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30

研究:這5種香料 對大腦很有益

2016-12-09 10:43:35 世界日報 記者宋凌蘭╱即時報導
研究:5種香料 對大腦很有益 圖/ingimage
研究:5種香料 對大腦很有益 圖/ingimage
香草和香料不但添加食物的風味,零熱量、零脂肪,有些還對大腦很有益。以下是研究顯示可能具健腦作用的香草和香料:
巴西利和百里香:巴西最近的研究發現,這些香料含有一種名為芹菜素的類黃酮,可強化神經元的連接,甚至促使幹細胞成為神經元。研究員猜想,含豐富芹菜素的飲食,可能影響大腦細胞的形成和通訊。芹菜素的化學結構類似雌激素,而雌激素影響神經元發展。
甘菊:晚上喝茶者一向偏愛甘菊茶,因為據稱有解壓的效用。甘菊含有可與某些大腦化學物受體結合的物質,進而減少焦慮。在一項研究中,患有廣泛性焦慮症的一小群人,被隨機指示服用甘菊精或安慰劑。八周後,吃甘菊精的人報稱焦慮減少更多。
晚上喝茶者一向偏愛甘菊茶,因為據稱有解壓的效用。 圖/ingimage
晚上喝茶者一向偏愛甘菊茶,因為據稱有解壓的效用。 圖/ingimage
薑黃:有一種名為巨噬細胞的免疫細胞,能摧毀從外界侵入的分子。但是有些老年失智症的病患,巨噬細胞功能欠佳,導致被視為造成失智的類澱粉蛋白斑塊,無法被清除。但是薑黃的某些物質能啟動巨噬細胞,可能有助清除蛋白斑塊。不過目前還不知,這些在實驗室被隔離的物質,意味你要吃多少咖哩才有效。
鼠尾草:在兩項小型研究中,鼠尾草精改善民眾在記憶測驗的表現。其他動物研究則發現,鼠尾草的精油和提煉物能阻止一種酵素活動,後者分解參與許多大腦功能的神經傳遞物質。不過,鼠尾草補充劑對某些人可能造成危險,特別是高血壓患者,因為鼠尾著會讓血壓升更高。
大蒜:研究顯示,大蒜所含的某些活性物質可殺死培養皿的腦癌細胞。專家警告,這並不意味多吃大蒜能殺死實際腦癌細胞,但研究結果是個充滿希望的開始。

役工隊像乖孫 陪老人遊戲防失智

2016-12-09 02:14聯合報 記者連珮宇/板橋報導
新北市社會局役男組團至托老中心陪伴銀髮族,醫學系的黃稟超推廣正確的「兩段下床法」...
新北市社會局役男組團至托老中心陪伴銀髮族,醫學系的黃稟超推廣正確的「兩段下床法」,假裝跌倒的模樣逗得阿公阿嬤歡笑連連。 記者連珮宇/攝影
新北市社會局役男今年初成立「雁行役工隊」,學長學弟接棒服務各公益機構,日前赴托老中心陪伴失智長輩遊戲,逗得爺奶笑開懷,離別時,一位失智的阿嬤感性說道「乖孫,再來陪我玩喔」,令這群大男孩們紛紛紅了眼匡。
雁行役工隊已至第三屆,由美國麻省理工資工系畢業的郭育奇領隊,成員發揮各自專長,從資訊、餐飲、運動到醫學,設計一套防失智保健課程與遊戲。
他們到板橋頤安公共托老中心,拿出精心設計準備的各項防失智遊戲,從圖卡記憶挑戰、地板球對抗賽,舞蹈教學,還動手捏紫心芋圓煮點心,場面溫馨。
高醫大醫學系黃稟超,更發揮專長示範教學「兩段式下床法」,生動演出「跌倒秀」令爺爺奶奶哄堂大笑,卻也馬上記住正確安全的步驟。
黃稟超說,他阿公80歲罹有帕金森症,平時手抖、小碎步走路,他直到習醫後才了解這些疾病很困擾長輩,因此盼在服役期間發揮所能體貼更多人的長輩。活動結束時,中度失智的「金妹阿嬤」突然拉著他的手問「乖孫,什麼時候再來陪我玩」,讓他捨不得離開。

