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17

劉秀枝/用藥學問多

劉秀枝/用藥學問多

2011/12/25
【聯合報/劉秀枝】

劉秀枝,國立陽明大學兼任教授、台北榮總特約醫師。
好友來電說,他今年80歲的父親幾個月前因心房顫動導致缺血性腦中風而持續口服抗凝血劑華法林(warfarin)以預防再度中風,並定期在門診抽血,以監測其凝血酉每原時間(PT)。今早出現血尿,離醫師的約診日期還有一星期,問我該怎麼辦?我的建議是,如果血尿嚴重,需立刻到原來的醫院掛急診;如果症狀輕微,要提早掛原主治醫師的門診。看門診之前,可先停用華法林。如果停用後,血尿止住,那很可能是華法林的不良反應或副作用,醫師會重新調整劑量;如果停用後,血尿還不止,那可能不單純是藥物副作用,必須考慮泌尿系統等的問題,醫師也會安排進一步檢查的。當然,停用華法林也可能導致腦栓塞而再度中風,這也就是兩害相權取其輕的拉拔了。
類似這位長輩的問題並不少見,新英格蘭醫學雜誌2011年11月的一篇論文,統計美國58家醫院的65歲以上的病患在2007至2009年間因藥物不良反應而看急診的12666病患中,將近四成需住院治療,而且一半是80歲以上的老人。三分之二是非故意的藥物過量而造成的不良反應,前四名的藥物分別為華法林、胰島素、抗血小板凝集藥物(如阿斯匹靈)和糖尿病口服藥物,其中華法林占了33%。
華法林是很有效也是最常用的抗凝血藥物,長久以來心臟科和神經科醫師用它來預防中風和肺栓塞等疾病,但其劑量需醫師的監測和微調節。朋友父親的案例和論文提醒我們:
1.藥物有一定的療效,但並不是百分之百,例如服用抗血小板凝集劑的中風患者,其再度中風的機率比不服用者約只減少了四分之一 。
2.藥物除了療效外,都有其不良反應,但不良反應的機率和嚴重性當然要比療效低,否則就不會通過衛生署的核准上市。
3.藥物的不良反應雖然看起來似乎很多,例如許多神經科和精神科的藥物不良反應常多達一、二十項,但並不一定會發生,且每種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也不同,所以不要在讀了仿單上的副作用後,就不敢服藥。
4.每個人對藥物的療效和產生的不良反應都不一樣,例如有人吃了非類固醇止痛消炎藥indomethacin會胃痛或天旋地轉,有的人卻沒什麼不舒服。這種個人差異的不良反應大都不是藥物過量引起的,有些還與基因有關,例如帶有人類白血球抗原HLA-B*1502基因型的亞洲人,服用抗癲癇藥物卡巴馬平(carbamazepine),發生史蒂文生氏強生症候群的嚴重皮膚反應的機率,遠比不具有此基因型的為高,藥物基因學的發展也因應而起。所以病情需要才服藥,吃了有效,也不要「吃好逗相報」。
5.有些藥物的不良反應比較無害,如惡心、嘔吐、起皮疹等,停藥即可,但有些有生命危險如過敏性休克或重要器官出血等,則需緊急處理。
歡迎瀏覽作者網站:
http://tw.myblog.yahoo.com/easy-neuro/

【2011/12/25 聯合報】


全文網址: 劉秀枝/用藥學問多 - 用藥停看聽 - 醫藥中心 - udn健康醫藥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362499#ixzz2nkoViccH
Power By udn.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