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4/17

張系國/誰來晚餐?

2016-03-24 08:32 聯合報 張系國

將來的居家照顧機器人一切工作全包了,既照顧老人家也照顧毛孩子。老人家、毛孩子和機器人,就是未來快樂家庭的三個主要成員……

2016年3月13日,韓國九段棋手李世石(前右)與「阿爾法圍棋」(執子人黃士傑)在韓國首爾舉行人機大戰第四場對弈開始前點頭致意。 圖/新華社

分享
谷歌開發的人工智慧系統下圍棋竟然勝過南韓圍棋高手李世石,為人工智慧的發展樹立新的里程碑,掀起報章雜誌一波波熱烈討論。當然這不是第一次人工智慧專家設計出懂得下棋的電腦。過去人工智慧的研發重點之一是西洋棋,例如IBM的華生研究中心所設計的「深藍」人工智慧系統,下西洋棋不輸最高段的棋士。但是圍棋遠比西洋棋更加複雜,不過幾年前連人工智慧專家都認為電腦不可能下圍棋贏過人腦,現在電腦竟然成功了,不能不令人驚嘆人工智慧進步神速。
另外一點令人驚奇的,是人工智慧系統的研發已經不再是學術界或老牌電腦公司的專利。例如下西洋棋的電腦過去是IBM的禁臠,現在谷歌竟然取代了IBM,可說長江後浪推前浪,也可說一葉知秋。從此天下大亂群雄並起,誰知今後人工智慧技術會掌握在哪個國家、哪家公司的手裡?多半是各顯神通的局面。
其實很久以來,電腦專家就一直希望能夠設計出和人類同樣有智慧的電腦。可是我們如何證明電腦和人腦同樣有智慧?更進一步,我們如何證明電腦也能夠思考?許多人想出許多辦法,最後「關千古哲人之口」的是英國的數學家涂林所提出的如下測驗:
「把電腦和活人都置於幕幔的後面,讓我們無法就外形分辨何者是人何者是電腦,然後對兩者提出各種問題。如果我們竟無法從兩者的回答分辨何者是人何者是電腦,那麼我們就不得不承認電腦和人腦同樣有智慧。」
在1950年涂林提出這個測驗,主要是為了回答一個哲學上的問題:「除了人類之外,機器人能夠思考嗎?」過去的哲學家都是用玄想的方式回答這個機器人能否思考的存在問題,甚至扯到神性和人性,這就永遠吵不完。涂林卻主張排除這些玄想,把哲學上的存在問題換成可以驗證的測驗,這就是有名的涂林測驗。
涂林測驗影響深遠。許多人工智慧專家根據涂林測驗來設計各種各樣的人工智慧系統,包括具有常識能夠像一般人一樣與人對談的問答系統,也包括具有感情能夠像一般人一樣表達喜怒哀樂的感知系統。這些研究對人工智慧的發展都有很大的貢獻。
電腦下棋系統也是實踐涂林測驗的一種方式。它可以說是把涂林測驗推到極致,不僅電腦能夠像人類一樣思考推理,而且比人類更強,甚至可以擊敗人類!所以每次電腦下棋擊敗人腦都會引起普遍注意,甚至有人會在報章雜誌網站推特大聲疾呼:「如果不悔改,人類滅亡就在眼前!」
電腦下棋系統的進步,對人工智慧當然是有貢獻的。正如外電新聞所指出:「圍棋比西洋棋更複雜,一場棋賽可能走的招不可勝數,確實也只有能透過觀察和練習而自我學習的電腦,才能精通此道。而這些觀察和練習的能力,依然是電腦科學中相當新穎的領域。開發這套系統的人工智慧專家哈薩比斯以及谷歌的人工智慧團隊,該受到讚揚與肯定。」
類似谷歌的電腦下棋系統所運用的電腦推理技術,可以說是深層推理。所以歷代電腦下棋系統的主要貢獻,應該說是深層推理技術的發展,這當然對人工智慧非常重要。不過就眼前最重要的應用領域而言,機器人除了深層推理的能力外,更應該具備日常會話的能力和關懷對方的同情心和同理心。
提出涂林測驗的英國數學家涂林到底不脫學者本色,其實他相當輕視身體只重視頭腦,所以他提出的涂林測驗是為了沒有身體躲在幕後的電腦而設計。新一代的機器人和電腦最大的不同是它具有「身體」,所以不僅可以行動,而且能夠替人類服務。新一代的機器人更有許多遙感裝置,足以取代人的五官有餘。
機器人最有價值的應用之一就是老人居家照顧。全世界所有開發國家以及大多數發展中國家都不斷老化,越開發的國家人口老化的情況越嚴重!這是一個巨大的社會問題,也嚴重影響到經濟發展。這幾年來,以老年人為主角的電影和文學作品越來越多,反映這問題已經嚴重到了無法忽視的地步。一個失智老人可以拖垮一家人,導致許多悲劇。因為無法長期照顧失智老人的自殺和他殺案例也越來越多。例如轟動一時的法國電影《愛.慕》(2012)所描述的老人殺死失智妻子後自殺,或是台灣最近(2014)發生的殺人事件,老人用長釘釘入失智妻子的頭顱然後投案,都是這樣的悲劇。
因為電腦的製造成本越來越低,造價合理的機器人可以成為老人的居家照顧者。這樣的機器人不必像下棋電腦一樣能夠做深層推理,但是必須具備日常會話的能力和關懷對方的能力,因為老年人不僅時時需要照顧,更需要關懷和同情。將來的居家照顧機器人可以具備這些能力。當然有人會認為機器人不是真人。但是如果機器人會說話有同情心,在沒有親人照顧的情況下,不少老人恐怕很容易接受機器人的長期照顧,甚至從此離不開機器人!
不希望只有機器人在旁邊照顧的老人還有個辦法,可以養個「毛孩子」。的確,身邊有個寵物不管是狗還是貓,都可以讓老人活得更快樂更充實。您也許覺得奇怪,老人連自己都照顧不了,怎麼可能再養狗養貓?其實居家照顧機器人一樣可以照顧寵物,都是同樣的設計原理,不過換個照顧對象而已。所以將來的居家照顧機器人一切工作全包了,既照顧老人家也照顧毛孩子。老人家、毛孩子和機器人,就是未來快樂家庭的三個主要成員。不管年紀多老,身邊有沒有親人,老人都可以活得不再寂寞。
換個角度看,居家照顧機器人可能比真人照顧更加體貼入微,也更加安全。從安全的角度看,老年人的一個毛病是比較囉唆、脾氣比較壞。因此送到老年照顧中心的老人,往往被服務員虐待甚至殺害。這不一定是因為服務員都是虐待狂或者居心不良,也可能是不堪老人的抱怨而出此下策。居家照顧機器人既然是機器人,只要電腦程式設計得法,就不會有這樣的情緒問題。有遠見的科幻大師艾西莫夫老早就提出機器人三原則:「不可主動殺人,不可見死不救,不可間接殺人。」就是為了避免這些問題。可以預測,設計得宜價格合理的居家照顧機器人不僅合乎人道,並且會帶來巨大商機。
至於再往下走呢?那就難講了。大陸因為過去執行一胎化政策導致許多女嬰被殺,所以男女比例嚴重失衡。試問這些娶不到老婆的男人,如果在機器人的懷抱裡找尋到慰藉,誰說不宜?好多年前我就寫科幻小說《金縷衣》討論這問題。其他國家也可能有很多男女因為種種理由寧可找尋機器人為伴侶。當機器人獲得某種程度的「人」權後,各國都會放寬婚姻立法,就像現在對待同性婚姻一樣。
有一部美國老電影《誰來晚餐?》(1967),由史本塞屈賽、凱瑟琳赫本和薛尼鮑迪領銜主演。女兒帶未婚夫回家晚餐,兩老期待不已,想不到出現的女兒男友竟然是個黑人!這部電影反映上世紀六○年代的美國社會問題,現在已經不再是問題。十年之後也就是這世紀的三○年代,另一類「誰來晚餐?」的問題會再度出現,不同的是來晚餐的究竟是誰?不用我說,恐怕您也猜得出來。

