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4/27

療效顯著 針灸、氣功漸納整合醫學

2018-09-29 17:30世界日報 記者唐嘉麗/波士頓報導
由於美國阿片類藥物泛濫與危害,主流醫學界漸把眼光移到包括針灸、氣功、太極等在內的非藥物治療法。全美中醫藥學會(ATCMA)副會長樊說,國會28日下午以473:8票通過HR6「支持患者和社區法案」,讓過去25年來把針灸等中醫治療納入美國醫療體系的努力看到令人興奮的成果。
來自北卡州的氣功研習者渠立榕,上周末參加「哈佛國際醫學氣功與太極論壇」後「大受鼓舞」;她說,最大收穫是了解現在西方醫學中逐漸興起的整合醫學風潮。西方主流醫學開始認識到西方醫學理論的限制,需要從新的角度來理解醫學、疾病和治療的關係。包括針灸、太極、氣功在內的中華傳統醫學雖尚無法被西方科學實證檢驗,但具體成功的療效案例已在新風潮下,引起西方主流醫學的注意和推廣。
針灸醫師賀德廣在麻州執業21年,親身目睹和感受這個情況。他說,以前,針灸被視為「偽科學」、被稱「無根據」,是未納入醫療系統的「替代醫學」;現在與氣功、瑜珈等被包括在「整合醫學」中,漸受肯定,但大部分醫療保險仍不給付針灸治療。
針灸的療效,尤其是醫治疼痛的效果已愈來愈被人接受。賀德廣說,病人從「不知道」、「不接受」,到「理解」、「接受」,現有許多病人還來自西醫的推介,其中很大的原因是美國醫生發表了許多證實針灸、太極有醫療效果的研究報告,以及針灸的無副作用和良好療效。
氣功與太極雖有差異,但都講求放鬆、呼吸,和意念,都有健身之效。
哈佛大學醫學院副教授韋恩 (Peter Wayne) 長年練太極,是致力整合醫學研究的學者。他說,1976年至2016年,有關太極療效的英文科研有上千篇,近年相關研究有大幅增長之勢;多篇發表在著名學刊上的論文證實身心合一的太極對老人預防跌跤、保持平衡、延緩失智、憂鬱或焦慮等有正面或最佳效果。
在新英格蘭針灸學院教氣功課程的賀德廣說,美國有很多不同的氣功組織機構,但練太極和氣功的人口不到1%,還有很大的推廣空間。總體來說,針灸對痛症的療效最好;氣功則對抑鬱、焦燥、慢性疲勞等疾病最有助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