必須犧牲一方,這時自己會去上課,學習怎麼照顧失智者,然後抒發情緒,漸漸了解父親,跟著他一起成長,如今照顧父親對自己來說,已經是一個甜蜜的負擔。

李雪雯/除了房子及更多的退休金 其實你更該做的退休規劃是…

2017-02-16 18:15:52 聯合新聞網 李雪雯
「以房養老」依據房產的價值、貸款成數及借款期間的不同,月領金額也會不一樣。合庫銀...
「以房養老」依據房產的價值、貸款成數及借款期間的不同,月領金額也會不一樣。合庫銀主管舉例,有位高雄借款人,申辦卅五年的以房養老貸款,因為借比較久且房產價值較低,月領七千元。圖為高雄房市。 聯合報資料照片

「我是有錢人」迷思527

近來,也許是年金改革的議題火熱,筆者也常被問題有關退休規劃的問題,像是「聽理財專家說:『想要退休生活無憂無慮,一定買房子與至少存1000、2000萬元』,這是真的嗎」?
老實說,筆者認為會提出這兩樣簡單回答的人,全都是站在台北市經濟精英者的角度的思考,既沒有考慮城鄉問題的差異,也根本低估了退休後生活的複雜度與現實狀況。怎麼說呢?

首先以「買房養老」來說,

許多專家建議,為了安穩退休,一定要有一棟自住的房子。因為這樣就不用在「沒工作收入」時,還要額外支付一筆房租,又能避免「房東不租給老人家」,且就算自己不住,想住到老人公寓去,還可以把房子出租。
但是,根據筆者觀察了許多長輩之後,發現了一件事實-不是每一間房子,都是適合退休時住的。那麼,讀者就會問:什麼樣特徵的房子才算呢?大概可以歸納為「外在」及「內在」的兩大條件:

一、外在:生活機能佳、就醫方便。

別懷疑,先不要看附近醫院的就醫品質如何,只要是在醫學中心密集的大都會區(台北、台中、高雄、台南)以外地方,單單是就醫的複雜及困難度,就夠令人傷腦筋了。
不要以為所買的房子生活機能不重要,試想看看:當你已經行動不如年輕人,又已經有身體不適的狀態時,還願意每星期固定回診,都要花個半天到一天的時間嗎?如果不想,那你所買的房子位置就顯得相當重要。
除了健康的老人,需要住離醫院近外,特別是如果是屬於失能狀態的老人,則更需要選擇就醫近的環境。因為從根據衛福部「中華民國100年身心障愛者生活狀況及各項需求評估調查報告」資料顯示,越是高年齡、重度失能的老人,就越需要定期就醫,且女性又高於男性。
儘管有高達68.77%的身心障礙者需要定期就醫,但也有高達57.27%的身心障礙者根本無法「獨立就醫」,而無法獨立就醫的理由,除了「無法獨立完成掛號就醫的程序(佔88.12%)」外,最主要就是「交通問題難以解決(佔48.86%)」。
而觀察各縣市「身心障礙者居所到乘坐大眾運輸工具地點,以步行或使用輪椅等行動輔具所需時間」資料,除了台北市與新北市「在15分鐘以內」有超過八成外,其餘各縣市都不到這個水準。且最多「超過30分鐘以上」的縣市,包括有彰化縣、雲林縣及嘉義市;最多落在「15-30分鐘內」的縣市則有:屏東縣、花蓮縣及連江縣。而以上,還只有計算「前往乘坐大眾運輸工具地點」的時間,還不包括「等車」與「實際搭乘」的時間。
事實上,隨著年齡的增加,就算健康體態保持得不錯,總是會有點小病小痛而需要看醫生的時候。假設看病還要長途跋涉,只怕小恙也會被積出大病出來。就算不到失能的程度,且就算老年人與子女同住,由於現在年輕人普遍低薪,夫妻都必須出外工作,如果老年人健康狀況差,更需要有人陪伴就醫。
因為根據統計,失能老人就醫最大問題在於「交通問題」。調查顯示,許多老人家無法就醫,就是卡在相關的問題,甚至,調查許多老人家,連掛號這等小事都無法自行搞定。