外籍看護多10倍 豈只是補充人力?

2016-03-23 18:35 台灣醒報 記者許瑋哲╱台北報導

針對勞動部發展署署長劉佳鈞指出,長照看護以本國看護為主要人力,外籍是補充人力。立委林靜儀23日提出質詢時表示,長照服務內的外籍看護人數有22萬人,本地只有2萬人,二者相差了10倍能叫做補充人力嗎?劉佳鈞解釋說,由於看護需求多,本土人力不足才需外籍看護,目前也提供津貼,鼓勵失業勞工從事照顧工作。
劉佳鈞也回應表示,長照服務目前僅佔77萬失能人口之35%,尚有約50萬人因長照量能供不應求,需要仰賴外籍家庭看護工。
立委劉建國也質詢,大家都偏好給自己國家的人照顧,但現在只有不到三成的本土人力,為什麼政府總是留不住人才?「我覺得是因為薪水待遇不佳,看護每小時最高200元,一個月下來也只有將近22K,跟大學生畢業一樣,工作卻更辛苦。」
「為什麼輕症的看謢人員薪水跟重症的薪水一樣?」劉建國表示,這種薪水待遇的不平衡就是讓政府找不到本地人力、留不住人才的原因。劉佳鈞回答說,未來會研究瑞典成功的案例,再針對本地及外籍人力做出檢討,一個月內會有檢討報告出來。
「我認同薪水過低是造成人力不足的原因。」衛生福利部部長蔣丙煌表示,針對偏遠地區照顧服務員,也特別給予交通費每月1500元,而因應失智症照顧之特殊性,提供居家失智症照顧者每個月加給350元。他強調,為提升專業形象,也提供證照加給,對於任職居家服務單位領有照顧服務員技術士證之人員,當月服務時數達130小時以上者,就有1000元的加給。

立委林靜儀23日質詢時表示,長照服務內的外籍看護人數是22萬人左右,但本土人力卻只有2萬人。(photo by 林靜儀粉絲頁)

一張建築執照「卡死」偏鄉老人照護

2016-03-23 16:24

偏鄉的社工們,急著四處找能夠「合格」使用的日照中心建物卻不可得,原因是法律規定申請設立長期照護機構,得有建築物使用執照,這在偏鄉是幾乎不可能。社工們只得眼睜睜看著鄉內老人,被「外送」到都市內的私人安養機構。
【文/林筱庭】
你期待的老後生活,是什麼模樣?在熟悉的社區裡,與相識數十年的鄰居老友彼此照料、攜手老去,這幅平常的畫面,對於偏鄉以及原鄉的數千名老人家而言,可能是最為奢華的一個心願。因為對於他們而言,一旦「失能」就得離開原鄉生活。
嘉義縣東南邊的大埔鄉,正面臨此種窘境。安德基金會社工施忠志,正急著四處找能夠「合格」使用的日照中心建物。
閒置的公共空間被法規「卡死」
但施忠志放眼全鄉,卻沒有一處建築物得以符合現行的日照中心設置條件;即使找到閒置的公共空間,卻也因法規「卡死」。這讓他只得眼睜睜地看著鄉內老人,被「外送」到都市內的私人安養機構。
按照〈老人長期照護機構設立標準及許可辦法〉規定,申請設立長期照護機構得準備籌備會議紀錄、設立計畫書、建築物使用執照以及產權證明文件。但是,在偏鄉或原鄉要取得建築使用執照,卻可以稱得上是「不可能的任務」;即使蓋新的建物,土地取得也是問題。

大埔天主堂逐漸應付不了日漸增加的老人照護需求。 攝影/雲林縣身心照護協會提供

分享
大埔鄉四周崇山峻嶺,曾文溪橫亙其中,全境九成以上是國有地或保安林地,申請地目變更窒礙難行。因為是曾文水庫集水區,各項開發受重重限制,限建限種,鄉內所存建物幾乎都是一九九四年底前的「既存違建」,依法列為緩拆,建物雖准允使用,卻是沒有建築執照的「違建」,也無法進一步改建或擴建。
如此「貧瘠」的大埔鄉,公共設施自然缺乏,鄉內六十五歲以上老人約六五○名,全得倚靠安德基金會在大埔天主堂,所設立的日間照護關懷據點。據點設置條件簡單,沒有建築法規及消防安檢措施等重重限制,只需要是一處方便活動、開闊的空間即可。
大埔天主堂雖是一間矮舊平房,卻也足夠照顧鄰近的鄉內老人,並為他們提供每日四小時的健康促進照顧活動,據點時常聚集五、六十名輕度失能老人,一同共餐、跳舞、閒談。
只不過,鄉內老人家逐漸衰老,需要的服務量愈來愈大。施忠志發現,單單每日四小時的關懷據點服務,漸漸無法滿足需求,鄉內需要的是提供中、重度老人照顧的日間照顧中心
若「升級」成日間照顧中心,安德基金會便能獲得政府補助,聘僱五名全職社工、一名司機並擁有一台交通車,能照顧鄉內交通更為偏遠的老人家。施忠志指出,日間照顧中心的的設置辦法嚴格,全鄉找不到擁有建照的閒置空間,使得中、重度的老人幾乎都得「外送」到嘉義縣的私人安養機構,而其他住家離據點較遠的老人,也因為缺乏交通工具,只能留在家裡靠子孫輩輪流照顧。
尤其,大埔鄉缺乏工作機會,青年幾乎外移至都市工作,白天沒空閒照顧老人家,即使將老人接到都市同居,也只是關在家裡。
全鄉找不到有建照的閒置空間
八十三歲的林老太太,住在離據點半小時車程的西興村,本來生活還可以自理,但近來身體機能退化,走路容易摔跤又罹患失智症,需要旁人照料。但據點缺乏交通車接送,兒子們只得接回家照顧。