日照中心不足 行政院下令盤整閒置空間

2016-12-08 16:46聯合報 記者鄧桂芬╱即時報導
據衛福部統計,全台日間照顧中心共計198所,但與全國368鄉鎮相比,離「一鄉鎮一日照」計畫目標還差約五成。衛福部社家署指出,明年擬從長照2.0預算中,撥約12億元建置日照中心,行政院也要求地方政府盤整轄內閒置空間,以設置日照中心為優先,計畫4年內達到368所日照中心目標。
衛福部今天在西湖日照中心舉辦「日間照顧、安心托付」記者會。社家署副署長陳素春說,日照中心是長輩在社區的第二個家,以西湖日照中心為例,長輩白天由交通車接送到中心,接受生活照顧、營養餐飲、復健及健康促進等服務,晚上再由家屬接回家,除了能增加社會參與機會,家屬也能暫時放下照顧負擔,專注工作。
但陳素春坦言,若把社區托老中心等多元日間照顧設施納入計算,全台還有162個鄉鎮無日間照顧設施,尤其以原住民鄉鎮最缺。
陳素春說,行政院會上周要求各縣市政府盤整轄內閒置空間,優先設置日照中心,最快今年底前掌握第一階段資料,協助地方「長」出日照中心,更盼人口密集鄉鎮擁有二、三間日照中心,超過每鄉鎮一家的目標。
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秘書長吳淑惠表示,一間日照中心從無到有,最困難的就是空間取得,再來就是變更建物使用目的,曾有日照中心打造好了,卻因建物變更使用執照遇到困難,遲遲無法經營。
日前曾討論因少子化多出的學校空間,可改造成長照空間。吳淑惠說,閒置空間若沒無障礙設施或有交通障礙,處理上算簡單,反而是單位不願釋出空間,才是真正麻煩之處。她期盼地方政府能「盡量」提出閒置空間,就算無法打造日照中心,也可改造成長照A、B、C三級單位。
日照中心的設置也有城鄉落差,吳淑惠指出,農村鄉鎮的交通車和照服員人力與都市相比,相對缺乏。陳素春承諾,未來會補助日照中心一台交通車,以無交通車的日照中心優先補助。至於建物執照問題,將與營建署、消防署共同解決,讓日照中心布建更順利。
西湖日照中心主任黃淑華說,照顧者若沒有適時喘息,照顧壓力可能會喪失健康,她曾聽過照顧者比失智媽媽早過世,令人遺憾,「如果照顧者能利用日照中心,照顧壓力就可減輕許多。」
黃淑華認為,政府及醫療機構應有更多日照中心的服務宣傳,雖然該中心已成立6年,還是有街坊鄰居不識日照功能,更不知道社區中就有提供老人服務的場所。她建議醫院可在病人出院前,多提供日照中心等長照服務場所資訊,才能提升長照服務之使用率。

半癱9旬爺不愛動 這裡讓他重新站起

2016-12-08 15:55中央社 台北8日電
年輕時曾任高官的90歲外省籍爺爺,習慣「茶來伸手、飯來張口」,身體機能退化到幾乎半癱,總坐在輪椅上一動也不動,家人送他到日照中心,3個月後他竟能擺脫輪椅,自己行走。
「長照2.0」即將於明年1月上路,計畫擴大居家照顧、普及日間照護據點,衛福部社家署副署長陳素春今天表示,截至10月全台共有295處多元日照據點,讓近5000名失能、失智長輩,白天可就近在社區中得到照顧,晚上可以在家和家人團聚,未來將持續強化原鄉地區日照中心密度。
西湖日照中心主任黃淑華今天受訪時表示,日照中心每天平均可照顧60名長輩,送來的長輩多數已是嚴重失智或失能,普遍還有些憂鬱症狀,不僅忘了自己的名字,甚至忘了怎麼上廁所,令多年照顧的家屬身心俱疲。
黃淑華說,日照中心除了讓長輩有健康的飲食,還有復健體操、運動、唱跳等活動,讓失能長輩情緒變得安定,原本焦慮長輩開始展露笑容、話也變多,有些原本要拐杖才能走的,經過同儕激勵都能靠自己的力量重新行走,「這些都是我們的工作動力」。
令黃淑華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名90多歲的外省籍爺爺,年輕時曾是高官的他,習慣「茶來伸手、飯來張口」,剛到日照中心時身體機能退化到幾乎半癱,總是坐在輪椅上一動也不動,也不願和其他人一起復健、做運動。
幾星期過去,家人突然看見爺爺在窗邊偷偷做運動,才發覺他已漸漸卸下心房,準備融入大家,黃淑華說,後來爺爺在日照中心結交不少同是外省籍老兵退休的朋友,也開始願意跟大家一起運動、復健,短短3個月,他不但可擺脫輪椅自己行走,整個人也變得開朗起來,令家人相當欣慰。
黃淑華強調,老人家不是小孩,不能用「你好乖、好棒」這種方式安撫,照服員必須透過家人了解長輩的過去,藉此開啟話題、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像是一名奶奶年輕時曾是柑仔店老闆娘,照服員就把每天的便當錢交給她算,日照中心還為一名退休校長天天舉辦朝會,讓他帶領大家唱國歌,讓長輩找回自信與存在感。
照服員的悉心照顧,長輩其實都感受得到,黃淑華說,曾有一名長時間窩在家的長輩,因初次到日照中心感到慌張,這時一名老奶奶突然上前握著新來長輩的手,告訴她這裡的同學、照服員都很好,可以安心待在這,令她相當感動,而這些感動也成為她的力量,讓她在16年的照顧道路上,愈走愈堅定。