二、內在:有電梯及無障礙空間。

對此,筆者只想單純把相關統計資料,直接攤給讀者看:根據衛福部「中華民國102年老人狀況調查報告」顯示,55歲以上長者所居住的住宅,需要並擁有電梯的比率只有15.9%。其餘約有7成,是住在沒有電梯的獨棟住宅或公寓裡。
另外衛福部「民國100年台灣地區中老年身心社會生活狀況長期追蹤(第七次)調查」,回答獨自走到2-3樓「有困難」的比重,就有近3成左右。其中,女性又高於男性,且超過75歲的老人,幾乎有一半在「爬樓梯」上有困難。
或許很多「專家」或讀者會說:如果生活機能不佳,或是住家沒有電梯,只要是自住房,退休之後,還可以換屋及出租,和後換去住老人公寓。然而,撇開「老年人換屋,等於是把人『連根拔起』」的不利影響,這個「把房子出租或換屋」的想法,不但是天真的可以,且根本就是沒「見過」老年人現實生活的說法。
因為根據筆者的觀察,只要是房子住久的長輩,家中幾乎沒有不堆滿東西的情形。假設要順利出租,一定得把房子裡的東西給清光。但相信筆者,人的年紀一大,所有東西就更捨不得丟。而當屋中堆滿了各式各樣的「不可丟棄的感情依賴」之後,怎麼可能輕鬆換屋及出租?
此外,前幾日筆者看到一則新聞指出:鄰近的日本房市歷經泡沫化風暴後,目前空屋數逼近1千萬戶,賣不掉也租不掉,不僅成為老人經濟負擔,越來越多子女也選擇拋棄繼承,以免變成「一輩子的債務」。
所以,在「少子化嚴重、住房需求不振、房價有可能走低之下,住老人公寓及換屋,都可能還要『另外貼錢』,對沒收入的老人來說,根本就是難上加難」,以及「年輕時花了大筆財富所買的房子,就算到老年要靠銀行「以房養老」,那還是更加不划算(請參考之前的專欄-《「我是有錢人」迷思502:「以房養老」真的是兼顧「自住」及「退休規劃」的好方法?》)?
所以,不但買房養老是個很糟糕的建議(當然,如果讀者家中富有到能夠輕易買房,自然另當別論),筆者還真的想建議想要安穩退休的讀者,與其「拼了命」地買房,還不如「把這些房貸錢省下來,替自己多存一些退休金」來得實際。
因為,撇開「2016年平均薪資倒退16年」的事實,另根據資料顯示,台灣人的房屋貸款負擔率(房貸金額/家戶每月可支配所得)在2016年第二季為37.14%,已經連續十多年超出「房貸及房租支出應在月所得1/3以下」的合理標準;甚至,新北與台北市的數字,更高達51.81%及62.39%。
而以上「房屋貸款負擔率超過5成以上」的意義在於:一個家庭有超過一半以上拿到手的所得,都用來「貢獻」給銀行了。但在家庭理財規劃上,一個正常且合理的比率,應該控制在1/3以下。
在這樣的高負擔比率下,許多(特別是雙北市)的家庭,幾乎可以說已經無力再「額外儲蓄」了,且房屋貸款一貸就是20年,假設中途遇到失業問題,更有可能將整個家庭逼入「失業」及「被銀行掃地出門、無處可住」的窘境。
不要以為筆者在「危言聳聽」,因為在經濟不景氣之下,許多人就算還不到法定退休年齡,卻可能面臨「被迫提早退休」,讓退休金準備的前景,更加荊棘滿佈。
從以下內政部的各年齡層兩性勞動參與率資料來看,男、女大約都是從45歲開始滑落。但仔細分析之下,大約從50歲起,勞動參與率就快步大幅下降(請見下圖)。
圖擷取自內政部。
圖擷取自內政部。
以上數據突顯出,有不少的勞工是在還未到法定強制退休的時候,就離開了職場。然而,對照永慶房屋集團之前所做的統計資料分析發現,特別是雙北(台北市及新北市)自2015年開始的平均首購年齡都突破40歲。
另外再以為了年輕人買房而推出的「青年安心成家購屋優惠貸款(青安貸款)」為例,根據財政部的統計,大約有超過兩成申辦人超過40歲。甚至辦理業務的公股銀行主管就表示,青安貸款申辦條件寬鬆,超過50、60歲申辦的人數是不少。也就是說:如果國人是從40歲開始買房,可能在尚未還完20年房貸之前,就有失業並繳不出房貸的危機。