偏鄉建物少有建照,難以設立長期照護機構。 攝影/雲林縣身心照護協會提供

分享
「輪到誰照顧,誰的家庭功能就整個掛點(停擺),工作也得暫停。」施忠志說,林老太太的三個兒子各有都有工作及家庭,無法全日照顧老母親,目前只能暫時仰賴外籍看護工照顧,「林老太太明明沒有生病,但兒子們已考慮要將她送進私人安養機構,往後林老太太的天空可能只剩下那張床。」
施忠志表示,大埔天主堂內空間寬闊,「消防局來演習時都稱讚,我們火災時三十二秒就可以將全部人口疏散,這樣的法規對我們來說有意義嗎?其實重新請建築師來替建物加固、加強,請建築師評估是否可以使用就可以了。」
若大埔鄉能成立日照中心,取得衛福部給予的交通車及人事費補助,不僅能提供林老太太白天八小時的照顧服務,同時也能讓她三個兒子的家庭照顧壓力得以紓緩,讓更多鄉內老人在地老化、安享晚年。
日照中心只在部分鄉鎮「示範」
「許多老者其實都只是亞健康的輕度失能,在日照中心可以維持生理機能好長一段時間,並不需用到機構式照顧,便能成功達到『疾病壓縮』效果。」高雄醫學大學高齡長期照護碩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陳昱名表示,可惜日照中心往往無法普及,只能在部分鄉鎮成為示範據點。
類似的困境,也出現在宜蘭縣大同鄉。雖然,衛福部在長照十年計畫中,為落實社區照顧及在地老化,已決定推動一鄉鎮一日間照顧中心,但大同鄉卻是連設立社區照顧關懷據點都有困難。
大同鄉有三成是山地,地形狹長,交通極為不便,鄉內面積比兩個台北市還大,人口卻不到台北市的百分之一,六千餘名鄉民散居十個村落。一粒麥子基金會副執行長張竣傑說:「鄉內能利用的閒置公有空間,多是活動中心或村民集會所,同時也做為緊急避難空間,會堆米、乾糧、罐頭等以防天災發生時需要。」
每逢豪雨侵襲,大同鄉容易發生土石流與淹水災情,「公所擔心若成為關懷據點,一遇緊急災情就無法使用。」張竣傑指出,社福團體找不到公有閒置空間釋出是第一難關,鄉內至今只有樂水村、松羅村、茂安村找到廢棄派出所成立關懷據點,但因空間破舊不堪,每一處都還得再花二百多萬元修繕。
「日照中心成立的難度更是難上十倍。」張竣傑指出,即使空間取得,現行法規過嚴才是最大關卡,好比現行消防規範要求日照中心得使用防火牆並設置排煙設備,而建築法規也要求樓地板須符合一定厚度及載重限制,若鄉內公有空間要符合此類相關規範,等同要全部「打掉重建」。
找不到公有閒置空間釋出
將都市內的建築規範硬套用在偏鄉小型建物上,猶如削足適履。政治大學社工所副教授王增勇批評:「現在的設置標準對於原鄉不僅沒有必要,更沒有考慮到城鄉落差,全然都是從都市角度要求,也反映長久以來原鄉地區的土地問題,政府都是以漢人角度在看。」

專家認為長照要在地化,重視當地老人家需求。 攝影/雲林縣身心照護協會提供

分享
王增勇指出,原鄉多是林地、農牧用地保護區、原住民保留地等,能變更成建地者少,建物多無建照,申請需要一定費用,經濟條件、法規都是層層障礙。
王增勇舉例,蘭嶼全鄉九九.四%為公有地,九五%建物都沒有建照,就連當年蔣宋美齡促成的蘭嶼國民住宅也沒有建照,甚至是海砂屋,「蘭嶼第一位居家護理師張淑蘭,在衛生所擔任護士十四年,想在蘭嶼成立居家護理所,也因找不到一間有建照的房子,至今五年仍無法設立。」
「房子有沒有建照完全不重要,他只用來存放病歷而已。」王增勇指出,但統一超商在前年七月進駐蘭嶼時,沒有建照卻能取得商業登記,可以營業,「為什麼統一超商可以,但老人照顧就不行?」
須重視在地老人需求
立法委員吳玉琴表示,這是長期以來原鄉和非都市計畫區域所面臨的共同問題,她轉述曾有官員與她打趣,「原鄉沒有長照問題,因為一失能馬上被送離鄉鎮,送到都市的安養機構去。」吳玉琴說,偏鄉失能老人被迫脫離原有生活環境,根本無以落實「在地老化」。
吳玉琴指出,問題不是無法解決,更有前例可循,她解釋,「《幼兒教育及照顧法》中,社區互助式及部落互助式教保服務實施辦法,其實已有相關規定。」辦法中載明,互助教保服務中心場地只要經主管機關認定無危險,建照可用「結構安全鑑定證明文件」替代。
而日前《長照服務法》通過,也授權衛福部研擬《長照機構法人法》以及《長照服務機構設立標準》等十部子法,換句話說,只要衛福部趁此次機會,修改設置標準,卡死偏鄉以及原鄉數年的窘境,便有機會出現一道解決曙光。
原委會社福處專委簡明雄提醒,「應扶植在地長照機構,用非在地的長照機構思維處理原住民長照需求,問題會很多。」張竣傑也提到,大同鄉曾有受過照顧服務訓練的部落青年想做部落家托服務,單純想找塊空地,提供鄉內老人聚會、唱歌並就近照顧失能長輩,卻被地方社會局拒絕認為不符合家托定義。

