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留人 請受助孩子寫感謝信
家扶表示,勸募愈來愈困難,維繫和捐款人的關係愈顯重要,現在都請領到助學金的孩子寫信給捐款人,盼以「溫馨留人」;另外也積極推小額捐款,增加民眾意願,積少成多。
南台中家扶中心主任洪健胤指出,以前社福單筆捐款可能一千元上下,現在只能靠一百、五百慢慢募款,還要搭配各種活動、行銷方式提高捐款意願,今年七月推「家扶悠遊認同卡」,每張二九九元,就是募款新方式,盼積少成多。
台灣世界展望會東區辦事處說,仍持續與各捐款人積極溝通,若其無法定期定額捐款,看可否轉成不定期捐款,或是降低捐款額,例如過去資助每位孩童每月兩千元的助學生活費,可降低成每月一千元。
把握機會 有義賣就趕去擺攤
「如果有義賣攤位我們就趕快去擺!」宜蘭家扶中心說,現在能做的是把握任何一個可募款的機會;慈懷基金會表示,大環境不好,捐款少兩成,基金會加強宣傳,或捐款送紀念品等鼓勵。
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面對三百萬資金缺口,一方面會透過老人家作拼布義賣募款,也在會訊中告知捐款人,用基金會做的事情打動捐款人的心,八月預計將拜託長期合作的企業,發動公司和客戶捐款。
伊甸基金會表示,年改確實會降低民眾捐款意願,目前推小額定捐外,也尋求企業拋磚引玉互補。創世基金會則盼透過「植愛園丁」小額捐款計畫送愛給植物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