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6/18

有錢也解決不了的失智照顧難題 連前衛生署長都棘手

2018-12-08 22:10聯合報 記者陳婕翎╱即時報導
多數人以為沒錢照顧失智老人的家庭,才會發生長照悲歌,不過,有些失智者家庭,有錢也解決不了他們的難題。前衛生署長葉金川分享,朋友的父親失智症併發嚴重精神症狀,家族希望由專業人員照顧生病的老父親,但尋遍醫院一般病房、精神病房、精神病院、護理之家、療養院,都找不到任何單位願意收容。
這樣的例子在台灣不是唯一,「這就是每天都上演的現況」,國內失智治療重要推手、亞東紀念醫院神經醫學部一般神經科主任甄瑞興說,國內八成失智症長者都只能在家照顧,三至四成失智症患者會伴隨精神症狀,如憂鬱、妄想、幻覺,甚至有攻擊行為等症狀,這些長者異常舉動常傷害自己及他人,加重照顧者的心理負荷及壓力。
葉金川說,協助友人到處詢問後,才發現政府推動的長照2.0,全力發展居家及社區照顧,受訓也以照服員為主,只能照顧輕中度失智長者,有精神症狀失智患者成為政策下,被遺落的一角。因這些病人無法治療,一般病房拒絕收容,精神病院、精神科則以失智症非精神病為由不收,護理之家、療養院沒有專任醫師,無法隨時處理精神症狀,更是不敢收。
長庚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徐文俊進一步說明,失智症併發嚴重精神症狀患者的收置特殊且需跨團隊合作,但目前不論醫院或照護單位,幾乎沒有機構為此規劃配套,以醫院為例,若要收容這樣的患者,首先需設置獨立的保護室,防止攻擊行為發生,另還需配置個管師及社工師,但至今各大醫院幾乎仍無動作,籲至少資源充足的醫學中心,應率先規劃。
甄瑞興提醒,失智症併發精神症狀最容易發生在早中期患者身上,若未經評估直接將早中期失智者,送進二十四小時全日照護中心,長者將因找不到兒女,產生被遺棄感,恐加重憂鬱、妄想等症狀。仍傾向由家屬陪伴失智長者,搭配日照中心「喘息」,讓家屬及日照中心人員懂得如何面對、照顧發病的長者,將是醫療單位的最大責任。
但面對目前日照中心設立實況,甄瑞興無奈地說,需要日照服務的失智長者數遠超過日照中心可接收名額,「好不容易新設日照據點,名額卻只有卅個,一百多名患者排隊等著。當患者家屬哭著尋求喘息機會,我卻束手無策,非常痛心。」
國內約三至四成失智症長者會伴隨精神症狀,如憂鬱、妄想、幻覺,甚至有攻擊行為,照顧這類患者不易,據失智症協會調查,七成失智症家庭照護者都曾有過輕生念頭,專家提醒,當失智症長者出現精神行為症狀,家屬雖應盡快安排就醫。
失智症協會秘書長湯麗玉表示,家屬找不到機構收容有精神症狀失智長者,一方面是因養護中心可能挑個案,尤其不管照顧哪類型長者的收費都一樣時,就可能選擇較容易照顧者;另一方面,家屬也可能對機構服務期待太高,「這也是想把最好給父母的孝心」,但因此難尋合適的機構。
湯麗玉說,對於伴隨精神症狀的失智個案,大部分可以改善,嚴重者用藥多可控制行為,目前九成家屬仍選擇自己照顧。白天居家照顧有困難,則選擇使用社會資源,包含瑞智學堂、失智症共照據點及瑞智互助家庭,晚上再自己照顧,有些則會請外籍看護,分擔壓力。
部分失智症患者會出現精神症狀,像情緒不穩、暴力行為、幻覺與妄想等,比認知功能退化...
部分失智症患者會出現精神症狀,像情緒不穩、暴力行為、幻覺與妄想等,比認知功能退化更困擾家屬與醫護人員。 圖/本報資料照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