衛福部的長照十年計畫,許多地方實施都有困難。 攝影/雲林縣身心照護協會提供

分享
「為什麼一定要符合安全、衛生才是正統家托?部落也是找塊空地就能一起分享生活,為什麼家托不能這樣?」張竣傑認為,即使成立日照中心,可能也不符合在地老化理念,因為當地幅員廣、交通卻不便,部落更適合涵括居家服務、家托、日照、臨托等全功能的「微型日照」。
原住民族長期照顧修法聯盟成員吳雅雯說,長照要在地化,就不能忽視部落老人家需求,《長照法》應納入部落參與決策機制,以「部落參與」及「部落共管」,讓當地部落有機會表達需求,並參與服務的過程,決定服務如何提供、數量,而非中央集權決定。
修法不是單一部會說了算
「長照應是文化導向的服務。」王增勇解釋,照顧服務員證照與母語,對於部落老人而言後者更為重要;飲食也有不同文化脈絡,漢人喜歡吃米,但蘭嶼人喜歡吃芋頭,排灣族老人則喜歡糯米,「長照服務不應由中央廚房、營養師來決定菜單,而是要納入當地老人需求。」
對此,衛福部社家署長簡慧娟回應,預計今年底將會擬定九部授權子法,「我們會考量原鄉部落的特殊情況,也不是我們單一部會就說了算,必須會同內政部營建署、消防署同意,我們會納入原委會的意見,持續研擬。」然而,偏鄉老人是一日日老去,面對漫長的「研擬過程」,老人們不知還能等多久。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516期;訂閱新新聞電子版

新新聞

《新新聞》創刊於1987年,不屬於任何政治團體或是財團,超然於一切黨派之外,以「不鳥官僚政客,祇問百姓蒼生」的態度,善盡媒體人角色。 《新新聞》在內容呈現上,包含「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兩岸關係」、「國際關係」,以「追求公正.發掘真實.尊重進步」自我期許。

照服員月薪漲到22K 你想當嗎?

2016-03-23 10:36 經濟日報 記者江睿智╱即時報導

衛福部長蔣炳煌今日上午在立法院社福衛環委員會表示,照服員薪水將由時薪180元提升到200元,換算成月薪由1.9萬元增加至2.2萬元,增幅約10%;他坦言,這樣薪水仍不夠,薪資待遇仍要再提升。
他表示,歷年來國內培訓照服人力、取得技術士證有11萬人,但實際從事照護工作只有2.3萬人,即便加上醫院看護,也僅有3.5萬人。
他進一步說,根據調查,培訓11萬照護人力中,有逾四成從未從事照護工作,有59%曾從事照護工作,而退出原因主要是工作辛勞、薪資不夠高。
蔣丙煌說,未來持續檢討照服員薪資,包括失智症照護要額外加給,提升專業地位、建立職涯願景等。

多閱讀多休閒活動 可降低認知衰退

2016-03-21 14:13 聯合晚報 記者陳麗婷╱即時報導

多閱讀有助減緩認知功能退化。學者以國內大型世代資料分析發現,50歲以上的人,如果每周閱讀一次以上,認知功能衰退風險明顯低於沒有閱讀的人,且能降低將近一半的認知衰退機會,而每周參與三次以上休閒活動的人,認知衰退風險可降低1/4,閱讀是影響認知功能的重要關鍵,因此,鼓勵從年輕起多閱讀,可減緩認知衰退,有助降低失智症等風險。
亞洲大學健康產業管理學系專任教授王俊毅等人進行「台灣中老年人閱讀與認知衰退關聯性分析」,採用國健署台灣地區中老年長期追蹤調查2003年與2007年資料,分析3147位50歲以上民眾,在這四年間認知功能狀況。
結果顯示,如果每周閱讀至少一次以上,四年中認知功能衰退的風險僅為4.3%,而閱讀低於一次或沒有閱讀習慣的人,認知功能衰退風險為12%;每周參與休閒活動至少三次的人,四年中認知衰退風險為6.4%,如果參與休閒活動不到三次,認知衰退風險為13.5%。
此外,進一步以預測模式分析,發現每周休閒參與(包括閱讀)次數高於三次的人,比起每周少於三次者,可降低近一半的認知衰退風險;不過,如果將閱讀項目從休閒參與活動中剔除,則每周休閒參與次數超過三次的人,比起低於三次者,僅可降低1/4的認知功能衰退風險。而單以閱讀來看,每周閱讀至少一次的人,比起每周閱讀不到一次者,可降低一半的認知衰退風險;這也顯示閱讀是影響認知衰退的重要因素。
再以受教育年數分析,教育年數為10年以上的人,比起教育年數在0-6年者,可降低一半的認知功能衰退風險。王俊毅解釋,如果教育程度較低,認知衰退風險會比較高;但藉由多閱讀或參與休閒活動,能預防認知衰退,也能降低失智症等風險。
王俊毅說,閱讀有助預防或延緩認知衰退,主要可能是因為如果常看報紙、雜誌、書籍等,其中會出現一些平常較少接觸的陌生字眼、用詞,可以激活腦部皮質、訓練認知,因此,鼓勵大家多閱讀。

中研院陳瑞華 獲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

2016-03-19 16:36 經濟日報 記者何秀玲╱即時報導

由台灣萊雅、婦聯會和吳健雄學術基金會共同主辦,素有「台灣女性諾貝爾獎」之美譽的「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於今天公布得主,為中央研究院生物化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陳瑞華。陳瑞華是生化領域中研究訊息傳遞與蛋白質修飾的專家,她的研究在癌細胞生物學上有著領先國際的突破,包含發現抑癌新機制、調控癌症轉移及抗藥性等新發現,成為治療癌症的一個新穎標靶,對台灣癌症防抑的醫藥生技發展,將帶來重大影響。
該獎表示,今年聚焦於生命科學領域,得主傑出的學術成就,包括台灣第一名死因的癌症防抑,以及對應台灣老化型社會高成長的失智症等,均為對台灣醫療有重大影響力的尖端研究,更是新政府「五大創新研發計畫」之一的生技業,有研究貢獻。
「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為獎勵優秀的年輕女科學家設立的「新秀獎」,今年分別由國立清華大學分子與細胞生物研究副教授所王慧菁、及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系助理教授張玉玲並列本屆得主。
王慧菁的研究主要探索B型肝炎病毒感染引發肝癌的致癌機制,研究成果幫助更了解肝細胞轉型以及癌化過程,深具臨床價值,並對稱為台灣國病的肝炎,提供致癌成因研究,以及癌症治療藥物開發的新方向。
張玉玲的研究著重於研究成人的臨床神經心理認知功能,找到良好的生物或認知指標,作為阿茲海默型失智症早期檢出上的臨床應用;台灣已是全球老化速度第一名,失智症患者比例也隨之飆高,亦即不到20年內,台灣失智人口將倍數成長。該獎表示,張玉玲的研究成果對於早期偵測老年失智症應用,以及台灣老化研究有重要影響。
此外,為培育未來新星所設立的「孟粹珠獎學金」得主為清華大學生物科技研究所博士班同學朱麗安,她專注研究動力機械結合神經科學,在創新儀器科技表現優秀。

