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榮總、高雄榮總研究發現,提供中度失智榮民每周適度職能治療活動,可降低精神疾病用藥,若在機構提供全面照護,失能狀況也能減輕。兩院多年照護失智榮民研究,獲登今年4月的國際高齡醫學及老年學期刊(Geriatrics & Gerontology International),非藥物介入成效讓國際失智專家驚豔。
北榮高齡醫學中心主任陳亮恭表示,失智症病程發展就像光譜,從輕度、中度到重度,輕度患者尚能由居家社區照顧,但中度失智病人,易併有精神混亂狀況,包括暴躁、幻想、妄想、不安、焦躁或憂鬱等,因行動能力尚可,也會出現遊走行為,對一般家庭而言照顧負荷大,部分家庭會選機構幫忙照顧。
為研究「以人為本」的中度以上失智照護,北榮、高榮分頭研究「在家照顧」及「機構照顧」的效果,獲日本國家長壽醫療研究中心的經費支持,將研究成果以專刊型式一次性發表於國際高齡醫學及老年學期刊。
北榮團隊於台北榮家及桃園榮家收案141名中度失智榮民,介入前個案簡易心智量表(MMSE)分數平均23分, 約四成病人有用精神用藥,約兩成使用抗憂鬱劑,三成使用安眠藥。
經職能治療師提供病人一周一到兩次的活動帶領,包括運動、懷舊、認知、音樂及園藝治療等,為期半年後,多數患者的MMSE 沒退步,精神症狀明顯下降,經醫師評估可減藥量。照顧服務員也說,因榮民狀況穩定、好照顧,可讓他們照顧負荷減少。
另高榮收案61名佳里榮家中度失智榮民,提供職能治療及整合就醫的「綠色通道」,讓個案受全面照護,另同時門診追蹤86名一般居家照顧的中度失智病人。一年後發現,居家照顧的中度失智個案臨床失智評估量表(CDR)分數退步35%,巴氏量表分數退步60%,而榮家失智專區照顧者CDR僅退步2%,巴氏量表分數退步40%,明顯較少。
陳亮恭說,榮總率先驗證,導入標準化非藥物全面照護,能讓失智長輩因好的照顧場域,順利減緩退化。事實上,研究也顯現較難照顧的中度以上失智病人,不能只靠居家社區式照顧,完整的機構式照護也必須受到重視,盼政府提供適當協助、擴建資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