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有錢人」迷思517
根據某家壽險公司,最近所做的電話隨機調查顯示,已退休族平均退休年齡約60.55歲,工作退休金平均約163萬元,以台灣平均壽命80歲為基準,已退休族尚有20年的退休生活要過,依已退休族認為理想的退休生活費用,必須再多487萬元才可應付。
至於尚未退休的準退休族則覺得自己理想退休年齡是52.5歲左右,且認為44歲開始存退休金即可。據台壽調查顯示,若沒有準備好足夠的退休金,則生活中的快樂感、安全感、放心感、自由感及滿意感都會降到2成左右。
一般來說,50歲世代(50-60或65歲)的人,不論在收入或職業生涯上,都已經是走上高峰。而如果從退休規劃的流程來看,這個時期的人應該算是「進入退休的『衝刺期』」。
一旦已進入退休衝刺期,就代表真正跨入退休的那一步不遠了。而且,萬一過去沒有做好萬全的退休準備,由於時間已剩不多,就只能專心儲存退休金,避免沒有必要的大筆支出。
這是因為50世代的大筆支出,應該還是子女的教育費用,特別是對子女還在唸大學的晚婚者而言。因為根據2016年7月13日,滙豐集團所發佈的最新調查顯示,台灣一個小孩讀大學,父母平均1年需準備費用達8188美元(折合26.4萬元台幣),在受訪的15個國家中,排名第6,而為了支持子女的大學教育,全球6成家長願意負債,其中中國比例逾8成,為全球最高,台灣佔比則為64%。
但《50歲開始,優雅過好日子》的作者保坂隆就認為,如果是用在子女身上的錢,應該要劃清界線,最多只能到孩子「出社會」為止。而讓此一時期的所有財務準備,都是以退休生活為優先,先把夫妻兩人的退休生活顧好才是。保坂隆認為,如果包括自己的經濟,都能善盡責任、好好活下去,才不會對於子女或孫子女造成負荷。
當然,此一階段必須在準備充足退休金上進行衝刺,但有些必要的花費,還是不能省的。這裡頭就包括「培養夫妻兩人的共同興趣」,以及「培養退休後創業或再就業實力」的相關開銷。只要這筆錢,能從平日其他消費上省得下來,就不是該省的對象與項目。
而在「避免沒有必要的大量支出」的大前提之下,筆者認為50歲世代最該落實的,就是
「努力戒掉使用信用卡習慣」,以及「開始逐步更換適合自己投資屬性的投資理財商品」
這兩大目標。如果之前都沒有成功戒斷過信用卡的使用,為了避免退休後的衝動購物,應該要從此時開始,努力戒掉使用信用卡消費的習慣。而那些越來越方便的手機行動付費方式,也要一併取消而不使用。
此外,儘管這群人在投資方面,有更多的資金運用空間,承受風險的程度也拉高,是可以多方嘗試各種金融商品,但是也要挑選固定收益商品了。
由於已經接近退休階段,會希望有比較穩定及可預期的報酬,因此建議在這個階段,可以將原本積極成長型的資產配置,逐漸調整為穩健型的資產配置。例如將過去積極成長型的標的比重,由70%降為60%、50%或40%。
另外,同樣是「成長型」的標的,也可以透過「投資範圍的擴大」,來降低一定的投資風險。例如將股票型基金由原本的「區域型」或「新興市場」,轉換成「全球型」。
至於很多讀者都在問的短天期儲蓄險(真正的名稱應該是保單中,有「養老」兩字),到底可不可以購買?個人的回答是:首先,因保單有解約金問題,提前贖回會有解約上的損失(也就是無法100%拿到本金與利息),所以,購買保單的錢,一定是「到期前絕對不會贖回」的。
其次,那些需要自行解約或部分解約的保單,像是增額終身壽險…等,保單名稱裡凡有「終身」二字的保單,都不是保戶可以用來「100%保本+保息」的儲存退休金工具。
Box、50歲世代要買什麼保單?