侯友宜:長照2.0應設專線 單一窗口解答民眾疑惑

2016-12-07 19:58聯合報 記者祁容玉╱即時報導
長照2.0從11月起試辦,新北市副市長侯友宜今天在臉書發文表示,長期照顧服務是台灣急需面對的問題,但許多民眾都不清楚長照2.0的A、B、C級代表什麼?中央也沒有如同警政署165反詐騙專線的長照專線的電話號碼嗎,他建議必須單一窗口,導入問題,進而解決問題。
侯友宜在臉書上回憶,同事的岳父不久前往生,過世5年前已嚴重失智,最後完全不認得家人,5名子女輪番陪伴著媽媽、照顧父親,但全家人仍心力交瘁。
侯友宜感嘆,「4、5年級生」的家庭中,有4、5個兄弟姊妹是常有的事。養生送死,人多好辦事,但同事只有一個獨生女,旁觀岳父人生最後一段路,他突然變得悲觀,不希望在人生最後一段路成為女兒的負擔。
侯友宜說,在少子化的台灣,長期照顧服務是台灣急需面對的問題,但是問問身邊有需求的人,知道長照2.0的A、B、C級代表什麼?有什麼差別嗎?問問他們知道長照專線的電話號碼嗎?
他建議應該比照警政署165反詐騙專線,設置長照2.0諮詢專線,必須單一窗口,導入問題,進而解決問題。他強調,政府的長照政策再不到位,無法解決照顧人力不足和財源不穩的問題,肯定會有更多悲劇和為人子女的遺憾。
新北市副市長侯友宜今天在臉書發文表示,長期照顧服務是台灣急需面對的問題,但許多民...
新北市副市長侯友宜今天在臉書發文表示,長期照顧服務是台灣急需面對的問題,但許多民眾都不清楚長照2.0的A、B、C級代表什麼?他建議應設專線提供單一諮詢窗口,導入問題,進而解決問題。圖/翻攝自侯友宜臉書

財經觀點/探照失智、白內障 VR、AR更人性

2016-12-08 03:57聯合報 記者曾仁凱整理
虛擬實境(VR)與擴增實境(AR)應用逐漸普及,根據顧問公司Digi-Capital今年的研究,指出到二○二○年,兩項技術市場規模將達一五○○億美元,企業和消費市場應用亦會同步成長,其中亞洲將是全球重心。
雖然現階段VR/AR焦點仍放在應用程式(APP)和遊戲等消費性應用上,但產研機構Juniper Research預估,二○二一年企業AR創造的營收將超過消費性AR。
像是零售業和網路購物業者,已意識到VR/AR可讓客戶「身歷其境」的潛在影響力。例如瑞典家具大廠IKEA很早便跨入此領域,讓消費者可置入虛擬家具,透過視覺感官參與購物過程,加深消費者的黏著度與對產品的信任度。
我們也能預期越來越多品牌推出AR應用程式,例如娛樂、房地產、醫療和健身等產業,相關應用範圍廣泛無邊,恐怕唯一受驗的是行銷人員的想像力。
最近在澳洲舉行的國際失智症研討會上,與會者便見識到VR裝置提供藥物以外的替代性療法,以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美國也有醫療保健公司利用AR模擬白內障或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影響,來協助教育患者。
不過,VR和AR背後需要強大運算、連結性和資料儲存能力都是前所未見。研究機構IDC指出,到二○二○年,許多垂直產業中,每六家公司就會有一家IT硬體採購將與AR應用有關,這將是巨大的轉變。
隨著愈來愈多資料被產生和消費,資料除了被賦予人性,更需要有適當的儲存基礎設施處理,隨之而來的資料量巨幅成長,如何做最佳的IT決策,並全盤考量最基礎卻關鍵的儲存解決方案將至關重要。
(本文由希捷全球業務暨業務營運資深副總裁鄭萬成口述)

