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防止有害物質進入腦部破壞腦組織,人類的大腦用「血腦屏障」防止,但如腦內發生病變如感染或腫瘤發生時,藥物也難以進入腦部,但透過台法合作計畫研究發現,可透過震波使血腦屏障暫時打開半小時至24小時,讓藥物得以進入中樞神經系統有利治療,目前研究團隊鎖定腦瘤做為第一階段的試驗目標。
計畫主持人、台大醫院醫師陳文翔表示,透過與法國團隊合作,證實的「空泡作用」可於短暫時間內有效增強血腦屏障部位的通性,讓藥物得以進入中樞神經系統。而目前研究包括如何加強與控制此作用,並於分生層次上釐清其開啟機制,希望治療藥物能透過此系統的協助,有效穿越血腦屏障進入中樞神經系統中治療疾病。
陳文翔說,過去可進入治療的藥物僅有十分小的小分子藥物可進入大腦內,但治療效果欠佳,而透過空泡作用目前已經可以讓DNA進入小動物的腦內,目前鎖定治療腦瘤藥物,但未來也可望利用此技術治療如中風、失智症等退化性疾病。
研究團隊取得成果包括,成功開發空泡作用即時監控、回授系統,能有效持續穩態空泡作用,增強血腦屏障開啟效果;首次發現超音波觸發血腦屏障開啟的分生機制;透過另一種高能量音波系統「震波」可更簡單的開啟血腦屏障,讓原本無法穿越血腦障壁的藥物,大量穿入腦部,包括大分子基因達到基因轉殖效果。
該研究已發表在包括「ULTRASONICS SONOCHEMISTRY」、「SCIENTIFIC REPORT」等知名國際期刊。
![為了防止有害物質進入腦部破壞腦組織,人類的大腦用「血腦屏障」防止,但如腦內發生病... 為了防止有害物質進入腦部破壞腦組織,人類的大腦用「血腦屏障」防止,但如腦內發生病...](https://pgw.udn.com.tw/gw/photo.php?u=https://uc.udn.com.tw/photo/2018/10/03/realtime/5345205.jpg&x=0&y=0&sw=0&sh=0&exp=360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