LINE串聯社區商家 掌握失智媽媽行蹤

2016-03-21 10:01

【文╱洪佩玲】

分享
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科技始終來自人性。」若能善用現代智慧科技,將能給失智患者與家屬帶來福音。一個陽光普照的午後,現年60歲、家住新北市中和區的張進興,帶著高齡90歲的母親與《遠見》記者會面。
張媽媽個子嬌小瘦弱,但身體狀況看起來很好,是個行動力強,活力旺盛的老人家。趁著張進興暫時離開片刻,記者跟張媽媽聊天時,才發現她口中稱呼的「阿哥」就是張進興,也意識到她是位中度失智患者。
張媽媽現在記憶停留在小時候,很愛玩四色牌。因為生活起居或每次迷失在陌生地方徬徨無助時,出現拯救她的,永遠是她口中的「阿哥」,無形中她對張進興充滿依賴。採訪過程中,她乖乖的坐在「阿哥」旁,喝她愛喝的咖啡及零食。
「你別看我媽現在很瘦小,她年輕時很胖,大概有60、70公斤,」張進興說,十年前,媽媽要拿高處上的棉被,不小心摔下來,直到妹婿到母親家才發現,就醫治療在屁股裝了人工股;加上前幾年下雨天出門滑倒,大腿裝上鐵條,從此體重直線下降。
五年前某天,獨居宜蘭的張媽媽,突然全身赤裸跑出去,鄰居趕緊報警通知家屬,當天張進興立即帶母親北上就醫,斷層掃描結果:「血管阻塞,屬於血管型輕度失智。」
接著,年邁的母親被迫陷入逐漸枯萎的漫長困境。張進興十個兄弟姊妹中,有人希望將母親送到安養機構,但他不捨,「可能送進去不到半年,這個人就沒用了。」與擔任公務人員的妻子溝通後,他決定提前從電子業工作退休,專職照顧母親。
這五年來,張進興也逐漸摸索出一套照顧模式。
為了更有效率照顧母親,也讓自己可以休息充電,他讓母親隨意外出行動。怎麼做到呢?靠科技來幫忙。如今,他在張媽媽身上,裝了一身「防走失」配備:

分享
安全帽貼QR code 連接群組
頭上戴著自行車專用安全帽,上面有里長辦公室電話及QR code,可連到張進興的LINE群組「失智老人愛心協助專線——張奶奶玉里」。
張媽媽手上戴著辨識手鍊,身上背著包包,裡面有水壺及GPS定位。他還到警察局指紋備案,以防萬一。
除了這些配備,近年來他還善用LINE社群媒體,摸索出一套省力且符合照顧需求的方法。他結合社區內的商店,成為失智者的群體守護站,一起幫忙守護「迷失的老人」。
一開始照顧母親,他常常不得要領,一路走來,並不輕鬆。「說來也不怕你見笑,一開始預防她偷跑出去,照顧到筋疲力盡時,也曾經試圖用暴力讓母親聽話安靜,」張進興說。
有好幾次下雨天,擔心母親外出滑倒受傷,他將她關在家裡,但母親總會在陽台不斷呼叫「救命」,勞動鄰居報警。每當警察來到時,他就得從頭說明一次,感到無奈又疲累。
母親也多次趁其不注意時偷跑出去,由於社區內的店家,對母親的病況不熟悉,母親曾隨手拿走物品,店家報警,最後他出面到店家付錢賠償。
GPS定位 找人更快速
就跟一般照顧失智症的家屬一樣,張進興初期十分疲累,有時很生氣,甚至母親偷跑出去時,他還曾賭氣的想,「讓她出去,出去生死跟我無關。」但找不到母親時,他心裡又是萬般恐懼擔心。
母親還曾自己搭公車或計程車回羅東,卻忘了下車,迷失到花蓮。有兩次母親攔計程車要去羅東,等載到羅東,司機才發現張媽媽沒有帶錢,只好送到派出所,有次甚至被司機丟棄在路邊。
經常走失,讓張進興找上失智症協會協助,優先使用的科技產品就是GPS衛星定位器,讓他可藉由回應經緯度位置搜尋,確定位置後,即可騎協力車外出尋找接回家。
後來母親的配備愈來愈多。出門必備水、安全帽及千里尋GPS、手鍊。這些均可以連結到里長辦公室電話及LINE群組,讓他如今對母親出門很放心。
去年九合一選舉結束,新舊任里長交接,張進興發現舊任里長遺留很多里民服務專線貼紙,於是廢物利用這些貼紙,貼在母親的安全帽上。
近年LINE社群工具愈來愈流行,張進興透過母親安全帽上的LINE「行動條碼邀請」功能,讓其他用戶也能直接加入群組。
張進興剛要設置LINE群組時,每月固定幾天尾隨母親的行蹤,跟所有與母親接觸的人聯繫及溝通,又以社區內的店家為主,然後提出:「我媽有條守護愛心專線,你有LINE嗎?可以加入群組嗎?」
就這樣,「失智老人愛心協助專線——張奶奶玉里」群組就成立了。如今超過30位成員中,社區內的店家近30家,以住家周邊八公里範圍的店家為主。
貼心商家 主動回報行蹤
「很多陌生人給母親的協助,比我給予的更多,」張進興感動說到,以前找人都必須逐一騎腳踏車到處尋找,或是透過陌生人報警協尋,現在透過LINE群組的友善店家即時上傳照片或報告母親動態,他就能知道母親的位置。
例如里長辦公室上傳照片:「張奶奶在里長辦公室,已經幫她準備便當了。」或是商家上傳訊息:「她水壺裡還有水,我就沒幫她加水喔!」全家便利商店:「放心,我有拿餅乾給她吃了。」
這些店家回報的話語,聽起來就很窩心,加上可以隨時用手機觀看,既迅速又節省人力,且方位精準不易出錯。
「我常看到警察帶著張奶奶回來,一路看著張先生辛苦照護的過程,」瑪亞咖啡店在張進興家路口開店已兩年多,老闆娘念慈說,咖啡廳是張奶奶每天必經之路,只要看到張奶奶經過,就會拍照通報,或是請她到店裡坐著休息。當張奶奶忘記回家路時,就會指引她方向,或請路人順便帶她回家。
「叮咚,叮咚!你媽媽到家了,」身為鄰居的安欣西點器具DIY原料行老闆娘林淑芳表示,只是舉手之勞。當她看到張奶奶茫然站在原地不知如何回家,或是有民眾帶來詢問,就會協助帶她回家。
「現在我以靜制動,等候人家通知母親動向,」張進興提到,現在白天時,他都讓母親在外走動,傍晚再去接回家。偶爾面臨GPS定位不到,友善店家也都沒回應時,他也不緊張,「可能她正靜靜坐在某處,等到她被社會發現,就會通報我。」
照顧失智症真的很累。但善用科技與方法,張進興已找到一條出路,很適合其他人效法。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預防失智特刊;訂閱遠見雜誌知識庫;訂閱遠見雜誌電子版

