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善接受中央社專訪時表示,雲林現存4座垃圾山,堆積達3萬多公噸未處理,分布在斗六市、斗南鎮、虎尾鎮及西螺鎮等,且如果請其他縣市代燒,每處理1公噸垃圾要回運1.8公噸底渣,堆積在虎尾、古坑鄉與口湖鄉等。
每天350公噸垃圾量,即使掩埋及六輕協助焚燒仍只能處理約100公噸,張麗善說,上任後首先要加強垃圾分類與減量,再將機械處理系統(MT)發揮到最大效率,尋求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及鄰近縣市焚化廠落實區域聯合治理,希望垃圾就近處理,避免長途運輸費錢、費時。
長期照顧部分,護理人員出身的張麗善說,社政與衛政機關須加強整合,未來考慮規劃成立長照科,專門針對長照資訊與制度建立及實施,如落實長照ABC、預防失智、延緩老化、患者復健與出院準備等,循序漸進強化整合。
未來施政方面,張麗善提出「農產冷鏈物流園區」,農產品透過科技、預冷等,保持新鮮度及最佳賣相,市場價格才能爭取高點,以智慧、科技與活水農業的一系列規劃與執行須立即作為,讓雲林農產賣出去、農民賺到錢最重要。
此外,她說,路平、燈亮、水溝通是民生基本需求,會透過各鄉鎮市公所立即全面檢視,有不足的地方隨即改善,並尋求爭取補助,其中水溝清淤須加強,不能只靠硬體設備,民眾配合整理居家周圍環境同樣重要,要做到從村里、鄉鎮到縣府一條鞭、一條心,維護家園環境衛生。
至於教育方針,張麗善表示,強化國英數主體教育及語言教學,提升國際競爭力,不分公、私立學校,尤其是技職體系,雲林縣政府招商引資後強化產學合作,為企業量身定做需要的人才,不只企業有競爭力,留住的人才也有出路。
張麗善政見包括社會福利、城鄉發展、觀光文化、婦女、經濟發展、醫療長照、農業與教育等,「5項要為」是指要為年輕人找頭路、為老年人找依靠、為企業找機會、為弱勢找尊嚴與為雲林找出路。
張麗善以短、中、長程規劃與執行,逐步循序推進8大政策,朝5項要為目標邁進。
她說,很快可做、須改善的立即做,只要能拓展雲林物產行銷、提高雲林的國際能見度,世界各地都可去,會積極行動,就是要讓人民有感。(編輯:李明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