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30

商業興觀點/發展銀髮產業四方向

2016-11-22 06:15經濟日報 黃毓瑩
台灣人口老化速度快,這些年來許多業者看準商機、紛紛投入布局未來逐年成長的銀髮需求。
若從人口結構的角度來看,台灣人口最大主力的戰後嬰兒潮目前約落在55~70歲,這個年齡層多數以上的長者生活還能自理,更大的需求反而不在機構照護,而是生活支援服務(包含養生休閒、健康維持、無障礙居家生活環境等),這是第一個必須要認知的重點。
第二,很多業者認為銀髮族捨不得花錢,這個市場看得到吃不到。事實上,很多服務政府都有提供(例:送餐、關懷訪視、電話問安、松年大學等),若是從事政府已經提供的福利項目,長輩們在經濟壓力下當然會優先選擇政府提供的服務。
換言之,政府不想做、民間不滿意的,就是產業發展的空間,以下四個思考方向可供業界參考:
一、將年輕族群商品複製到高齡市場:玩具公司巨頭Hasbro鎖定銀髮族,推出以機器陪伴寵物為特色的產品;Sensory Toy Warehouse公司推出感官玩具,專攻失智症族群。顯示活到老玩到老,玩具永遠是門好生意。
二、新包裝喚起銀髮族「童年記憶」:繼寶可夢熱潮後,任天堂又推出復刻版的迷你美版紅白機並內建30款經典遊戲,老中青跨世代同樂成為熱潮。台灣很多地方的老街有懷舊商店販售復刻板產品,不但有記憶溫度、更有傳承意義。
三、主推「各世代同享、同樂」:目前很多業者在推祖孫共學、祖孫共遊的活動,都有文化傳承的意義,包括捏麵人、在地耆老說故事、邊做邊玩的童玩製作、在地特有生態認識與保育等。
四、利用強項,強化市場區隔:Airbnb 延伸自家平台服務於銀髮族,讓長輩能以資產與人生經歷換取現金,同時享有經濟穩定性及社會歸屬感。如在日本,按照習俗屍體是不能進電梯的,需要人背著從樓梯上走下來,因此發展出「職業揹屍人」這種特殊服務。
銀髮族的需求確實存在,但多數產品、服務提供者「不夠老」,無法體會他們的需求。若能運用「青銀共創」模式,藉用銀髮族退休人力協助開發合宜的產品或服務,不但能發展出更符合需求的項目,也能活化運用銀髮族勞動力。
(作者是商發院經營模式創新研究所健康照護組研究員,本專欄每周二刊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