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7/16

特別的一天/有道德的生意,生意有道德

2014-11-19 19:51:45 聯合新聞網 聯合新聞網

【聯合報╱郝廣才】
1 + 1 = 2 , 1 + ( -1 ) = 0 。
過去的思維是企業拚命賺錢,然後把賺的錢捐給慈善基金會,基金會不要賺錢,由基金會努力做善事。可是真實的情況呢?是企業拚命賺錢,賺了錢它才不管別人的命,它會用各種名目逃稅,基金會變成它藏錢、逃稅的工具。而真正在做慈善的基金會,確實很「努力」,努力什麼?80%的力氣都用來募款、找錢,辛苦又洩氣,實在浪費力氣再加沒意義!
本來以為1+1,其實是1+(-1)。錢並沒流到該去的地方,就算錢到位,運用上也沒效率。有沒有好辦法可以改變呢?有,就是把1+1的這兩個1不要分開,把它們加在一起變成一個完整的2,或者說雙1。就是把企業和慈善合而為一,成為「社會型企業」。
企業販賣商品,先跟顧客講明,它賺的錢是為某個明確的慈善目的。所以顧客在掏錢消費時,知道自己花的錢除了買到東西,還會幫助做公益,而且知道是幫誰?幫什麼?這樣就一石二鳥,兩全其美。
2010年7月19日,英國成立了「大社會資本」(Big Society Capital),每年有6億英鎊的預算,由「大社會信託公司」負責營運,獨立於政府之外。這筆錢專門用來貸款給「社會型企業」,扶植它們成長。
例如有一個叫Elvis & Kresse的公司,它是一對設計師夫婦創立的,產品是年輕時髦的包包。包包的質料是用高級橡膠做的,彈性、耐用,又很炫!這些橡膠哪兒來的?答案是「消防隊」,消防隊的噴水管是用最好的橡膠,而他們每年都會做固定的汰換,以前都是當廢料處理,實在很可惜。現在消防隊把汰換的水管交給Elvis & Kresse,他們做包包的材料等於不用錢。當他們把包包賣出去時,賺的錢分一半捐給消防的慈善組織。是不是兩全其美?
還有像Give Me Tap,它賣的是一個環保的鋁製水壺,你買了這個水壺,可以隨時隨地到他們有合作的餐廳、咖啡廳免費裝水,非常方便。更重要的是你不用買瓶裝水來喝,製造地球承受不了的垃圾和汙染。Give Me Tap把70%的利潤捐給「發展中國家」的乾淨水資源計畫。救地球,幫助人。是不是兩全其美?
6億英鎊相當300億台幣,而且是每年撥,數目不小。因為它要扶植的是「小企業」,這樣小而美的企業愈多,社會才會更好。否則很多大老闆、大公司,白天拚命賺黑心錢,然後捐錢蓋廟修教堂,妄圖慈善之名,只會讓世界更醜陋。哪有一邊哈利路亞一邊掏空公司,一邊阿彌陀佛一邊摻偽造假,還能蒙神庇佑升天堂?
手段和目的是一體兩面,不能分開。生意和道德不衝突,更應該合而為一,有道德的生意,生意有道德,才會有美好的社會。
【2014/07/26 聯合報】http://udn.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