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老了,這裡痛、那裡也痛,全身不舒服,睡不著,要去醫院檢查。」醫師表示,老年憂鬱症盛行率12%、約32萬人,有些會引起假性失智,常有放棄或悲觀想法。
國泰綜合醫院身心科主任葉宇記說,67歲的張先生出國返台後,因行李延誤幾天,就一直很擔心,睡不著,開始頭昏、胸悶、累。擔心是不是得到心臟病、罹癌、中風,要求家人帶他就醫檢查,2個月內去4-5家醫院,就醫10多次且多是不同科別。 張先生說,「我真的生病了,啊,為什麼醫師檢查不出來?」 張先生過去體力很好,但現在卻記憶力變差、心情不好、覺得無望;家人以為他得到失智症,但就診身心科後確認為「老人憂鬱症」。 葉宇記說,老人憂鬱症盛行率約12%,估計約32萬長輩患憂鬱症,有時也會伴隨如張先生的「假性失智」,即病人看來反應遲鈍、記憶力變差,看似失智症。 他指出,假性失智與一般失智患者記憶力退步不同,憂鬱症引起的假性失智長者認知功能的退步是有比較明確的發作時間,面對問題常放棄回答或說「不知道」;失智症面對問題會回答但卻答錯。 另外,假性失智者對事情會強調不會做,而失智症者會隱藏自己失能,也不覺得記憶力退步。 據統計,去年65歲以上族群自殺死亡率是其他年齡2倍,原因以慢性病纏身最高,其次是憂鬱傾向。葉宇記提醒家人多注意長輩心情,陪伴患憂鬱老人重拾歡顏,面對問題應儘快就醫,以免憾事發生。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