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7/10 09:25:09 聯合報 陳豐偉
要減安眠藥,最重要的六個字是「不要急、慢慢來」。 圖片/shutterstock
還好,最近有篇研究認為,長期服用鎮靜、安眠藥物,並不會增加罹患失智症的機率,讓無法停藥的病人稍稍心安。睡前服用鎮靜、安眠藥物,多少有些藥量會殘留到第二天,影響認知功能與精細動作能力。但如果拒絕服藥導致嚴重失眠,對身心健康影響更大。
美國的統計,有5%成年人口服用鎮靜、安眠藥物,比例最高的,是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族群。睡眠變差、睡眠時間縮短,常是許多人發現「自己變老」的第一個警訊。老人通常不會因為失眠看精神科,而是看其他慢性病時,請醫師順便開睡眠藥物,然後就每天一顆,直到老死。
服用一段鎮靜、安眠藥物後,如果想要減藥,先決條件還是:當初造成必須靠藥物入睡的原因,是否已經改善?比如工作壓力大、要輪班、沒時間運動、夫妻吵架或親子失和,如果這些問題還沒改善就直接停藥,反而會讓焦慮、憂鬱症狀惡化,影響處理事情的能力。
要減安眠藥,最重要的六個字是「不要急、慢慢來」。當你覺得一切妥當,可以開始減藥,一定要放慢速度,不要心急,不要太快否定自己。減藥的速度是「前面快一點,後面慢一點」。「快一點」是指第一波先減少25%藥量,兩星期後再減少25%。到這階段如果還算成功,之後減藥速度要更慢。如果能在半年內把藥量全部停掉,或只剩下很低的劑量,就是很大的成功。
有不同的學者提出各種鎮靜安眠藥的「減藥戰略」,在回顧研究裡效果都差不多,大原則都是有耐心、慢慢減。長期服用鎮靜、安眠藥,會有心理上(沒藥吃就很擔心)、以及生理上的依賴。長期服用藥物後,大腦會減少分泌天然的抗焦慮成分,驟然停藥,一時間無法補上,舊有症狀可能會迅速反彈。
在病人其他焦慮、憂鬱症狀漸漸好轉時,我會把鎮靜、安眠藥物減到一天一顆,然後跟病人說,我們開一個月藥物,但感覺放鬆或好睡時,就自己把藥量減少一點點。多數病人漸漸會在一個半月、兩個月或三個月後才回診,這表示病人對藥物的依賴越來越低。病人拿到足量的藥物、有安全感,但在醫師鼓勵、以及「少吃點藥也還是可以入睡」的自信心增強後,每天平均服用藥量越減越少,可能產生的副作用自然就會減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