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4/27

張景森建議「失智症」改名「認知障礙」衛福部:再討論

2018-09-20 13:15經濟日報 記者吳馥馨╱即時報導
行政院政務委員張景森。聯合報資料照
行政院政務委員張景森。聯合報資料照
行政院會今(20)日報告「失智症照護」,政委張景森在會中建議,失智症名稱可研究改為「認知障礙」等類似名稱;衛福部次長薛瑞元則表示,是否要修正仍待討論。
薛瑞元表示,包括「認知障礙」、「認知神經疾病」都曾有人給過建議,但目前衛福部還是要和相關團體討論。
薛瑞元表示,大約20年前,「失智症」叫「老人痴呆症」,考量有汙名化,經討論後才改成「失智症」。事實上,當初討論改名時,就曾有人建議改為「認知障礙」,但又怕和身心障礙扣連在一起,因為失智者未必到達身心障礙程度,故而遭否決,未來是否再修正,仍需要再討論。
衛福部科長崔道華說明,失智症是一種「疾病」現象,包括記憶力減退、影響語言、空間感、計算力、判斷力、抽象思考能力、注意力等功能退化影響認知功能,也可能出現干擾行為、忘想或幻覺等,而非正常的老化。
目前我國失智症人口推估已超過27萬人,預估15年後失智症人口更將增加到46萬人。
行政院長賴清德在會中裁示,為避免失智症病患及家屬因缺乏認識或資訊不足導致延誤就醫,請衛福部加強宣導,廣設失智社區服務據點,並強化「失智共同照護中心」之服務與管理,持續協助疑似失智個案確診,提供照顧諮詢、協調、轉介及追蹤生活照顧與醫療照護,讓病患及照顧者能獲得支持,維持生活的尊嚴及品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