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克羅埃西亞,現在柏林工業大學任職的譚雅,過去3年的時光,她每周都固定要做一件特別的事情:拜訪「老朋友」。譚雅陪伴一位老奶奶聊天、推她到附近社區喝咖啡,也一起去看攝影展和電影,直至老奶奶因患失智症,再也記不得她為止。
譚雅是老人之友協會(Freunde alter Menschen e.V)的志工,她來自異鄉,卻樂意陪伴德國老人走生命最後一段旅程。「我和我的爺爺奶奶相處得非常好,也很懷念他們,當我來到柏林這個陌生城市,我就開始尋找老人,透過與老人接觸,來認識柏林,」譚雅說。
愈來愈多德國老人拒絕住進養老院,寧願在家終老。為避免老人孤獨老去,德國柏林老人之友協會號召一群志工,每周固定拜訪「老朋友」,直至老人終老。
老人之友協會是國際性組織,在柏林分會則有230位像譚雅這樣志工,要拜訪柏林地區350位老人。協會會長帕維耶特(Klaus-W. Pawletko)說,有愈來愈多德國老人想保有自主權,因而選擇在家終老;很多行動不便老人,若長期關在家裡,不願走出來也會陷入孤獨之境。協會宗旨就是找出「老朋友」,組織一群志工固定去拜訪他或電訪問候。
協會鎖定找尋對象是75歲以上、行動不便的長者。而且,「志工不是去服務長者,不是同情,而是去跟他做朋友,發展友情,雙方是平等關係,我們稱為『老朋友』,」帕維耶特並說,希望志工完全發自內心,並且持續性、固定陪伴,直至老朋友生命終了。
老人之友協會對外關係聯絡組長畢博斯坦(Anne Bieberstein)表示,協會也幫助孤獨老人提出必要申請,如看護、或是補助申請;還有,「遠水往往救不了近火,緊急時老人需要鄰居幫忙」,協會也幫助老人建立與鄰居關係。
茫茫人海中,「這群孤獨老朋友,的確很難接觸到。」畢博斯坦表示,協會與媒體合作,有些獨居老人會將協會訊息剪報剪下來,但很多老人對外尋求幫助會有心理上的障礙,仍不願主動與協會聯繫。其次是,協會透過醫師、看護、健康局的管道,得知哪裡有孤獨的老朋友,主動聯繫。第三是,有些家屬會主動聯繫,例如,家人在海外工作,擔心媽媽在柏林太孤獨而沮喪,希望有人可以去拜訪她。
在志工招募上,該協會透過網路報名,並且要求必須有警察局提供的良民證。結果,約有一半的志工屬25至35歲的年輕人,這令協會大感意外。整體來說,協會的志工以年輕人、女性居多,且高學歷。
柏林年輕一輩為何對陪伴老人感興趣?柏林因都市發展關係,老人被迫遷出某些區域,畢博斯坦觀察,有些年輕人在成長過程看不到老人,長大之後反而會覺得生命中欠缺了什麼,因此想來當志工。還有一些年輕人爺爺奶奶已經過世了,很懷念小時候與爺爺奶奶相處美好時光。
透過陪伴,有不少年輕人因此和老朋友建立深厚友情。畢博斯坦說,曾有一位念文學的女性,固定家訪一位90歲老太太,老太太經常回憶她過往的生活迭事,年輕人幫助老太太完成手稿。還有一位年輕建築師,固定陪伴一位84歲從事建築工作的老先生,倆人興趣相投,經常一起去看美術展。
老人之友協會25周年時,曾經邀請25對長期陪伴的年輕人與老朋友一同攝影。畢博斯坦說,平常都是年輕人到老人家拜訪,活動設計則是角色互換,由年輕人邀請老朋友到他工作或居住地方,請老人坐在年輕人固定坐的椅子或位置上,感受年輕人的日常生活。
在生命最後階段,有年輕人陪伴與扶持,該是一幅多麼動人的景色。畢博斯坦直言,要達到此境界並不容易,一方面是有許多老人不願意讓陌生人踏進家門,這要花很多時間去說服和溝通;而且,很多老人都有心理創傷,例如經歷過戰爭,無法走出陰影,年輕志工面對沮喪、憂鬱的老人,還有受病痛之苦的老人,並不好受。
她進一步表示,協會提供志工心理輔導課程,且在事前盡可能適當配對,也讓雙方先見面、了解;然而,年輕人會換工作、會搬家、結婚,可能就無法穩定地拜訪、陪伴老人。
已不年輕的譚雅,熱衷陪伴老人。她回想她的老朋友,是位情感豐富有趣、愛開玩笑的老奶奶,年輕時有3個男人,抽煙喝酒樣樣來,90多歲了,卻保有一顆童心。老奶奶家附近咖啡廳的店員都認得譚雅和老奶奶這對朋友,老奶奶還暗戀一位50多歲的男人,譚雅經常陪老奶奶去這家咖啡廳,只為看暗戀男人一眼,有次老奶奶暗戀對象主動跟譚雅聊天,老奶奶還因此吃醋呢!
老奶奶漸漸出現失智症的初期症狀,不斷反覆地說著自己故事;譚雅說,在此情況下,不能露出很煩的表情,而是仍要表現得聽得津津有味…之後老奶奶失智情況愈加嚴重,已忘記了譚雅,「每次去看她,她都要很努力去想我是誰…」,老奶奶精神負荷不了,而今老奶奶住進協會老人公寓,「受到很好的照顧」,譚雅平淡地說。
老人之友協會也提供老人公寓,有6至8位患失智老人共居,由專人照護,老人也可以用私人物品裝飾自己房間,家屬隨時可以來探望。
伴你到生命盡頭,跨越世代友誼長存人間。譚雅無悔,更滿懷珍惜。「我正在尋找老人,」譚雅這麼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