陪失智的她下廚房…阿嬤的笑容回來了

2016-12-08 02:55聯合報 記者黃安琪、羅真/專題報導
本報資料照片本報資料照片
80歲阿嬤擅長料理,經常煮著一桌好菜顧家人健康,但失智後煮飯不小心會受傷、忘記關瓦斯,家人請了外籍看護幫忙料理三餐和生活起居,阿嬤卻逐漸失去笑容、不想說話甚至整天待在家,症狀退化更嚴重了。
替家人做飯是阿嬤快樂生活的來源,但生病後卻被剝奪了。兩年後,兒子停聘看護,由家人輪流陪著阿嬤進廚房,重新用鍋碗瓢盆料理餐點,阿嬤又重新露出笑容,也因此感到滿足。
陪伴代替禁止 有助病情治療
台安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林冠宏說,不同類型失智照護不同,但許多家屬認為,當病人出現妄想、遊走、重複等行為症狀,最好足不出戶以降低危險,或請外籍看護幫忙照料、送到安養機構等,但照顧的太周全,由家人或看護一手包辦家務,減少病人自己做的機會,反而加重失智退化。
根據國家發展協會人口報告,去年國內失智人口25萬人,未來還會增加,林冠宏說,幾乎9成患者家庭會聘請外籍看護,擔起許多家務職責,但這剝奪病人自主生活的能力,最愛的家人也可能退出主要照顧者角色,且外籍看護語言不通、生活習慣未適應,可能產生磨擦,不少病人病情急轉直下。
「家人參與是關鍵。」林冠宏說,看護頂多擔任「預防」角色,陪伴病人看診、走路防跌倒,但原本病人會做的事應大膽讓他們做,如簡單的煮飯由家人陪伴、看護在旁輔助,因病人還是想跟家人在一起。
加強社區資源 整合服務機構
不過,許多前來就診的病人都已中、重度失智,林冠宏認為,應加強社區失智症篩檢,及早找出患者,無奈目前並不普及;長庚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徐文俊則說,確診為失憶型輕度認知障礙的患者中,每年有10%至15%成為失智症,若有家屬陪伴,作好健腦、護腦工作,臨床有患者延緩6到7年才進入失智階段。
但台灣的失智專責服務機構164處,需加強失智防治的極輕度患者卻有9.88萬人,針對極輕度患者設計的瑞智學堂僅60處、樂智據點28處,服務量能不足,醫院與社區連線的照護網絡也不夠完善,逾5成的長者覺得失能或失智日間照護資源重要,但近7成長者不知有哪些資源。
衛福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蔡淑鳳說,目前各級醫院提供轉介,但沒有強制性,預計年底會推出標準作業程序,而長照2.0規畫民眾可透過長照管理中心,轉介接觸所需資源,未來也將積極邀請各界討論醫院端與長照管理中心之間,如何落實資訊同步。