其次以儲存退休金為例,許多目前讀者所看到的建議,恐怕都過於簡略而不符真實需要。

舉例來說,去(2016)年南山人壽與媒體合作的調查顯示,有近4成的民眾認為,要準備超過500萬元以上的退休金才夠;16%的民眾則認為要準備1,000萬元以上,才能滿足退休生活所需;僅有26%的民眾認為,準備500萬元以下的退休金就已足夠。
甚至,還有投資理財專家表示,夫妻兩人20年的退休生活費至少要960萬元(屬「最低標準」),最高準備個3840萬元都還只能算是個「小康」情形;除此之外,還要額外準備200-1000萬元的退休休閒娛樂費,以及250-1600萬元的醫療照顧費。以上相加之下,大約是每人要準備至少705-3220萬元的金額才行。
至於摩根投信最近一次發佈的新聞,則是以「通膨率2%、退休後再活20年,以及每月需新台幣3萬元生活費」的水準來估算,退休準備金差不多要1500萬元才能夠用。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

九成受訪者想於65歲前退休,但有六成目前退休準備金低於500萬,反映出理想和現實之間的極大落差。而這,也是筆者最為憂心之處。因為,這將會導致以下兩種結果:
其一是「既然永遠達不到目標,乾脆就死心、放棄算了」。

因為曾有求職平台業者,針對「七、八年級生」做過調查顯示:平均估計退休金,至少需準備1,902萬元;但假設以經常性薪資3萬8000多元估算,大約需要490幾個月,也就是「41年不吃不喝」,才有可能存到這個退休金目標。老實說,要這些人「不乾脆放棄退休規劃的目標」,恐怕也是很難的事。

另一個情形則是:任意聽信不負責任的專家,然後把每月辛苦準備的退休基金,拿去投資在高風險,但實際根本沒有高報酬的標的上。最終,仍舊是落得「退休基金歸零」的悲慘境地。

類似這種案例,可以說是「履見不鮮」。例如昨(2月15日)就有媒體報導,今年86歲的陳先生(化名),4年前與太太兩人結束在日本的工作返國定居,選擇落腳在三芝的安養中心。
儘管陳先生存下了差不多台幣1600多萬元的積蓄,已足夠度過餘生,但由於陳先生也擔心長壽風險,因此,他透過朋友結識了當時在國泰世華服務,後來又轉職到澳盛銀行及兆豐證券的理專藍苑瑜。
由於信任理專,陳先生將畢生積蓄-354萬港幣,交給在兆豐證券工作的藍苑瑜操作,並交代只需要投資有利息收入的投資商品即可,希望能賺取利息以支付安養中心費用,沒想在2015年5月投入5個月後,資產僅剩下9萬多港幣,且最後連理專的人都找不到了…。
但不論讀者「死心放棄」,或是「退休金歸零」,都不是筆者願意見到的結果。因此,筆者之前才特別再三提醒:退休基金應該要根據自己的平日慣常的花費,來進行精確的估算才行,不要輕易隨著不負責任的投資理財專家任意起舞,並把自己推向未知的高風險。
談到這裡,

也許讀者會問:如果買房與存最多的退休金,並不是現階段正在準備退休的人,「唯一」該首先考慮的項目,那又該考慮什麼呢?筆者的答案就是「提早預存質佳的人脈與健康」!
因為首先,人脈可以讓在退休之後不變「自閉」,更不容易失智;健康的身體可以讓自己避免或延後因為失能而臥床、需要被看護的時間,間接需要高額的長期看護費用。
其次,靠著人多以分擔固定成本,也才能夠讓自己覺得不太夠的退休金能夠「夠用」。讀者永遠要記得:當越多的人一起share固定開銷時,才越能發揮「省錢」及「延長退休金使用年限」的效果。
再者,當你不幸失智或失能到一定程度之後,人脈可以讓你所準備的退休金與保單,在「重要人脈」的監督與管理之下,分毫都會真正運用在你的身上,而不是進了不肖的子女、親戚,或是無良養護機構的私人口袋裡!

《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延伸閱讀》《李雪雯的健康財富百寶箱》(若讀者有相關投資理財問題,也歡迎在此專欄或以上粉絲團留言,個人將盡力、盡速回覆),在《聯合新聞網》刊登超過1星期的文章,將會轉貼在「個人部落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