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8

健康你我他/減法照顧 重拾母親信心

2016-11-03 04:34聯合報 文/王如斯(北市內湖)
兩年前,原本個性隨和的母親,開始變得暴躁,連吃橘子吃到籽,都會大發雷霆。帶她出遊一路發脾氣,怪人多、車多、紅燈時間太長!後來發現她亂吃藥,每天吃的高血壓藥、胃腸藥,不記得該吃幾顆,也不記得到底吃了沒?我不禁懷疑,難道曾擔任老師、喜愛閱讀的母親已失智?
當母親在醫院作完失智檢測後,護理師悄悄給我一張印有台北市失智關懷專線的磁鐵貼片,我知道最不願面對的事終於發生。
我一手牽著母親走出醫院,一手拿著藥包,一面慶幸醫師告訴我,母親的失智屬最輕微,但會慢慢退化,一面想著自己是否有能力照顧母親?是否有必要送護理之家?從母親緊握的手,我感受到母親對我的依賴,決定先自己照顧。
還好,在藥物協助下,母親的情緒穩定,不再無理取鬧,但對自己過目即忘很沮喪,我安慰她:「人生不用記這麼多事。」她想想覺得有道理,認真點頭的模樣像個小孩。
失智患者對越久遠的事記得越清楚,母親對經歷過的日治時代及以前常作的客家點心記憶猶新,也喜歡談陳年往事, 雖然內容一再重複、人物張冠李戴,但不需更正,更不需爭辯,只要順著她的話去應對就好了。
暢談過往讓母親開心,於是我陪她回到過去,上網買些日文舊書給她。母親很高興!捧著她曾熟識的日文書,逐字逐句念著,然後問「我很棒吧!」我立刻連連比讚,我相信讓她重拾信心是帖好藥方。偶爾我在家作湯圓、讓母親幫忙搓,這種沒有危險性、又能手腦並用的工作對她的大腦應有幫助。我還參考日本的「減法照顧法」,母親能作的事就讓她做,例如倒涼開水,扣扣子、刷牙洗臉、洗澡時自己抹肥皂等,我也適時稱讚她,「老人囝仔性」,得到讚美的她當然越起勁,配合度也更高,我想這是她病情控制良好的原因。
以失智患者家屬來講,我算幸運,至少不必面對遊走、譫妄、黃昏症候群等棘手問題,但無法預料日後是否發生?我只能把握跟母親生活的每一天,以如常的生活去面對無常的未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