長輩愛囤積儲物 如何勸他斷捨離

2016-12-07 16:08
【諮詢/黃政昌(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學系副教授)、李淑花(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採訪整理/王錦琇】
許多長輩捨不得丟東西、雜物堆得滿屋子,可別以為很正常,原來這也是一種病!其實每個人多少都有些囤積慾望,到底怎樣才算是「儲物症」?儲物症是否會伴隨「憂鬱症」呢?身為家人又該如何幫助家中愛囤積的長輩「斷捨離」?以下專訪專家為您解惑。
儲物症是捨不得丟東西
造成生活社交功能損傷
早期稱為強迫性囤積的「儲物症」(holding disorder),過去屬於強迫症範疇,2013年美國精神疾病診斷手冊(DSM-5)才正式新増儲物症的診斷項目。專長強迫症、儲物症的中國文化大學心理輔導學系黃政昌副教授指出,儲物症通常具有以下3項特點:
特點1》難以捨棄物品
從一般人的角度來看,只是價值低廉或沒有意義的小東西,但當事人就是無法丟棄。
特點2》強烈想要保存物品
當事人不僅捨不得丟棄這些物品,也擔心一旦丟了之後,某一天會需要用到而後悔不已。
特點3》居住場所擁擠凌亂
當東西越積越多,居住場所變得凌亂不堪,原本的床鋪、沙發等擺設,都被堆積如山的東西遮蓋住,無法正常使用房屋。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些東西捨不得丟,但囤積的慾望或行為必須造成臨床、主觀的痛苦,或導致生活、社交、職業功能的損傷,且排除生理疾病引發,才算是儲物症。何謂「排除生理疾病引發」?生理疾病像是失智症發作,不記得已買過這東西,以致重複購買而囤積,或無法以其他疾病進行更好的解釋,像並非因中風而無法妥善整理家裡,造成一團亂。
愛囤物
退休獨居老人居多
一般而言,儲物症以中老年人居多,黃政昌副教授指出,尤其是處於空巢期的退休獨居老人,缺乏人際社交活動,心中難免有些失落,便容易將情緒投射在擁有物品上,從中獲得某種控制及安全感。且有研究指出,愛囤積的個案早年是在沒有好好被愛的生活中成長,較無安全感,到了中老年階段,心中那位受過傷的孩子再次被引發出來,以擁有物品來滿足空虛與孤獨。
儲物症常與憂鬱症
合併出現
愛囤積物品的長輩似乎也有一些憂鬱症的症狀。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李淑花表示,有些儲物症個案確實伴隨著「憂鬱症」症狀,如果個案連續兩週以上,幾乎每天都出現情緒低落、失去快樂感;食慾或體重改變;失眠或嗜睡;精神激動或遲緩;無價值感或罪惡感;認知能力下降,專注力變差,忘東忘西,難下決定,家人應盡快帶他就醫。
黃政昌副教授指出,「憂鬱情緒不等於憂鬱症」,憂鬱情緒是短暫的;且強度較低,而憂鬱症的不適症狀一定長達兩週以上,且強度較高。即便出現憂鬱症狀,仍需醫師判斷,排除憂鬱不是因為身體疾病、物質、藥物濫用所引發,才能確診為憂鬱症。
斷捨離
一步一步慢慢來
有些家人受不了滿屋子堆積著信件、報紙、衣服等物品,會趁囤積者不在,偷偷地把東西丟掉,小心可能因此掀起一場家庭風暴!李淑花醫師提醒,任意丟棄囤積物等於侵犯個人隱私,不尊重當事人。黃政昌副教授也指出,這些看似無價值的囤積物品,對於當事人來說十分重要,如果未經同意,擅自清除囤積物,必定讓當事人產生氣憤反應,甚至是憎恨,彼此關係決裂,絕對不建議這麼做!
想辦法增加囤積者的病識感、增加改變動機,是協助斷捨離的關鍵所在,但也是最困難的部分。黃政昌副教授和李淑花醫師提出幾點建議:
♥不要急著否定囤積行為
面對家中的囤積者,許多家人採取批判與責罵的方式,期望儘快能改變個案儲物行為,但對於當事人來說,這樣常導致挫折感,也會讓個案認為道不同不相為謀,既然家人無法理解他的感受,反而讓他更加防備,對於指責也隨意敷衍,反而阻礙當事人的就醫意願。
較為妥當的方式應該是,先體諒當事人沒有辦法自我控制的感受、不得不做的不舒服,並且由熟悉且關心他的人陪伴就醫、參與治療過程,除了了解當事人的生活細節外,也能建立起信任的關係。
♥軟硬兼施,與現實連結
通常囤積者缺乏病識感,他們大多不認為自己需要就醫,家人可先嘗試用開放式問題詢問當事人對於囤積物的想法,再透過重要他人的勸說,以軟硬兼施的方式,讓當事人知道過度囤積可能會招惹蟑螂、老鼠群聚,影響自身健康;滿屋子囤積物也讓孩子回到家沒地方休息;東西堆到樓梯間,鄰居也怨聲載道。倘若因囤積物引發電線走火,燒毀自家及鄰居房屋,不但得賠償鄰居,還必須負起法律責任。或是以當事人的身體狀況做為切入點,像是因過度囤積而常搬東搬西搬到腰痠背痛、或情緒波動大、睡眠品質不佳、食欲不好等,藉此與現實生活連結,增加病識感,進而產生改變的動機。
♥從較不重要的東西開始清理
當囤積者願意清理物品時,家屬要注意接下來的每個步驟都得經過當事人同意,其他人不能幫當事人決定哪個東西要丟,必須詢問當事人「接下來我們要怎麼樣做,才能讓這邊的空間騰出來?」而不是告訴他應該怎麼做,只能從旁扮演協助的角色,建議他從比較不重要的東西開始移除。
在清理過程中,當事人可能會有不悅的情緒反應,這是正常的,陪伴者應耐心地安撫,且必須瞭解因為囤積物太多,不能強迫當事人在多久的時間內一定要整理完畢,以免給予體力與情緒太大的負荷,只能配合步調慢慢地清理。
在清理囤積物的過程中,應與當事人談論對於未來的想法,李淑花醫師認為可保留一個小空間,讓個案仍可以擁有私人的天地,繼續收集一些自己的東西,慢慢循序漸進;而不是突然地完全剝奪收集的習慣。
清理完囤積物後,親友也要有心理準備,之後當事人可能還是會再出現儲物的行為,倘若又影響生活,就要再協助當事人整理出空間。
《大家健康雜誌》105年12月號更多精彩文章
◎封面主題:別懼怕!胰島素注射有訣竅
◎封面主題:糖友怎麼避免「神經病變」?
◎smart醫療:毛囊炎、汗疹、青春痘,別再傻傻分不清!
◎特別企劃:讓身體暖起來,湯方隨手喝
◎元氣生活:中風後復建,別忘了身心平衡
【完整內容請見《大家健康雜誌》2016年12月號;訂閱《大家健康雜誌電子版》】