遠見

《遠見》雜誌藉由觀察、採訪、民意調查,深入分析報導台灣社會的大脈動,提供與世界趨勢互相映照、反思的平台,希望能夠用財經知識拓展前瞻視野,以人文養分積累素質品味,成為台灣以及整個華人社會中「前進的動力」。

六大心法防失智 保養大腦要趁早

2016-03-21 10:01

【文╱洪佩玲】

分享
目前還沒有任何藥物可以完全治癒失智症,但透過中西醫提供的養生祕方,你現在可以開始從日常生活做起,預防失智其實並不難。
失智症,是一群疾病症狀的統稱,造成的原因很多。一旦確定罹患後,也無法根治,藥物只能延緩退化的速度。因此,愈來愈多人呼籲,一般人從中年開始,就必須好好保養自己,以免失智症上身。
但,「預防失智,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拚,」父母都是失智患者而被認定為高危險群的前陽明大學神經學科教授劉秀枝認為,阿茲海默症的大腦病變,雖然已經很清楚,但除了小於5%的遺傳基因外,其致病原因至今未明,沒辦法完全預防,只能延緩發生。
因此,不妨從年輕就開始保健。以下提供中醫與西醫建議的六大預防方法:
預防一〉年輕人勤動腦,老來不健忘
「修女的研究,提供年輕多動腦可預防失智的證據,」劉秀枝教授引用美國《內科醫學》雜誌(Ann Intern Med)於2003年發表、由學者大衛.史諾登(David Snowdon)所進行的「修女研究」(The Nun Study),團隊針對678位年紀75~107歲修女進行研究,發現其中有93位修女在22歲時,寫的自傳詞藻豐富、文法複雜,當她們年老時,認知功能比其他沒有勤動腦寫作的人還要好,得失智的機率較低。
這個計畫並針對68位中重度阿茲海默症的修女進行大腦解剖,發現1/5的修女生前並沒有失智。更有位名叫馬提亞(Sister Matthia)的修女在104歲去世,生前無失智症狀,去世後解剖大腦才發現,其大腦已呈現中度阿茲海默症的病理變化。
修女研究證明,教育及動腦可以增加腦力存款,即使腦中產生病變,仍能健康老化,不一定會出現失智。
隨著年紀漸長,記性難免會比年輕時差。榮總神經內科主治醫師王培寧提到,近年來國外進行臨床試驗時發現,多動腦也是預防失智的好方法。
根據德國心理大師艾賓豪斯(H.Ebbinghaus)的遺忘曲線,學習一天之後只會記得1/3內容,一星期後更只剩下1/4的記憶,但只要在學習後,每隔一段時間複習,就能增強記憶。
另外,一次只專心做一件事,不要每次做家事又再擔心公事,也有助於提升記憶力。

分享
預防二〉多吃薑黃粉、地中海型飲食
預防失智要趁早。劉秀枝的父母都是失智症患者,她也可能是罹病的高危險群,她自己又怎麼預防呢?
首先,飲食盡量清淡。失智症病因,包括漸進性中樞神經退化、血管性失智及其他因素,例如酗酒或服用藥物也可能導致失智症。
專家建議,血管型失智可以從生活飲食上回歸天然,以達到預防效果。
對於坊間流傳咖哩能治療阿茲海默症,劉秀枝認為,喜歡吃咖哩就多吃,咖哩由薑黃的根莖所製造,成分是薑黃素。動物實驗已證實,薑黃對預防或治療阿茲海默症有效。
台安醫院營養師劉怡里指出,咖哩中的薑黃素含類黃酮素,但坊間的咖哩塊效果會打折扣,最好是使用薑黃粉。
其次地中海型飲食,以紅、黃、白、綠色的三蔬二果為主,具有高膳食纖維且能補充維生素B群及植化素,可以預防疾病、調整免疫力、有良好抗氧化力。豆類的高纖、零膽固醇,也能補充蛋白質;或是糙薏仁、蕎麥等全穀類;還有橄欖油、植物油和傳統苦茶油。
若原本就有飲酒習慣,可適量的喝紅酒;避免吃紅肉,而改以白肉代替,或是吃魚或海鮮;堅果類補充維生素E,也可幫助降低膽固醇。
再者,柑橘類例如柳丁、橘子及香吉士,也有類黃酮素的效果。飲食上多吸收維他命B6、B12或葉酸,都是預防血管型失智症的重要方式之一。
劉秀枝提到,在飲食中,沙拉、堅果、蕃茄、十字科蔬菜、水果與深綠色蔬菜,可多吃。乳酪、奶油、紅肉少吃。
現年81歲,人稱「國醫」的董延齡中醫師,也有一套養生之道。他從小到大,煎、炒、油炸食物皆不吃,乾燥及西方速食餐點不吃,因為會導致身體水分不夠,血液循環不佳、腎上腺素等不足,容易發生腦鳴及耳鳴,進而失智。
他建議多喝水,適當吃水分多的食物,例如甘藍菜、青花菜、小白菜、蘋果、奇異果及水梨等,冬天不要立即吃冰箱拿出來的食物,最好先退冰。
董延齡認為,失智症藥物尚未找到真正有效的化學合成藥物。但歸脾湯是中醫防治老年痴呆的常用藥方。
歸脾湯的組成為白朮、茯苓、黃芪、龍眼肉、酸棗仁、黨参、木香、炙甘草、當歸、遠志、生姜、大棗。飲食習慣是可以培養的,慢慢適應新的飲食習慣後,就能讓阿茲海默症逐漸遠離。
預防三〉健腦茶及益智湯長期調養
現年65歲、氣色紅潤的中醫師陳旺全,長年飲用健腦茶,成分有:益智仁、枸杞、女貞子、肉蓯蓉各10g,加水600c.c.煎25分鐘去藥渣,每週溫服三次,頭髮可漸漸變黑。
他也常喝益智湯,組成是枸杞子10g、肉桂1g、山茱萸10g、銀杏藥10g,以600c.c.水煎25分鐘去渣、早晚各服一次,功用填髓補腦,養心益智。
核桃增智粥:核桃15g、黑芝麻15g、山藥15g及糙米加水煮粥,每週吃二到三次,核桃抗氧化,對腦部很好。
預防四〉多動 減少認知功能減退
劉秀枝建議,運動不管從什麼時候開始都不嫌晚,她每週至少會去爬陽明山一次,每月打一至兩次高爾夫球,即使只是走路也行,她從生活奉行BMW(Bus、MRT、Walk,公車、捷運、走路)法則。
王培寧建議,每週至少運動三次,每次維持30分鐘以上,即使不能做到有氧運動的程度,走路也很好。多動手腳讓腦部循環活動,刺激大腦再生,也可以讓心情放鬆。
不管是休閒活動、走路或做家事,甚至只是從沙發上站起來伸伸懶腰或去廚房拿飲料,只要多動,就能降低罹患血管型失智症的風險。
預防五〉穴位勤按摩 失智遠離我
董延齡認為,平時有空可以靜坐或冥想,靜坐是一種身心狀態的改變,讓身體待在那種狀態的時間久一點,那是清醒,但是又將身體完全交由身體本能控制的狀態,所以生理上會開始積極的修復身體。
因此有很多所謂「通經脈」的身體反應,譬如發熱(發冷)、氣動或蟻行感等。
董延齡年輕時用腦過度,40幾歲時常會腦子突然打結,有時候會突然想不起事情,或叫不出對方名字,為了讓腦筋清晰,他自發研究一套養生法。
早晨起床後,先喝杯溫水,簡單的做一些全身舒展運動,緊接著雙手掌從前額往後緩慢梳100次。再來用雙手用空心掌拍打頭部,一次拍打40~50下,一天拍打二到三次,藉由空心掌產生氣流,有氣流就會讓腦部循環好。
陳旺全也提出隨時隨地按摩達到養生保健的效果,他說,耳朵及周邊有很多穴位,有空不妨多做穴位按摩,例如雙手類似剪耳朵方式上下滑動;雙手前後撥動耳朵;雙手搓熱,按摩眼部36下,兩手食指在鼻翼兩旁上下搓揉36下。尤其是嘴部四周,年紀大鼓勵吃飯要咬35下,細嚼慢嚥並在門齒及兩邊的大臼齒上下扣齒各36下,會促使血液循環良好,刺激腦部分泌多巴胺及血清素。
每天洗完頭,吹頭髮時,在百會穴吹熱,藉由溫度來增加血液循環。足三里,是陽明經多氣多血的穴位,可增加腦部血液循環。女性朋友可多按壓三陰交穴位,此穴位是肝脾腎經交會地方,多按壓這些穴位能增強免疫力。
預防六〉社交網絡擴大,失智機會小
多交朋友,也是預防失智的好方法。
經常跟朋友去唱歌或是看電影,是既簡單又容易持續的休閒活動,也可持正面態度和維持人際網路等,不但可以大大減少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會,還能增強專注力,甚至讓大腦即使有了病變也不會出現失智症狀。
另外,年紀大的人要多跟年輕人互動,因多交年輕朋友可以增加思考力。
劉秀枝認為,趁行動良好時要培養自己簡單可以動手的興趣,例如彈鋼琴、唱歌、編織、塗鴉,盡量愈簡單愈好。
只要有了這些嗜好,就可能有同好伙伴,這就是與人互動的最好方式。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預防失智特刊;訂閱遠見雜誌知識庫;訂閱遠見雜誌電子版

