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1/25

掌握關鍵鑰匙 93歲失智阿公再打太極拳

2016-10-04 12:51聯合報 記者羅真╱即時報導
面對病程不可逆的失智症,許多患者選擇關起心門,漸漸失去活力。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主張應讓患者看見彼此,看見他人面對疾病的態度、努力之後的可能性,藉著彼此激勵重拾生命活力。因此今年度推出「生活型態再設計團體」,讓阿公阿嬤自主擬定生活計畫,週週相聚上課互相檢視,透過團體動力彼此鼓舞,第一梯次近期已結業。
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職能治療師鄭又升指出,多數長輩自行擬定的計畫讓社工眼睛為之一亮,懷疑他們是否真能做到,事實上,他們真能做到。例如一名93歲、患有輕度失智的阿公十多年來沒運動、走路也有點不穩,卻在計畫海報上寫下要打太極拳,鄭又升心想怎麼可能,但阿公真的能稍稍倚著牆,按時打拳。
另一名75歲的阿公也有五六年不曾運動,但在團體中,阿公每週自行訂定的計畫都如期完成,堪稱班上的模範生,並且被推舉為班長一職,這個角色讓他感到十分榮耀,因此加倍盡力按表操課。現在的他已養成習慣,每月運動20天,每次快走40分鐘。「可能因為有壓力,覺得自己不能做得太差。」
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社工主任陳俊佑指出,過往的團體懷舊課程,著重個人生活事件探討,今年推出的「生活型態再設計團體」則要患者懂得自我照顧自己,課程一共12週,主題涵蓋運動、飲食、健康、與人相處等,週週相互檢視計畫落實情況,當每個人報告自己的部分時,也能參考他人如何做到而有所成長。舉例來說,在情緒抒發的主題上,有人分享會透過聽音樂排解壓力,有人會走到戶外,有人會與家人商量,成員便能在其中學到心情不好時可以有哪些排解的選擇。
每週多一些新功課,功課逐量增加,團體成員在運動、飲食、健康上以及跟人家互動的方式漸漸轉變,鄭又升在量表中發現阿公阿嬤的憂慮程度下降,活動量以及對自己的信心程度上升,甚至有人在有計劃的規律生活中控制住高血壓與糖尿病。此外,12週的課程與出遊活動讓成員間的感情變得熱絡,有阿嬤常常不記得很多事,卻不會忘記她在這有一個好朋友,也能清楚記得治療師上週比較白,過了一週好像曬黑了。
「團體動力就是關鍵鑰匙。」陳俊佑指出,失智長輩雖然患病,但他們也有年紀的人,有自己的自尊,因此不想每天聽到別人問他做什麼、吃什麼、要去哪或者不斷接受別人的幫忙,許多人在患病後逐漸自我封閉。事實上,有人患病20年仍然維持穩定的狀況, 嘉義一位94歲的林添發爺爺患失智症後仍攻讀完碩士學位,因此患者應該要看見彼此。陳俊佑鼓勵患者走出門,多參與活動,與其他患者互相激勵,發揮更多意想不到的潛能,讓生命更具能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