5旬男早發失智 被誤認神經病

2016-12-07 08:42中央社 台南7日電
1名5旬張男平時超愛聊天,記憶力也很好,卻突然變得愛發脾氣,隨便亂說話,被家人當成是神經病,有天實在受不了,家人帶他去求醫,才被診出罹患早發型失智症。
張男被診出罹患早發型失智症,家人無法置信地說,才50多歲怎麼會失智,不可能啦。
成大醫院失智中心失智照護門診諮詢臨床心理師范聖育指出,失智症有很多種,有些類型初期症狀不像阿茲海默症的記憶力減退,而張男罹患的是額顳葉型失智症,個案初期記憶未下降,反而是行為問題、人格轉變或語言功能退化。
張男這種類型病人一開始多前往精神科、神經科就診,輾轉求醫後才確診是失智症,但當事人和家屬還是很難接受;因當事人易怒、社交行為改變、作事品質變差等,常被認為是「蓄意找碴」,不是失智病徵。
在早發型失智症中,以阿茲海默症最多,額顳葉型失智症次之。「早發」指的是發病年齡低於65歲,但與老年失智同樣有日常生活功能的退化,很多原本會做的事變成不會做,或有重複言行、不合時宜的舉止與躁動、自我控制力降低、衝動固執、冷漠等行為。
范聖育表示,額顳葉型失智症的行為問題與人格改變,就像不定時炸彈無法預測,家庭照顧者得承受龐大的心理壓力,目前無藥物有效改善額顳葉失智症狀。

