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24

【全民心理學】舒霖/你是誰

2017/02/23 11:07:38 聯合報 文/舒霖

「所以我跟你說啊,這個女人很可怕……」不良於行的阿公,每回做完復健後便會掛號諮詢...
「所以我跟你說啊,這個女人很可怕……」不良於行的阿公,每回做完復健後便會掛號諮詢。 圖/圖倪
雖然失智症目前仍無藥可以治癒,
但養成活絡腦神經通道的一些習慣,
最好還能從該「打開感知」的習慣中感受快樂,
應是滿確定的方向……
「所以我跟你說啊,這個女人很可怕……」不良於行的阿公,每回做完復健後便會掛號諮詢。
「對,上回你跟我說了。」光一副「愛聽故事」貌是不夠的,對個案講述內容能認真記住,才是心理治療的密技。
「是喔,我就說嘛!這女人真的很可怕……」只見阿公點頭不過兩秒,就繼續「回放」已講過多次的內容。
當被護理站的同事問起:「你跟失智阿公這樣談有療效嗎?」我只能笑笑。以阿公當下狀況,順利來醫院又平安返家就很不簡單了。
「如果來跟心理師說說話,能讓他保有跨出家門的動力,也算有助其不退步吧!」我會這樣跟自己說,畢竟心理師也很需要一些安慰。
怎知沒多久,阿公竟得由家屬帶著來諮詢。原來,近一個月內數次走失的他,仍鬧著要來醫院復健,嘟囔著要與心理師講話。妙的是,阿公見著了我卻不開口,心急的家屬問他:「你不是說想跟心理師聊天嗎?」最終等到的,是阿公冒出一句:「你是誰?」現場所有人面面相覷。

如果記憶終將流失,「我」還剩什麼?

身處高齡社會,記憶流失絕非這位阿公的專利。要是真能什麼都遺忘也就算了,但明明就有印象,卻怎樣也想不起來,才更教人沮喪。
在臨床上觀察到,令失智個案最苦痛的,不在於遺忘本身,而是被一步步逼著「確認」自己真是不如以往,還得吞下一生累積都將快速歸零的不堪。這也說明了何以在確診罹患失智症時,當事人往往同步顯得易怒與憂鬱,甚至會產生厭世輕生念頭。更麻煩的是,失智的腦子有時會憑空多出某種感覺,或胡亂插入一些記憶:懷疑家人拿錢,認定另一半偷情等等,這往往也讓照顧他們的至親在情緒上難以承受。
雖然目前尚無治療失智症的方子問世,但從許多研究中發現,就算記憶不斷流失,養成多年的習慣卻可長存。在《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The Power of Habit)的第一章就提到:即使受了腦傷的尤金對實驗要求的記憶力撐不到幾秒,但只要當「轉角某幾棵樹」或是「郵箱位置」等充當提示訊號能固定不變,那麼就算一出門便認不出自家房子的他,也能因著習慣而次次找到回家之路。不過,這同時也說明了無論尤金肚子餓不餓,只要過往建立的提示訊號一出現,例如「聽到廣播」或「澆完花」,他就會自動照著存於基底核(basal ganglia)的劇本去打開冰箱弄吃的,就算一連吃三、四次早餐也毫不奇怪。

乾脆妙答「我知道你是誰,但我偏不說。」

家父在去年一連寫了三本《回到五(六、七)○年代》,然畢竟是上了年紀,肩頸跟手臂會不時緊繃,這時我索性權充按摩師,好好幫他「敲打」一番。反正身心本相通,能適時疏通放鬆,方有本錢繼續書寫。
在按摩時會邊話家常,多以時事開場,最終則以「老病」、「退化」或是「哪位長輩又怎麼怎麼了」收尾。有回父親聊到一位文壇前輩,晚年因略有失智,最討厭別人問他:「你還記不記得我?」但登門拜訪的老友一心就想確保自己沒被他遺忘,哪管得了這麼多。後來,每當這位前輩被問到甚煩時,便聰明地「習慣」妙答:「我知道你是誰,但我偏不說!」
好個「我偏不說」地擺譜,我與父親都笑了。

如果真想留下什麼,除了記憶,就靠習慣

中研院蔡立慧院士以老鼠水迷宮的研究模式進行失智症研究,發現原本已記不得路的失智老鼠,在放到一個快樂的遊戲環境時,居然又能認路找到食物。結論是:存在腦袋裡的記憶沒有真正消失,只是連接這些記憶的神經通道被堵住了。所以,雖然失智症目前仍無藥可以治癒,但養成活絡腦神經通道的一些習慣,最好還能從該「打開感知」的習慣中感受快樂,應是滿確定的方向。
然而,對遲暮之年的長輩而言,要助其養成「打開感知」的習慣,一點也不簡單。瓊恩.艾瑞克森(Joan M. Erikson)在《生命週期完成式》(The Life Cycle Completed)中講到她曾與一些已經沒辦法「參與」家庭生活,且需照護設施幫助的老人相處。這些老人們即便扶著助行器,走路仍有困難,常常只能用奇怪的姿勢站著;等到真要坐下,往往更加危險;待要起身時,又是一次尷尬且沮喪的挑戰。生活如此受限的他們,光能面對已屬奇蹟,實在令人好奇如何還能找到任何新鮮快樂讓其得著滋養。
不過,瓊恩也觀察到,當這些老人們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四季輪替,對藝文作品能欣賞並回應,有親友或團體提供穩定關懷,特別是得到帶著溝通性的觸摸(拍拍背或握握手),使其覺得自己仍被當成一個人對待,而不只是一個需要清潔與搬運的「東西」時,皆可使其活力退化得慢一些。
原來,父親能將五(六、七)○年代的回憶給一本一本寫出來,除了憑藉腦袋中尚存的記憶外,主要是因他長年擔任文字編輯工作,養成了幾乎每天固定彙整資料的習慣啊。
「我們的一生,不過是無數習慣的總和。」美國心理學之父,威廉.詹姆斯這麼說。人的一生或長或短,避不開的是終將失去。與其不停擔心著「老病死」,何不開始養成「積極品嘗人生各階段滋味」的習慣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