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25

回響/在地老化受限多 專家籲鬆綁

2014-02-20 00:00:00 聯合新聞網 記者施靜茹╱台北報導

多位專家昨天在立法院的長期照顧公聽會中,批評政府推動「在地老化」概念的長照政策腳步太慢;與會人員建議,衛生福利部應在兩個月內邀學者、實務工作者擬定社區長照計畫;並由衛福部、勞動部營建署、消防署與教育部組成專案小組,提供社區長照所需資源。
立委吳宜臻國會辦公室昨舉辦「建立社區大家庭的整體長期照顧服務」公聽會。吳宜臻呼籲,總統馬英九說「少子化」是國安問題,但「老人問題也是國安問題」,從總統到百姓,都會面臨這個難題。
本報願景工程推出「活躍老化」專題,呼籲各界正視老人照護的社會需求。立委吳宜臻及多位專家昨在長照公聽會中,都對有媒體重視此一議題表示欣慰。
婦女團體出身的立委吳宜臻說:「我家有老人,馬總統家也有老人,這是許多家庭要面對的難題。」她稱許聯合報的「活躍老化」願景工程專題,有挖掘到「在地老化」的角度。
她說,衛福部去年七月掛牌成立後,部長邱文達承諾推動長照是衛福部首要政策;但現在的長照,仍局限在失能者的醫療及機構式照護,老人最需要的「在地老化」,卻受許多法令限制。
台北大學社工系助理教授王品批評十年長照計畫,指許多里辦公室、社區和鄉公所活動中心,限於消防建築法則,只能當投票所等,空在那裡變成「蚊子館」。
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秘書長吳玉琴則抨擊,長照社區化需要各部會配合,如勞動部提升照服員專業形象、教育部負責老人照護職訓、內政部鬆綁長照空間法令;但各單位常互踢皮球,把所有問題丟給衛福部,甚至任由民間團體自力救濟。
普及照顧政策聯盟召集人劉毓秀直指,台灣家庭只能靠外籍看護,花費已達六百億元,有些民間團體要求將來長照保險採現金給付,但「繳錢再去領錢回來,這是什麼邏輯?」現實情況是人力和服務嚴重不足;如果只要求現金給付,只會讓長保無限期延後實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