全台872萬新中年族群 向老說不 我的熟年進行式

2016-12-06 10:28
【文/黃漢華】
長久以來,當社會討論高齡化時,不是聚焦出生率下降,就是集中在老人福利。直至近年,一群同時面對上、下兩代「夾殺」的三明治世代,他們的困境浮上檯面,才有人注意到台灣還有一群人數龐大的準銀髮族。
這群40到64歲的中年人共872萬人,等於每2.5人中就有一個中年人。據調查,中年人通常是最不快樂的一群,事業、健康、財富、家庭……問題接踵而來。
但所幸,他們也是台灣有史以來最高教育程度的一代,他們用「熟年」概念替代「老」,早已進入「熟年進行式」,從年輕就積極準備邁向第三人生。
《遠見》盤點中年常見危機,並專訪走過低潮再出發的過來人,借著他們的人生經驗,你也可以安度中年,人生下半場更精采。
當社會關注青年失業、低薪,當政府社會福利給了銀髮族,鮮少有人注意台灣還有一群人數龐大的準銀髮族。
他們是40到64歲間的中年人,總數872萬,已占台灣總人口的38%。等待他們的是怎樣的未來?
「不該這樣,我吃了半年安眠藥,為什麼還會半夜驚醒?」47歲的美美(化名)帶著不解語氣問精神科醫師。美美本來是業務員。十年前,為了照顧罹患舌癌的婆婆,辭去工作,開始進出醫院的日子。本以為婆婆病情穩定了,就能返回職場,豈知婆婆潛藏躁鬱症,晚上總是不睡覺,擾亂家人作息,幾乎天天大聲罵人,弄得全家氣氛緊張。
偏偏此時,念國中的孩子又出現拒學症,被老師視為頭痛人物,只要傳LINE過來,美美就得跑學校。正處中年的她,只為家人忙碌,情緒幾乎崩潰,她覺得自己一事無成,近來更不敢參加同學會,開始焦慮、失眠、暈眩,只好跟著孩子一起看精神科。
40~64歲新中年人
超鬱卒的三明治世代
美美是目前必須照顧長輩與下一代的台灣中年世代的縮影。根據主計總處今年發布的「國民幸福指數」調查,此刻45~64歲的台灣中年人,是主觀幸福感最差的一群,低於青年和老年人,是台灣U型幸福指數的谷底。
這樣的發現不只在台灣,國際間也有類似結果。不少國內外專家均認為,人生當中,中年是最不快樂的階段。
2008年,英國華威大學(Warwick)經濟學教授安德魯.奧斯瓦德(Andrew Oswald)和美國達特茅斯學院(Dartmouth College)率先提出U型理論。他們調查80個國家、200多萬人的幸福感,發現有72個國家的幸福感起伏,都呈現U型。其中,情緒低潮期是40~50歲的中年,青少年和老年期則最快樂。
此後,各地相關研究也有類似發現。2011年,荷蘭馬斯垂克大學對英國、瑞士及德國進行調查,發現40、50幾歲的中年人最鬱卒,25歲和65歲的人最滿意自己的生活,也最快樂。
今年,奧斯瓦德再對歐洲27國調查,進一步指出,45~55歲的中年人是抗憂鬱劑的服用大宗,服用量是25歲以下、65歲以上的兩倍,與其他年齡層相比,呈現倒U型。其中,快50歲的人用量最多,尤其是離婚、分居、失業、教育差的女性。 無獨有偶,英國劍橋大學臨床獸醫解剖學家大衛.班布里基(David Bainbridge),在《中年的意義》試圖尋求答案。他認為,青年因為年輕,肩負責任少,離死亡很遠,所以比較快樂。老人因為還活著,見多識廣而豁達,也為在世感恩而快樂。
至於40~64歲的中年人,因為生活比年輕時複雜,工作環境嚴苛,還要養育兒女、奉養父母,思考未來時,感到焦慮,快樂感就會打折。
目前中年人口占38% 史上最多
根據內政部統計,最不快樂的40~64歲的中年人,正是台灣人口最多的一個族群。在過去半世紀,增加超過四倍。現在是台灣有史以來,中年人口最多的時刻,占總人口三成八(表2),幾乎每2.5個人就有一人是中年人。
這一代中年人,不只現在要面對人生挑戰,未來等待他們的,還有退休後長達20年的第三人生。
所謂第一人生,是20多歲前的學習人生。20多歲到60歲前後的成年與工作,則是第二人生。退休後就進入老後的第三人生。
中年人最好從現在啟動各項準備工作,在年紀愈來愈熟年的過程中,一路向老說不。
盤點自身健康〉50歲是關鍵
器官功能衰退 小心三高、慢性病
首先要說不的是,健康不要變差、病痛纏身。
英國劍橋大學學者班布里基從動物演化來分析中年。他認為,中年是人類的獨有現象,天擇演化將年過40歲的人類,塑造成特有生物。中年人不是逐漸凋零,而是進入特別的人生新階段。因為演化,情緒、身體會再次變動,達到新的狀態。
失智症專家、前台北榮總一般神經內科主任劉秀枝就說,年齡增長,年過40歲後,就會開始老花、白髮,關節骨卡卡,也可能出現三高、癌症、中風、心臟病等慢性病。
事實上,人類從出生就開始老化,皮膚、肺等器官開始衰退,到了中年,年齡愈大,退化愈快。
多數人在40歲,器官功能還可達八成,到了50歲就剩七成,此後年齡增加,衰退加速,70歲時僅剩三成。
以三高為例,就是典型的中高齡生理問題,有人會因為身體變差感到驚恐,網路甚至流傳:「萬般皆下垂,唯有血壓高」,揶揄中年人健康走下坡。
觀察國健署統計三高發生率(頁200表3),可以了解女性在50歲後,進入更年期,女性荷爾蒙降低,三高發生率大於男性,特別是血糖、血脂。如果三高沒有控制,就會引發心臟病、中風、心肌梗塞,甚至癌症等後遺症。
癌症對中年人的威脅,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分析近30多年癌症發生率,可以發現,40歲之後國人罹癌風險上升,50歲之前,每十萬名女性罹癌人數較男性高,可是,跨過50,男性開始超越女性,而且快速增加。進入60歲,每十萬名男性,有上千人罹癌。
盤點父母健康〉失智、失能成危機
逾45歲勞工 最常因照顧家人離職
中年人除了面對自身健康危機,更要面對自己80、90歲的年邁父母,可能出現失智、失能,帶來龐大照顧壓力。這時候該怎麼辦?自己照顧?請人照顧?送安養院?也是從中年必須思考的課題。