一般來說,保單的最高投保年齡,終身型大約落在50-65歲之間,定期險種則多半可以投保到70歲,甚至還有80歲的,就比較不用這麼擔心。當然,終身險保費都不便宜,因此,如果預算不是很多之下,並不建議此時還去選擇終身型保單。且儘管有一定的風險缺口,但由於50歲時才投保,相關年繳保費並不便宜。因此在以上考量下,值得買的險種已剩下不多。購買原則就只有「發生率高,且一定都會常用到的保單」。因此唯一值得買的,首先是老年人較常發生意外事故,所以,意外險仍是必買的;其次是老年人住院機率高,住院醫療險也仍是必備保單之一。在以上原則下,長照險由於目前只有保費非常貴、繳保費跟自己存錢已差不多的終身型保單,所以,並不建議購買這種終身型長照險(除非保險公司推出定期險種,或許可以考慮)。至於年金險,如果是風險屬性非常低,完全不希望因為生存時間的不確定性,造成每期生活費的起伏變動、預計會有一整筆退休俸,但又擔心三大退休金破產,未來可能無法定期領到退休金的人,可以在準備退休前,把一整筆的退休金去購買「即期年金」,以便未來可以持續領取一筆年金當退休金。但由於保戶在購買即期年金之後,保險公司在隔年就會開始給付年金,因此,在正式領到退休金之後才買即期年金,也還來得及。
以上幾點,都是關於投資理財上的建議。雖然它們也很重要,但筆者今天想跟讀者們,多聊聊過去在退休規劃這議題上,常常被一般人所忽視,且理財專家們也都不會談的「更重要」退休規劃內容,也就是「為退休做準備上的心態調整」。
筆者認為,50歲世代在心態上,首先調整就是:
如果退休後要工作,那就要及早開始儲備工作技能。
特別是經濟與財務上的安排,還不足夠的人,一是要降低退休後的生活水準,另一個就是要積極考慮退休後的「再就業」。
但以「再就業」為例,就得提早思考「找什麼工作」?「提早保持什麼樣的人脈關係,以便退休後能夠被聘用」?或是,另外培養一個適合退休後生活型態,且自己又有興趣的專長,以便在退休後能夠產生收入。
其次,要開始努力融入家庭與在地生活。
如果不工作,也要找到一個生活重心。這裡所謂的「生活重心」,包括了找到一個能與配偶及志同道合朋友共享的「興趣」,以及與在地社區結合的活動。
如果退休金準備已充足,並不想再工作。那麼,在退休後「一天24小時都屬於自己」的前提下,總得要找些事情做做,不可能一天到晚地「旅遊」、天天關在家裡看電視,或是成天在外閒晃。
特別是如果要落實「成功且活躍老化」,就必須積極參與社區活動,例如加入社團、擔任志工…等。所以,為了真正退休後能與社會及社團活動等「無縫接軌」,就該提早培養夫妻兩人的共同興趣,並且積極融入社區各種活動。
再者,一定要「降低生活層次(水準)」。
這是因為「由奢入儉難」,所以,千萬要避免提高生活享受。因為生活水準一旦拉高,就很難再恢復了。一般來說,退休前因為還有收入,且50歲的階段,還是處於高薪資的階段,還有一定的能力可以過著較高水準的生活。
但是,一旦退休之後、收入中斷,就會出現兩種情形:一種是繼續花大錢過高水準生活,然後原先準備的退休金,就會快速減少;另一種則是會產生很嚴重的心裡不適應。
四、廣交朋友、儲存友誼、維繫好與家人的關係。
《下流老人》的作者藤田孝典,就不忘指出,就算有存款,還是可能淪為下流老人。因此他不忘再三強調,為了度過精彩的老後生活,除了金錢之外,建立良好人際關係,也非常重要。
所以,如果「與他人一起共生」,是所有面對老年化生活的重要生存關鍵重點,那麼,為了能夠在退休之後與信得過的人「一起共同生活」,包括自己的個性、生活習慣、居住地點與就醫方便性…等因素,都必須一併做通盤的考量。
假設現階段還找不到這樣的「伴」,也可以從現在開始尋找,並修正自己的個性與生活習慣,並且積極與合適對象「建立關係」。如此一來,才能算是最週延的退休規劃。
事實上,除了平日可以隨時「作伴」的普通朋友外,也真的要開始深交一些「可以放心把家裡鑰匙交給對方的朋友」了。且除了朋友之外,包括親戚與兄弟姐妹,也都該重新檢視與培養更好的關係。
五、預先培養興趣及基本的生活技能。
由於退休後,最不缺也最令人煩惱的,就是擁有大把而用不完的時間。因此,如果能夠培養一個可以「殺時間」的興趣,也才能讓自己退休後,不會閒到發慌。
且藤田孝典也不忘提醒:為了不要陷入「下流老人」這樣的困境,首先就是「不離婚」,提早養成「不要一味埋首於工作,而疏於注意到家裡另一伴」的問題。其次就是,過去不擅長做飯及打掃的人,也要提早開始培養相關的技能。如此一來,就算一個人生活也不成問題。
六、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正確學習口腔保養,並提早進行「認知上的訓練」。
由於身體機能是持續老化且不可逆,因此,特別是有特殊家族病史的人,此時就要開始注意,並且從事簡單的飲食習慣。而這裡指的「簡單」,並不完全等於「積極養生」與「補充保健食品」而已。
此外,口腔保養的重要性在於:如果牙口不好,將會影響身體營養的吸收,而吃不下東西時,不但會沒有體力,也容易造成心裡憂鬱。且根據日本牙科醫師的說法,咀嚼力的強弱,也是造成老年失智的重要因素。更重要的是,當老人的牙口不好時,可能會提早用其他方式進食(例如管灌進食),提高照顧的困難度。
七、父母住的問題,不能再拖了,特別是落單的父母。
因為以50歲的年齡來看,父母大約是70多歲。而醫界是以75歲為分界點,不論是就醫率、照護認定率或老年失智症的出現率等,都會快速上升。換言之,人一旦過了75歲,需要支援或照護的比例,將會急速升高。最後,及早開始整理自己家裡不要的物品,並勵行簡約的生活,且開始考慮自己退休後要住的地方。
不論是否在退休後,要轉換住的地方,都得及早開始整理家裡的物品。以免年紀越來越大時,不但無力、無時間去整理,且分類及整理的能力也越來越差。《免責聲明》本專欄所提供之資訊,均由作者自行蒐集並撰寫完成,所有觀點僅為個人對市場的看法,並非任何投資勸誘或建議。若有引用數字及相關計算,均已力求精確,惟不保證其正確性,也不作為任何投保或購買的建議,對此不負任何法律上的責任。另外,本專欄版權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延伸閱讀》《李雪雯的健康財富百寶箱》(若讀者有相關投資理財問題,也歡迎在此專欄或以上粉絲團留言,個人將盡力、盡速回覆),在《聯合新聞網》刊登超過1星期的文章,將會轉貼在「個人部落格」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