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6/19

身體財報/健檢像投資 風險效益要算清楚

2015-06-19 04:03:25 經濟日報 蔡清標

如何找到最適合自己需求的健康檢查項目,需要良好的事前評估及諮詢。 本報系資料庫

分享
今年以來,名人施寄青在家中猝死;有三鐵習慣的前國安會秘書長金溥聰心臟堵塞;美食家王宣一在國外驟逝;股市大亨翁大銘暴斃、藝人安鈞璨年紀輕輕就肝癌去世;南拳媽媽成員Lara的母親進行運動心電圖檢查猝死。這些看似意外的結局,透露早期預防的重要,更重要的是,他們是否有最正確適當的健康檢查?
四類危險疾病 不可輕忽
影響身體健康的因素很多,但依據國民健康署的統計,以及國人十大死亡原因的分析,影響現代人壽命和生活品質的疾病,可以歸納為四大類:
一、各種癌症。
二、腦血管疾病(包含腦內的不定時炸彈,如:動脈瘤、血管畸形硬化,中風等)。
三、猝死症,原因可來自於心血管硬化、心肌梗塞(造成心肌病變、心律不整)。
四、各種慢性病,包含: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失智症、慢性腎臟疾病等等。
其實,這四大類健康危險因素,有很多是可以事先以健康檢查而見微知著,並且進一步來預防的。
早期發現病灶 趁早治療
我們可能有過這樣的疑問:
腫瘤指數高,真的代表有腫瘤嗎?愈貴的檢查就一定愈清楚愈好嗎?精神壓力有辦法量化測量出來嗎?X 光、超音波、電腦斷層(CT)、磁振造影(MRI)、正子造影(PET)、哪一種檢查有輻射?
究竟應該如何選擇自己的健康檢查項目?什麼是高階健檢?而一般健檢在哪些方面不夠充足?
台灣早期的健康檢查概念,源自1970年代的美國,檢查項目僅為身高、體重、X光、心電圖、抽血、尿液…等。
1980年代,一般健檢進步到導入超音波、內視鏡﹙腸胃鏡﹚及各科會診,例如:婦產科、眼科、牙科、耳鼻喉科等,這些檢查,能提供我們對身體疾病基礎的了解,但是,對於癌症篩檢率也只約有0.3%至0.5%(意謂找出癌症的比率),且對早期癌症的篩檢率更低。更無法評估腦血管、心血管疾病的嚴重程度。
因為身體的某些器官,例如肺臟、心臟、心血管或腦血管疾病、胰臟等病灶,在超音波或是一般腸胃鏡檢查來說都是死角。
因此身體健康檢查,特別是要針對腫瘤,心與腦血管疾病,要作完整的了解和風險評估,在一般基礎檢測之上,還必須輔以更精確的檢查才足夠。
挑選適合檢查 先做諮詢
20世紀末,出現影像醫學技術,如磁振造影、低劑量電腦斷層等高端影像掃描機器,已使整體癌症篩檢率增加到1.1%至2.0%;此外,更可早期發現腦血管、心血管硬化或狹窄阻塞,防止腦中風、心臟病猝死。這顯示:對於及時發現重大隱藏的疾病,包含這種影像掃描的高階健康檢查,確實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選擇適合自己的健康檢查項目,需要深入了解可達成的效果與可能的風險,這很像做投資。然而,不分男女老少都需要做到「全套」的高階檢查嗎?
某些檢查如正子電腦斷層掃描攝影(PET / CT),有較強的輻射劑量,我們在健康檢查時是否有其他儀器可以選擇,能讓人避免輻射暴露,而且得到同樣準確甚至更有效率的檢查結果嗎?
有些檢查需注射顯影劑,而顯影劑卻可能造成某些人罕見卻嚴重的休克,如何在接受檢查時衡量效益和風險的利弊?
而什麼樣的狀況,需要做什麼樣的檢查?什麼人,做什麼樣的檢查才能得到最大的效益?是否一定得使用最新的健檢儀器?
這些問題,不是少數人才有疑惑,如何找到最適合自己需求的健康檢查項目,需要良好的事前評估及諮詢,在「看懂身體財報」專欄,我將能提供大家對健康檢查的疑問一些回答,也希望大家能從中獲得一些正確的觀念,作出最恰當的「健檢投資」。
(作者是臺北國際醫旅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院長,本專欄隔周五刊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