「過去五年,台灣發生超過50起照顧悲劇!」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祕書長陳景寧表示。
陳景寧指出,每年有13.3萬人因為照顧家人而離開職場,成為45歲以上勞工自願離職的最大主因。17.8萬人需要減少工時、請假或調整工作,推估還在職場的隱形照顧者有231萬人,可見照顧父母是中年人養育子女以外,承受的新負擔。
相較1.2億人口的日本,每年只有10萬人離開職場返家照顧家人,台灣的情況更嚴峻。陳景寧說,照顧者承受挫折、焦慮,感到孤單、憂鬱,主計總處調查顯示,50~74歲民眾負擔最重。
照顧臥床家人並非只是短短幾年,而是一場長期抗戰。據家總調查,照顧者平均照顧9.9年、每天平均花13.6個小時,有人甚至長達20、30幾年,從年輕照顧到年老。到後來,家人過世,因為自己沒有一技之長,又與社會脫節,也不易找到工作。
55歲的作家張曼娟在近一年多來,因為90歲的爸爸得了老年精神病,晚上不睡覺,只要聽到爸爸房間有聲音,她就立刻起來查看,一個晚上總要起床三、四次,睡眠情況變得很差。
她一度聽從爸爸要求,推掉工作,留在家裡陪伴。有一次和媽媽從澡盆抱爸爸起來,扭傷自己,沉重的照顧壓力逼得她需要暫時喘氣,只好重拾以往的忙碌工作,轉移注意力。
「那種心力交瘁的痛苦,你不能說,你說了,就是不孝!」張曼娟很能體會「大齡兒女」的辛苦,她這麼稱呼這些中年子女。為了抒發心情,她陸續在臉書以〈照顧老去的父母,才能理解人生〉為文,大獲迴響,感動很多人。
張曼娟慶幸自己有能力聘請外勞,照顧爸爸,若是收入不穩的中年人,想要照顧家人,負擔沉重。
盤點家人關係〉維持良好互動
與成年子女、配偶相處之道 也是挑戰
如何與成年子女、配偶相處、獨居,也是課題。
「與家人有良好關係,才能有幸福中年、安穩老年,」張老師基金會執行長林聯章說出32年半的輔導心得。
看看台灣的離婚率,就能知道台灣的家人關係不盡融洽。台灣已成為亞洲離婚率最高、世界第三高的國家。2015年,平均每天有146對離婚,平均不到10分鐘就有一對。觀察40歲以上的中年人,以40~44歲男性離婚人數居冠。
林聯章感嘆,時下有中年人視婚姻無味,陷入外遇的糾葛,也有兒女看不慣父母關係,鼓勵離婚。
其實,對中年人而言,家庭和睦是幸福的關鍵,他們也有這樣的渴望。
根據智榮基金會龍吟研論調查,兩岸40~65歲受訪中年人都把家人關係列為首要條件,期待聚在一起,共同從事活動。可是,現實生活中,中年人對家人關係的滿意度比起老人、青年要差。
「我多麼希望能像一隻狗,可以被家人摸摸抱抱!」台灣家庭第一協會執行長沈美珍轉述一名50多歲男性的心聲。他說自己為了家人,在職場打拚,忙得像條狗,回到家裡,和家人關係不好,才知道地位不如狗。
沈美珍分析,男性通常把子女照顧責任丟給妻子,到了中年,猛然察覺自己和子女疏遠,沒話可講,卻又不知如何彌補。因此,台灣家庭第一協會設計「好爸爸」課程,已吸引上千名男性學習,其中,40~60多歲中年人占了八成。
盤點內心世界〉學習心胸豁達
恩怨情仇大和解 50歲正是時候
在向老說不的過程中,還必須學習心胸豁達。
「50歲是人生的折返點」「50歲是修正生活方式的最佳時機」《50歲開始,優雅過好日子》作者、日本聖路加國際大學教授保坂隆如此表示。例如,家人關係、金錢使用,都可以在此時調整。
太雅出版社總編輯張芳玲也認為,人到50歲,應該和家人來個恩怨情仇大和解。今年,她以「創造50後人生幸福感」為題,在全台進行多場演講,深獲聽眾認同。「兄弟姊妹、父母與中年子女,免不了有裂痕,」她觀察,這個裂痕在40、50歲之前,通常被漠視、逃避。然而,到了中年,可能面臨父母過世、朋友罹癌,是反思與失和家人修復關係,也是與自己和解的時候。
中年提早準備
才能好命過晚年
不過,社會並沒有教中年人如何從日常點滴為日後人生做準備。大田出版社總編輯莊培園就提醒,現在的每一天都影響未來,要及早檢視自己。
近年來,台灣出版社對中年產生自我覺醒,陸續翻譯、出版相關書籍,逐漸吹起一股風潮,教中年人學習過中年生活,並且面對老年。
發行居家設計書籍的漂亮家居,從中老年居住空間議題延伸到心靈成長,出版熟年書系:《老前住宅設計解剖書》《熟年自治世代》等書。
寶瓶文化總編輯朱亞君認為,相較習慣上網瀏覽的青年讀者,中年人較願意買書。這兩年,他們出版13本,從照顧父母、長照議題到健康促進,都是長銷書,賣到上萬本。
張芳玲則鎖定40~60歲讀者,創辦「熟年優雅學院」,至今發行18本書,每月至少推出一本,且題材多元,包括心靈成長、生活風格等,甚至也談丈夫死後,太太如何獨自生活,走出內心陰霾。
獨身晚年 是女性要面對的議題
「中年人要及早認識喪偶議題,尤其是女性,」她提醒。目前喪偶有130萬人,女性占105萬人,由於壽命比男性長,未來喪偶女性人數會不斷攀升。
台北市一葉蘭喪偶家庭成長協會理事長郭秀敏表示,成立21年來,女性會員占了八成,以50、60歲的中年人為數最多。
「我從否認、害怕、悔恨、遺憾、沮喪,到接受事實,」郭秀敏闡述自己24歲意外喪夫,當時還懷著第二個孩子,承受莫大痛苦。這一路她經歷傷痛,到現在可以幫助別人,面對子女教育、經濟獨立,並且找到自我價值,扭轉孤寂失落感。
相信隨著中年人重視自我成長,啟動熟年進行式,從健康、長者照顧、財富、工作、心靈等各方面,學習向老說不。未來當他們變老,快樂指數應該就會翻轉,從U型的谷底逐漸爬升。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12月號;訂閱遠見雜誌知識庫;訂閱遠見雜誌電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