遠見

《遠見》雜誌藉由觀察、採訪、民意調查,深入分析報導台灣社會的大脈動,提供與世界趨勢互相映照、反思的平台,希望能夠用財經知識拓展前瞻視野,以人文養分積累素質品味,成為台灣以及整個華人社會中「前進的動力」。

高齡社會世紀之癌 每3秒就有1人失智

2016-03-21 10:02

【文╱滕淑芬】

分享
全球人口老化嚴重,失智風暴正侵襲各國。快速走向超高齡社會的台灣,也深受失智症所苦。這個繼癌症後,讓台灣人深感恐懼的疾病,究竟有多可怕?
110年前(1906年),德國精神病理學家阿茲海默(Alois Alzheimer)在法蘭克福精神病院發現一名51歲患者,有奇怪的行為徵兆,喪失了短期記憶。患者死後病理解剖後,發現腦中的神經纖維一片混亂,因而被命名為阿茲海默症。經過100多年後,世人已知道,這就是失智症之一。
全台24.4萬人失智 相當彰化市的人口數
近幾年來,全球長壽的名人,罹患失智症的新聞不斷。
1994年已卸任的美國前總統雷根宣布得了阿茲海默症,從此黯然消沉下來,記憶力慢慢喪失,出現語言和情緒障礙,洗澡、吃東西、上廁所等日常生活都需要太太南西協助。2004年,雷根因感染肺炎過世,享壽94歲,是美國歷史上活得最久的總統。
這個折磨雷根十年的病,就是號稱「高齡社會世紀之癌」的失智症。
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也從2000年開始出現失智症狀。當年77歲時她與女兒在餐廳吃飯時,一向健談的她,被女兒發現詞不達意,將自己領導的福克蘭之役當成南斯拉夫戰爭。當時柴契爾夫人的腦部應已遭受多次臨床上沒有明顯神經學症狀的小血管中風,導致失智。
近幾年來,快速走向超高齡社會的台灣,也有愈來愈多患者與家屬深受失智症之苦。整個社會已意識到,這是繼癌症後,讓台灣人深感恐懼的疾病。
其實,隨著全球人口老化嚴重,失智風暴早已侵襲各國。根據國際失智症協會(World Dementia Council)2015年8月發布的全球失智症報告,全球失智症人口約4680萬人,一年平均新增990萬名病患,平均每3秒就有1人。
預估到2030年,全球失智人數將增至7470萬人;2050年更將破億,來到1億3150萬人的新高。

