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3/21

燕子尾巴沒了… 當心帕金森氏症!

2016-02-23 13:12 聯合報 記者鄧桂芬╱即時報導

左圖:燕子尾巴消失,已罹病。右圖:燕子尾巴清楚,功能正常。 圖/北醫附醫提供

分享
老一輩的人認為,燕子代表春天,但若在超高梯度核磁造影(3TMRI)的影像中,沒看到「燕子尾巴」,幾乎可確診罹患帕金森氏症。因該疾病不可逆,及早確診治療,越能延長衰退時間,保有好的生活品質。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袁瑞昱表示,帕金森氏症是一種慢性中樞神經系統退化疾病,因腦基底核及黑質細胞退化,無法維持足夠的神經傳導物質「多巴胺」對其受體的作用,就會導致肢體僵硬、震顫等異狀。疾病盛行率約為1%,全台共約有3萬人罹病,同時也是失智症外,最常見的老人疾病。
袁瑞昱說,因帕金森氏症不可逆、無法根治,但及早用藥治療可延緩衰退。該疾病確診方式,除了臨床詢問外,也需靠影像幫忙,排除中風、五十肩等其他疾病可能,過去多是利用正子攝影、單光子斷層攝影或多巴胺神經掃描,但有的需施打顯影劑、有的需停用影響檢查的藥物等,且檢查價格都不便宜。
國際知名神經醫學期刊Neurology及病原體期刊PLOS ONE陸續發表帕金森氏症的新型影像診斷指標研究,顯示利用高解析度的新型3TMRI,判讀確診率高達9成以上,且檢查為非侵入式,無游離輻射線、無須打顯影劑也不必停藥。台大醫院、北醫附醫陸續引進,不過台大應用於研究,北醫應用於臨床診斷。
3TMRI確診帕金森氏症的特殊之處,是可靠「燕子尾巴」判讀。北醫附醫副院長陳震宇解釋,3TMRI的腦部影像中,其黑質緻密部中含一條條狀結構叫「nigrosome 1」,正常人nigrosome 1下方影像呈現分岔狀,就有如「燕子尾巴」。但若燕子尾巴消失變糊狀,代表罹患帕金森氏症的可能性極大。

陳奶奶(左二)罹患帕金森氏症三年,目前用藥控制良好,感謝醫師袁瑞昱(左一)幫忙。右一為北醫附醫副院長陳震宇。 記者鄧桂芬/攝影

分享
罹病三年的72歲陳奶奶,起初發現手沒力、不自主抖動,煮飯打蛋都弄不好。原以為是五十肩,到醫院復健科治療一年無效、越來越嚴重,後來轉院到北醫附醫檢查,才發現是帕金森氏症,趕緊用藥控制。日前醫師再用3TMRI為她檢查,「燕子尾巴」早已消失不見,顯見當時診斷沒有錯誤,奶奶病況目前維持良好。
袁瑞昱提醒,發病初期常被誤認為肌肉或關節酸痛,若未及時治療,恐影響生活起居。建議民眾利用簡易自我評估量表先行檢測,例如活動是否越來越慢,嘴唇、手、四肢是否會抖動,或是出現僵直情況,無法維持步態平衡等,當有疑慮,應盡速就醫、確診治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