分享
長壽是福氣 卻恐難逃失智宿命
值得注意的是,新增病例多出現在中低收入國家。東亞將是失智症患者最多的區域(980萬人),其次為西歐(740萬人)、南亞(510萬人)和北美(480萬人)。
更令人心驚的是,報告指出,2015年全球失智症的照護成本為8180億美元,3年後將破1兆美元,遠遠超過兩大著名企業Apple(7420億美元)和Google(3680億美元)的資本額;失智症的照護成本相當於全世界第18大經濟體。
台灣,同樣深陷失智風暴中。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推估,目前全台失智症人口有24.4萬人,相當於彰化市的人口數(23.5萬)。2050年將增加至62萬,屆時全球每增加13位失智患者,就有1名是台灣人。
長壽是福氣,但無情又諷刺的是,高齡正是失智最大的危險因子。愈高壽者,愈難逃脫這個生命定律。
美國的研究指出,65~75歲的長者,有5%會得到失智症;75~80歲的風險增至20%;85歲以上者,更有一半會得到失智症。
「年紀大,不一定會得到失智症,但年齡確實是失智的危險因子,」台南安南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林義濱說,失智症依不同病因,可分為退化性及血管性兩大類,多數人罹患的是退化性失智症,也就是阿茲海默症,約占六成。而血管型失智則有額顳葉型、路易氏體、巴金森氏症和水腦症等。
回來看台灣,台灣的盛行率數字有可能被低估。以年齡的風險為例,台灣的調查,85歲到89歲約有21.92%會罹患,90歲以上的機率則為36.88%。
台灣失智症協會祕書長湯麗玉指出,台灣的統計數字很難精確,因為失智症的確診率不到三成,臨床上有很多「黑數」,可能包括許多未及時就醫的輕度患者。
再看區域分布,調查顯示,全台失智症盛行率為8.91%,其中非五都的盛行率為14.03%,遠高於五都(2015年調查時,桃園尚未升格)的6.57%。
「非五都盛行率是五都的兩倍,與接受教育年數有關,」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身兼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的賴德仁指出,讀書逾12年者,失智風險較未讀書者低;非五都的失智症盛行率偏高,可能與當地長者所受教育年數較少有關,以致發病時因醫療資源不足,延誤治療。
非老年人專利 國內1.2萬中壯年罹病
但失智並非老年人專利。近幾年來也逐漸出現中壯年罹患失智病例,40歲以上的人,除了擔心父母,也要小心自己。
以失智症為題材的經典電影《我想念我自己》(Still Alice),女主角愛麗絲是一名才剛50歲,才智過人,在大學教書的語言學教授,她的事業正值顛峰,卻出現一連串失序行為。例如上課時她會忘記課程進行到哪、演講時也會突然失語、慢跑時失去方向感,站在街頭孤立無助等等。
愛麗絲察覺到自己的大腦功能可能有異,獨自去求醫,確診是早發性阿茲海默症。基因檢測也證實,家族成員染色體中帶有遺傳性變異基因ps1、ps2,發作的機率很高。
電影裡的戲劇性描述,現實人生也可能出現。湯麗玉印象深刻地說,18年前女兒高一的英文老師,上課內容一再重覆,時間長達幾個月,同學私下議論紛紛,又不知該怎麼辦,只好晚上去補習。直到湯麗玉向班導師反映,才讓事件曝光,最後老師以不適任教學,提前退休。
人稱「MOD之母」的中華電信主管嚴劍琴,擁有數學碩士及電腦博士學歷,工作能力強的她,不到60歲也罹患失智症。
POP Radio電台台長林書煒的母親58歲時,變得沉默寡言、不愛出門、不接電話,起初家人以為她有憂鬱症,吃了大半年的抗憂鬱藥,但卻變得更沉默、更沒有活力。直到她發現媽媽似乎看不懂手錶時,才趕緊轉到神經內科進行大腦核磁共振檢查,確診是早發性額顳葉型失智症。
臨床上,65歲以下得病者,就是早發,台灣約有1萬2000人。「早發性失智症多發生在中壯年時期,比老年失智症的衝擊更大,」湯麗玉說,協會曾接到在百大企業工作的上班族,看了失智症十大警訊後來電詢問,他懷疑主管可能失智,擔心主管所下的決策有誤,猶豫再三到底該不該執行,因不確定自己的懷疑是否正確,情緒也陷入不安。
預防勝於治療 全民齊抗失智海嘯
儘管失智風暴令人畏懼,但隨著研究愈來愈多,預防之道也逐漸明朗,因為大腦可以鍛鍊,認知能力也可以及早儲備。
中山醫大精神科主治醫師賴德仁表示,《新英格蘭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最近一篇報導,分析過去40年全球失智症的盛行率,發現197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盛行率約為3.6%;到了2010年間,已降至2%,降幅高達44%。原因是現代人愈來愈有健康意識,血管型失智症因此下降不少。
以血管型失智症來說,只要積極預防並好好控制三高、戒菸、減重,還是可以預防的。
生命是一條逐漸老去的漫漫長路,但健康終老並非遙不可及,因為大腦可以鍛鍊,認知能力也可以及早儲備。
「年輕時多讀書,儲備認知能力,中年時多做動腦工作,保持心情愉快,常吃地中海飲食,多運動,都是趨吉避凶之道,」賴德仁醫師說,尤其憂鬱也是失智的危險因子,身為醫師的他,常提醒民眾,憂鬱是腦部疾病,不是懦弱表現,情緒憂鬱時,就要發出求救訊號。
此外,國外研究也顯示,教育程度、識字率,和老年後會不會罹患失智有關,終身學習能讓大腦的神經網絡變得更複雜,延緩失智年齡;而擁有多種語言能力的人,也較晚出現失智。
愈早治療 延緩退化效益愈大
成大醫院行為神經科主任白明奇醫師,也有「三動兩高」的預防口訣:頭腦要動、休閒活動、有氧運動,高度學習和高抗氧化。
「預防的意思有兩個,原本要發病,我讓他不發病,另外就是延緩發病時間,」白明奇醫師說,全球預防失智的趨勢不斷提醒,只要延緩五年發病,失智症病患就可以減少一半。
萬一真的罹患失智症,目前雖沒有根治之方,仍可努力延緩惡化,減輕傷害。
目前治療阿茲海默症的藥物,有增加腦內「乙醯膽鹼抑制劑」神經傳導物質,及阻斷神經細胞損傷的NMDA受體拮抗劑這兩大類藥品。其他則是精神行為症狀藥物、抗憂鬱劑等,用於改善患者的精神行為症狀。
台北榮總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王培寧說,早期阿茲海默症患者,乙醯膽鹼抑制劑加上非藥物治療,可以維持或延緩認知功能退化,愈早治療或接受治療時間愈長,延緩退化的效益愈大。
全球新藥研發的速度推陳出新,已有幾種失智症的新藥正在臨床實驗中,台灣幾家大醫院均有參與。
「我們抱予期望,不要唱衰,也不要過度樂觀,」白明奇醫師說,失智症患者被診斷時,腦部功能都已損害十多年,即使新藥有療效,已發病的病人也不可能被新藥治癒。
好消息是,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希拉蕊在激烈選戰中提出政策,只要當選,她將在2025年投入200億美元研發失智症藥物,也讓國際的新藥研發充滿期待。
因應全球失智海嘯來襲,我們只要愈了解失智症的病程,愈能夠有效預防。知識就是力量,在此印證無疑。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預防失智特刊;訂閱遠見雜誌知識庫;訂閱遠見雜誌電子版

遠見

《遠見》雜誌藉由觀察、採訪、民意調查,深入分析報導台灣社會的大脈動,提供與世界趨勢互相映照、反思的平台,希望能夠用財經知識拓展前瞻視野,以人文養分積累素質品味,成為台灣以及整個華人社會中「前進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